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虹  韩芳  石玉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12):1057-1059,1064
目的检测分子伴侣钙网蛋白(CRT)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中表达的变化,探讨CRT对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内Ca2+信号的调节,为研究PTSD海马记忆异常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一延长应激(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PS1 d、4 d、7 d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CRT的表达变化;用荧光探针标记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变化。结果 SPS刺激后大鼠海马神经元CRT的表达于刺激后7 d最多;细胞内游离Ca2+浓度于1 d增至顶峰,之后逐渐下降。结论PTSD致内质网应激、海马神经元钙超载、内质网分子伴侣CRT表达上调、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可导致细胞凋亡,这可能是PTSD大鼠海马记忆异常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PTSD样大鼠海马神经元溶酶体与线状溶酶体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大鼠海马神经元溶酶体(LY)及线状溶酶体(NLY)的变化。方法利用大鼠PTSD-SPS模型,于SPS刺激后的6h,12h,1d,7d,14d取大脑海马,用溶酶体标记酶酸性磷酸酶(ACP)光电镜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显示溶酶体,进行海马神经元溶酶体变化的观察。结果模型建立后的6h、12h细胞ACPase活性增强,溶酶体增多,1d时ACP活性更为显著,NLY尤为增加,7d、14d时ACPase活性减弱。结论PTSD样大鼠海马神经元1d时溶酶体表达最为显著,ACP酶活性最强,为了适应其变化NLY尤为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杏仁核Akt和mTOR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随机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改良的单一连续应激方法(SPS & S)建立PTSD大鼠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杏仁核p-Akt和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杏仁核p-Akt、p-mTOR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SD大鼠杏仁核Akt和mTOR磷酸化水平降低,可能与PTSD时杏仁核神经元的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9表达水平的变化,阐明PTSD大鼠海马与杏仁核体积异常的原因。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PTSD组(80只),利用改良的单一连续应激(SPS&S)制作PTS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僵立行为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表现;TUNEL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凋亡阳性细胞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和杏仁核中Caspase-9表达水平。结果:PTSD组大鼠逃避潜伏期(EL)和僵立行为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TSD后1、4、7和14d大鼠海马和杏仁核TUNEL阳性细胞和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28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D后1、4、7和14d大鼠海马和杏仁核Caspase-9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8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SD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凋亡增加,Caspase-9表达水平上调,提示其凋亡可能是引起海马与杏仁核体积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94(GRP94)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单一延长应激(SP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SPS刺激后第7天组、第14天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方法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GRP94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造模第7天海马神经元GRP94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第14天明显降低(P<0.05)。RT-PCR结果显示:造模第7天海马神经元GRP94 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5),第14天则明显降低。结论 PTSD大鼠海马GRP94蛋白水平发生了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内质网径路细胞凋亡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PTSD样大鼠杏仁中央核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大鼠杏仁中央核(CeA)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SPS方法建立PTSD样大鼠模型,无连续单一应激(SPS)刺激组为对照组,其余3组分别为SPS刺激后静养24h、7d和14d,其中7d组出现PTSD样症状为PTSD样大鼠组。