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9-顺式维甲酸(9-cis-retinoic acid, 9-cisRA)对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细胞RARβ、p21、CDK4、CyclinDl表达的影响, 进而探讨9-cisRA的抗癌作用机制。  方法  分别以终浓度为1×10-7、1×10-6、5×10-6、1×10-5mol/L 9-cisRA作用SW579细胞, 各组细胞均在培养24 h后加药, 继续培养48 h。用RT-PCR方法检测SW579细胞RARβ、p21、CDK4、CyclinD1的mRNA表达; 用Western Blot检测SW579细胞RARβ、p21、CDK4、CvclinD1的蛋白表达。  结果  9-cisRA作用后, RT-PCR检测结果表明, 经不同浓度9-cisRA处理的细胞RARB、p2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 CDK4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CyclinD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9-cisRA处理的细胞RARβ、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 CDK4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  结论  9-cisR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能通过上调RARβ、p21的表达进而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vclinD1的表达, 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株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培养细胞的增殖情况;吖啶橙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TSA明显抑制SW579细胞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吖啶橙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TSA处理的各组细胞均可见染色质浓集和边集,核膜出芽及凋亡小体等现象。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随TSA浓度的升高而升高(F〈0.05)。RT—PCR方法检测发现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上调。结论:不同浓度的TSA可抑制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基因表达,激活caspase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株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培养细胞的增殖情况;吖啶橙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TSA明显抑制SW579细胞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吖啶橙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TSA处理的各组细胞均可见染色质浓集和边集,核膜出芽及凋亡小体等现象.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随TSA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 .RT-PCR方法检测发现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上调.结论:不同浓度的TSA可抑制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 caspase-3 基因表达,激活 caspase 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体外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顺铂(DDP)抑制肺腺癌细胞株A549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测定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A549细胞维甲酸受体-β(RARβ)mR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应用DDP(5、 10 和 50 mg/L)之后,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P<0.05;ATRA+DDP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单独应用DDP有更高的抑制强度,与DDP组相比,ATRA+DDP组增加了RARβ的表达,抑制了VEGF的表达,A549细胞的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顺铂能更有效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增加非小细胞肺癌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全反式维甲酸对食管癌细胞系EC109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食管癌细胞系EC109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不同浓度ATRA作用于细胞EC109,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和DNA梯状电泳证实凋亡存在;用RT-PCR方法检测凋亡诱导过程中p53、bcl-2和bax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ATRA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抑制细胞生长;琼脂糖电泳呈现凋亡DNA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存在明显的凋亡峰;ATRA处理组bax和p53基因表达上调,但bcl-2基因表达下调.结论 ATRA具有抑制食管癌细胞株EC109生长作用,其机理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bcl-2/bax和p53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体外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SH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SK-N-SH细胞经ATRA处理后,采用相关显微镜,神经纤维银染法,透射电镜观察,逆转录PCRmRNA检测等手段,观察ATRA对SK-N-SH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ATRA作用SK-N-SH细胞12天后,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明显分化;出现神经原性表型,多个细胞形成神经节,节间形成粗而长的类神经纤维;尼氏小体和银染法亦证明SK-N-SH细胞产生显著分化,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ATRA对该细胞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ATRA对SH细胞的维甲酸受体-β(RARβ)表达水平有上调作用。[结论]ATRA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体外能产生明显诱导分化作用,此作用与ATRA上调细胞的RARβmR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结肠癌Lovo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ATRA对结肠癌Lovo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外源性VEGF刺激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ATRA作用后Lovo细胞周期变化以及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ATRA作用前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Lovo细胞VEGF受体表达.结果 ATRA对Lovo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外源性VEGF165能刺激Lovo细胞生长,ATRA能够抑制VEGF165对细胞生长的刺激作用.