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治医师:今天讨论的是一例13岁男性患者。其因反复发作晕厥而入院,经治疗后病情已稳定。但在本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吸取。现请实习医师报告病历。实习医师甲:患者于入院前3天因学骑自行车较劳累,休息时突感心悸、头晕,瞬  相似文献   

2.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68岁,因"反复心慌心悸3年,再发1周"于2008-06-30收入院,有高血压病史3年,心动过速3年(具体不详).入院时体格检查:血压147/95mmHg,两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心界稍向左下扩大,心率140次/min,心房纤颤,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心电图显示:异位心律,心房纤颤,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厚劳损,室内差异传导;多普勒超声示:左心室增大,左心室弥漫性运动性减弱,二尖辩轻度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44mmHg),升主动脉轻度扩张(32mm),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41%;血电解质检查示:血钾3.3mmol/L,血钠142mmol/L;肾功能正常;血糖5.5mmol/L.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获得性长QT间期伴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LQTT)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获得性LQTT的临床资料、心电图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获得性LQTT治疗的重点是去除病因,增快心率、纠正心室复极异质性;除1例未及时治疗死于室颤外,其余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尽快获得病史和诱发因素,详细甄别心电图对获得性LQTT的快速识别有重要意义。在治疗上以镁盐及针对病因病情采用综合治疗可使Tdp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6.
患者男性,88岁。3个月前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二度(2:1)房室传导阻滞。此次突发晕厥再次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A)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缓慢心率35次/分,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长达0.70s。动态心电图全程记录反复发作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长Q—T间期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最长持续时间29s伴短暂阿斯发作,自行终止(图1B)。次日患者发作频率增多,紧急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未见阿斯发作,第三天改为永久性VVI心脏起搏器(图略)。  相似文献   

7.
8.
特发性Q-T间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先天性耳聋、心律失常、晕厥、猝死和Q-T间期延长,但也可以不伴有耳聋。这些综合征提示复极化异常所引起的Q-T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的易患性有伴随关系。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也说明了这种联系。综合征 1957年,Jervell和Lange-Nielson在一挪威家庭的6名兄妹中,发现4名在出生后头几年内发生晕厥,其中3名分别在第4、  相似文献   

9.
1病历摘要 患者,女,21岁。反复发作性心悸伴晕厥6年,加重1周。6年前因情绪激动出现反复心悸不适,呈发作性,严重可出现晕厥,四肢抽动,持续30S~10min不等,未予以药物治疗,自行清醒。每年发作5~10次,在原籍卫生所多次就诊,诊断不清,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前1周上述症状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加重。患者否认吩噻类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服用史,否认颅脑外伤史,家族性遗传病史不详。入院查体:血压90/60mmHg,心界无扩大,心率180次/min,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10.
病例摘要患儿郭××,男,8岁,临朐县人,于1975年3月15日就诊。两年前出现间歇性上腹部痛,呈跳痛或刺痛状,伴有明显头晕,与饮食无关。一年前开始有发作性意识障碍、惊叫、烦躁及幻觉等表现,严重时发生两眼凝视、口角歪斜、四肢挺直、不省人事,伴有  相似文献   

11.
郝芳之 《山东医药》1993,33(5):53-54
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电图异常综合征。因其易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做出诊断和处理,殊为重要。一、病因引起Q-T间期延长的原因很多。儿科常见者为原发性(特发性、先天性)LQTS。其临床特征是先天性耳聋、反复发作性晕厥,心电图Q-T间期延长,故也称心脏耳聋综合征,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亦有不伴有耳聋的LQTS,属常染色体显性遗  相似文献   

12.
Q—T间期是指体表心电图上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的总时限,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受心率影响较大。迄今为止,人们对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已相当深入,而对短Q—T间期的认识仅始于2000年,由Gussak等人提出。按有无明确原因,短Q—T间期可分为继发性短Q—T间期和特发性短Q—T间期。前者指短Q—T间期有明确的原因,如发热、低氧血症、低血钾、高血钙、交感神经兴奋等,  相似文献   