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定位定量检测各组CeA的GR表达,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GR分布在CeA神经元的细胞核中,SPS刺激后24h,GR表达急剧下调,而7d、14d呈现逐渐回升趋势,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TSD样大鼠CeA的GR表达变化,可能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节紊乱引发PTSD相关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样精神与行为异常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 在大鼠海马惊厥阈下电刺激PTSD动物模型基础上 ,采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标记术及Westernblotting等方法 ,定量观测了PTSD样行为异常大鼠海马细胞内游离Ca2 + 含量与钙调素 (CaM )相对活性平均通道荧光 ,及海马组织总CaM、Ca2 + /CaM依赖性蛋白激酶II偄(CaMKII偄)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电刺激停止后 72h内阈下刺激组实验动物海马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明显增高 ,游离CaM平均通道荧光则同步降低 ;而海马组织总CaM表达于电刺激停止后 48h内明显增多 ,CaMKII偄表达则显著降低?崧邸『B硐赴鸆a2 + CaM CaMKII偄信号途径调控紊乱可能是实验动物长时程PTSD样行为异?闹匾±砩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精神与行为异常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 在大鼠海马惊厥阈下电刺激PTSD动物模型基础上,采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标记术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定量观测了PTSD样行为异常大鼠海马细胞内游离Ca2+含量与钙调素(CaM)相对活性平均通道荧光,及海马组织总CaM、Ca2+/CaM依赖性蛋白激酶IIá(CaMKIIá)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电刺激停止后72 h内阈下刺激组实验动物海马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明显增高,游离CaM平均通道荧光则同步降低;而海马组织总CaM表达于电刺激停止后48h内明显增多, CaMKIIá表达则显著降低.结论 海马细胞Ca2+-CaM-CaMKIIá信号途径调控紊乱可能是实验动物长时程PTSD样行为异常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2):115-119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杏仁核酪氨酸羟化酶(TH)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改变,以及电针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单一刺激(SPS)构建PTSD模型,随机分为PTSD模型组(6只)和电针治疗组(6只),并另设正常对照组(6只)。电针组于造模第2天,给予电针"足三里"穴和"百会"穴,频率为2 Hz,时间30 min,每日1次,连续电针21 d。电针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杏仁核TH及BDN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SD模型组大鼠杏仁核BDNF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及强度均减少;与模型组和正常组比较,电针组BDNF强度及数目均增加;TH(纤维长度及数目)强度在PTSD模型组较正常组增高;电针组TH纤维长度及数目较PTSD模型组降低;正常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可防止PTSD大鼠杏仁核TH的增加,并防止PTSD大鼠杏仁核BDNF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精神与行为异常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在大鼠海马惊厥阈下电刺激PTSD动物模型基础上,采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标记术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定量观测了PTSD样行为异常大鼠海马细胞内游离Ca^2 含量与钙调素(CaM)相对活性平均通道荧光,及海马组织总CaM、Ca^2 /CaM依赖性蛋白激酶IIα(CaMKIIα)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电刺激停止后72h内阈下刺激组实验动物海马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明显增高,游离CaM平均通道荧光则同步降低;而海马组织总CaM表达于电刺激停止后48h内明显增多,CaMKIIα表达则显著降低。结论:海马细胞Ca^2 -CaM-CaMKIIα信号途径调控紊乱可能是实现动物长时程PTSD样行为异常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钙网蛋白在三种疼痛模型大鼠的脊髓中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疼痛的可能关系.方法:分别制作甲醛炎性痛模型、保留性坐骨神经分支损伤(SNI)模型和慢性缩窄性坐骨神经损伤(CCI)模型,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学改变,并分别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脊髓c-Fos和钙网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大鼠脊髓后角c-Fos 阳性神经元增多(P<0.05); SNI模型组和CCI模型组大鼠脊髓钙网蛋白的表达均上调(P<0.05),甲醛炎性模型组大鼠脊髓钙网蛋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钙网蛋白的表达上调与SNI和CCI模型的慢性神经病理痛发生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下丘脑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精氨酸加压素(AVP)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分别取SPS处理后24h,7d,14d大鼠下丘脑组织;同时取正常下丘脑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方法分别观察各组下丘脑神经元CRF和AVP表达变化。结果PTSD大鼠下丘脑神经元CRF表达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而后表现出恢复趋势,于14d时趋于正常。AVP具有与CRF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PTSD大鼠下丘脑CRF和AVP表达上调,提示CRF在AVP的协同下调节糖皮质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PTSD精神症状的表现。PTSD大鼠下丘脑内CRF和AVP的表达变化可能与海马神经元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4.
