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采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实施射频消融术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使患者获得充足的物质支持,稳定的精神支柱,使其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肝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消化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确诊为肝癌并拟进行射频消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SAS和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SAS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的干预可显著改善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能缓解不良情绪及焦虑,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在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2月55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肝癌射频消融术常规护理措施;将2017年3~8月55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肝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L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n=33)实施单一治疗,B组(n=34)实施联合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生存时间及2年内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经皮射频消融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利于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总结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等。认为系统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防止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途径,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后的生存期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射频消融治疗194例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射频消融术后肝细胞性肝癌的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42%、52.65%和41.20%。其中小肝癌(肿瘤≤3 cm)的患者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47%、59.04%和42.35%。 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肿瘤个数、肿瘤大小和血管癌栓等因素与生存率相关(RR分别=0.59、0.52、0.49、1.79,P均<0.05)。射频消融术后主要有发热、疼痛、胸腹水和皮肤灼伤等并发症,但未发生射频消融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尤其针对小肝癌,其生存率较高。肝功能分级、肿瘤个数、肿瘤大小和血管癌栓等因素与射频治疗后生存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护理方法在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6例)和干预组(n=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的护理干预方法。使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从心理、生理、社会关系及环境维度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疲倦、恶心呕吐、疼痛、出血发生率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在心理、生理、社会关系及环境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在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社会支持对农村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科肝癌患者5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社会支持的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别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并比较。结果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没有差异,干预后3个月,实验组在躯体功能、症状不良反应以及自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6个月,生活质量所有维度得分、总分以及自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社会支持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脏转移瘤的微创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收集行微创治疗的肝脏转移瘤42例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35例,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7例。结果介入及射频治疗后患者一般情况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随访结果,患者生存期6个月92.85%、1年73.80%、2年54.67%,目前存活3年以上3例。结论对于肝转移瘤给予相应的微创治疗,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吴燕 《当代护士》2018,(8):86-88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精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剧烈疼痛、恶心呕吐、针道出血、负极板烫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护理能降低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行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依从性状况和影响因素,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治疗依从性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拟行RFA治疗的75例肝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肝癌RFA患者治疗依从性总得分为(25.57±4.95)分,其中定期复查的依从性相对较好,得分为(9.62±0.89)分,生活方式和RFA治疗依从性较差,得分分别为(8.93±0.57)分、(7.02±0.73)分;肝癌RFA患者社会支持总得分为(39.29±7.19)分,其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得分分别为(24.58±3.38)分、(10.52±3.38)分、(7.19±2.16)分;对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RFA治疗效果及社会支持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x2=11.350,P=0.000,R2=0.347),社会支持与治疗依从性呈显著正相关(r=0.384,P〈0.01)。结论行RFA治疗的肝癌患者总的治疗依从性不佳,获得的社会支持较高,但对支持利用度较低,护士应关注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使护理干预措施更加系统化,以帮助患者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5例肺部肿瘤患者的31个肿瘤行局麻下CT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术,术后通过影像学、生存质量、并发症、疾病进展时间等方面评价RFA的治疗价值。结果31个肿瘤均顺利完成了射频消融热毁损肿瘤,其中3个肿瘤进行了2次重叠消融,3例患者失访。31个肿瘤经治疗后病灶完全毁损率达71.43%。完全毁损病灶治疗后6个月内未见复发;而部分毁损病灶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为87.50%,3个月后复发率达到了100%,需行二次射频治疗。胸痛、发热、咳嗽咳痰是患者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且均在可耐受范围。患者治疗后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明显变化(t分别=11.43、-4.06、-8.72、-10.89、-3.72、-8.97,P均<0.05)。病灶完全毁损和病灶部分毁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P<0.05)。所有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60.00%,2年生存率为40.00%。