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旨在研究肝门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大能否作为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有意义MRI表现。该研究包括早期肝硬化组和对照组。前者由41例早期肝硬化病人组成,男30例,女11例,年龄27~73岁,选择标准为病理诊断为肝硬化而MRI检查无肝硬化常见表现,且无胆囊切除术史、肝部分切除术史和直径在2cm以上的肝细胞癌。后者由47例无慢性肝脏疾病临床证据的病人组成,男21例,女16例,年龄26~77岁。MRI检查采用1.5T扫描仪,自旋回波脉冲序  相似文献   

2.
肩关节周围炎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肩关节周围炎的磁共振表现。材料和方法:利用高场(VISION 1.5T)雨I低场(OPEN 0.2T)磁共振对55例(其中双侧发病8例)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进行MRI检查。结果:患病肩关节中MRI检出阳性征象的共43例次(68.3%);根据出现信号异常区将肩关节周围炎分为三组,尚须膜囊积液35例次(81.4%);胧二头肌腱鞘炎3例次(7%);肌肉损伤5例次(11.6%)。结论:MRI对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肝脓肿是一种肝局灶性病变,其发病率明显低于肝其它疾病。作者为确定肝脓肿的MRI特征性征象,回顾性地分析了18例肝脓肿患者的MRI检查,其中15例化脓性感染,2例霉菌感染,1例阿米巴感染。MRI检查用1.5T装置,5~10mm层厚,1.0~2.5mm层距,30~40cm视野,128×256扫描检查18例患者均发现122个肝病灶,其中73个在T_1加权像土为低信号强度,88个在T_2加权像上为高信号强  相似文献   

4.
血管周围间隙包绕在经蛛网膜下腔进入脑实质的小血管壁周围,小的血管周围间隙见于任何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周围间隙呈增多增大趋势。肉眼观察血管周围间隙在MRI的各种成像序列上与脑脊液信号一致。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常分布于三个特征性的部位:Ⅰ型血管周围间隙见于豆纹动脉经前穿支进入基底节处;Ⅱ型血管周围间隙分布于脑的穿髓动脉进入大脑凸面并延伸至皮质下白质处;Ⅲ型血管周围间隙见于脑干。偶尔血管周围间隙表现不典型,可能很大,集中于一侧大脑半球,甚至产生占位效应。根据血管周围间隙的发生部位和MRI信号特征可与多种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胡望远  周玲  陈晓钟  姜峰  朱省戒  杨昕   《放射学实践》2010,25(10):1103-1106
目的:探寻鼻咽癌咀嚼肌间隙侵犯的各种MRI表现。方法:100例病理确诊无远处转移NPC病例放疗前MRI检查。结果:100例中咀嚼肌间隙受侵犯58例。按咀嚼肌间隙侵犯途径及各部分受侵情况分为由内向外侵犯53例:翼内肌侵犯53例,翼内肌及间隙受侵33例,翼内外肌受侵21例,翼肌及颞肌受侵2例,翼肌、颞肌及咬肌受侵1例。经咽颅底筋膜与中颅窝底之间隙直接侵犯翼外肌3例;肿大淋巴结侵犯颞肌及咬肌各1例。按信号改变分为同时表现为T1WI信号降低,T2WI信号升高,增强后异常强化47例;MRI平扫未显示,仅增强后异常强化11例。结论:咀嚼肌间隙侵犯一般沿从内到外的途径。MRI咀嚼肌间隙侵犯的主要表现为T1WI信号降低,T2WI信号升高及增强后异常强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妊娠胎盘植入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胎盘植入的18例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18例中术前16例MRI诊断为胎盘植入,1例诊断为不除外胎盘植入,1例诊断未见明显异常,MRI诊断准确率为89%.MRI上16例表现为子宫不同程度增大,子宫结合带完整性破坏,肌层局部变薄或不规则破坏,T2WI低信号的子宫肌壁内出现高信号灶,11例病灶内见混杂信号影.2例仅累及子宫结合带,11例突入肌层或肌层局部明显变薄,5例基本位于肌层内.增强扫描示16例病灶呈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明显,14例病灶内见结节样、花瓣样强化,7例坏死区不强化,16例增强中晚期持续明显强化.扩散加权成像(DWI)上4例病灶呈明显高信号.结论 早期妊娠胎盘植入MRI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及结合带不完整,肌层局部变薄或不规则破坏,T2WI低信号的子宫肌内出现高信号灶.  相似文献   

7.
