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拉米夫定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预防作用。方法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南京市鼓楼医院血液科3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中,2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HBV DNA分别为4.75×106拷贝·mL-1和1.15×106拷贝·mL-1。另1例HBsAg阴性,但其供者HBsAg阳性,HBV DNA为3.48×107拷贝·mL-1。对2例HBsAg阳性受者,移植前用拉米夫定;对HbsAg阴性受者干细胞回输时开始用拉米夫定,剂量均为0.1g每日1次,用至移植后1年。结果其中1例HBsAg阳性患者在移植后1个月内HBV DNA较高,波动于(1~1.2)×105拷贝·mL-1,1个月后HBV DNA降低,<3×104拷贝·mL-1。移植后1周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最高达152U/L,持续1周后恢复正常。另1例移植后HBV DNA较低,持续<1×105拷贝·mL-1。无明显肝功能损害,ALT最高达56U/L。接受供者HB-sAg阳性患者移植后HBeAb阳性,HBcAb阳性,HBV DNA<1×103拷贝·mL-1。移植后10dALT升高,最高达205U/L,持续1周后恢复正常。3例患者长期服用拉米夫定耐受性好,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初步观察表明,拉米夫定可以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骨髓间质干细胞(MSC)被认为是骨髓基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的共同前体细胞。在体外易于传代扩增,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已有实验表明MSC在体外可通过分泌许多细胞因子或表达与造血干细胞黏附、归巢有关的黏附分子以及细胞外基质蛋白发挥造血支持作用。最近的资料进一步揭示了MS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多方面作用。它一方面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并促使其沿多系方向分化;另一方面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且MSC的这些作用均不受主要组织复合体的限制。尽管MSC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明显作用,但其在同种异体的长期存在与分布依然需要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炎病毒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肝炎病毒感染接受HSCT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18例,其中供受者同时有HBV感染4例,供者有HBV感染3例,受者有HBV感染11例,供者、受者移植前后服用拉米夫定预防和治疗HB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3例,均为受者感染,移植免疫恢复后给予α干扰素治疗。结果:HSCT后植活平均15(9~31)d。HSCT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9例(47%),发生慢性GVHD7例(37%)。HSCT后无肝静脉闭塞症发生。HBV感染供者,HSCT后无爆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1例(1/18)HBV感染患者HSCT后6个月停用拉米夫定而发生爆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1/18)受者HBsAg HBeAg HBcAb(+),供者HBsAb(+),HSCT3个月后患者HBsAb HBeAb HBcAb(+),HBV-DNA阴性。3例HCV感染患者HSCT后用α干扰素治疗,2例HCV-RNA转阴。结论:HBV感染的供受者,在行HSCT过程中,应用拉米夫定能够有效预防移植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复燃,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可使HCV-RNA转阴。初步认为,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并非是HSCT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已广泛用于血液系统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干细胞病的治疗.研究证实部分肾脏疾病也起源于干细胞的异常,近几年干细胞移植在治疗难治性肾病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日渐增多并初见成效.本文就HSCT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及HSCT相关性肾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结外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根据临床和病理特点不同分为两大类,即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我国发病年龄高峰在40岁左右,其中HL所占的比例(仅约10%)低于欧 相似文献
7.
1 概述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是指在特定时期采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外保存或经特殊处理(如净化、转基因等),并于患者接受高剂量化疗或放疗后回输,以促进其造血恢复或造血重建.目前,AHSCT已广泛用于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超大剂量放疗后的骨髓移植,也用于某些恶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NK细胞研究的临床资料证实异源反应(alloreactivity)性NK细胞有利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植入、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及清除受者体内残存白血病细胞而改善移植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双肽(DPT)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症及恢复的影响。方法:4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应用DPT加全肠外营养液组(DPT组,20例)和单用全肠外营养液组(对照组,20例),检测应用DPT前1天、第7天及第28天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肌酐、总胆红素、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并分析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体重下降程度、出层流室时间以及关于感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等情况。结果:两组血清白蛋白于第7天均明显下降,第28天DPT组能恢复至原水平,而对照组无恢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胆红素均无异常波动。DPT组淋巴细胞恢复较对照组迅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后DPT组和对照组发生临床感染例数分别为10例和16例,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分别为11例次和17例次,总抗生素应用天数分别为(16.5±10.6)d和(25.4±16.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肠炎持续时间分别是(4.7±4.5)d和(8.2±6.0)d,体重下降分别是(2.0±2.0)kg和(3.3±1.6)kg,出层流室时间分别是(49.2±18.8)d和(58.0±2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aGVH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添加DPT的全肠外营养可改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感染及肠、肝损害,不增加aGVHD的发生,有利于异基因移植 相似文献
10.
刘开彦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6):895-897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病时年龄50—70岁,40岁以下患者少见,中位发病年龄约55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年龄上限为55岁(不包括减低预处理剂量移植)。因此,MM能够进行ALLO—HSCT的患者较少。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具有年龄限制较宽,移植相关病死率低等优点,对MM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MM的治疗AHSCT为主。 相似文献
11.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LA匹配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由于供者来源的限制 ,约 2 /3的患者找不到匹配的同胞供者而不能进行HSCT ;而采用其他来源如HLA匹配相关供者及无关供者进行HSCT的成功率较低 ,而且配型时间长 ,无关供者HSCT易并发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导致早期死亡、移植后生活质量下降和并发严重感染等。脐血干细胞由于来源广泛 ,寻找相合脐血花费时间短 ,故近年来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UCBSCT)逐渐成为外周血或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一种有效替代手段〔1〕。研究认为UCBSCT用于儿童和… 相似文献
12.
1 造血干细胞 (hematopoieticstemcell,HSC)1.1 干细胞 (stemcell ,SC)的定义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由于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 ,干细胞疗法(stemcelltherapy)成为生物学、医学、伦理学等方面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并在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及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 。但由于对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依据细胞分泌的特定分子标记物来识别SC所获取的细胞数量有限 ,所以如何确切定义干细胞已经在科学界争论了 30年。目前大多数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基质细胞是造血微环境的主要成分,对造血起不可缺少的调节和支持作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骨髓基质细胞会受一以不同程度损害,供体基抽细胞移植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辅助治疗可改善受体造血微环境,突破异基因移植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限制,从而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15.
16.
<正>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恶性淋巴瘤等血液病好发于老年人,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当前,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延长生存期、治愈这些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的唯一治疗手段,针对老年患者的营养、生理特点、健康状况、疾病生物学表现和治疗需求,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复杂性为护理带来了挑战。2004年1月-2006年5月,我院成功进行了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4-52岁)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5例急性白血病及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实施白体干细胞移植,其中3例为白体骨髓移植(ABMT),3例为白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所有患者均在+7d开始应用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静滴,300彬d,中性粒细胞(AnC)〉1.0×10^9/L时停用。本组ANC〉0.5×10^9/L的平均时间15.2d,血小板〉20×10^9/L的平均时间20.7d。动员后所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数达到移植需要,移植过程顺利,造血功能重建良好。提示国产rhG-CSF疗效可靠,费用低廉,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夏学鸣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27(12):516-518
本文综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过程及目前概况,并着重指出了自体及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趋势、优缺点、适应证及存在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急性白血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虽然过去20年来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迅速发展,提高了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地位依然不可取代。本文介绍了当前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结合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