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的治疗,评价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在子宫肌壁间妊娠中的应用。方法:分析1例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并回顾子宫肌壁间妊娠相关文献。结果:对于妊娠囊着床靠近黏膜层的早期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腹腔镜手术可达到诊治子宫肌壁间妊娠的目的。结论: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保留生育功能、对子宫肌层损伤小,为早期子宫肌壁间妊娠的理想治疗方法。 【关键词】 妊娠,异位;宫腔镜;腹腔镜;治疗  相似文献   

2.
子宫肌壁间妊娠五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子宫肌壁间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指妊娠物位于子宫肌壁,完全由子宫肌层环绕,与输卵管不相通,约占异位妊娠的1%,目前世界上文献报道仅50余例。肌壁间妊娠早期诊断困难,多因急腹症并发子宫破裂才得以诊断,近10余年来,由于超声技术的进步,更多的患者得以早期诊断,从而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本文报道了北京协和医院近3年收治的5例子宫肌壁间妊娠,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壁间妊娠(intramural ectopic pregnancy,IMP)目前缺乏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当诊断不明确时会导致不恰当的治疗,因此早期及时诊断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尤其要考虑到保护患者未来的生育功能。回顾性分析1例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的IMP病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局部注药术。分析总结该病的高危因素、经阴道超声影像学表现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经验等,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降低IMP的误诊和漏诊。经阴道彩色超声可以早期明确胎囊的大小、位置及与肌壁间的关系,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的首选方法,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肌壁间妊娠(intramural pregnancy)是指妊娠囊着床种植于子宫肌层的一种特殊异位妊娠,其发病率极低,且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1-2])。延迟诊断常导致子宫破裂、大出血,甚至子宫切除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确诊是治疗关键~([3-4])。理论上血HCG联合经阴道超声可对其做出初步诊断,但往  相似文献   

5.
目前关于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诊断与临床处理,尚无成熟的经验。现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收治的1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子宫肌壁间妊娠临床较为少见,发生率约占异位妊娠的1%,占妊娠的1/30000。随着人工流产率、剖宫产率的增高及胚胎移植增多,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我院近1年共收治2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均行宫腹腔镜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的发病相关因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的病史、辅助检查及诊疗经过。结果:术前超声分别考虑宫角妊娠、瘢痕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不全流产合并子宫肌瘤?均行宫腹腔镜手术探查,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肌壁间妊娠,治疗后随访血HCG均降至正常范围。结论:临床上对于流产后血HCG持续不降并伴阴道出血,而超声等辅助检查提示子宫肌层占位且血流信号丰富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子宫肌壁间妊娠,尽早诊治。  相似文献   

8.
子宫肌瘤是多发于育龄期女性的良性肿瘤。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黏膜下肌瘤首选宫腔镜手术。而对于肌壁间肌瘤,手术治疗主要有腹腔镜下及经腹行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挖出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肌瘤挖出术是首选治疗方案。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子宫肌瘤挖出术后妊娠率的因素主要是患者年龄及肌瘤大小,术后妊娠间隔时间可适当缩短。术后妊娠及分娩期间子宫破裂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危及母儿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有生育要求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有生育要求、超声诊断为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231例。根据妊娠前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方式分为:期待组78例、药物组111例和手术组42例,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并总结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子宫黏膜下和肌壁间肌瘤合并不育患者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妊娠情况及影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113例子宫肌瘤合并不孕或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黏膜下肌瘤53例,肌壁间肌瘤60例,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或经腹/腹腔镜/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观察术后妊娠及相关因素情况。结果113例患者术后妊娠81例(71.7%),其中黏膜下肌瘤患者妊娠率为81_1%(43/53),肌壁间肌瘤患者妊娠率为63.3%(38/60)。81例妊娠患者中,71例足月分娩,6例早产,新生儿均存活。无子宫破裂发生。患者年龄〉35岁、不孕年限〉2年、肌壁间肌瘤最大直径≥6cm和数目≥4个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降低(P均〈0.05),而黏膜下和肌壁间子宫肌瘤位置、缝合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与术后妊娠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对黏膜下和肌壁间子宫肌瘤合并不育的患者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患者年龄、不孕年限、肌壁间肌瘤大小和数目是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5例宫颈妊娠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宫颈妊娠病例,讨论其结局及介绍几种保守治疗的方法结果:2例明确诊断者用MTX+米非司酮并辅以中药保守治疗成功;3例误诊者清宫时阴道大量出血,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1例行宫颈纱布填塞后均再行MTX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结论B超对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早期确诊药物保守治疗、宫颈妊娠大出血时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避免了子宫切除,保全了患者的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宫腔介入治疗子宫肌壁间妊娠三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壁间妊娠为少见的异位妊娠,已报道的病例术前明确诊断的极少,而且几乎全部行手术治疗。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间共收治子宫肌壁间妊娠患四例,仅第1例因无经验,行开腹手术治疗外,其余3例均行宫腔介入治疗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是提高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对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广大妇产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病情发展凶险,6例患者中有3例切除子宫,失去生育功能,占50%,3例行子宫动脉栓塞后杀胚治疗,占33.3%。结论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容易误诊,对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患者常规B超,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治疗极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壁间妊娠二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俞颖  周坚红  金杭美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7):425-426,W002
子宫肌壁间妊娠又称子宫浆膜面妊娠[1 ] ,较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 2例 ,并结合有关文献复习 ,报道如下。一、病例介绍例 1 患者 2 9岁 ,孕 3产 1。因停经 70余天 ,阴道少量出血1周伴下腹痛 3d入院。血 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为76 5U L。B超检查提示宫底部肌壁间不均质包块 3 0cm×3 5cm× 2 0cm ,与子宫浆膜层靠近。剖腹探查见子宫底左侧浆膜隆起呈直径 3cm包块 ,切开后见肌层内 4cm×3cm× 3cm血凝块及坏死组织 ,病灶距子宫浆膜层约 0 3cm ,与子宫腔及输卵管腔均不相通。将包块沿表面肌层切除 ,快速冰冻…  相似文献   