早期脊椎结核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魁明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11):1042-1044
脊椎是骨结核好发部位之一 ,其发病率占骨结核的 40 %~5 0 % [1] 。近年来[2 ,3 ] 脊椎结核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脊椎结核X线、CT表现见诸大量文献报道 ,但其所描述的实际是脊椎结核中、晚期病理特征[2 ,3 ] 。本文现回顾分析经穿刺、临床抗结核治疗证实的 11例脊椎结核M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自发性肝内型门-体静脉交通(ISPS)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15例肝内自发性门-体静脉交通的螺旋CT表现及有关临床资料。结果15例分为3种类型:①门静脉右后支型12例,表现为位于肝右叶后段的扭曲的管状阴影,呈血管性强化两端分别与门静脉右后支和肾上腺旁的下腔静脉(IVC)相连。②肝静脉型2例,表现为门静脉肝内分支在肝内与肝静脉分支相连。③肝顶型1例,表现为自肝顶部方叶发出血管向左上走行汇入左侧内乳静脉。15例中血氨升高11例,肝性脑病2例。结论门静脉右后支型、肝静脉型和肝顶型是肝硬化自发性肝内型门-体静脉交通的罕见类型,加深对其认识有助于肝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10.
作者分析了11例病理证实融合状肿块样纤维化的肝移植前MRI,男7例,女4例。34~71岁。肝硬化原因包括:酗酒4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3例,病毒感染1例及自体免疫性肝炎1例,原因不明1例。 各例在CT检查后3个月内、肝移植术前11个月内行MRI检查。MR场强为1.5T。11例均采用SE序列,T_1WI的TR为400~683.3ms,TE为12~13ms。T_2WI的TR为2500~3300ms及TE为70ms或140ms。6例用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成象(STIR)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肺吸虫病的MRI表现。方法对11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肺吸虫病的肝脏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9例。病灶均分布在肝包膜下或门脉分支周围肝实质内,呈不规则形或条形,部分病灶在右肝后段可见“隧道征”;MRIT,wI呈等信号6例,呈稍高信号5例,TzwI呈稍高信号9例,稍低信号2例;动态增强扫描,多发病灶在动脉期及门脉期可见斑片状强化,延迟期病灶呈等信号,单发病灶可见周围环形强化,动脉期显示最清。结论肝肺吸虫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MRI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用MR成像评估肝脏时,作者注意到肝硬化病人胆囊周围空间(胆囊窝)经常扩大,称之为胆囊窝扩大征。作者在排除了①有胆囊切除或肝脏切除史;②存在直径大于2cm的恶性肿瘤病人后,研究有肝脏MR记录的313例病人(男181例,女132例;年龄22~87岁)。其中190例有病理证实肝硬化(男116例,女74例;年龄22~87岁)。123例没有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证据为对照组(男65例,女58例;年龄22~81岁)。对照组因其它原因而不是慢性肝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伴有局灶胆管受侵扩张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PCC)的MRI表现及病理,提高其MRI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IPCC、MRI图像未见周围胆管扩张患者的病理及MRI资料.结果 10例均为腺癌,1例为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混合,1例合并肝脓肿;以高、中分化癌多见(9/10);大体分型均为肿块型,具有肿块型IPCC影像病理特征:不规则肿块(外缘浅分叶状8例),肿块内有大量的纤维或黏液成分(7例以纤维为主,T2WI上呈稍高混杂等低信号;3例以黏液为主,T2WI上呈较高信号),邻近肝包膜牵拉皱缩凹陷征(4/10),渐进性延迟强化(10/10);与典型IPCC不同表现:病灶周围无胆管扩张,卫星灶及淋巴转移相对少见(1/10).术前误诊为感染性病变4例.结论 不伴有周围胆管扩张IPCC病理以高、中分化为主,侵袭扩散相对少见,具有肿块型IPCC的影像特征,但无特征性周围胆管扩张,易误诊为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舌骨上颈部常见疾病的生长特点及MRI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良性肿瘤8例,包括神经鞘瘤3例,囊状淋巴管瘤2例,脊索瘤2例,脂肪瘤1例;恶性肿瘤40例,包括鳞状细胞癌20例,转移瘤12例,淋巴瘤6例,未分化癌2例。48例中手术病理证实20例,穿刺活检证实27例,典型MRI特征结合病史确诊1例。结果8例良性肿瘤均表现为跨间隙病变;恶性肿瘤中7例鳞状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和1例转移瘤表现为跨间隙病变;10例转移瘤、5例鳞状细胞癌和2例淋巴瘤表现为多间隙病变;8例鳞状细胞癌、4例淋巴瘤和1例转移瘤既呈跨间隙又表现为多间隙病变。结论良性肿瘤生长较大时可呈跨间隙生长,以神经鞘瘤、囊状淋巴管瘤、脂肪瘤和脊索瘤多见;恶性肿瘤易于跨间隙或多间隙生长,既呈跨间隙又出现多间隙生长时,以鳞状细胞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CT和MRI在Budd-Chiari综合征诊断中对肝静脉病变及肝外侧支血管的显示能力。