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探查预防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效果。方法 对472例患者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时,当导管送达预定长度后探查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结果 472例置管患者中发现异位26例,其中颈内异位16例,锁骨下异位10例,异位发生率为5.51%,立即在超声引导下调整异位导管尖端位置,24例经调整后复位,1例送管困难,将导管拔至锁骨下静脉使用,另有1例患者出现了导管异位至对侧锁骨下静脉。结论 运用超声探查同侧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方法,能及时对异位导管进行处理,有效降低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发生率,已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PICC穿刺后行胸片检查发现20例患者导管异位,分别异位入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根据影像资料,分析导管异位原因并调整导管复位,采取让患者转头、调整体位、操作者指压颈内静脉等方法调整.19例成功将导管头端调至上腔静脉,1例因锁骨下静脉严重畸形或疤痕形成调管失败.认为调整导管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为预防机械性静脉炎,调整导管24 h后给予穿刺侧上臂湿热敷.本组患者未发生上述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端坐位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异位调整正位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PICC导管异位的患者,采取端坐位进行调整正位。结果18例患者PICC导管异位均成功正位。结论取端坐位可有效纠正PICC导管异位,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调整方法。方法对18例异位于左侧颈内静脉的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数字化胃肠X光机下经采取将导管退回到异位起始处前1cm,再抬高患者头肩部30°、偏头、深呼吸、拔出部分导丝等措施,分别在导管进入体内10min内、25~30min等2个时间段对异位的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尖端位置进行调整,并在数字化胃肠X光机下拍片定位,确认是否调整成功,记录调整次数及调整成功的例数。结果 18例异位左侧颈内静脉的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中在导管进入体内10min内经4次以下调整,6例调整成功,调整成功率为33.3%,12例经4次异位调整仍异位于左侧颈内静脉。对于调整失败的12例异位左侧颈内静脉的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导管进入体内25~30min,再次进行异位导管调整,均经1次调整到上腔静脉下段,调整成功率为100%。结论采用将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退回到异位起始处前1cm,抬高头肩部30度、偏头、深呼吸、退出部分导丝等措施下,将导管在人体温度下软化25~30min后再进行导管异位调整,能有效的将异位的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调整置入上腔静脉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Power PICC)在静脉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异位颈内静脉的调整方法。方法统计采用Power PICC的3258例肿瘤患者导管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中26例异位颈内静脉患者进行导管调整,记录并比较导管在进入机体的10 min内、20~30 min这2个时间段的调整成功率。结果 26例Power 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肿瘤患者中,有8例患者在10 min内调整成功,调整成功率为30.8%,其余18例异位导管在25~30 min调整成功,调整成功率为100%。3258例置管患者中,发生渗液4.48%,渗血3.99%,皮疹9.97%,血栓0.64%,发生一侧堵管116次、两侧堵管42次。结论将Power PICC导管退回到异位起始处前1 cm,抬高头肩部30°,退出部分导丝,使导管在人体温度下软化25~30 min后再进行导管异位调整,能有效地将异位的导管调整置入上腔静脉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呼吸配合联合导管漂浮原理在调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PICC置管术中颈内静脉异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改变体位法调整异位导管,观察组采用呼吸配合联合导管漂浮原理调整异位导管。比较两组一次性复位成功率、平均调管时间及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复位成功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调管时间(7.13±2.58 min)及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21±2.35 min)和2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术中运用呼吸配合联合导管漂浮原理可有效调整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缩短调管时间,降低操作并发症发生率,确保导管安全留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回撤导丝配合深呼吸方法调整一例PICC置管颈内静脉异位。方法:异位导管退至锁骨下静脉,回撤导丝3cm配合患者深吸气动作匀速送管,屏气时停止送管。结果:PICC导管成功复位于上腔静脉。结论:当发生PICC置管颈内静脉异位时,在患者能理解配合的前提下,可借鉴此种方法调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微导丝在调整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PICC导管异位患者且外周血管条件欠佳、预计再次穿刺困难的患者在DSA引导下,应用微导丝引导调整PICC导管至上腔静脉,并分析导管异位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结果:6例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未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等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调管平均时间为14 min。结论:DSA引导下微导丝调整PICC异位,具有成功率高,导管相关并发症少和省时、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漂浮的原理,经血流回心的作用,使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的置管并发症调整至上腔静脉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5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PICC置管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实时引导穿刺和体表定位置管长度的方法进行导管穿刺。观察组置管患者经超声影像对颈内静脉异位导管的判定后,退出颈内静脉导管后,撤出导管内支撑导丝(5~10cm),再次缓慢(5s/cm)送入导管至预定长度;对照组采用传统改变体位的方法进行调整。比较两组方法下患者的调整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除1例因锁骨下淋巴结压迫血管无法送入导管,其余均调整至上腔静脉内;对照组采用体位调整法调整,有8例未能调整至上腔静脉,保留导管在锁骨下静脉。