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安全,不良反应能耐受,可明显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射频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11月引进Cool—tip冷循环超能射频治疗仪对不可切除肝癌(原发和转移)43例78个病灶在B超引导下施行了射频消融治疗。其中开腹单纯射频治疗15例,开腹肝癌切除+射频6例,开腹射频+乙醇注射5例,经皮射频治疗17例。均按需一次单针多点顺次穿刺布针方法完成,最多布针5针,平均2.1针;单灶最大径7cm,平均2.5cm;单例最多病灶6个,平均1.8个。结果所有患者均经CT和B超或MRI诊断,其中原发性肝癌18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12例,转移癌13例;43例全部得到随访,术后定期甲胎蛋白、B超和(或)CT检查,最长随访时间28个月,最短1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前AFP增高20例,术后3个月内全部恢复正常;2例CT发现可疑针道和周缘残留,6例随访过程出现肝脏新的转移灶;1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后出现胃肠道瘘入皮下,并于3月后死于多发转移;1例死于开腹射频消融治疗后持续腹腔出血,1例死于开腹肝切除+射频消融治疗后腹腔出血和感染,3例于随访过程中死于多发转移(该3例平均生存时间6个月)。结论B超引导的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肝癌局部治疗方法。可以作为切除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33例肝癌患者的40个肿块接受了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治疗,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RFA的治疗效果,并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射频消融治疗后,直径<3 cm的肿瘤完全消融率95%,直径≥3 cm的肿瘤完全消融率79%;单个病灶的完全消融率86%,多发病灶者完全消融率75%。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完全消融率与肿瘤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治疗疗效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9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168个病灶)在射频消融治疗后进行Sonovue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增强CT检查比较。结果 168个病灶中实时超声造影检查显示37个病灶有残留,增强CT检查显示39个病灶有残留。结论超声造影是评价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疗效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联合术中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价值。方法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均行肝脏三期CT和MRI检查,共56个病灶。对21个直径〉3cm的肝内病灶行外科手术切除,35个直径〈3cm的肝内病灶使用术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以影像学检查结果判断病灶是否消融。结果射频消融肿瘤的平均时间较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的时间短。术后1个月肝脏三期CT/MRI复查显示35个病灶完全消融。在射频消融术中除治疗初期消融的5个病灶出现针眼出血外,余未见邻近组织损伤、胆漏等严重并发症,未出现治疗相关的死亡。结论外科手术联合术中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多发性肝癌是一种方便、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治疗方式4个时间点(术后2个月以内)生命质量与癌因性疲乏状况,并分析癌因性疲乏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择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54例(手术组),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63例(PRFA组),采用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及Piper疲乏修正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5 d、第4周、第8周4个时间点进行生命质量各指标及癌因性疲乏各指标的测量。结果:与手术组相比,PRFA组患者在认知疲乏、行为疲乏及癌因性疲乏术后第4周恢复最好,明显优于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8周时在癌因性疲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所有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治疗前。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睡眠、收入、文化、手术切除、疲乏状况总分及行为疲乏对于生命质量总分及4个维度有影响(P<0.05)。结论:PRFA组患者近期的癌因性疲乏较手术组更使患者受益,但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明显地降低癌因性疲乏。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在多个维度上呈显著负相关,疲乏与生命质量两者相互影响,应采取干预措施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RFA)结合放化疗(χ2=5.368,P=0.021)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肺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肺转移癌及复发性肺癌患者(RFA结合放化疗49例,单纯放化疗47例)。评价分析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年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及总生存率等临床资料。结果 RFA结合放化疗组术后7d内,18例气胸(36.73%,胸腔穿刺5例),1例痰中带血(2.04%),胸腔积液3例(6.12%,胸腔穿刺1例)和肺炎发热3例(6.12%)。术后7d行放化疗,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5.91%和80.85%(χ2=5.368,P=0.021),复发率分别为4.08%和16.32%(χ2=4.304,P=0.038),肿瘤直径3cm与3cm的患者肿瘤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χ2=28.527,P0.01)。结论 RFA结合放化疗治疗肺部肿瘤其安全性和和耐受性都良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 B 超联合 CT 下和在 CT 下行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均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术后1周41例患者在 B 超联合 CT 下行 RFA 治疗(治疗组),余41例在 CT 下行 RFA 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体积缩小率和0.5、1、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体积缩小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39/41)和80.49%(33/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P <0.05)。治疗组治疗后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1/41)、82.9%(34/41)和73.2%(30/41);对照组分别为100%(41/41)、70.7%(29/41)和51.2%(21/41),两组治疗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6、5.07,P 均<0.05)。结论在 B 超联合 CT 下行 RFA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 CT 下行 RFA 治疗组。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原发性肝癌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肾移植后原发性肝癌患者8例,采用B超引导下肿瘤病灶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观察联合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 4例单病灶者经1次射频消融+2次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后,3例存活,4-8a无复发,1例1a后复发,经再次治疗后存活,6a未复发;4例多病灶患者经2~3次射频消融并3~5次化疗栓塞,2-4a死于肝功能衰竭;8例均未发现肝外转移病灶。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肾移植术后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肾移植术后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