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科学     
合并胆脂瘤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并发硬膜外肉芽肿或脓肿,但随着新型抗生素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其发病率已经显著降低。方法:本文回顾了2000年~2012年在1010例合并胆脂瘤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发生的八例硬膜外肉芽肿,包括临床表现、影像检查、术中所见和术后反应。结果:20例(1.9%)  相似文献   

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的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的面神经麻痹发生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9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的面神经麻痹的病例资料。结果:65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相关的面神经麻痹发病率为4.46%,术前8例(1.23%)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症,其中5例为胆脂瘤型,耳流脓史平均20.5年;术中12例(1.85%)为乳突根治术中损伤面神经所致。其中6例为胆脂瘤型中耳炎,6例为骨疡型中耳炎,损伤部位8例在面神经水平段,4例在锥曲段;术后9例(1.38%)为面神经水肿或炎症反应所致。结论: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病程较长,面神经解剖标志不清,医师术中操作不当是导致面神经麻痹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为规范应用抗生素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对术前处于静止期的160例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时间随机分为预防用药组(术前30 min及术后第1天应用抗生素)及治疗用药组(术后7 d应用抗生素)。记录其围手术期中耳或外耳分泌物微生物培养、药敏情况、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数值。分别于术后1周复查,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结果  预防用药组者术后感染率为1.25%,治疗用药组感染率为2.50%。两组细菌、真菌的检出率分布以及白细胞计数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中耳分泌物培养提示无菌生长、单纯真菌生长或对头孢唑啉敏感菌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选择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 d可以有效地控制手术部位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外耳道真菌病发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2016年6月~2017年12月,局部硝酸咪康唑乳膏外用加口服抗生素治疗21例(23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干耳。治疗后外耳道及鼓膜表面取样本进行涂片镜检,未见孢子体或菌丝,证明外耳道真菌病痊愈。纯音听力测试治疗前平均气导听阈(53.35±1.54)dB,治疗后平均气导听阈(52.87±1.49)dB,治疗前后听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硝酸咪康唑乳膏对中、内耳无明显影响。结论 采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加抗生素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外耳道真菌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认为鼓室硬化症是慢性中耳炎治愈过程中,中耳腔粘膜固有层发生钙化病变的疾患。有关其病因,至今尚无结论。文章报道8年内手术治疗鼓室硬化症59例(59耳),男21例(3.6%),女38例(64.4%),男女比为1:1.8,平均年龄分别为44.3岁和45.3岁。术后观察最短1年2个月,最长9年2个月,平均3年9个月。术前患耳合并单纯穿孔性中耳炎最多,占64.4%(38/59耳),中耳胆脂瘤占13.6%(8耳),愈合性中耳炎占6.8%(4耳),鼓膜仅钙化(无穿孔)占8.5%(5耳),鼓膜正常者占6.8%(4耳)。术前无1年以上耳记者,慢性单纯穿孔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6.
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门诊常见疾病,在基层医院更为多见,一般抗菌素治疗为主,由于局部反复应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注射液,有时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引起听力下降,使化脓性中耳炎久治不愈。为此笔者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应用大黄液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并进行追踪观察取得近期满意效果。现将118例共156耳,治疗结果分析如下,供同道参考。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18例156耳,其中男性82例占69.5%,女性36例(占3)5%)。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年龄50岁,均为门诊病人,病程最短3天。最长20年.急性化脓性中耳炎92例118耳(占75.6%),鼓膜…  相似文献   

7.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OM)引起感音性神经聋(SNHL)的发病机理争议很多。为探讨二者的关系,本文对50例CO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0例(62耳)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61岁,平均年龄29岁。单纯型中耳炎16耳,肉芽骨癌型中耳炎25耳,胆脂瘤型中耳炎ZI耳。全部病人无头部外伤史,无耳毒性抗生素使用史及噪声接触史。听力正常2耳,传导性聋(CNHI,)45耳,混合性聋(CDHL)15耳。病程0.5~40年。按不同病程将62耳分为3组:wig年组,10~19年组,>20年组。依据ISO标准进行分级。3组的听力损失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于研究鼻咽部正常菌丛与中耳炎潜.在病原体之间的关系。将40名儿童分为两组,易患中耳炎组ZI例,出生后2年至少有6次急性中耳炎发作,或出生后第一行中耳炎发作至少上次;不易患中耳炎组19例,出生后2年中耳炎发作少于3次。全部病人均做了增殖腺切除术.实验室收到增殖腺组织后,测定重量,制成匀浆,接种到羊血、巧克力、McConkey$IPEA琼脂培养。对两级病人每克增殖腺组织申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未分型的流感嗜血杆菌(NTHI)、肺炎链球菌及卡他摩拉氏菌(MCAT)的菌落数量、菌丛百分比以及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相似文献   

9.