随ATRA作用浓度增加,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比例从(60.10±1.27)%增加至(84.80±1.40)%;细胞凋亡率增加至(39.79±3.96)%.ATRA能抑制Lovo细胞表达VEGF及VEGF受体,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结论 ATRA具有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株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可能机制为阻断VEGF自分泌及旁分泌,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全反式维甲酸对结肠癌lovo细胞XIAP相关因子1(XAF1)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TRA刺激lovo细胞,RT-PCR检测XAF1的mR-NA水平变化,Westernblot分析XAF1蛋白水平的表达;MTT法检测ATRA对lovo细胞生长抑制率。构建含有XAF1启动子序列荧火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分析ATRA作用对XAF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经ATRA作用,lovo细胞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细胞生长受到抑制。上述效应均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ATRA使含有XAF1启动子序列荧火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虫荧光素酶的活性增加。结论ATRA通过促进启动子转录活性上调XA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NB细胞系SH-SY5Y进行体外实验,研究ATRA对NB细胞的增殖抑制与诱导分化作用,进而探讨TrkA剪接异构体在不同分化程度的SH-SY5Y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SH-SY5Y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培养分组,利用台盼蓝拒染计数活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rkA三种剪接异构体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活细胞数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多,实验组中ATRA对SH-SY5Y的生长抑制作用在(0.1-10)μmol/L浓度范围内有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浓度的ATRA均可诱导SH-SY5Y细胞产生形态学上的变化,对照组细胞分化百分率随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各时间段间比较,差异不显著(F=2.889,P=0.079)。TrkAⅠ/ⅡmRNA表达水平增加与ATRA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TrkAⅢmRNA表达与ATRA浓度及作用时间呈负相关。结论:在SH-SY5Y细胞中,ATRA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TrkAⅠ/Ⅱ表达与ATRA作用时间、剂量呈正相关;随着ATRA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TrkAⅢmRNA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0.
邢晓静  谷小虎 《中国肿瘤》2012,21(9):706-709
[目的]探讨双糖链蛋白聚糖Biglycan对大肠癌细胞HT-29和SW480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Brd U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Biglycan对大肠癌细胞HT-29和SW480的增殖能力影响;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加药处理前后细胞内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A、p21和p27表达变化.[结果]Biglycan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大肠癌细胞HT-29和SW480生长,100nmol/L Biglycan和50 nmol/L Biglycan浓度作用即可诱导HT-29 、SW480细胞凋亡. 经Biglycan处理后,细胞内CyclinD1和CyclinA表达出现下调趋势,p21和p27表达有所增加.[结论]Biglycan 可能抑制大肠癌细胞HT-29和SW480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下调CyclinDl和CyclinA表达和上调p21和p27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病理状态甲状腺组织中miRNA-182(miR-182) 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沉默miR-182后,甲状腺癌细胞系SW579的增殖、迁移能力及VEGF和p53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82的mRNA表达水平。转染miR-182-inhibitor后,MTT法、流式细胞术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SW57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VEGF和p53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miR-182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癌旁甲状腺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甲状腺腺瘤组织和甲状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转染miR-182-inhibitor后,SW579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迁移数显著降低(P<0.05),VEGF和p5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 结论:miR-182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潜在联系。下调miR-182可抑制SW579细胞的增殖迁移,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细胞中VEGF和p53的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中Akt及其磷酸化蛋白p—Akt(Ser473)和p—Akt(Thr308)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ATRA对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混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ATRA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中Akt、p-Akt(Ser473)和p-Akt(Thr308)的表达情况。结果ATRA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TRA处理48h时,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显示ATRA对细胞中Akt蛋白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下调两种p-Akt蛋白的表达。结论ATRA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可能与其抑制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曼托双黄酮(AF)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中JAK2-STAT3通路活化及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0、50、100、150、200μmol/L的AF处理SW579细胞24、48、72 h,采用CCK-8和Celigo计数、FCM、WB及qPCR法检测AF对SW579细胞的增殖、凋亡、JAK2-STAT3通路活化及其下游调控基因c-Myc、Bcl2、surviv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AF处理后,SW579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细胞凋亡呈浓度依赖性增多(P<0.05),细胞中JAK2-STAT3通路的活化受到显著抑制(P<0.05),其下游基因c-Myc、Bcl2、survivin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AF可通过抑制SW579细胞中JAK2-STAT3通路活化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而抑制SW579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有望成为治疗甲状腺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NB细胞系SH-SY5Y进行体外实验,研究ATRA对NB细胞的增殖抑制与诱导分化作用,进而探讨TrkA剪接异构体在不同分化程度的SH-SY5Y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SH-SY5Y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培养分组,利用台盼蓝拒染计数活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rkA三种剪接异构体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活细胞数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多,实验组中ATRA对SH-SY5Y的生长抑制作用在(0.1-10)μmol/L浓度范围内有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浓度的ATRA均可诱导SH-SY5Y细胞产生形态学上的变化,对照组细胞分化百分率随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各时间段间比较,差异不显著(F=2.889,P=0.079)。