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肾脏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肾移植术已成为当今尿毒症患者成功而有效的治疗手段,高龄患者肾移植手术也愈来愈多。由于高龄患者术前身体状况相对较差,抗感染能力下降,生理贮备能力及代偿功能逐渐减退,再加上老年人机体反应差,对手术的耐受性下降,术后易发生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术前准备、术中积极护理配合、术后严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总结肾移植麻醉以及围术期处理的特殊性。方法:依术前病情特点,5例病人中4例采用硬膜外麻醉,1例采用全麻。并根据手术步骤,在髂内动脉阻断至开放血流前须维持足够容量负荷,血压宜维持较高水平,必要时用多巴胺静滴,术中补液以平衡液为主,移植肾血管吻合开放前给予免疫抑制药,利尿剂,保证循环稳定。结果:全部病人麻醉平稳,手术顺利,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意外。结论:这类患者手术麻醉应重视术前准备,实施正确麻醉方法,加强术中综合管理和术后并发症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07~2008年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总结.方法:8例患者均为一代内血缘亲属供肾.术前均行(Human leacocfre antigen,HLA)配型、(jPanel veactive antibady,PRA)及淋巴毒试验检查.通过ECT、CTA等检查进行供肾的筛选.经开放手术取肾,取左肾3例,右肾5例;受者均为第一次接受肾移植手术.术后以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或西罗莫司)及泼尼松三联抗排斥反应治疗.结果:供者术后10d左右出院,随访至今,肾功能均正常.受者术后28d内出院,出院时肾功能正常,随访2~14月,未见肾功能异常病例.结论:术前对供者的安全进行充分的评价及筛选,成熟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术后坚持随访和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受者长期存活的关键.亲属活体肾移植组织配型好,手术成功率和长期存活率高,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同伴支持干预在肾移植术后出院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本院行肾移植手术,移植肾功能稳定恢复的出院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同伴支持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时评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饮食、治疗、躯体活动、社会心理管理的得分及自我管理能力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肾移植出院患者中实施同伴支持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预防或减轻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附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术后由于大剂量抗排斥药物的应用 ,使机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 ,容易并发各种感染 ,尤其是以肺部感染较为严重 ,是肾移植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 。现将我院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 14例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4例中 ,男性 11例 ,女性 3例 ;年龄2 1~ 6 5岁 ,平均 4 5 .2岁。其中 6例死亡 ,8例治愈。行移植术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时间为术后 2~ 4个月。1.2 免疫抑制剂的用法 所有的病例在本院行肾移植术后均采用 :环孢素A 骁悉 泼尼松方案 ,出院后6人改为 :环孢素 硫唑嘌呤 泼尼松。死亡的 6例中 ,5例使用含骁…  相似文献   

6.
2000~2004年间,我科共完成同种异体肾脏移植10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1例术后早期因液体人量不足出现低血压性休克,经及时处理,病人顺利康复,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肾移植中有关血管的外科合理处理能力。方法 :结合 3例临床肾移植病例和阅读文献 ,总结肾移植中有关血管外科问题与处理方法。结果 :术前应熟练掌握肾血管的解剖和血管变异情况 ;移植受体可直接或用人造血管建立动静脉瘘以便术前充分透析 ;术中合理处理受体髂动脉硬化斑块和髂静脉瓣膜 ;以及掌握良好的血管吻合技术 ;术后彩超检查监护移植肾血管吻合通畅情况。结论 :同种肾移植中应熟练掌握肾血管的解剖 ,血管变异情况 ,肾血管的病理和血管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夫妻间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价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对6例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名供者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第7天血清肌酐水平较术前平均升高19.1μmol/L,术后7~10d出院.6例受者术后2~6 d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无急性排斥反应出现.平均随访15个月,人/肾存活率为100%.结论 夫妻间供肾是安全可行的;夫妻间供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尸体供肾移植;夫妻间供肾是扩大供肾来源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后应激性溃疡(SUB)多发生在移植后早期,发病率较高。我院自1998-10~2004-07共完成65例肾移植。其中,并发SUB者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5例肾移植中,有8例并发CUB,男2例,女6例。年龄24~62岁,平均38岁。原发病均为肾小球肾炎。术前无溃疡病史。常规血透3~24个月。供受者同血型6例,O→AB1例,O→A1例。淋巴细胞毒试验3%~7%。供肾热缺血时间1~6 min,冷缺血时间4~8 h。手术过程顺利。术中给予甲强注射液1 000 mg冲击,术后给予甲强500 mg,每日递减100 mg,第5 d至100 mg后,改口服强的松80 mg,每日递减10 mg,至2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毒症合并动脉硬化患者肾移植的特点,总结围手术期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动脉硬化尿毒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结合随访结果,在诊断、手术、术后用药等方面作出评价.结果 因肾血管栓塞切除移植肾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9例,术后半年移植肾动脉狭窄1例,均治愈.63例患者至今人/肾存活,肾功能正常.结论 明确的术前诊断、良好的术中血管吻合,正确的术后处理,是减少尿毒症合并动脉硬化患者肾移植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处理及人造血管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2月至2003年5月我院有3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分别为反复肾动脉破裂出血、肾动脉瘤及髂外动脉瘤.