资料与方法对30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均前瞻性进行CT和MRI检查,将获取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探讨CT、MRI在Budd-Chiari综合征时对肝静脉血管病变全面显示的优缺点。结果 MSCT显示单支肝静脉6例阻塞,两支肝静脉阻塞12例,三支肝静脉阻塞5例;单支副肝静脉阻塞6例;肝外侧支血管显示30例。MRI显示单支肝静脉阻塞6例,两支肝静脉阻塞15例,三支肝静脉阻塞8例;单支副肝静脉阻塞3例;肝外侧支血管显示30例。结论 CT、MRI均能较好地显示肝外侧支血管情况,MRI较CT更能显示出肝内静脉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腹痛、黄疸伴鼻塞、发现颈部包块20余天入院。无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冶游史。查体:神清,皮肤巩膜黄染,后鼻腔充血,右下颈部舌骨角下有一约2 cm×2 cm包块。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腹水征阴性。腹部B超:肝脏散在低回声结节。肝功能:总胆红素52μmol/l,直接胆红素37μmol/l,ALT64 U/l、AST55 U/l、r-GT 47 U/l。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阳性。MRI T2WI上可见肝脏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结节样稍高信号,病变直径0.2~2.0 cm,边界模糊,肝脏体积稍大,肝血管变细;T1WI上未见异常,病变与肝实质呈等信号;注入Gd-DTPA后…  相似文献   

17.
肝血色病的MRI和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血色病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血色病的MRI和CT表现.结果:T2WI肝脏呈低信号6例;脾脏呈低信号5例,信号正常1例;胰腺呈低信号2例.T1WI肝脏呈低信号6例;脾脏呈低信号5例,正常1例;胰腺呈低信号1例,信号正常5例;合并肝囊肿1例.结论:MRI较CT表现更具有特征性,MRI T2WI呈低信号是诊断本病的特异性征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症(HVOD)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方法:纳入经临床诊断或病理学证实并具备完整MRI资料的HVOD患者30例,通过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标准分别作出诊断,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HVOD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包括肝大、斑片状的信号异常;增强扫描动脉期见多发小结节高信号病灶,部分肝动脉迂曲;门脉期可见斑片状强化、肝静脉狭窄、下腔静脉肝段受压呈细条状、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周围晕状改变;延迟期强化范围增大。MRI对HVOD的诊断敏感度为0.845,优于西雅图标准的0.485,MRI对HVOD诊断特异度为0.801,低于西雅图标准的0.921。MRI与西雅图标准对HVOD的诊断符合率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土三七服用史及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HVOD的临床诊断,避免肝脏穿刺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李红  宋彬  王庆兵  张蓓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2):2055-2057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腺瘤磁共振表现特征,提高对肝外胆管腺瘤的诊断水平,降低其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肝外胆管腺瘤的磁共振资料.结果 5例中3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1例为绒毛状腺瘤,1例为管状腺瘤;5例中2例伴上皮样内瘤变,1例伴不典型增生;2例位于肝外胆管上段,1例位于肝外胆管中段,2例位于肝外胆管下段;5例病灶均呈偏心膨胀性生长.病灶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3例,等信号2例;5例中3例病灶呈不规则形,2例呈类圆形;病灶边缘毛糙3例,边缘光滑2例.5例均伴有胆管扩张,且扩张的胆管壁未见增厚.结论 肝外胆管腺瘤多偏心膨胀性生长,无明显胆管壁浸润,病灶边界毛糙,T2 WI呈等或等高信号为其相对特征性表现,掌握这些MRI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肝结核的CT与MRI表现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探讨肝结核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肝结核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12例 CT表现:肝浆膜型1例,为肝包膜下多发结节性病灶。肝实质型10例,其中多发粟粒小结节状低密度灶伴点状钙化2例,单发略低密度大结了伴斑点状钙化及聚集多个结节样病灶形成“成簇征”或融合成窝状改变各3例,多发囊样病变及发粟粒状钙化伴单发大结节低密度灶各1例。肝内胆管型1例,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及肝门部多发斑点状钙化灶。(2)4例MRI表现:T1WI、T2WI低信号灶1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灶3例,增强后为轻度边缘强化或呈多环状强化。结论 各种类型肝结核均有其特定的影像学表现,典型的CT、MRI表现可提示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