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婴儿巨细胞病毒 (CMV)肝炎的临床特征及观察更昔洛韦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更昔洛韦正规治疗的 32例婴儿CMV肝炎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肝脏酶 (ALT、AKP、γ -GT)变化及肝脾大小 ,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婴儿CMV肝炎多以黄疸为首发症状 (87.5 % ) ,多有肝脾肿大 (93 .75 %、46.88% )。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后 ,在 (1 3± 3)d后血清胆红素及肝酶下降、肝脾回缩。未见更昔洛韦的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对以黄疸为首发症状的婴儿应警惕CMV肝炎可能 ,更昔洛韦治疗CMV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效果。方法对38例确诊为CMV性肝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护肝等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治疗。诱导期:每次7.5mg/kg,每天2次,每隔12h1次,连用14天;维持期:每次10mg/kg,每周3次,维持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脾大小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均<0.01)、肝脾回缩和CMV性肝炎治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CMV肝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诊断的43例患儿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ALT、GGT下降,肝脾回缩,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KP下降,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应用更昔洛韦治疗血CMV-lgM的总阴转78.26%,显著高于对照组30.0%。更昔洛韦的副作用: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消化道反应,但停药后很快恢复。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退黄、护肝作用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特点,并观察更昔洛韦治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对我院住院确诊为CMV肝炎的65例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保肝、利胆、退黄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08%,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明显下降,肝脾体积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抗-CMV-IgM的总阴转率为75.38%。更昔洛韦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骨髓抑制作用及变态反应均较轻,经停药3~5 d及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CMV肝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更昔洛韦治疗对婴儿CMV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毒性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诊断的43例患儿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ALT、GGT下降,肝脾回缩,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KP下降,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应用更昔洛韦治疗血CMV-lgM的总阴转率为78.26%,显著高于对照组30.00%。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退黄、护肝作用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散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婴儿CMV肝炎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5例,均给予一般保肝利胆治疗,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和双歧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总胆红索(TBIL)、结合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及CM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及CMV-DNA转阴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双歧三联活菌散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CMV肝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联合苦参素对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疗效.方法比较48例婴儿CMV肝炎用更昔洛韦联合苦参素治疗前后肝功能、肝脾大小变化以及CMV检测指标的转阴率.结果肝功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肝脾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显著(P<0.05).血CMV- IgM、PCR-CMV-DNA转阴率分别为89.6%,80%.结论更昔洛韦、苦参素注射液联合治疗CMV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加金双歧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引起婴儿淤胆型肝炎综合征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0年1月~2007年5月期间通过检测血清CMV-IgM抗体、CMV-DNA及肝功能确诊CMV感染引起的淤胆型肝炎综合征患儿83例,随机分为更昔洛韦加金双歧治疗组、更昔洛韦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均常规给予保肝退黄和维生素K1治疗,疗程2周.结果 更昔洛韦加金双歧治疗组在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r-GT)和胆汁酸(TBA)及肝脏回缩方面与更昔洛韦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与综合治疗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更昔洛韦加金双歧是目前治疗CMV感染引起婴儿淤胆型肝炎综合征的理想药物,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特点,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确诊CMV肝炎的30例婴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婴儿CMV肝炎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并可同时累及其它系统;应用更昔洛韦治疗,87%(26/30)病例黄疸及80%(24/30)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下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肝功能,肝脾肿大逐渐恢复。结论:CMV肝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盛凯  付桂玲  盛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609-610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联合苦参素对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疗效。方法:比较48例婴儿CMV肝炎用更昔洛韦联合苦参素治疗前后肝功能、肝脾大小变化以及CMV检测指标的转阴率。结果:肝功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肝脾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显著(P〈0.05)。血CMV-IgM、PCR-CMV-DNA转阴率分别为89.6%,80%。结论:更昔洛韦、苦参素注射液联合治疗CMV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临床特点及更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小儿CMV肺炎的临床特点,并观察30例小儿CMV肺炎更昔洛韦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脾大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胸片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小儿CMV肺炎以小婴儿发病多见,多以咳嗽为首发表现就诊(82.61%),且病程较长,有的表现为痉挛样咳。多为间质性肺炎(80.43%)。常合并有肺外表现。