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环孢霉素A(CsA)、维拉帕米(Ver)、黄体酮(Prog)对膀胱癌多药耐受相关蛋白(MRP)介导的多药面受(MDR)的塑转作用。方法:分别采用MTT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CsA、Ver和Prog塑转化疗药物VCR对MRP高表达的膀胱癌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的塑转效果。以及地细胞内柔红霉素(DNR)聚集、外排的影响。结果:CsA和Ver作为多药耐受糖蛋白(Pgp)的良好剂同样可以显著逆转VCR对M%RP高表达的EJ/MRP细胞毒性作用,具有增加EJ/MRP细胞内DNR的聚集百的作用。剂量越大作用越强;而Prog则无类似作用。结论:CsA和Ver对人膀胱癌MRP介导的MDR具有良好的逆转作用。可通过增加细胞内的药物聚集和减少外排已进入细胞内的药物起作用。这种作用存在剂量依从关系。  相似文献   

2.
Ganciclovir对转导HyTK基因人膀胱癌EJ细胞DN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HyTK基因转移联合Ganciclovir(GCV)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570型粘附式细胞激光定量分析筛选仪测定GCV作用下人膀胱癌细胞株EJ细胞、转导HyTK基因的EJ细胞(EJ/TK)DNA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EJ/TK细胞DNA平均荧光值159208±18070,明显低于对照组204717±22841(P<0001);而EJ细胞DNA平均荧光值实验组为224606±234.66,对照组为223297±252.08,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5)。结论GCV作用能明显降低转导HyTK基因EJ细胞(EJ/TK)的DNA含量,提示HyTK基因转移联合GCV对膀胱癌细胞有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膀胱癌稳定表达多药耐受相关蛋白亚克隆的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稳定表达多药耐受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MRP)的膀胱癌细胞有关多药耐受(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将全长MRP cDNA磅胱癌EJ细胞,并建立稳定表达MRP的亚克隆EJ/MRP,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仪(FCM)方法检测多药耐受糖蛋白(K  相似文献   

4.
为了证实抗P-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协同环孢素A逆转入膀胱癌耐药细胞亚株的抗药性以及建立能有效地克服MDP的治疗方案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系和BIU-87.ADM耐药 株经柔红霉素与抗P-go单克 抗 JSGB-1和单独或联合CsA;JSB-1和单独或联合异搏定自理后,采用M TT法评价细胞毒作用荧光光光度计检测细胞民内DNR的聚集量。结果JSB-1和CsA能协同增加DNRBIU-87/AD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HyTK基因转移对人膀胱癌的治疗作用,采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转移联合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对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导了HyTK基因的人膀胱癌细胞株EJ细胞(EJ/TK)进行体外杀伤。对分别培养及混合培养的EJ细胞及EJ/TK细胞,用不同浓度GCV进行处理,然后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及测定活细胞数量。结果:在GCV作用下,EJ细胞形态及数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而EJ/TK细胞受到GCV明显杀伤,细胞形态破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含10%EJ/TK的混合培养细胞就可观察到很明显的杀伤作用。表明:转导HyTK基因的EJ细胞获得了对GCV的敏感性,并存在很强的“旁观者效应”。提示HyTK基因转移联合GCV可能适用于人膀胱癌治疗。  相似文献   

6.
逆转录病毒介导HyTK基因治疗膀胱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Ye C  Chen S  Pei X  Li L  Feng K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8):453-455,I033
目的 了解逆洋病毒介导的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和HSV-TK的融合基因(HyTK)的基因转移移联合更昔洛韦(GCV)对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L(HyTK)SN,应用非脂质体基因转导系统FuGENE^TM6及“乒乓效应”(ping-pong mechanism),获 滴度重组病毒并转染膀胱朱EJ/HyTK的杀伤作用。结果 本文实验逆转录病毒的效率为35%左右,Southem Blot、  相似文献   