在测定反复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免疫球蛋白(Ig)预防小儿化脓性中耳炎复发的效果。过去6个月内化脓性中耳炎反复5次以上的患儿7名,年龄1一1.9岁,测定免疫功能后,即开始每4周一次的静脉注射用Ig(IVIG),剂量200mm/km/次,其中含有特异性肺炎链球菌IgGI及IgGZ_的浓度分别为31.9士7.sing/L和359.6士sl.6。mg/t,并于治疗前、中、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G亚型,标准血清为WH0ov/ov。治疗前测定血清IgG、IgA、Ig败IgGl、IzG。全部正常,s$JIgG。偏低,s例IgG。偏低,但在健康对照组中…  相似文献   

10.
清开灵定期鼓室灌洗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常见病,主要特点为中耳腔内渗出性非化脓性积液,导致听力下降。发病早期若能得到适当处理疗效良好,如拖延日久则可发生中耳粘连、鼓室硬化等不易逆转的病变。1992年5月~1994年9月间,我院采用纯中药制剂清开灵液定期效定灌洗后充气治疗52例56耳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报告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病例的选择标准为:(1)经过3次以上鼓膜穿刺(未注入药液)再次复发者;(2)鼓膜穿刺抽液1~3次治愈,后来再次复发且连续2年以上者。(3)非邻近部位占位性病变引起的;2.对象:共5…  相似文献   

11.
硬管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硬管耳内镜下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耳反复穿刺抽液后复发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硬管耳内镜下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治愈70耳(66.0%),好转33耳(31.1%),无效3耳(2.9%)。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脱管(12耳,11.3%),其它并发症有:堵管7耳(4.9%),耳漏7耳(4.9%),拔管后鼓膜穿孔不愈合及鼓膜钙化斑各3耳(2.8%),鼓膜萎缩2耳(1.9%)。结论 耳内镜下行鼓膜置管术方便、省时,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尤其在外耳道狭窄或过度弯曲时能提供良好视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结核性中耳炎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临床表现也变得不典型,诊断有一定困难。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快速诊断结核性中耳炎5例(6耳),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近五年我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经病理切片证实为结核性中耳炎5例(6耳),男3例,女2例。年龄14~28岁,平均21岁。病程2个月~5年。PCR备检标本中,中耳石蜡包理组织标本7管,中耳活体组织标本4管。另取5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2石蜡标本和活检组织中DNA提取:①将中耳活检组织标本剪碎,放入1.sml离心管中,用TE缓冲液(10pomo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耳手术中鼓索神经损伤对味觉的影响,探讨鼓索神经保护的必要性。方法 以2014年3月~2018年12月行中耳手术的168例(168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86例,年龄18~71岁,平均(42.15±3.6)岁。观察术中鼓索神经损伤患者术后3天的味觉情况。结果  术中共71例鼓索神经损伤,其中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术中鼓索神经损伤患者术后3天有7例出现味觉减退;17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术后3天有6例味觉减退;44例中耳胆脂瘤患者术后3天有2例味觉减退;2例鼓室硬化症患者术后未见味觉减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术中鼓索神经损伤味觉减退发生率87.50%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发生率(35.