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预防感染加强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感染率、病情恢复情况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的疗效高于对照组,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的发生率,促进病情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869-3870
目的研究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根据干预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救治模式,观察组开展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例数以及心理状态、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应用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有利于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进性措施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0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改进性治疗措施和护理,两组患者均在伤后6个月开始随访至1年,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重残或植物生存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性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重残或植物生存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周莉 《当代护士》2018,(5):80-82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家属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对照组出院1周内予以电话回访,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延续护理干预措施,3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居家护理质量及满意度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居家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居家护理依从性评分为(16.13±1.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44±1.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4,P0.05)。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肺部感染、便秘、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3例患者生活部分自理,高于对照组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微信公众平台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本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内容进行护理,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抢救时间、相关抢救费用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出院时对两组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并计算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费用明显降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全面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行CT检查的急诊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4例,按入院顺序分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检查时间。结果: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7.87%高于对照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重症颅脑损伤行CT检查患者中可缩短检查时间,把握抢救时机,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集束化干预对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焦虑情绪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选取本院ICU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感染、颅内感染、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有效降低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生命体征、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OFA、APACHEII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入住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能减少重症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属协同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采用家属协同护理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并发症、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观察组3个月后的ESS、上肢Fugl-Meye、下肢Fugl-Mey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协同护理能够充分利用护理资源,最大限度的促进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加施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学指标、凝血指标、相关临床指标、并发症、疾病预后与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MABP、HR、R、p(CO_2)、BU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p(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住院时间、ICU时间、医疗费用与黏膜损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出血、呼吸道阻塞、脱管与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疾病预后与家属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中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清醒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刺激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清醒时间及日常生活能力和Karnofsky评分。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Karnofsky评分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激性护理干预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苏醒,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12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4月至2013年3月,按入院先后将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如伤情判断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实施早期有效的救护,比较两组患者的的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医生和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应用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后,患者的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医生和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中,可提高急救效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生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使护士的工作更具有预见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准备用车对缩短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brain injury,SBI)患者术前准备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选取本院2017年3~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术前准备,观察组使用术前准备用车进行术前准备。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医生和患者家属对术前准备工作的满意度、患者术后1个月的格拉斯哥昏迷计分和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术前准备用车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中,能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抢救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生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开展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反复腰椎穿刺引流术,观察组开展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意识障碍情况、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2.32±2.23)分高于对照组的(10.10±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开展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抢救中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行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预后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预后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抢救可有效改善预后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问题导向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问题导向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压力性损伤面积、家属总满意度、投诉率及干预前后Braden评分。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压力性损伤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Braden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问题导向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可降低压力性损伤风险,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需要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颅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GCS评分及预后。结果腹泻、感染及转氨酶变化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预防腹胀、便秘、肌肉萎缩,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14 d时的GCS评分,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在伤残率、完全康复率的效果更优(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引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将营养相关护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细化,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胃管或鼻空肠管肠内营养为主的护理干预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疗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胃管行肠内营养。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及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第7天时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的方式不仅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营养状态,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