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心电图特点,对比研究和评价静脉药物终止PSVT发作的疗效、起效时间,以提高复律成功率.方法 对2000年8月~2005年10月经我科食管电生理检查确诊PSVT的32例患儿的心电图(ECG)结果 及药物复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ECG示心率180~220次/min,QRS波呈室上性,P波与T波融合,ST段轻度压低;(2)ATP组与心律平组、ATP组与西地兰组、心律平组与西地兰组转复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1)心电图上鉴别房性和交界性较困难.(2)对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和严重并发症的小儿PSVT首选ATP;心律平与ATP一样可作为一线药,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尤其应首选心律平;合并心力衰竭者首选西地兰.  相似文献   

3.
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不同复律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复律方法对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2004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32例PSVT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中5例未行复律,纠正诱因后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应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16例,复律成功4例,成功率为25%,平均复律时间为10s;应用ATP治疗17例,成功10例,成功率58.8%,平均复律时间为11.6s;应用心律平缓慢静推13例,成功7例,成功率53.8%,平均复律时间为8.6min;应用西地兰快速饱和法9例,成功4例,成功率44.4%,平均复律时间4.9h;异搏定4例,成功2例,平均时间11.2min。结论 为避免长时间的PSVT给心脏带来的负担,在心电监护下可先试行兴奋迷走神经及快速静推ATP复律,无效者再采用心律平或异搏定复律,伴有心衰者可选用洋地黄。  相似文献   

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广义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等;狭义上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指具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特点的快速整齐的窄QRS波群的心动过速,发生机制上特指房室旁路或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此类疾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针对心动过速的终止,药物终止仍然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多非预防性用药。由于近年来射频消融技术的成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根治性的特点,几乎已成为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 3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药物治疗做了详细统计 ,通过药物治疗观察对终止PSVT是有显著疗效。异搏定主要适用于正常QRS波的PSVT ,心律平适用于各种类型的PSVT ;西地兰用于非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所致的PSVT ;三磷酸腺苷 (ATP)奏效快 ,复律成功率高 ,但有胸憋 ,呼吸困难副作用 ,应慎重使用。我们认为在终止PSVT时异搏定与心律平在转复效果上均较明显 ,对无并发症的病例均可作为首选。在临床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较为常见的心脏急诊。但治疗及时 ,用药得当 ,患者多可恢复正常。反之容易引起严…  相似文献   

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发生机制 ,有折返激动异位自律性增强和触发性激动等。其中绝大多数是折返激动所致 ,其心室律规则 ,频率在 1 50~ 2 50次 min之间 ,常见于青年及无明显心脏病证据者 ,有些患者可由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轻症感染、过敏或烟酒等诱发。部分病例发生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或甲亢、洋地黄用量过大、风湿热等。PSVT起病急骤 ,可致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需紧急处理以转复心律。我科自 1 996年 2月~ 2 0 0 1年 2月药物治疗PSVT患者 52例 ,就其药物及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病例 5…  相似文献   

7.
8.
为观察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变化,我院自1998年起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给药治疗同时行动态心电图观察,以指导临床医师注意在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报道静脉注射心律平治疗3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复律作用及口服用药预防其复发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心律平的复律疗效为77.4%,心动过速的终止环节主要为旁道逆传和房室结快径逆传。口服心律平300~600mg/d,随访3~24个月,其预防PSVT复发的疗效为64.5%。静脉注射心律平可终止心动过速的24例病人,口服心律早的预防效果(70.8%)明显优于静脉注射不昭终止的7例病人(42.8%)。笔者认为心律平在PSVT的复律和预防复发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磷酸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快速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T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已广泛用于临床[1],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我们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体会。1病例和方法PSVT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6~60(34.0±13.9)岁;临床诊断冠心病2例,肺心病1例,二尖瓣脱垂1例,癌性心包炎1例,预激综合症6例,余无器质性心脏病变,病史l~10年。发作时均经体表心电图证实,14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前未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将ATP注射液20mg/Zml加25%葡萄糖溶液3ml混和,在15秒内快速注射完毕,5分钟内转…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下肢加压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用下肢加压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该法终止急性发作的有效率为63%。讨论下肢加压疗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便、经济、见效快。  相似文献   