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鼓索神经损伤发生率35.29%与中耳胆脂瘤发生率(4.5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4)。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理状态与味觉减退不呈正比,病变较重者术中鼓索神经损伤对味觉影响较小,可能原因为长期炎症刺激使鼓索神经功能代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自体软骨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听力重建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173耳)采用自体软骨行听力重建的中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鼓膜穿孔43例(48耳),中耳胆脂瘤61例(61耳),鼓室硬化23例(23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肉芽38例(41耳)。自体软骨材料用于修补鼓膜133例(139耳),用于人工听骨赝复物上衬垫102例(104耳),用于上鼓室、鼓窦重建31例(31耳),用于外耳道后壁重建3例(3耳)。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年随访时0.5、1、2、4 kHz的纯音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及局部修复成功率。结果鼓膜修补的133例139耳中,136耳修补成功,3耳出现移植物边缘小穿孔,一期鼓膜修补成功率97.84%(136/139);听骨链重建的102例(104耳)中,无听骨赝复物脱出病例;31例(31耳)上鼓室、鼓窦重建的患者中,局部未见内陷、移位;3例(3耳)外耳道修复的患者未见外耳道后壁塌陷。43例(48耳)单纯鼓膜修补的患者术前、术后气骨导差分别为23.8±3.1和11.6±8.7 dB。61例(61耳)中耳胆脂瘤患者术前、术后气骨导差分别为39.2±24.7和19.0±12.1 dB。23例(23耳)鼓室硬化的患者术前、术后气骨导差分别为31.2±12.4和19.8±11.2dB。38例(41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肉芽患者术前、术后气骨导差分别为41.6±9.9和15.3±13.4dB。结论自体软骨在听力重建手术中应用价值大,特别适合于鼓膜复杂性穿孔、复发性穿孔的修复,有利于听骨链假体的固定及上鼓室、乳突术腔及骨性外耳道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5.
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2004年,西安)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一、急性中耳炎1.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3.急性坏死性中耳炎4.急性乳突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中耳炎手术方式及适应症的选择,比较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二种术式治疗慢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5月期间97例(99耳),其中胆脂瘤中耳炎71耳,慢性中耳炎28耳,根据病灶范围选用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A组)22例(22耳)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B组)75例(77耳)。对二组病例术前和术后纯音测听平均值PAT(500、1kHz、2kHz、4kHz)、气骨导差(ABG)等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4个月,总干耳率93.9%(93/99),胆脂瘤复发率为7.0%(5/71);术后气导(AC)提高值≥10dB为60.6%,气骨导差(ABG)≤20dB为29.3%;其中A组术后AC提高值≥10dB为90.9%,ABG≤20dB为54.5%;B组术后AC提高值≥10dB为51.9%,ABG≤20dB为22.1%。慢性中耳炎两组术后AC提高值及ABG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整鼓室的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较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听力提高效果满意,干耳时间相似,但要选择适合病例。  相似文献   

17.
