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血乳酸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一直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很多结论肯定了血乳酸在分析病情、指示预后的重要意义,血乳酸升高的程度越高、持续时间越久、乳酸清除率越低,患者的预后也就越差.本文对感染性休克与血乳酸的相关性进行概述,并从乳酸的产生、代谢清除过程和升高原因等方面作一综述,深入探讨血乳酸动态监测对感染性休克的评价作用,阐述血乳酸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预后评价和指导治疗上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清除率以及APACHEⅡ分值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5月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感染性休克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乳酸水平检测及APACHEⅡ评分,并根据APACHEⅡ分值分为A组(<20分)、B组(20~<30分)、C组(≥30分);对比分析三组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分值,分别统计治疗后死亡(死亡组)与存活患者(存活组)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分值及血乳酸清除率,同时,对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分值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分值[(5.3 ±2.6) mmol/L、(12.7±4.8)分]明显低于B组[(9.6±4.3)mmol/L、(33.8±7.4)分]、C组[(14.2 ±6.2)mmol/L、(62.3±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分值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分值[(13.7 ±6.4)mmol/L、(53.8±12.6)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7.3±4.2)mmol/L、(28.7±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组血乳酸清除率[(3.7±2.4)%]明显低于存活组[(14.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分值呈负相关(r=-0.732,P<0.05).结论 通过检测血乳酸,计算早期血乳酸清除率,结合APACHEⅡ分值情况,进而对感染性休克的病情程度作出较准确判断,以改善临床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大剂量山莨菪碱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值的影响。方法将4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22例应用大剂量山莨菪碱的实验组和20例没应用山莨菪碱的对照组。分别于诊断即刻、8h、16h、24h、32h、40h、48h等分别记录心率﹙HR﹚、尿量﹙UV﹚、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平均动脉压﹙MAP﹚。采动脉血用电极法测血乳酸值。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入院初始HR、MAP、UV、CVP、LAC等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统计2天的上述指标,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大剂量山莨菪碱有效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动脉血乳酸值,改善休克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SChE)水平联合乳酸清除率(LCR)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90例,根据28天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2例)和死亡组(38例),根据SChE水平分为低SChE组(≤4 000 U/L)和正常SChE组(>4 000 U/L),根据24 h LCR分为低LCR组(LCR≤10%)和高LCR组(LCR>10%),记录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感染性休克确诊24 h内血常规、降钙素原(PCT)、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血乳酸(LAC)。 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APACHEⅡ评分、部分肝肾功能指标较高,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SChE、LCR水平较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SChE和LAC为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ChE联合LAC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预测效能最高(P<0.05)。 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低SChE组感染性休克患者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正常SChE组(P<0.05),低LCR组感染性休克患者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高LCR组(P<0.05)。 结论年龄、APACHEⅡ评分、SChE和LAC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SChE和24 h LCR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简便易行可操作且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指标。方法对58例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入住时行APACHEⅡ评分及动脉血乳酸水平测定,8小时后再次血乳酸测定,并计算乳酸清除率,比较不同APACHEⅡ评分分值组与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的关系。结果APACHEⅡ评分21~30分组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11~20分组(P〈0.05),APACHEⅡ评分〉30分组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21~30分组(P〈0.01)。动脉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死亡组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8小时血乳酸清除率大于10%全部存活。结论随着APACHEⅡ评分增高,动脉血乳酸浓度也相应增高;动脉血乳酸浓度与危重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乳酸清除率动态反应病情进展,是危重病严重程度的早期、敏感、定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动脉血乳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治疗后4、12、24、48h及7d进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监测以及动脉血乳酸测定,并在治疗后24、48h及7d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Ⅱ)评分,记录28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血流动力学指标、APACHEII评分以及动脉血乳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4h后各时间点HR、MAP、CI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4~12h血乳酸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4、12、24h及7d各时点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减少(P〈0.05),28d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组织灌注以及全身氧代谢,从而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创伤性休克患者APACHE评分和血乳酸含量变化对临床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急诊外科2007年3月至2011年8月期间,进入急诊重症监护室的连续80例创伤后低血容量体克患者.对所有病例常规采用止血、补充血容量、儿茶酚胺类药物、心电、血压、指脉氧等监测以及稳定内环境等复苏措施,测定初始、12、24、48 h血乳酸变化以及每24h内APACHEⅡ评分,分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资料.结果存活组68例为85%;死亡组12例为15%.