7.
卡介苗激活杀伤细胞抗膀胱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BCG抗膀胱肿瘤的作用机理,采取15例膀胱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置于含BCG或IL2的培养基中培养,计算扩增倍数,检测培养细胞抗自体及异体膀胱癌细胞活性。结果:卡介苗激活杀伤细胞(BAK)与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分别于培养第7和第3天达增殖高峰,对自体瘤杀伤率分别为36.2%和31.4%,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异体瘤杀伤率分别为25.2%和28.3%,差异无显著性。结果表明:BAK细胞抗自体瘤活性高于LAK细胞,死BCG对PBMC无激活作用,BAK细胞抗肿瘤效应可能是BCG抗膀胱肿瘤重要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证实抗P糖蛋白(Pgp)单克隆抗体协同环孢素A(CsA)逆转人膀胱癌耐药细胞亚株的抗药性以及建立能有效地克服MDR的治疗方案,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系和BIU87/ADM耐药细胞亚株经柔红霉素(DNR)与抗Pgp单克隆抗体JSB1和单独或联合CsA;JSB1和单独或联合异搏定(Ver)处理后,采用MTT法评价细胞毒作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DNR的聚集量。结果:JSB1和CsA能协同增加DNR对BIU87/ADM的抗肿瘤作用,但JSB1和Ver联合应用却不存在这种协同效应。结果显示:JSB1和CsA联合应用能增加细胞毒剂对具有Pgp表达的MDR肿瘤的抗肿瘤效应,是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多药抗性逆转方案。  相似文献   

9.
我们模拟膀胱癌临床化疗条件,以多种丝裂霉素(MMC)剂量和用药时间处理人膀胱癌细胞系EJ,并对靶细胞的生长和死亡特点做了系统性观察。材料和方法人膀胱癌EJ细胞(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提供)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GIBCO)中,5...  相似文献   

10.
流式细胞仪在膀胱癌多药耐受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FCM)在膀胱癌多药耐受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蛋白质印迹,免疫细胞化学和FCM检测并比较膀胱癌多药耐受细胞EJ/MRP的多药耐受糖蛋白(P-pg)和多药耐受相关蛋白(MRP)的表达;利用FCM检测了EJ/MRP药物耐受的功能水平。结果:EJ/MRP高表达MRP,无明显P-gp表达,FCM的检测结果与蛋白质印迹,免疫细胞化学的结果一致,但检测更简便,功能检测显示柔红霉素(DN  相似文献   

11.
Clusterin对膀胱癌细胞抗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新的抗细胞凋亡因子Clusterin对膀胱癌EJ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丝裂霉素(MMC)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的Clusterin对抗EJ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小剂量Clusterin可以特异性抑制MMC诱导的EJ细胞凋亡作用。结论Clusterin通过抗凋亡机制作用于膀胱癌EJ细胞,可能与膀胱癌细胞的复发、耐药等临床特性有关、此项研究对阐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以及临床应用Clusterin抗体的治疗胱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IPK3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培养膀胱癌细胞系EJ,以丝裂霉素诱导细胞凋亡,利用细胞爬片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HIPK3在被诱导凋亡的EJ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经由流式细胞仪研究HIPK3抗体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被诱导凋亡的EJ细胞中,HIPK3表达呈阳性,其阳性率随着诱导凋亡的时间增加,但不同剂量的丝裂霉素作用,其表达没有统计学意义;HIPK3抗体可对抗丝裂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减少凋亡的EJ细胞。结论:HIPK3在被诱导凋亡的膀胱癌细胞系EJ中表达增加,揭示膀胱癌细胞凋亡过程同HIPK3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丝裂霉素对膀胱癌EJ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从诱导坏死和凋亡角度探讨丝裂霉素 (MMC)对膀胱癌EJ细胞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MMC作用于膀胱癌EJ细胞 ,在不同时间内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 )和 3’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介导生物素 (TUNEL)及伊红排斥实验检测EJ细胞的凋亡情况和对其的杀伤作用。 结果 不同浓度的MMC在 2 4h内可以持续诱导EJ细胞凋亡 ,MMC 0 .1mg/ml组 2 4h时凋亡率为 71% ,对EJ细胞的杀伤作用与剂量呈正比。 结论 MMC对膀胱癌EJ细胞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促凋亡机制和促坏死机制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低剂量丝裂霉素短时加药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低剂量丝裂霉素(MMC)短时处理,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可能性。方法应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各MMC处理条件对靶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低剂量MMC处理EJ细胞1小时或2小时,均出现典型凋亡特征.其中,100mg/L,和20mg/L,MMC对凋亡的诱导作用最佳且处理时间的长短,对抑癌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以一半的临床MMC用药剂量和时间即可有效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为拟定更合理的膀胱癌腔内化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实验佐证。  相似文献   