肾动脉破裂出血患者切除移植肾,结扎左侧股总、髂外动脉,行双侧股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后两例患者分别切除移植肾及肾动脉瘤、髂外动脉瘤后,应用人造血管端端吻合髂外动脉.[结果]3例患者移植肾切除术后均透析维持,术后未发生出血,下肢血运正常;髂外动脉瘤患者于移植肾切除术后3天再次肾移植,术后3天出现急性排斥,抗排斥治疗后逆转,随访至今11个月,下肢血运正常,血肌酐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常导致肾丧失等严重后果,须及时、恰当处理;血管破裂或损伤严重无法修补时,采用人造血管重建血流,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老年患者肾移植的临床疗效,分析自1990年6月至1997年6月期间10例60y以上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发生各种并发症7例。4例死亡,分别死于肺部感染、脑出血、脑梗死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1、3、5a的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0%/90%、80%/80%、60%/60%。认为年龄已不再是老年尿毒症患者选择手术的障碍,老年患者同样可以安全地接受肾移植并获得满意的疗效。并发症所致的患者带肾死亡是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移植前原发疾病和合并症的积极治疗,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对提高老年肾移植的长期存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例PT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术后第10个月出现尿糖阳性。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PT-DM,治疗后尿糖转阴,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正常。结论:PTDM发病主要是免疫抑制剂对糖代谢的影响。术后定期查尿糖、血糖可早期得以诊断,饮食治疗、调整免疫抑制剂和使用降糖药物能有效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肾移植患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分析对此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2005年至2011年在我院心内科接受冠脉造影的6例肾移植患者,对一般资料、冠脉造影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肾移植患者中,3例冠脉造影阴性,另3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确诊为冠心病的3例患者中,1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分2次行支架植入,共植入5根支架;1例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冠脉造影提示右冠脉完全闭塞,植入2根支架;1例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脉造影提示3支血管多节段弥漫病变,未能植入支架.6例患者造影前和造影后肾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肾功能恶化.结论 对肾移植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显著提高肾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33例34次肾移植临床报告薛学义,罗义麒,曹林升,林承杰,郑清水,陈雷关键词:肾移植,存活率,并发症我院自1990~1995年为3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施行34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22例,女性11例,年龄2...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术后侵入性肾动脉曲霉病是一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它临床表现隐匿,无特异性,早期不容易发现。一旦发生,预后很差,轻则失去移植物,重者导致死亡。临床上我们碰到2例移植肾动脉曲霉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1,女,51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于1999年11月26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提高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治愈率及缩短治疗时间,并总结其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DGF发生率为8.6%;急性排斥反应4例中,2例移植肾破裂切除后近期再次行原位肾移植术,另2例和12例急性肾小管坏死者,经调整免疫抑制剂、床旁超滤及无肝素化透析等综合治疗,肾功能于2~4周恢复正常.结论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应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采取综合治疗;移植肾切除后近期原位再次行肾移植术是一种可行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的恢复影响因素。方法 将肾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恢复分为三种情况:肾功能即刻恢复,肾功能延迟恢复,肾功能恢复障碍。结果 肾功能即刻恢复14例,肾功能延迟恢复4例,肾功能恢复障碍3例。结论 肾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的恢复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法、尸肾取肾过程、术前准备、受者体重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花粉症是一常见病多发病,但至今未引起临床足够重视。本文分析500例我科经治的花粉症患者,从发病季节、病程、病例选择及特异性花粉抗原皮试诊断方法进行讨论,并探讨100例花粉症血清总 IgE 的测定。对500例花粉症患者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总有效率达89.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救治措施。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6月期间经病原学和(或)病理学确诊的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体分布;普通细菌23例次(88.5%),真菌7例次(26.9%),巨细胞病毒5例次(19.2%),结核杆菌4例次(15.4%),卡氏肺囊虫2例次(7.7%),19例(73.1%)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救治成功,死亡7例(26.9%),结论:细菌是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对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应争取早期诊断,加强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的监测,采取联合治疗措施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