15.
患者40岁,住院号60731。因停经50d,B超提示异位妊娠于2002年12月26日入院。入院诊断:(1)早孕:肌壁间妊娠?宫角妊娠?(2)子宫肌瘤。患者平素月经规则,7个月前因月经异常住我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后壁一肌间型肌瘤突起,约黄豆大。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遵嘱避孕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在年轻女性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大剂量孕激素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为年轻患者提供了生育机会.本文将围绕近年的研究分析此类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合适的妊娠时机及助孕方式,探讨适合此类患者安全有效的助孕策略,旨在提升此类患者保育治疗后的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intramural pregnancy,IMP)的临床表现、发病相关因素、鉴别诊断及诊疗手段。方法:回顾分析4例IMP患者的既往盆腔手术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疗经过及病理结果,探讨IMP发病因素、鉴别和诊治手段。结果:4例均为宫角肌壁间妊娠(包块型)。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误诊为宫角妊娠以及滋养细胞肿瘤不除外。4例均行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治疗后随访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降至正常范围。结论:临床上对于清宫不成功,清宫后血hCG持续不降并伴阴道出血,而超声、MRI等辅助检查提示子宫肌层占位且血流信号丰富的患者应高度警惕IMP,尽早诊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单发肌壁间肌瘤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ET/ICSI)生殖结局的可能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接受IVF/ICSI治疗的单发肌壁间肌瘤不孕症患者1348例,根据患者妊娠结局分为活产组(403例)与未活产组(945例)、妊娠组(634例)与未妊娠组(714例)。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PSM)对活产组与未活产组患者进行1∶1条件匹配控制混杂因素,共386对患者匹配成功。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协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肌壁间肌瘤与生殖结局的关系,并评价其预测价值。通过计算约登指数找到截断值。结果:PSM匹配后,未获得活产组的宫腔操作史、子宫内膜压迫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活产组,肌壁间肌瘤大小明显大于活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妊娠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直径显著大于妊娠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宫腔操作史、子宫内膜受压及单发肌壁间肌瘤的直径对患者活产率存在显著影响(P<0.05);单发肌...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早期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AEH)在年轻女性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中70%的育龄期患者在确诊时尚有生育需求,诸多研究及临床实践已证实以保留生育功能为目的的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对早期EC及AEH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在病变缓解后如果不能尽快妊娠,存在病变复发风险[1-2]。临床数据显示早期EC及AEH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26.7%的患者能够成功妊娠,20.5%的患者获得活产[3]。而关于这部分患者的备孕时机掌握、妊娠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总结罕见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腹腔妊娠、残角子宫妊娠、卵巢妊娠、子宫肌壁妊娠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腹腔妊娠表现为子宫腔空虚,腹腔内可见胎儿回声;残角子宫妊娠表现孕囊周围可见肌层回声,其旁可见正常子宫声像;卵巢妊娠未发生破裂时典型特征卵巢上可见孕囊回声;子宫肌壁妊娠术前超声确诊困难,需靠病理才能确诊。结论:掌握罕见部位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可提高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