结论APACHE评分及动态监测及乳酸可作为判断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研究了1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甲状腺功能全套(包括T3,T4,TSH)和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甲功全套用放免法测定,APACHEⅡ评分用APACHEⅡ评分系统V 1.0分析得出。结果:血清FT3和FT4水平与发病前比较明显下降,而TSH则无明显改变。进一步分析发现,FT3、FT4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即血清FT3和FT4水平越低,APACHEⅡ分值越高,预后越差。结论:感染性休克时FT3和FT4水平下降,且反映了病情严重程度。动态监测血清FT3和FT4水平对预后判断可能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对感染性休克麻醉手术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影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感染性休克需行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醋酸钠林格液治疗组(A组),乳酸钠林格液治疗组(B组),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路,A组给予醋酸钠林格液2000mL/2h,B组给予乳酸钠林格液2000mL/2h,记录A、B2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小时(T1),麻醉后2小时(T2),麻醉后24小时(T3),血乳酸浓度最后治愈人数,死亡人数。结果:A组患者各时点血乳酸值均低于B组(P<0.05)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组治愈人数高于B组,死亡人数低于B组,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钠林格液能有效控制感染性休克麻醉手术患者血乳酸水平并对患者最终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血乳酸水平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临床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乳酸目标指导性治疗对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0例,治疗组20例采用早期目标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乳酸、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28天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血乳酸目标指导性治疗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儿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代偿组88例,失代偿组12例)0h(以诊断为感染性休克为研究起点)、24h动脉血乳酸水平。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小儿98例为对照组。以痊愈出院或转院或死亡为研究终点,按预后不同将患儿分为好转组与加重组,分析其血乳酸与病情严重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入院时代偿组、失代偿组血乳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2.21,P=0.00;t=8.76,P=0.00),其中失代偿组高于代偿组(t=6.66,P=0.00)。②血乳酸在加重组高于好转组,治疗后好转组回降,而加重组则呈不同程度上升。结论监测血乳酸水平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儿的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杭州市丁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252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排除74例,最终纳入研究的脓毒症休克患者为178例。根据患者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120例和死亡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清Kal和VE-cad水平变化,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Kal、VE-cad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Kal、VE-cad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休克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死亡组的氧合指数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存活组(P <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长于存活组(P <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P <0.05)。两组入住ICU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清Kal、VE-cad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的血清Kal、VE-cad有差异(P <0.05),两组血清Kal、VE-cad有差异(P <0.05),两组血清Kal、VE-cad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血清Kal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呈负相关(r =-0.397和-0.466,P <0.05);血清VE-cad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呈正相关(r =0.173和0.192,P <0.05)。入院24 h内血清Kal、VE-cad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7(95% CI:0.604,0.770)、0.859(95% CI:0.805,0.912)、0.890(95% CI:0.845,0.936),血清Kal检测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性为81.0%(95% CI:0.772,0.854),特异性为50.0%(95% CI:0.474,0.531);VE-cad检测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性为69.0%(95% CI:0.649,0.726),特异性为86.7%(95% CI:0.822,0.914);血清Kal和VE-cad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性为82.2%(95% CI:0.781,0.868),特异性为89.6%(95% CI:0.852,0.954)。CRP[R=1.221(95% CI:1.022,1.459)]、PCT[R=1.195(95% CI:1.035,1.380)]、VE-cad[R=1.373(95% CI:1.055,1.787)]、EVLWI[R=1.846(95% CI:1.178,2.893)]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 <0.05),Kal[R=0.428(95% CI:0.190,0.966)]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CRP、PCT、Kal、VE-cad、EVLWI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VE-cad水平升高,Kal水平降低,两者的联合检测对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完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观察红花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及临床预后的影响,研究其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有效性.方法 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使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的基础上,研究组使用红花注射液抗休克,记录各组APACHEⅡ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抗休克治疗前后差异,比较红花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及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抗休克治疗前后总体比较、死亡亚组比较、对照组存活亚组比较,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28d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存活亚组使用红花注射液抗休克治疗前后比较,APACHEⅡ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在促进脓毒性休克患者APACHEⅡ评分降低,改善病情,提高生存率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乳酸对脓毒性休克所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脓毒性休克合并AKI患者,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23例、存活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清NGAL、血肌酐、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及降钙素原(PCT)等,并比较血清NGAL、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单独检测与三者联合检测在预测脓毒性休克所致AKI患者病死的差别。