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医疗纠纷的几个新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实施3年来,为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法律依据,在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以及正规医疗秩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新《条例》实施的同时,医疗纠纷中的一些新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提出了医院在处理医疗纠纷时遇到的几个新问题,也是当前医院处理医疗纠纷的棘手问题,希望与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继铭  王继光  赵晓 《西南军医》2007,9(6):120-120
医学计量是确保医疗设备准确、有效、安全、可靠的必要手段,是医疗质量保障体系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证,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的不断凸现,我院充分认识到计量管理在疗养院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针对我院计量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抓好疗养院计量工作,确保医疗设备出具的量值准确可靠,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安全,保护患者正当权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下简称《条例》),对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条例》赋予患者及亲属知情权和自主权,使医疗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医院工作中的一些制度和规定,如果不做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势必造成医院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中处于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4.
浅谈新形势下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郑春秀 《武警医学》2006,17(11):866-868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出现死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或其他不良后果的归责问题,或补偿问题不能达成一致而发生的纠纷。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以及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实行,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呈明显增多的趋势。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326所医院的调查显示:326所医院中,一年内有98.47%的医院发生过医疗纠纷,赔偿金额6000多万元。高发的医疗纠纷不仅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5.
NICU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相关法律性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4月1日我国医疗侵权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9月1日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称《条例》)以来,医疗纠纷日益增加^[1],其中护理记录单作为必要的护理文件,成为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举证作用。这就意味着护理文件中的每个字、每个符号都代表着一份法律责任。而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护理记录单(下称特护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记载了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是处理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2]。本文就特护记录中相关法律问题与对策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浅谈医疗纠纷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医疗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公民法律意识和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强,加之医患之间对医疗服务认识上存在着一些偏差和误解,使得医疗纠纷发生率逐年上升,处理难度加大,已成为困扰医院发展的难题之一。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的颁布实施,加之舆论导向倾向于处于弱势群体的患者,使医患关系发生了很大改变,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中与患者接触最多、最密切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发生纠纷的一个环节心。笔者针对近几年所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护患纠纷事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瑶 《西南军医》2010,12(3):604-605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患者的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安全与医疗纠纷已成为当前密切关注的问题。医疗护理安全成为医院发展重中之重。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护理人员稍不留意,就可引发病人不满和投诉,造成医疗纠纷。一旦引起纠纷,就可能对医院的发展带来困扰,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规范护理行为,满足病人被尊重的需求,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这样才能将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9.
落实病案管理规定 切实防范医疗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森  郑丽萍  李娜  任建玲 《人民军医》2004,47(7):430-431
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化,人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如果医疗病案存在缺陷,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医务人员应当认真学习新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全面落实病案管理制度,以确保医疗行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增强安全意识保障医疗安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医疗服务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过多的医疗纠纷,严重影响医院的日常工作,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使医务人员不得不将过多的精力投放到医疗纠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及诉讼中,而不能专注于怎样提高医疗技术,这必然影响医学科学的长远发展。为了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中占主导地位,医务人员必须依法行医,增强安全意识,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1.
2002年4月14日,国务院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作为医疗机构,学习和掌握条例,对于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自条例颁布以来,我院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总结、再实践”,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完善,医疗事故隐患大大减少了,医疗纠纷明显下降,医疗工作顺应市场发展,走上“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2.
住院医疗费用一直是患者关注的问题,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导火索。有文献报道,在各类医疗纠纷中,因医疗费用争议引起约占1/4[1]。病案是医疗工作的宝贵信息资源,是住院医疗收费的原始依据,它完整地记载了医院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信息。因此,强化  相似文献   

13.
韩彦民  刘德喜 《武警医学》2000,11(8):497-497
医疗纠纷是在医疗服务中不可回避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患者方通过行政的甚至法律的手段对医疗服务提出不满 ,并要求给予经济补偿。近年来 ,随着医学知识和法律观念的普及 ,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 ,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医疗纠纷不仅给医院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也影响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控制和解决医疗缺陷 ,防范医疗纠纷是医院管理者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医院方的角度对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作了初步探讨。1 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1 1 医疗行政人员管理不到位 现阶段医院管理队伍的特点之一是由医疗技术骨…  相似文献   

14.
浅析新时期医疗文书的特点及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树兵 《西南军医》2006,8(5):99-101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病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病案书写不当引发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在医患之间就患者的诊治等问题发生争议时,病历资料对于认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医疗过错具有其他证据难以替代的证明作用。在依据病案记录处理医疗事故时会逐字逐句地推敲,任何疏漏、差错甚至语言含混都可能对医院或医护人员有某种程度不同的影响。《条例》要求病历的书写更为规范,医疗“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的实施使病案资料成为医患纠纷的重要证据。因此,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别于2002年8月印发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医疗纠纷的原因不仅仅是针对医疗方面,而且涉及到护理过程。因此加强护理管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安全,杜绝护患  相似文献   

16.
吴凡  封宗超 《西南军医》2007,9(5):100-101
我国当前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军队医院同样存在医疗纠纷,发生了医疗纠纷的处理难度和引起的后果也众所周知。如何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已经成为医疗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防范医疗纠纷,必须加强医院的内涵建设,从医疗质量建设入手,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本文根据医疗质量概念发生的新的变化,结合医疗纠纷处理的实践体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对老年病患者实施医疗风险管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萍 《西南军医》2007,9(3):112-113
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医疗风险始终存在。医疗风险管理,就是要致力了解和掌握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从根本上堵塞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渠道,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我科自2003年建科开始,对2270例老年患者实施医疗风险管理以来,未发生患者告状和医疗纠纷,患者满意率达95%。现将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颜  刘颂  张超 《航空航天医药》2005,16(2):F003-F003
医患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家属与医生、护士及医院各级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据统计资料表明,90%的医疗纠纷是患者不满意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而引发的,或者说这90%的医疗纠纷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医疗服务语言缓解或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使医疗工作面临新挑战,医院工作中的制度和规定,需要做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就输血工作而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并没有就患者及亲属的知情权和自主权的内容及范围做明确具体的规定,导致医生工作时存在困惑,具体操作比较困难;或工作没按要求做,埋下很大隐患,造成医院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处于被动地位。为贯彻《条例》,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我院对输血患者实施《输血同意书》的签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唐斌 《西南国防医药》2003,13(5):544-546
国务院第 315号令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 2 0 0 2 - 0 9- 0 1起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也于 2 0 0 2 - 0 4 - 0 1起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在《规定》中已明确“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医院承担司法“举证责任倒置”是医院处理医疗纠纷民事诉讼所面临的新问题 ,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此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的体会 ,谈几点看法。1 患者就医的权利与义务  患者到医院看病就医是一种特殊的消费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