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昂,字讱庵,明清之际安徽休宁人。早年攻读经史,为明末诸生。清代顺治初年,弃儒攻医,笃志方术[1]。一生著述较多,《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是汪昂整理、注释《内经》的专著,在明清分类注释《内经》的著作中独树一帜[2]。研读《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可以发现,以“昂按”的形式记载按语37条,从侧面反映出汪昂的部分医学观点。本文以“昂按”的部分内容为基础,分析其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前,《黄帝内经》英译的研究重点从题名、篇名、名词术语的译法发展到修辞格以及语篇连贯性等。随着生态翻译学的发展,给《黄帝内经》英译研究又注入了新的血液。《素问》的英译本数量较多,共有9部,这或许也是《素问》在译文对比中更受青睐的原因之一。2000年—2013年,大部分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都以研究《素问》的英译本为主,从事《灵枢》英译的研究者可谓凤毛麟角,所以对《灵枢》的英译本研究需要增加研究的力度。《黄帝内经》英译研究开展10多年以来,研究者们将多种翻译理论灵活运用到单个译本研究或多个译本的对比研究之上,但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传统的翻译批评理论多关注译本和源语是否对等,很少提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译者的创造性。而生态翻译学则关注到了这一点,但目前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解读《黄帝内经》英译本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某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及其重要性关注较少;再者,由《素问》《灵枢》英译的研究现状来看,《灵枢》的英译本研究很少,无论是从发表期刊数量上还是学位论文数量上,都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是我国秦汉以前医疗水平的代表性著作,构建针灸学理论体系为后世针灸学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五行道地,异法方宜"、"取类比象,遂生经络"、"以痛为输,渐以定穴"、"补虚泻实,凝神侯气"四个方面来探讨《黄帝内经》针灸学理论体系,以溯古求源。 相似文献
5.
6.
依据《素问》的内容来看,"素"字主要包含"纯净的""质朴的""日常的"以及"最小的组成单位"等几种含义.依据古代医家的注解来看,"素问"主要包含"究竟本源"之问、"生命起始"之问、"有关阴阳家的问题"等含义,现代学者的观点基本与此相似.结合上述认识,本研究认为"素问"包含了"解答疑点,使繁杂的思路变得有条理和逻辑""解... 相似文献
7.
兰凤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947-950
《素问》与《灵枢》合称《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素问》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渊薮,也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直到今天,《内经》仍列“四大经典”之首,为学习中医者的必读之书,也是世界各国研究我国古代文明史、医学史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早期传本略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自问世就受到医家的重视,研究者、应用者代不乏人,因而《黄帝内经》的流传虽然“时有所隐,而授学犹存”。如果将经王冰编次、宋代掌禹锡、林亿等人校正的《黄帝内经素问》和南宋史崧所进《灵枢经》看作是今本的《黄帝内经》的话,那么此前《黄帝内经》的流传形式可称为早期传本。本文仅就此略作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9.
汪昂,字切庵,安徽休宁人,1615年生。早年业儒,30多岁时,弃举子业而潜心医学。他博览诸子经史和各家医籍,成为清代有名的医药学家。其方药学成就尤为突出,撰《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著作,对我国中医学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帝内经》非一时一人所编写,在它定稿之前,已有许多医书存在,这些古代医书在《内经》之前未经系统整理,《内经》便是这些医书的集成和缩影。它的成书年代为春秋战国时代至西汉末年,大约经历了七八个世纪。 相似文献
12.
13.
14.
运用中医药理论对临床常见症状——咳嗽的病因病机及治则进行了论述,着重提出咳嗽一证不能仅限于见咳止咳,单独治肺,而要寻找咳证的深层次原因,同时治疗上也要把握针对病因的治疗。较为详实读经典,指导临床。引《医学心悟》方"止嗽散""治诸般咳嗽"。结合现代医学对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鼻后滴流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及食管反流性疾病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对感冒后咳嗽运用中医药治疗介绍证治体会。 相似文献
15.
运用时间医学理论,可以诊断病人脉象变化,诊断疾病阴阳属性,诊断疾病病住所在,还可以判断疾病预后。但时间因素只是疾病发展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疾病尚有传变,又有兼夹、并病、合病之分,故在临床上切不可盲目夸大时间因素的作用,应辨证论治,治病求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治未病”思想,着重研究张仲景对《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其关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的重要性与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气血经络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帝内经》中涉及气血经络的一系列概念进行解析,通过分析《黄帝内经》描述的各概念之间的关系,结合后人的注释和现代科学知识,逐步用已知的概念阐明未知概念.指出经络是对血脉、分肉、筋等概念的分级概念,营卫是气血的部位层次概念,气在不同的位置和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名称,是人体体液的不同表现形式,将气血经络概念用列表和图示的形式表示出来,成为层次分明的概念体系,为理解《黄帝内经》的思想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