12.
评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所需的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最低有效腺苷剂量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31例入选患者均无器质性心脏病 ,高血压病 2例 ,男 17例、女 14例 ,年龄 41.3± 18.0 (15~ 6 7)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13例、房室折返性心运过速 (AVRT) 18例。当PSVT持续 1min后 ,经中心和外周静脉以初始剂量 3mg快速注射腺苷 ,如无效以 3mg递增直至最大剂量达 18mg。比较两种静脉途径的反应情况。结果 :中心静脉给药时 ,最低有效剂量为 3mg者 2 4例 (77.4% )、6mg者 9例 (2 9.0 % )。外周静脉最低有效剂量为 6mg者 12例(38.7% )、9mg者 14例 (4 5 .2 % )、12mg者 4例 (12 .9% )、1例需 15mg。中心静脉最低有效剂量为 3.7± 1.3mg ,明显低于外周静脉 (8.4± 2 .4mg) ,P <0 .0 1;复律时间短于外周静脉 (13.5± 4.3vs2 2 .0± 7.8s) ,P <0 .0 0 1。两种途径的副作用发生率、终止后心律失常、复律后最长RR间隙无显著差异。腺苷终止PSVT后 ,动脉收缩压升高 18.1±9.1mmHg ,10s后恢复至给药前的窦性心律水平 ,对舒张压无显著影响。静脉快速注射腺苷能安全有效地终止PSVT ,对动脉血压无不良影响 ,初始中心静脉剂量应为 3mg。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60岁.因阵发性心悸2天入院.原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2年,否认发作性胸痛史.人院体检:HR 160次/min,BP160/90mmHg.心界不大,心律齐,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清.入院时心电图(图1A)示QRS时间0.08s,频率158次/min,未见P波及F波,R-R间期规整,心脏呈逆钟向转位,V1~V2R/S>1(未记录V8、V9).ST段aVR抬高,其余导联压低,符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ST段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采取急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用三磷酸腺苷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对病人采取普罗帕酮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种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以后,实验组转律成功率、转律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采取普罗帕酮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现代治疗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复习近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用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ATP终止不同年龄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时复律时间、长间歇及其副作用.方法 以静脉给药,将56例随机分为青年组(A组)、中年组(B组)和老年组(C组).结果 56例PSVT全部中止,各组复律时间无差异.结论 C组长间歇延长、副作用和剂量有关,C组用量宜从最低剂量开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剂量三磷酸腺苷(AT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小剂量ATP治疗PSVT的价值。方法82例急诊PSVT患者,随机分成2组。小剂量ATP组45例,给予ATP0.1mg/kg快速静脉注射,随即给予20ml生理盐水快速静脉注射。普罗帕酮组37例,给予70懈普罗帕酮静脉注射。结果小剂量ATP组复律38例,普罗帕酮组复律3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复律时间明显短于后者(P〈0.01)。ATP组7例未复律者,经使用普罗帕酮复律。普罗帕酮组6例未复律者,2例经刺激迷走神经而复律,另4例经重复使用普罗帕酮而复律。AT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但不良反应短暂而轻微。结论小剂量ATP治疗PSVT的有效率与普罗帕酮相当,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短暂而轻微,具有复律时间短、不影响后续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曾志伟 《心电学杂志》1999,18(4):215-2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通过按摩颈动脉窦、压迫眼球等机械刺激转复,但憋尿后排尿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却鲜有报道,现报告我院所见28例.临床资料28例均为急诊患者.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20~65(46±14)岁.其中器质性心脏病者8例(冠心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肺源性心脏病1例、心肌病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20例.均有心悸等明显临床症状,心率145~253次/min,经心电图证实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简称室匕速(SVT),是急诊临床常见的一种快速而整齐的心律失常。在全部SVT病例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eentrant achycardia,AVNRT)与利用隐匿性房室旁路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约占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三磷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三磷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总结及发现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所表现的优点与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我院对3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静脉注入三磷腺苷的方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中28例迅速转为正常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为93.3%。在转复成功者中均发生一过性窦性停搏及或窦性心动过缓,但时间短暂,患者未因此表现明显不适。另外有2例老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有2例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有5例患者出现轻度头疼和颜面潮红。结论三磷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作用迅速、转复成功率高、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短等优点,但也不可忽视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