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时辰化疗是根据人体24 h生物节律即“生物钟”的变化,选择化疗药物毒性最小的时间将化疗药物输入人体的治疗方法。其借助于注药泵来严格控制药物达峰时间,将时辰化疗方案准确地运用于临床,而达到提高药物疗效,又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毒副作用的目的[1]。2003年3月,我科在全院率先  相似文献   

2.
全自动注药泵可将化疗药物精确、微量持续输入患者体内,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该装置的正确使用既能够保证化疗药物的最佳有效血药浓度,提高化疗疗效,又可以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化疗方案的安全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总结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门诊输液患儿重注率的效果。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门诊输液患儿重注率为活动主题,对门诊输液患儿重注率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重注率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通过品管圈活动,门诊输液患儿重注率由15.12%下降到7.74%,同时提高了护士操作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便携式全自动注药泵在五官科持续气道湿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1年2月-2013年4月的7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采用便携式全自动注药泵在持续气道湿化中,对照组32例,采用输液器持续滴注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及日吸痰次数、吸痰量、氧饱和度( SpO2)。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道刺激症、痰痂形成、痰液形成发生率分别为7.9%,5.3%,10.5%;优于对照组的71.9%,46.9%,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78,14.17,25.06;P<0.01);观察组患者日吸痰次数、日吸痰量、吸痰时血氧饱和度分别为(33.15±7.45)次、(77.39±8.65) ml、(92.46±2.80)%,优于对照组的(33.15±7.45)次、(77.39±8.65) ml、(92.46±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81,3.64,3.93;P<0.01)。结论应用便携式全自动注药泵持续气道湿化,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少,方法简单,舒适度相对较高,依从性强,减轻护理工作量,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25例胃肠癌患者采用爱朋全自动注药泵连接PICC管持续输注氟尿嘧啶的临床护理经验.包括加强化疗前宣教、正确选择静脉和化疗后副反应的观察护理.25例患者均PICC穿刺成功,按要求顺利完成化疗,效果满意.认为爱朋全自动注药泵应用于胃肠癌患者持续输注氟尿嘧啶进行化疗,疗效好、安全、方便,配合PICC管穿刺置管可以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丽  方伟红 《护理与康复》2012,11(4):370-372
分析30例应用全自动注药泵输注氟尿嘧啶中出现注药故障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注药故障原因为护士未规范操作、导管状况异常、装置故障、患者因素。护理对策为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加强注药泵使用管理,做好PICC置管护理,使患者能安全使用全自动注药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发率中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找出住院患者口服药漏发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住院患者口服药漏发率为15.99%,目标值为6.95%,活动后降至1.72%,病人满意度由原来的82%上升至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优化发药流程,改善不规范护理行为,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发率,减少药物浪费,确保患者服药到口,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程雨豪 《当代护士》2016,(12):163-16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病房响铃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降低病房响铃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病房响铃率由改善前的91%/d,降至改善后的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人际沟通、团队精神、工作主动性等有明显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病房响铃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梅香  史蓓  陶云飞 《天津护理》2012,20(6):401-402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5-氟尿嘧啶(5-FU)是胃肠肿瘤方案的基本药物之一,5-FU的半衰期短,约10~20 min,且5-FU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持续输注分解代谢比快速注射明显,毒性降低。全自动注药泵可准确、安全地将药物注入人体内,患者可随身携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操作简单,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普外科输液患者传呼器呼叫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降低普外科输液患者传呼器呼叫率为活动主题,分析影响普外科输液高峰期传呼器呼叫率居高不下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结果实施活动后输液相关红灯呼叫频率降至29.84%,显著低于活动前52.92%(P<0.01),静脉输满意度为93.5%显著高于活动前78%(均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输液相关红灯呼叫频率,提升了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2015年本科室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住院患者呼叫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住院患者呼叫率偏高的缺陷,利用品管圈解决问题;6个月后评价活动效果。结果住院患者呼叫率由改善前的24.04%降为当前的8.07%。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呼叫率,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感染科患者陪护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感染科陪护率"的活动主题,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实施对策制订、效果检验、效果巩固等,便利抽取44名住院患者及40名家属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导致陪护滞留病房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检查。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感染科陪护率从75.76%下降至37.50%(P<0.01);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从91.67%上升至98.61%(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感染科陪护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480-3481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透析器残血率中的作用。92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透析的常规护理,试验组纳入品管圈活动小组护理,比较两组透析后透析器中的残血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试验组残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显著降低透析器中的残血率,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是否能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并长期予以维持。方法由科室7名成员组成一个品管圈,针对目前产科会阴侧切率较高这一现状,按照品管圈的活动步骤开展各项活动。并对活动效果的延续性进行跟踪。结果会阴侧切率由活动前的62%降低到活动后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自动镇痛泵注药在前列腺术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常有膀胱痉挛性收缩、强烈的尿意、肛门坠胀或伤口疼痛等。1995年来我们对68例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采用硬膜外自动镇痛泵(PCA)注药止痛,解痉,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其中前列腺增...  相似文献   

16.
于腊梅  林晓方 《当代护士》2017,(12):183-18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理科住院患者外出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针对心理科开放病区住院患者外出率高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予以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外出率由40.62%下降到15.62%。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心理科住院患者外出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增强了工作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提高了对心理科工作的满足感,发挥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内镜中心消化内镜维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由内镜诊治中心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现状调查及查找原因、目标设定、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等步骤,讨论分析内镜发生损坏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进而组织实施并继续检讨改进.结果 内镜中心消化内镜维修率由活动前0.2%,降低到活动后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增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降低消化内镜维修率,降低了维修成本,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同时也有利于标准化流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口服药物由于给药方便、安全,是治疗老年病人慢性疾病的主要给药方法[1]。神经内科作为慢性病的高发人群,由于自身疾病的特殊性,加之所服药物种类多、次数多、副反应大等,使得病人常出现漏服药物现象。有资料表明,老年病人有过漏服药物的经历者占到80%[1]。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给药过程中处于第一线[2]。如何使病人安全、规范、有效地服用药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3]。本研究应用品管圈降低神经内科病人口服药漏服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口服给药缺陷频次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管理中融入品管圈的手法和技巧,对口服给药缺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口服给药缺陷率由33.3%降至1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口服给药缺陷率,减少了护理纠纷,而且使圈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及科室凝聚力得到了提高。品管圈活动是提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肝胆外科留置胃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1~20病房的110例留置胃管患者作为对照组,21~40病房的120例留置胃管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路护理方法,实验组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况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对策拟定与实施等活动,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分析两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胃管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住院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而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科室护理人员的凝聚力,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