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荧光组织化学和组织学染色连续在同一切片上显示的方法,观察了5只大鼠整个心脏和7只大鼠心房的连续切片。大鼠心脏的小强荧光细胞为圆形、卵圆形和不规则形。它们在心脏主要呈密集成团、簇状或素条状细胞群,以及散在存在的细胞。成年大鼠心脏小强荧光细胞的数量为442~664个,其中86~92%位于心房外膜,而且主要位于心房背侧几个区域。心内膜未发现小强荧光细胞;其他部位这种细胞很少。小强荧光细胞和心壁的神经节分布区域相类似。但是有的神经节并没有小强荧光细胞。部分小强荧光细胞邻近心壁的小血管。这种细胞和传导系统没有明显的形态学接触。  相似文献   

2.
采用Grillo(1974)方法,甲醛-戊二醛固定心房组织4h,然后骤冷,恒冷箱切片,片厚24μm,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将含有发荧光的小强荧光细胞的切片选出,修整后进行电镜包埋程序。在电镜下,小强荧光细胞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内有大量膜被颗粒泡,依电子密度可分为低电子密度和高电子密度的两类。它们的线粒体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粗面内质网多呈单个扁囊散布胞质。我  相似文献   

3.
大白鼠肥大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及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扎大白鼠腹主动脉,使其狭窄,造成心脏负荷增加,饲养7周后,引起左心室心肌肥大。电子显微镜下,肥大的心肌细胞核大,核染色质淡,核仁大;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增生;高尔基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线粒体、溶酶体等也增多。对照组心肌细胞核相对较小,粗面内质网稀少,高尔基体亦小。本实验还采用细胞化学G6Pase和TPPase,分别显示肌浆网和高尔基体形态。肥大的心肌细胞除了肌浆网小管有酶反应外,增生的粗面内质网腔内有G6Pase反应产物。在肥大心肌细胞高尔基体显示了TPPase反应,更证实了高尔基体体积增大以及数目增多。本实验动物的心肌细胞,正处在工作负荷增加,蛋白质合成旺盛的心肌细胞肥大代偿期。  相似文献   

4.
小强荧光细胞王宇一,袁维中(内蒙古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呼和浩特010059)小强荧光(SIF)细胞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甚至较低等动物的植物神经节和内脏器官中,其形态学特点介于神经元和肾上腺嗜铬细胞之间,胞质中含有大量颗粒小泡,小泡内有多种胺...  相似文献   

5.
小强荧光(SIF)细胞是起源于神经嵴,广泛分布于植物神经系统的细胞。用醛诱发荧光方法,可以显示SIF细胞形体较小,具有高度荧光的特点,在电镜下该细胞则以含颗粒致密核心*泡著称。在植物神经节内8r细胞有单个分布和成群分布两种方式,但在不同动物,不同年龄及不同神经节,其分布有较大差异。SIF细胞主要含DA等单胺类,也含ENK、SP、NPY等神经肪。单个分布的SIF细胞起中间神经元作用,它们接受节前神经元刺激,释放DA,抑制节后神经元的活动。成群分布的SIF细胞围绕有窗毛细血管聚积,有内分泌或旁分泌功能。部分神经节的SIF细胞可能还起化学感觉器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了6例人腹腔节、主动脉肾节和脑系膜上,下节的连续切片。人椎前神经节均有数量较多的小强荧光(SIF)细胞,其分布方式有单个散在,成小团以及呈小节状三种。缘大多数SIF细胞集中在小节中。在人椎前节发现结构更为完善的SIF细胞小节,将为进一步探讨SIF细胞的功能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山羊心脏左室条索细胞的定量分析及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山羊左室条索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与心内膜下Purkinje细胞的差异。方法对山羊30条左室条索行石蜡切片,苏术精-伊红和Marsson染色,光镜观察;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条索的主要细胞进行计量分析;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左室条索的超微结构。结果左心室条索的细胞形态为长形、椭圆形、圆形和不规则形。部分细胞有双核。定量分析显示:条索内细胞较心内膜下Purkinje细胞小。电镜下条索内细胞呈束状排列:细胞内肌原纤维多而分散,核周呈现亮区;线粒体和高尔基器丰富。细胞之间有较多的毛细血管、神经末梢。结论山羊左室条索的细胞具备Purkinje细胞特征,是心室正常传导通路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用电镜观察了大白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篮状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苔状纤维的超微结构。锥体细胞与篮状细胞在超微结构上的区别表现在篮状细胞具有特殊核型,核被膜有深的折叠,将细胞核分为几叶,核内有核小杆,一般只有一个核仁。在锥体细胞核中从未见到过核小杆,核内常有两个核仁。构成突触前的苔状纤维末梢的单个末梢面积较大,内含大量密集的圆形突触囊泡,间有少量致密核心囊泡。与锥体细胞树突棘形成非对称性突触,在树突干上形成对称性突触(类似桥粒)。  相似文献   