结果:死亡组血清NGAL、血乳酸、APACHEⅡ评分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存活组(Z=-3.280、Z=-2.931、t=5.013,均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GAL、APACHEⅡ、血乳酸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脓毒性休克合并AKI患者病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95%CI:0.668~0.918,P<0.01)、0.813(95%CI:0.696~0.931,P<0.01)、0.675(95%CI:0.516~0.833,P<0.01)、0.885(95%CI:0.797~0.975,P<0.01),敏感性分别为87.5%、87.5%、58.3%、75%,特异性分别为65.4%、61.5%、84.6%、92.3%,约登指数分别为0.529、0.490、0.429、0.673,三者联合检测高于单独检测。结论:血清NGAL、APACHEⅡ评分、血乳酸三者联合检测对脓毒性休克所致AKI患者病死的预测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感染性休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实施早期液体目标导向治疗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复苏后6小时是否达到复苏目标分为达标组(36例)和未达标组(24例),比较两组复苏前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年龄和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水平、SOFA评分和6小时复苏容量、28天病死率。结果:两组复苏前在年龄、血压和APACHEⅡ积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中心静脉压、基线血乳酸、SOFA评分以及6小时复苏容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达标组28天病死率为38.89%,未达标组为83.33%。结论:年龄、复苏前血压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疗的因素,达到早期液体复苏目标可明显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何种乳酸预测指标(初始乳酸值、乳酸清除率及乳酸曲线下面积)是感染性休克患者14 d病死率的最佳预测指标。方法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10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预后分为死亡组(81例)和存活组(22例),分别计算两组的初始乳酸值、乳酸清除率及乳酸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比较各乳酸预测指标之间的差别。结果 ROC曲线显示,乳酸曲线下面积及24 h乳酸值可以有效预测14 d病死率,两两比较显示,24 h乳酸值的AUC值明显高于初始乳酸值、乳酸清除率及乳酸曲线下面积。24 h乳酸值预测价值最高(AUC=0.72,P=0.001)。结论 24 h乳酸值是成年高乳酸血症感染性休克患者14 d病死率的有效预测指标,且优于其他乳酸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112-115+封三
目的 探讨经皮与血二氧化碳分压梯度监测在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66例及非休克患者66例。两组均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_2)、慢性健康和急性生理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平均动脉血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ardio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aCO_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Comparison of capillary CO_2,PcCO_2)、静脉血氧饱和度(Systemic 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_2)、酸碱度(pH)、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动脉血乳酸(Limulus amoebocyte lysate,LAC)、中心静脉压(Capital value process,CVP)、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difference,P(c-a)CO_2]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基本情况、目标导向性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后监测参数的变化、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研究组MAP、SaCO_2、PaCO_2、Scv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CVP、PcCO_2、LAC、P(c-a)CO_2均低于对照组(P0.05);诊断当天动脉血乳酸面积为0.731,标准误为0.135,渐进Sig.为0.048,渐进95%CI下限为0.467,上限为0.993;诊断当天二氧化碳偏移度面积为0.835,标准误为0.106,渐进Sig.为0.005,渐进95%CI下限为0.631,上限为1.001;诊断24 h动脉血乳酸面积为0.803,标准误为0.115,渐进Sig.为0.008,渐进95%CI下限为0.581,上限为1.001;诊断24 h二氧化碳偏移度面积为0.888,标准误为0.086,渐进Sig.为0.002,渐进95%CI下限为0.718,上限为1.001;APACHEⅡ评分面积为0.803,标准误为0.106,渐进Sig.为0.008,渐进95%CI下限为0.597,上限为1.001。结论 在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过程中,经皮与血二氧化碳分压梯度监测的效果更加理想,可以更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田瑞兆  张丽 《甘肃医药》2014,(10):733-73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剂量为30万U,iv,Qd,连续用药7d);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T)、心率(HR)、收缩压(SP)及尿量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血乳酸(Lac)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体温、心率、收缩压及尿量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体温及收缩压变化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实验组患者APACHEⅡ评分、CRP、PCT及Lac等各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7d内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比较无差异.结论:乌司他丁应用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能有效地降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和降钙素原(PCT)在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检测65例实施早期目标化治疗(EGDT)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时和入院6h静脉血乳酸、PCT等指标,并计算6h乳酸清除率;根据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根据28d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以6h乳酸清除率≤10%为阈值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以血清PCT活性是否高于本组研究病例中位数分为高PCT组和低PCT组。结果 MODS组和死亡组早期乳酸清除率分别低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MODS组和死亡组PCT分别高于非MODS组和和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乳酸清除率组和高PCT组病死率和MODS发生率分别高于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P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和PCT对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