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扬  王丽娟  汪远莉  李涯松 《新医学》2022,53(2):109-112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AH)是以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当血清尿酸水平超过饱和值后,尿酸盐晶体就会析出并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及肾脏等组织诱发急性炎性反应。尿酸盐晶体是用于诊断痛风的金标准,但并非所有尿酸盐晶体沉积的AH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痛风。尿酸盐晶体沉积最终是否会引起痛风发作取决于尿酸盐晶体相关致病性基因、机体的免疫状态、软骨损伤以及滑液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明确尿酸盐晶体在AH发展为痛风过程中的致病性相关因素及其触发机制,能为AH患者中痛风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分层管理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盐结晶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32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双侧足踝部DECT扫描,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记录尿酸盐结晶分布情况,根据DECT检测有无尿酸盐结晶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无尿酸盐结晶的高尿酸血症组和有尿酸盐结晶的高尿酸血症组,分析两组尿酸盐结晶情况、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生化指标以及发生尿酸盐结晶的风险因素。结果:32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检出尿酸盐结晶者185例,215例伴发痛风。DECT检查发现有尿酸盐结晶组伴痛风发生率(93.0%)远高于无尿酸盐结晶组(30.1%),P<0.05。有尿酸盐结晶组患者BMI、高血压、高脂血症、伴发痛风率均高于无尿酸盐结晶组(P<0.05)。有尿酸盐结晶组的生化指标中SUA、TC及Scr水平均高于无尿酸盐结晶组(P<0.05),HDL-C水平低于无尿酸盐结晶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痛风、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脂血症为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盐结晶的危险因素。结论:DECT可检测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盐结晶情况,提示临床对出现尿酸盐结晶的患者及早干预。对于肥胖、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需临床积极干预相关因素,有望使高尿酸血症患者止步于尿酸盐结晶形成之前。  相似文献   

3.
王德弟  胡郁 《全科护理》2016,(21):2259-2260
正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组代谢性疾病~([1])。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皮下或软骨下形成硬结,称为痛风石或痛风结节~([2])。痛风结节经皮破溃排出白色石灰粉末状尿酸盐结晶,合并感染,形成瘘管经久不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1例下肢静脉血栓合并同侧肢体外踝上皮肤溃疡化脓感染,深达肌层、肌腱,未见明显骨质外露,伤口经换药处理101d  相似文献   

4.
痛风性关节炎40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可并发尿酸盐肾病、肾尿酸结石,严重者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Ⅲ。我院2005—2009年收治痛风性关节炎40例,其中13例误诊,占32.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别嘌呤醇又名别嘌呤、别嘌醇、痛风宁等,为化学合成的次黄嘌呤的异构体,属于抗痛风药。本品及其代谢物氧嘌呤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使尿酸生成减少,降低血液和尿中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积,防止产生尿酸盐结石[1]。其不良反应常见于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胃痛或阵发性腹痛)、白细胞减少等,有少数患者用药后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最多的是药物性皮疹,据有关资料报道发生率为3%~10%,而剥脱性皮炎少见[2]。剥脱性  相似文献   

6.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肾小球的滤过减少或肾小管对尿酸盐的再吸收增加或肾小管排泌尿酸盐减少引起血浆尿酸盐增高所导致的代谢综合征。通常以血浆尿酸盐〉420,μmol/L(7mg/d1)为高尿酸血症。血清尿酸盐浓度愈高,时间愈长,发生痛风和尿路结石的机会愈多。因为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缺乏营养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在我国飙升[1-3],且日趋年轻化,主要集中于男性群体。降低血清尿酸和维持血清尿酸357μmol/L是治疗痛风基本目标[4],预防痛风的发生和复发,首先要阻断血液中尿酸盐以晶体沉淀的形式析出,如长期控制血尿酸300μmol/L,会使痛风石逐渐吸收,有效减少关节损伤和肾损害[5]。积极干预治疗,对于预防痛风有着  相似文献   

8.
痛风[1]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不全。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单源能谱CT对急性痛风病人的诊断价值,分析尿酸盐沉积特点及其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63例近期发生过关节肿胀或者关节痛的患者(其中痛风患者51例,其他关节病变患者12例)使用单源能谱CT进行扫描,观察扫描部位有无尿酸盐结晶沉积,计算尿酸盐结晶的数量,分布,体积,有效原子序数。分析尿酸盐结晶沉积的特点及其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的相关性。结果:51例急性痛风患者中,有49例检测出尿酸盐结晶存在,12例其他关节病变的患者中,有2例检测出尿酸盐结晶存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1%,83.3%,96.1%,83.3%。尿酸盐结晶体积为9.8±6.1ml(0.1ml-56ml)。有效原子序数7.36±0.4(7.19-7.82)。尿酸盐结晶的数量,体积与急性痛风的发作正相关(r=0.660,p=0.031;r=0.792,p=0.024),而尿酸盐结晶的有效原子序数与急性痛风的发作均无明显的相关性(r=0.260,p=0.331)。结论:单源能谱CT可以清晰显示急性痛风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其特异性、敏感性较高。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数量及体积与痛风急性发作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皮下或软骨下形成硬结,称为痛风石或痛风结节~([1]),因尿酸盐有抑菌作用,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生继发感染~([2]).  相似文献   