9.
10.
蛇胸腺APUD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丕鹏  王平 《解剖学报》1995,26(4):399-402
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a)胸腺实质组织含有APUD细胞。电镜下,这些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少、游离核糖体较丰富、线粒体较少、高尔基复合体不发达,其主要特征是含有许多分泌颗粒。根据分泌颗粒的形状、大小和内部结构,可将这些细胞分为3类型。Ⅰ型细胞的颗粒小,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00 ̄150nm,具有电子密度高的粒芯和窄晕轮;Ⅱ型细胞的颗粒呈圆形,直径为150 ̄350nm,电子密度高  相似文献   

11.
大鼠胚心房肌细胞分化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11~19天大鼠胚和新生大鼠心房肌的分化及发育,着重观察了心房特殊颗粒在鼠胚心房肌的发生和分布。胚11天时,未见心房肌细胞含特殊颗粒。12天时,少数心房肌出现特殊颗粒。随胚胎发育,这种颗粒在细胞内数量增加,体积变大。细胞分裂时,特殊颗粒不消失。第12天以后的鼠胚,在电镜下可区分含特殊颗粒和不含特殊颗粒的两种心房肌细胞,前者有较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随胚胎发育,两种细胞的肌原纤维和线粒体均增多,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六例新生儿的颈上、中、下神经节,胸_(5,9)交感干神经节,腰_(1,4)交感干神经节在恒冷箱内制成连续切片。按De la Torre乙醛酸法诱发荧光,对SIF细胞进行观察。在上述各神经节内均观察到SIF细胞。在颈、腰部交感干神经节,SIF细胞数量较少,散在或集合成小群分布于主神经细胞之间;在胸部交感干神经节,SIF细胞数量较多,除散在、成群分布于主神经细胞之间外,还集合成大的细胞团。细胞团周围有致密结缔组织被膜包裹,成一独立的小节。推测,以小节形式存在的SIF细胞有更为独立的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发育的形态学研究及立体学定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刘慧雯  李村 《解剖学报》1995,26(4):431-434
对63例胚胎期至生后不同发育时期Wistar大鼠睾Leydig细胞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及立体学分析。结果表明:1.大鼠睾丸Leydig细胞从胚胎15d出现,17d初具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结构特点。2.Leydig细胞存在两个细胞增殖峰,一个在胚胎17 ̄19d,另一个在生后4周。两峰之间有一个低谷(约在生后第2周)。从胚胎至生后,细胞核的体密度逐渐减小,细胞质、线粒体及滑面内质网的体密度逐渐增大,脂滴的体  相似文献   

14.
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是内质网的标志酶,本研究观察了大白鼠左心室心肌细胞的G6Pase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G6Pase活性遍布于心肌细胞的肌浆网(内质网)腔内,包括肌原纤维之间的肌浆网小管、肌膜下池和核膜。尤其是酶的反应产物在肌原纤维处显示了肌浆网小管的特征性分布:即在A带处肌浆网小管排列紧密形成致密网格,而在I带处排列稀疏,形成多角形大网格。这种排列特点可能和肌肉的舒缩功能有关,在收缩时I带的细丝向A带粗丝处滑动,肌节缩短。在I带处肌浆网小管排列成大网格、稀疏,便于伸长或缩短,是适应性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癫痫大鼠海马内凋亡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鸿锦  宫瑾  李冬冬  张万琴  洪昭雄 《解剖学报》1999,30(4):322-324,I009
目的 为揭示海人酸癫痫模型海马内神经元的死亡机制。 方法 选用海人酸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对海马内凋亡神经元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 结果 电镜下,实验组大鼠海马齿状回门区和CA1区内可见散在的凋亡神经元,凋亡神经元主要表现为核周染色体的聚集和凝结成块,其核膜表现为皱缩和扭曲,在晚期凋亡的神经元有时可见核膜破裂。凋亡神经元胞浆内的细胞器保持完整。 结论 凋亡参与了海人酸诱发癫痫发作后海马内神经元的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16.
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70例不同胎龄及生后不同发育阶段Wistar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发育进行了光镜、电镜研究。结果:1.依形态学特点,将支持细胞的发育过程初步分为4期:分化前期(胚胎11~15d)、分化期(胚胎15d~生后1至2周)、成熟前期(生后2周~青春期前)、成熟期(青春期后)。2.胚胎及新生时,在支持细胞间见到两侧胞膜紧密相贴及不典型的桥粒连接等;自生后4周,见到紧密连接。3.自胚胎17d至成熟以后,在支持细胞与其周围的生殖细胞间见到大量类似桥粒和类似中间连接等不典型的细胞连接。4.胚胎19d及新生期,睾丸索内除支持细胞及生殖细胞外,尚可见一种特殊的细胞。  相似文献   

17.
大白鼠心脏心房肽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白鼠心脏心房肽免疫活性物质的分布。心房肽免疫反应颗粒存在于大部分心房肌细胞内,以核周肌浆部最为丰富。右、左心耳的肌细胞,有较强的免疫反应。右心房的大多数细胞,常含有较多的免疫反应颗粒,而且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较多。部分心房肌细胞不含有免疫反应颗粒,主要位于左房背侧壁、房间隔和冠状窦等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