TrkAⅠ/ⅡmRNA表达水平增加与ATRA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TrkAⅢmRNA表达与ATRA浓度及作用时间呈负相关。结论:在SH-SY5Y细胞中,ATRA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TrkAⅠ/Ⅱ表达与ATRA作用时间、剂量呈正相关;随着ATRA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TrkAⅢmRNA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体外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增强顺铂(cisplatin,DDP )对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 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对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mRNA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组DDP(0.5、5、50mg/L)、ATRA(0.1、1、10μ mol/L)以及联合用药组(ATRA 1 μ mol/L,DDP 5mg/L),处理肺腺癌细胞株A549 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DDP 组、不同浓度ATRA 组及联合用药组对A549 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DDP 组、ATRA 组及联合用药组处理前后A549 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COX-2 mRNA 表达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DDP 组、ATRA 组及联合用药组处理前后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独应用DDP 、ATRA 处理A549 细胞均诱导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单独应用DDP 的作用相比,联合用药组可更显著抑制A549 的增殖,增加细胞的凋亡率(P<0.05),并增强对A549 细胞Survivin mRNA和COX-2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并且,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的早期凋亡率(7.37± 3.83)% 、中晚期凋亡率(34.37±2.08)% 、继发性坏死率(7.44± 0.46)% 均较单独应用DDP 组高(3.55± 0.75)% 、(6.62± 0.33)% 、(3.03± 0.05)% ,P 均<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能够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Survivin mRNA和COX-2 mRNA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娜  于世英 《中国肿瘤》2008,17(6):502-504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对人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株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丙戊酸钠分别作用Hela和Siha细胞,MTT法测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21^WAF1/CIP1 mRNA和蛋白改变。[结果]丙戊酸钠对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生长抑制呈剂量依赖性;丙戊酸钠使Hela和Siha细胞阻滞于G0/G1期;丙戊酸钠上调p21^WAF1/CIP1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丙戊酸钠能上调p21^WAF1/CIP1表达,促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从而抑制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甲状腺癌细胞株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基因表达、吸碘能力的影响,为ATRA用于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10^-7mol/L、10^-6mol/L、10^-5mol/L、10^-4mol/L)的ATRA处理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48h后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NISmRNA表达,γ-计数仪检测细胞吸碘能力。结果:ARTA浓度在(0~10%-5)mol/L范围内,细胞NIS基因表达及吸碘能力随ARTA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当ARTA浓度达10%-4mol/L时,增加与前一浓度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可上调甲状腺癌FTC-133细胞NIS基因表达,增强其吸碘能力,而且这种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逆转入宫颈癌Hela/MMc耐药株对MMc的耐药作用。方法:观察ATRA作用下Hela/MMC细胞的增殖,采用MTT法观察ATRA对Hela/MMC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半定量RT-PCR检测mdr I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ATRA能提高MMC对Hela/MMC细胞的杀伤作用,上调细胞mdr l mRNA的表达。结论:ATRA能逆转Hela/MMc对MMc的耐药性,但这种作用与mdfl基因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棘霉素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对转录因子Twist、p53、Survivin和hTERT(人端粒酶)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棘霉素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与肝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Twist,与细胞增殖和凋亡联系紧密的p53、Survivin和hTERT的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利用Westernblot方法分析棘霉素治疗后上述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实验证实,棘霉素浓度〉10.0ng/mL各组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均显著增加,P〈0.05,随棘霉素药物浓度增加,细胞抑制率明显增大。棘霉素抑制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作用呈剂量一时间依赖性。RT-PCR方法证实,随着棘霉素剂量的增加,肝癌SMMC7721细胞株中Twist、Survivin和hTERTmRNA表达水平逐渐下调,P〈0.01,p53mRNA表达水平微弱上调,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Twist、Survivin和hTERT蛋白的表达量呈递减趋势,P〈0.01,p53蛋白的表达微弱上调,P〈0.01。结论:随着棘霉素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棘霉素能够抑制与肝癌生长密切相关基因的Twist、Survivin和hTERTmRNA表达,促进p53mRNA表达上调,相应蛋白的表达呈下调和上调。棘霉素可能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转移和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