11.
柴岚  徐森胤  袁放  周华狄  戴小娜  黄艳  鲍宝生 《新医学》2022,53(10):727-732
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MSUS)与能谱CT(DECT)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次发作时对发病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检测价值。方法 收集首次关节肿痛发作就诊并被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痛风首次发作时MSUS及DECT对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分析二者对发作关节的尿酸盐结晶沉积、骨侵蚀、关节腔积液、滑膜炎等的检出情况。结果 痛风首次发作急性期DECT对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为29%,MSUS对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为88%,MSUS对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高于DECT (P <0.001)。其中31例(65%)痛风患者的DECT未见尿酸盐结晶,而MSUS可显示尿酸盐结晶;7例膝关节首次发作患者的DECT均显示出尿酸盐结晶,而MSUS却有3例显示阴性。尿酸盐沉积的MSUS表现以双轨征最常见,其检出率为42%,其次为点状高回声的40%和痛风石的29%。结论 MSUS对痛风性关节炎首次急性发作时尿酸盐结晶总体检出率高于DECT,建议首先使用MSUS进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次发作的尿酸盐结晶评估;对于膝关节为首次发作关节者则更推荐MSUS联合DECT共同检测,以提高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991-4992
选取痛风患者3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痛风患者25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双源CT双能量成像扫描,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未检测出尿酸盐沉积;观察组患者中,33例患者的双足踝关节检查出尿酸盐沉积,21例患者的双手腕检测出尿酸盐沉积,12例患者的双膝检测出尿酸盐沉积。在痛风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的诊断方式能够有效检测出尿酸盐沉积,且操作简单,可以作为痛风病的主要筛查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由于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均可使血尿酸升高,尿酸盐在血中浓度呈过饱和状态时,即可沉积于肾脏引起肾脏病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制定的原发性痛风诊疗指南中指出,  相似文献   

14.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发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病等。  相似文献   

15.
1例别嘌呤醇导致重症药疹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嘌呤醇又名别嘌呤、别嘌醇、痛风宁等,为化学合成的次黄嘌呤的异构体,属于抗痛风药.本品及其代谢物氧嘌呤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使尿酸生成减少,降低血液和尿中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积,防止产生尿酸盐结石[1].其不良反应常见的有皮疹、荨麻疹、皮肤搔痒等过敏反应.药疹是因全身用药(口服、注射、灌注等)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疹性反应[2].我科于2006年6月15日收治1例因口服别嘌呤醇导致严重皮肤药疹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痛风频繁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痛风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同时行发作关节的双能CT检查。临床随访患者1年,患者通过网络在线填写每次痛风发作的时间、部位及临床表现。依据患者痛风是否频发,将患者分为痛风非频发组(发作次数<2次)和痛风频发组(发作次数≥2次)。探讨关节内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体积与痛风再发的关系。结果 129例痛风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18例患者完成1年随访,11例患者失访。与痛风非频发组相比,痛风频发组患者的病程更长,合并高血压患者占比和血肌酐水平更高,发作关节内尿酸盐沉积体积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内尿酸盐沉积体积大是痛风频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酸盐沉积体积每增加1 cm3,痛风频繁发作的风险增加2倍(OR=2.0, 95%CI:1.00~3.97,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基线期发作关节内尿酸盐沉积体积为0.21 cm3作为截断值,可以预测痛风频发情况,其敏感度为59%,特异度...  相似文献   

17.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皮下或软骨下形成硬结.称为痛风石或痛风结节。因尿酸盐有抑制细菌作用,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生继发感染。2004年5月我科收治1例罕见的痛风伴腹部及四肢痛风结节化脓感染的患,该患病种多、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经过78d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皮肤破溃处全部愈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痛风肾病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所致,尿酸盐沉积于肾引起肾病变。病因及临床表现正常人尿尿酸排出量<600毫克/日,如>700毫克/日称高尿酸尿症。痛风患者中,因体内尿酸合成过多、肾小管疾患或两者并存而引起尿尿酸排出过多者各占1/3。血尿酸>7毫升/分升称高尿酸血症,血中过饱和的尿酸盐沉积在肾小管和间质引起痛风肾病。肾髓质乳头部病变最著,因此处钠离子浓度高,尿酸钠易沉积所致。尿酸盐刺激引起间质化学炎性反应,晚期出现间质纤维化、肾萎缩及缺血所致的小动脉硬化。肾小管因尿酸盐沉积堵塞引起  相似文献   

19.
痛风患者的饮食与健康指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与中心性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伴发,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及健康指导,对控制和预防痛风的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我们收治了30例痛风病人,现将饮食及健康指导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49~92岁,均符合痛风病的诊…  相似文献   

20.
痛风性关节炎亦称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性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及泌尿系结石形成。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以原发性痛风多见,约占90%。原发性痛风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或遗传性肾小管分泌尿酸缺陷所引起,好发于成年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