两组调整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的导管尖端最易发生异位的血管是颈内静脉,因此,运用导管漂浮原理调整异位的PICC导管,使其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延长导管带管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1例通过呼吸运动改变回心血量的方法,调整PICC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护理,分析了呼吸运动的原理,认为通过此方法调整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病人 PICC颈内静脉异位后,导管尖端到达了理想位置,恢复了导管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传统中心静脉导管(CVC)2种置管导管末端异位情况。方法选择1656名共1799例次PICC/CVC置管后的肿瘤患者,常规胸部正位X线检查确认置管走向及导管末端位置,计算导管末端异位发生率,对导管末端异位者进行调整并观察转归。结果 PICC置管失败率2.68%,CVC置管失败率0.3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胸部X线检查导管末端异位发生率4.84%,其中PICC末端异位发生率6.42%,显著高于CVC末端异位发生率4.01%(P0.01)。PICC末端异位调整成功率为71.1%,CVC末端异位调整成功率为26.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与CVC置管相比,肿瘤患者PICC置管导管末端异位发生率较高,但较容易调整。PICC/CVC置管后应常规胸部正位X线片确认导管走向和导管末端位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四点实时检测法(穿刺点静脉、双侧锁骨下静脉中段及术侧颈内、外静脉近心端)在PICC置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床旁超声引导下Seldinger技术的297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155例采用四点实时检测法为观察组,142例采用单纯穿刺点检测法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常规进行胸部正位X线透视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种PICC置入方法导管异位部位及发生率。结果两组置管后胸片提示共发生7例导管异位,观察组导管异位发生1例,导管异位发生率为0.65%;对照组发生6例,导管异位发生率为4.47%,两组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实时检测穿刺点、双侧锁骨下静脉及术侧颈内静脉四点可在PICC置入术中导丝拔出前对导管位置进行判断,及时调整异位导管,有效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在PICC导管尖端位置验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入住我科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28例,在置管时使用心电监护仪导管尖端定位,然后再到放射科行X线做导管尖端定位,双重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结果28例患者中3例异位到颈内静脉,1例在腋静脉处打折,24例到达上腔静脉。导管尖端到达上腔静脉均在心电监护仪可见P波比体表心电图升高;3例异位到颈内静脉和1例在腋静脉打折在心电监护仪中P波和体表心电图P波相比没有变化。结论通过心电监护仪EKG变化判断PICC导管尖端位置,简便、快速、准确率高,而且在导管放置同时实施监测,随时调整,简单易行。在PICC置管的同时可及时调整导管,降低导管异位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尖端异位发生及自发矫正情况。方法回顾2015年6月—2018年5月新生儿经上、下肢静脉置管PICC尖端异位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异位至不同静脉的PICC尖端异位自发矫正率,并分析原因。结果共425例新生儿行PICC置管,72例发生导管尖端异位,其中22例置管48 h内PICC尖端自发矫正至最佳的上、下腔静脉位置;经上肢静脉置管的PICC尖端异位率明显高于经下肢静脉置管(P<0.01),但经上肢静脉置管的PICC尖端异位自发矫正率也明显高于经下肢静脉置管(P<0.01),尤其是异位至颈内静脉的PICC尖端异位自发矫正率高达71.4%。结论部分异位PICC尖端可以自发矫正,首次X线片定位结果显示尖端异位的PICC导管,不建议轻易退管或拔管,可以先当作外周静脉导管使用,置管后24 h内进行影像学导管尖端定位跟踪,确定其是否自行复位,如未能复位再重新置管或拔出部分导管后作为外周静脉导管使用。  相似文献   

1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ly-inserted cent ral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优点是操作方便、安全,并发症较其他深静脉置管少,但易发生导管异位。血管畸形是导致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之一,可在X线透视下进行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PICC操作时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原因,总结正位方法。方法:69例患者接受PICC操作时,9例发生导管头端异位至颈内静脉,在超生动态监控下为患者分别采用术中转头压肩、无菌纱布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深吸气并憋气法等纠正导管头端位置。结果:正位均获成功。结论: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操作发生导管异位现象时要积极探查异位位置,采取及时、正确的正位措施。  相似文献   

17.
PICC异位颈内静脉的复位方法改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探索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后复位至中心静脉的改进方法,提高复位成功率。对18例PICC置管时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的患者,通过X线荧光屏,根据数字化胃肠造影机的测量工具或定位片上的比例尺,测得患者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长度,先行退管,使导管头端至锁骨下静脉入口处,采用带支撑导丝,通过调整肢体角度,使穿刺侧肢体上举与颈部角度30°时复位。18例均一次成功复位至上腔静脉,复位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18.
介绍1例"鱼钩"引导下经头静脉置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异位腋静脉的成功复位经验,旨在为以后治疗、护理PICC导管异位腋静脉病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导管漂浮原理预防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异位颈内静脉。方法将2012年9月到2014年1月400例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照单双号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00例。采用体表定位结合超声实时观察,确认导管进入锁骨下静脉后,试验组(200例)即从末端分离导丝和导管,撤出导丝3cm,继续送至预测量长度。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方法置入PICC。比较两组患者颈内静脉异位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无颈内静脉异位,对照组颈内静脉异位率为1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导管漂浮原理可以有效预防PICC异位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20.
【】 目的 运用导管漂浮原理预防PICC异位颈内静脉。方法 将2012年9月到2014年1月400例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采用体表定位结合超声实时观察,确认导管进入锁骨下静脉后,观察组(200 例)即从末端分离导丝和导管,撤出导丝3cm, 导管送入至预测量长度。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方法置入PICC。比较两组患者颈内静脉异位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颈内静脉异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导管漂浮原理可以有效预防PICC异位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