咽鼓管钛镍支架置入治疗和预防中耳粘连四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探计咽鼓管钛镍支架置入治疗和预防粘连性中耳炎的可行性并报告初步结果。方法 1999年2月-2001年2月对2例(侧)粘连性中耳炎和2例(侧)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作了咽鼓管钛镍支架(国产材料自制)置入。设计制作了安装器。为此,事先对3组(56例粘连性中耳炎,27例分泌性中耳炎,52例无耳疾的鼻病患者)作了咽鼓管咽口检查;2例尸头作了咽鼓管解剖。结果 咽口形态被分类为宽敞、狭小、缝隙3种类型。粘连性中耳炎组分别是20、31、5例;分泌性中耳炎组分别是9、13、5例;鼻病对象组45、7、0例。3组比较,粘连性中耳炎组和分泌性中耳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61分别是29.66、25.44,P值均<0.001)。粘连型中耳炎组与分泌性中耳炎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χ62=1.59,P>0.05)。尸头咽鼓管解剖;软骨段长度有30mm,呈梯形,底宽11mm,顶宽4mm,软骨覆盖薄薄的软骨膜和黏膜,呈现光滑表面,折叠后,中部可以随3-4mm宽的张开。支架置入后,2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都取得了(瓦氏法)通畅,鼓室充气良好,听力增进(语言频率气骨导差分别比术前缩小15和30dB)。2例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中1位鼓室充气,气骨导差闭合,随访8个仍保持良好。另一捏鼻鼓气已经通畅,取出了鼓置管。4位支架置入者均没有任何异常不适,无咽鼓管异常开放的主诉。4例1个月内都呈现咽鼓管内黏膜反应性肿胀伴黏液渗出,1-2个月后肿胀消失,捏鼻鼓气通畅。结论 咽鼓管软骨段置入钛镍合金支治疗和预防粘连性中耳炎具有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行耳后进路-夹层法鼓膜成形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5例(308耳)行耳后进路-夹层法鼓膜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281耳(91.23%)鼓膜愈合,287耳(93.18%)术后气骨导差值在15dBHL以内;213耳术后气骨导差缩小≥15dBHL(包括15dB)听力提高69.16%,21耳术前、术后气骨导差值未改善(仍在15-30dBHL之间),占6.82%。无耳鸣、面瘫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行耳后进路-夹层法鼓膜成形术后鼓膜愈合率高,多数患者听力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耳和乳突不同病变组织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0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含胆脂瘤中耳炎)患者颞骨薄层CT显示的病变组织,并进行183次CT值测量,与术中发现、术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病变组织的CT值范围。从中随机抽取60例,由同一组医师根据不同病变组织CT值及周围组织破坏的情况,重新分析做出诊断,将其诊断符合率与放射科常规诊断报告进行比较。根据临床表现和颞骨薄层CT扫描结果对9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预测性诊断,以验证本研究结果对于中耳、乳突不同病变组织术前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胆脂瘤、肉芽组织、胆脂瘤并肉芽组织、炎性渗出、硬化或钙化组织、黏膜增厚并息肉样变组织的CT值分别为:(46.6±10、3)Hu、(26.6±7.4)Hu、(42.1±11.4)Hu、(-24.6±9.2)Hu、(223.6±63.7)Hu、(23.8±8.5)Hu。根据不同病变组织CT值大小及周围组织的破坏情况对60例患者重新分析诊断,诊断符合率从68.3%提高至81.7%(Х^2=3.96,P〈0.05)。根据临床表现和颞骨薄层CT扫描所见进行预测性诊断,诊断符合率达90.0%。结论CT值虽不能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耳、乳突不同病变组织惟一可靠的依据,但不失为一种很有意义的线索;根据临床表现、颞骨薄层CT扫描所见对中耳各种病变进行综合分析,可显著提高中耳、乳突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分期鼓室成形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期鼓室成形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病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耳用该方法治疗的患者(分期成形组),并与同期325耳一期成形的患者(一次成形组)做疗效比较。以术后听力提高程度(ABG值)、胆脂瘤再发率、鼓膜再穿孔率和术后不干耳率为疗效指标。结果:分期鼓室成形组ABG值28.4dB,鼓膜再穿孔率1.5%,胆脂瘤复发率0%,术后不干耳率0%;一次成形组ABG值21.3dB,鼓膜再穿孔率2.2%,胆脂瘤再发率4.0%,术后不干耳率1.2%。结论:分期成形组的术后听力提高程度、胆脂瘤复发率显著优于一次成形组。鼓膜再穿孔率和术后不干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利用分期手术可有效地挽救和提高大部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术后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