应用更昔洛韦5~7.5mg/kg,每12h静滴1次,治疗14天,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肝脾回缩,血清ALT降低,胸片吸收好转,总有效率达93.33%,未见更昔洛韦的明显副作用。结论: 对咳嗽时间较长的患儿,尤其有合并症的小婴儿应警惕CMV肺炎。更昔洛韦5~7.5mg/kg,每12h静滴1次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CMV肝炎的疗效。方法对照30例CMV肝炎患者更昔洛韦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和CMV-IgM变化。结果ALP及γ-GT治疗前后变化无差异性(P>0·05),ALT、TBIL、DBIL及IBIL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更昔洛韦是有效治疗婴儿CMV肝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施保利通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CMV肝炎患儿6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更昔洛韦联合施保利通治疗,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CMV-IgM、尿CMV-DNA结果。结果两组CMV肝炎患儿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3%,高于对照组的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ALT、TBIL、DBIL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CMV-IgM、尿CMV-DNA总转阴率82.1%,高于对照组的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施保利通治疗CMV能更好地改善肝功能,促进病毒转阴,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并且该药口感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47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勇  赵宏霞  何犀 《吉林医学》2008,29(7):565-566
目的: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临床特点及更昔洛韦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小儿CMV肺炎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并观察47例小儿CMV肺炎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肝功能损害表现(黄疸、肝脾肿大、ALT升高),胸部X线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小儿CMV肺炎以小婴儿发病多见,多以咳嗽为首发表现(80.9%),且病程较长,常合并肝功能损害表现。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治疗14 d,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黄疸消退,肝脾缩小,血清ALT降低,胸片吸收好转,总有效率达93.3%,未见更昔洛韦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咳嗽时间较长的婴幼儿,尤其合并有肝损害者应警惕CMV肺炎。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丁立 《实用全科医学》2006,4(3):354-355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联合黄芪对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比较30例婴儿CMV性肝炎用更昔洛韦联合黄芪治疗前后肝功能、肝脾大小变化以及CMV检测指标的转阴率。结果肝功各项指标治疗后明显好转(P<0.05),肝脾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血CMV-IgM、PCR-CMV-DNA转阴率分别为90%和83.3%。结论更昔洛韦、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婴儿CMV性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对小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CMV肝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护肝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5mg/kg静滴,每日2次,连续14d。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护肝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CMV-IgM及血清CMV-DNA转阴率分别为85%和17.5%,P<0.01;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20%,P<0.01,且治疗组血清胆红素(STB)复常时间及谷丙转氨酶(ALT)复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CMV肝炎,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对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通过检测CMV-IgG、IgM、血CMV-DNA及肝功能检测而确定82例婴儿CMV肝炎,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保肝治疗、退黄、补充维生素处理,更昔洛韦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结果更昔洛韦治疗可使血CMV-DNA转阴约60%,在降低转氨酶,肝脏回缩,黄疸消退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更昔洛韦治疗组中出现白细胞下降及血小板降低的比例分别为20%,18%。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好,但要注意该药对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 146例CMV患儿,男86例,女60例;年龄1~12月;母乳喂养94例,混合喂养52例.经血清学CMV-IgM定性检测或尿CMV-DNA定量检测确诊为CMV感染;母乳CMV-DNA 检测100%阳性.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48例(32 9%),腹泻病40例(27.4%),婴儿肝炎28例 (19.2%),急性支气管肺炎24例( 16.4%),中枢神经系统损害6例(4.1%).所有病例静脉给予更昔洛韦(GCV,5 mg/kg,每12h1次,疗程7~10 d)诱导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其后增加维持治疗.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48例治愈26例,好转22例;婴儿肝炎28例治愈20例,好转8例;腹泻病40例、支气管肺炎24例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6例均治愈.除个别患儿ALT增高停药后很快恢复外,未见其他GCV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 要儿CM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严重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血清特异性CMV-IgM抗体、尿CMV-DNA定量检测是实验室诊断依据,GCV是治疗首选药物,早期母乳CMV-DNA筛查是其预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对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通过检测CMV-IgG、IgM、血CMV-DNA及肝功能检测而确定82例婴儿CMV肝炎,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保肝治疗、退黄、补充维生素处理,更昔洛韦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结果更昔洛韦治疗可使血CMV-DNA转阴约60%,在降低转氨酶,肝脏回缩,黄疸消退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更昔洛韦治疗组中出现白细胞下降及血小板降低的比例分别为20%,18%。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好,但要注意该药对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培菲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婴儿CMV肝炎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40例,均给予一般保肝利胆治疗,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和培菲康治疗。比较两组总胆红索(TBIL)、结合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及CM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及CMV—DNA转阴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培菲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CMV肝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