13.
长Q—T间期综合征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Q -T间期综合征 (LQTS)是以心电图异常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临床综合征。它可以引起室性心动过速 (PVS)等致命性心律失常 ,在临床上以心源性猝死和晕厥为特征。将LQTS心律失常电生理学基础同新的分子遗传学结合起来 ,解决一些理论问题 ,但同时在临床处置和心律失常基本机制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1 ] 。1 LQTS临床及心电图特征LQTS是多基因突变的结果 ,每个基因都决定一个离子通道结构单位。由于离子通道具有不同的时间和电压特征 ,所以推测 :基因特异性可能决定了不同的临床表现 (心电图特征 ) ,亦即基因型决定表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1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心电图示Q-T显著延长,反复发作尖端扭转型室速,采用常规静脉滴注异丙基肾上腺素不能控制.最后采用紧急心脏起搏以加快心率,成功控制发作.病例介绍如下:王某,女,27岁,1983年5月24日因反复晕厥急症入院,近二月来因护理病员十分劳累感有咽痛、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晕厥及抽搐20余次入院.3年前有类似发作史.入院后0.5h再次发生晕厥及抽搐.心电监护示:频发室性早搏及极短联律间期扭转型室速(TdP),联律间期均为280ms,T/U正常,Q-T间期为380ms.心速前无Q-T间期延长(附图上、中行).开始予以利多卡因、胺碘酮及硫酸镁等治疗,晕厥及抽搐仍  相似文献   

16.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学机制研究进展王长谦黄定九(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01)长Q-T间期综合征一般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类型,均易伴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前者伴发的Tdp常于心...  相似文献   

17.
1 心电资料 例1 患者女,30岁。因反复心慌,短暂意识丧失,抽搐6年再发1d入院。ECG示:窦性心律,HR 83次/min,P-R间期0.12s,QT间期0.60s,各导联均可见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联律间期相等,代偿期完全,有时呈多形性,有时呈插入性,部分成对出现,部分连续出现呈尖端扭转性室速(TdP)。心电监护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RonT、TdP。本文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36岁。主因发作性晕厥14年,加重伴心慌半月,于2007年7月2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4年前紧张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面色紫绀,双眼凝视,无口吐白沫,无牙关紧闭,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持续几秒后患者意识恢复。近半月,上述症状发作频繁,平均2—3次/天,性质同前。颅脑CT检查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彩色多普勒脑血流显像:双侧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硬化。心电图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数秒后患者意识恢复,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给予补钾、胺碘酮等药物治疗。此后患者上述症状未缓解,仍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丧失,性质同前。  相似文献   

19.
起搏治疗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2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VVI起搏治疗遗传性长QT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对23例有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且经正规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遗传性长QT综合征患者,植入了VVI起搏器.随访这23例患者术后心电图及心脏事件发生率. 结果:QT间期平均值由术前(638.0±55.7)ms缩短至术后的(471.3±48.9)ms,QTc平均值为由0.627±0.07缩短至0.519±0.06.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由术前的(0.353±0.46)次/年降至术后(0.111±0.24)次/年,(P=0.039).其中77.5%的患者随访期间无晕厥或猝死等心脏事件发生.90.91%患者存活.2例患者因尖端扭转性室速恶化为室颤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VVI起搏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长QT综合征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治疗长QT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VVI起搏治疗遗传性长QT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3例有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且经正规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遗传性长QT综合征患者,植入了VVI起搏器。随访这23例患者术后心电图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QT间期平均值由术前(638.0±55.7)ms缩短至术后的(471.3±48.9)ms,QTc平均值为由0.627±0.07缩短至0.519±0.06。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由术前的(0.353±0.46)次/年降至术后(0.111±0.24)次/年,(P=0.039)。其中77.5%的患者随访期间无晕厥或猝死等心脏事件发生。90.91%患者存活。2例患者因尖端扭转性室速恶化为室颤抢救无效死亡。结论:VVI起搏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长QT综合征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治疗长QT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