15.
脂质体介导的HSV-TK基因治疗人膀胱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HSV-TK基因/GCV系统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以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和HSV-HK的融合基因(HyTK)作为目的基因,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其转入膀胱癌细胞株,检测其表达及GCV对转基因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RT-PCR检测证实HyTK在转基因细胞的表达,MTT法测定示GCV对EJ/HyTK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IC50值为2.4mg/L,而对其亲代EJ细胞无明显毒性(P<005)。按不同比例混合EJ/HyTK细胞和亲代EJ细胞,发现GCV不仅能杀伤转入TK基因的细胞,而且对其周围未转基因的膀胱细胞存在旁观者效应。结论HSV-TK基因/GCV系统可作为膀胱癌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 p16重组腺病毒 (Ad p16 )与顺铂 (CDDP)或三氧化二砷 (As2 O3 )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EJ细胞体内外生长的抑制效应及机制。 方法 将Ad p16与CDDP或As2 O3 联合应用 ,通过细胞生长抑制实验 ,克隆形成实验 ,细胞周期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以及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观察其对人膀胱癌EJ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结果 与单独应用相比 ,Ad p16与低剂量的CDDP或As2 O3 联合应用可明显抑制EJ细胞的体外生长 ,诱导EJ细胞凋亡 ,明显阻滞EJ细胞G1期 ;裸鼠体内肿瘤发生时间延迟 ,4周后肿瘤体积与单独应用时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Ad p16与CDDP或As2 O3 联合应用 ,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53重组腺病毒(Ad-p53)与顺铂(CDDP)或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应用提高膀胱癌疗效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方法:将Ad-p53[100感染强度(MOI)]与CDDP(0.5mg/L)或As2O3(2.0μmol/L)联合应用,通过细胞生长抑制实验、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周期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以及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其对膀胱癌EJ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结果:与单独应用相比,Ad-p53与低剂量的CDDP或As2O3联合可明显抑制EJ细胞体外生长,诱导EJ细胞凋亡,EJ细胞G2/M期阻滞更明显;裸鼠体内肿瘤发生时间延迟,4周后肿瘤体积与单独应用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因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膀胱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27KIP1 的过度表达对人膀胱癌细胞系EJ的影响。 方法 构建含人p27KIP1 基因的重组缺陷腺病毒,并感染EJ细胞,72 小时后检测p27KIP1 蛋白的表达、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和细胞周期分布。 结果 转基因后,EJ细胞过度表达p27KIP1 蛋白,增殖明显受阻,细胞停滞于G1 期。 结论 p27KIP1 的过度表达可明显抑制EJ细胞的增殖,提示p27KIP1 基因在人膀胱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用重组腺病毒转p27KIP1 基因可成为潜在的膀胱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负载膀胱癌抗原成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疫苗的制备和体外诱导T淋巴细胞特异性杀伤膀胱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冻融法制备EJ细胞裂解物抗原成分,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u-PBMC)在rhGM-CSF、rhIL-4、TNF-α诱导下分化出DC,负载EJ细胞裂解物抗原后制备膀胱癌DC疫苗;免疫磁珠分离法从人免疫重建Balb/c裸小鼠脾脏组织中分离CD3+ T淋巴细胞,3H-TdR掺入试验测定DC疫苗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51Cr释放试验检测DC疫苗诱导的T细胞对EJ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Hu-PBMC在细胞因子rhGM-CSF、rhIL-4和TNF-α的刺激下分化为成熟DC,负载EJ抗原的DC疫苗体外可使同源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指数增加,活化的T淋巴细胞对EJ细胞的杀伤率为(62.58±6.13)%,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载膀胱癌冻融抗原的DC疫苗体外可诱导人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对EJ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