曹春雨  王艳林  任玉珊  韩钰 《医学争鸣》2008,29(23):2119-2122
目的:克隆小鼠钙网蛋白(CRT)并在E.coli中原核表达和纯化.方法:采用RT-PCR法从昆明鼠肝总RNA中克隆小鼠钙CRT cDNA,构建CRT原核表达质粒(pET-15b/CRT)并转化E. coli的Rossetta(DE3)菌株.IPTG诱导后,表达蛋白在变性条件下经Ni-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然后透析复性.分别用SDS-PAGE和Westem blot法鉴定CRT的表达和纯化.结果:从昆明鼠肝总RNA中成功克隆获得小鼠CRTcDNA,该cDNA序列被成功克隆入pET-15b原核表达载体.DNA测序表明,重组质粒pET-15b/CRT构建正确.转化pET-15b/CRT的E.coli,Rossetta(DE3)能够诱导性表达重组小鼠CRT蛋白,该蛋白可经Ni-NTA树脂亲和层析高度纯化.结论:成功克隆昆明小鼠CRT cDNA并建立了小鼠CRT原核表达和纯化的实验方法,为后续的CRT蛋白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曹春雨  韩钰  任玉珊  王艳林 《医学争鸣》2009,30(23):2718-2721
目的:克隆无内质网驻留信号肽的钙网蛋白(CRT),构建表达分泌性钙网蛋白的B16-F1肿瘤细胞株.方法:以前期构建的小鼠钙网蛋白真核表达质粒为模板,采用突变PCR技术获得无内质网驻留信号肽的钙网蛋白cDNA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中.以脂质体转染法将该质粒转染B16-F1细胞后,用G418筛选单克隆细胞株.分别以PCR,WesternBlot法鉴定成功转染和表达分泌型CRT的B16-F1细胞株.流式细胞术分析该细胞株的细胞周期.结果:成功获得无内质网驻留信号肽编码序列的小鼠CRT真核表达质粒.稳定转染并筛选出表达分泌性钙网蛋白的B16-F1细胞株,CRT在此细胞株中表达并分泌至培养基质中.稳定转染前后的B16-F1细胞株细胞周期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删除CRT编码序列中内质网驻留信号肽(KDEL)后,CRT失去了驻留在细胞内质网中的能力从而以分泌蛋白的形式出现在细胞外培养基质中.本研究为CRT的细胞外转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为以CRT为基础的抗肿瘤免疫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6.
曹繁华 《医学综述》2014,20(21):3882-3884
对于钙网蛋白(CRT)多方面的研究显示其在大部分种类的疾病中都有异常表达现象,尤其是肿瘤。该文就CRT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及其在不同肿瘤中的研究现状两方面阐述最新进展,总结近几年来CRT调控肿瘤生长的信号通路及在各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同时也期望能为CRT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关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镀津  赵菁 《新疆医学》2015,(3):298-30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肿瘤细胞凋亡及肿瘤细胞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人的肝癌细胞系Hep G2作为目标细胞,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培养目标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活性,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肿瘤细胞钙网蛋白表达量。结果 5μmol/ml,10μmol/ml,15μmol/ml浓度下的阿司匹林培养的肿瘤细胞,其对应的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7.9%±1.65%,33.25%±3.77%,61.25%±3.86%,同时,对应肿瘤细胞钙网蛋白的表达量呈递增趋势。结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Hep G2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钙网蛋白的表达量,从而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PTSD是一种焦虑障碍,特征是暴露于能引起慢性痛苦的创伤性事件后至少1个月的重现性体验,持续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刺激,无视普通人群的反应,持续的过度警觉症状.这种情况经常慢性化且严重损害功能.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治疗.方法 药理学治疗和心理治疗.结论 药理学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方法,以使患者解除疾病困扰,重新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鼠中央杏仁核(ACE)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方法:用电脉冲刺激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刺激,采用细胞外记录法,通过玻璃微电极引导神经元放电。结果:(1)ACE中存在痛反应神经元;(2)痛反应神经元在ACE中呈不规则分布;(3)伤害性刺激使痛兴奋神经元(PEN)诱发放电频率增加,使痛抑制神经元(PIN)诱发放电频率降低,并出现完全抑制时程,两类神经元相互配合活动;(4)腹腔注射吗啡(10mg/kg)可以对抗伤害性刺激对痛反应神经元的作用。结论:中央杏仁核参与痛觉信息的调制,是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处理痛觉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ALR)基因下调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凋亡及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通路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法将CALR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至HSC中,24 h后加入促纤维化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