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对肝胆手术患者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120例术后留置导管的肝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导管护理,观察组采用导管留置护理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堵塞、打折、滑脱、患者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留置导管患者建立完善的管道护理风险评估标准将有助于降低患者非计划拔管及意外事件发生率,可降低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在肝胆手术患者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术后留置导管的肝胆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导管护理,观察组行导管留置护理风险评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胃管、导尿管、腹腔引流管、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堵塞、打折、滑脱及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胆外科留置导管患者建立完善的管道护理风险评估标准将有助于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及意外事件发生率,可降低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243-2244
将124例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管理护理,观察组实施QCC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管道意外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非计划性拔管、导管堵塞、滑脱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管理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机、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QCC能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降低机械通气意外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机,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4.
吴丽娜  李静  宁园  张梅  樊桂莲 《当代护士》2016,(12):159-160
目的探讨管道安全管理措施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胸外科2015年1~6月期间60名术后带3条及3条以上管道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道护理;选取胸外科2015年7~12月期间60名术后带3条及3条以上管道的患者为观察组,实施管道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道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固定不当、管道移位、非计划性拔管等管道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道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减少管道安全管理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降低胃手术患者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留置液囊空肠的169例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该手术263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干预组患者实施前馈控制干预方案,主要包含成立科室非计划性拔管的前馈控制管理小组、建立严格的液囊空肠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和对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管理意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与满意度。结果实施前馈控制后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实施前的11. 24%降到4. 56%;护理满意度由91. 72%升到96. 96%(P 0. 01),患者舒适度增加。结论前馈控制用于胃手术患者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胃肠外科医疗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在肝胆手术患者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肝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道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胃管、导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和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可有效降低肝胆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收治的120例老年肿瘤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5年1—12月,n=60)及对照组(2014年1—12月,n=60),观察组置管期间应用PDCA护理管理,对照组置管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PICC相关性感染、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PICC相关感染、机械性静脉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导管滑脱率、导管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留置导管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对护士沟通能力、责任心、PICC操作技能、服务态度、书写规范性、PICC意外事件等护理质量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老年恶性肿瘤PICC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患者 PICC相关感染及护理意外事件,延长患者留置导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镇静联合肢体约束在减低ICU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42例术后躁动留置管道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普通布制约束带约束患者的手腕部,同时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约束的目的和意义,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术后躁动留置管道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联合肢体约束,比较2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8%(P0.05);观察组的非常满意度和满意度分别为71.43%和95.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57%和33.33%(P0.05)。结论用右美托咪定镇静联合肢体约束可有效降低ICU躁动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化疗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收治80例行深静脉导管治疗的化疗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选取2014年1月~12月收治80例行深静脉导管治疗的化疗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意外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依从性、穿刺成功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导管滑脱率、导管堵塞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感染、血栓、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肢体肿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化疗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及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置管依从性及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延续性护理,并予电子系统追踪护理,分析两组导管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因并发症而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在肝胆胰腺手术患者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肝胆外科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肝胆胰腺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传统导管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导管留置护理风险评估,比较2组患者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14.00%、其中滑脱率4.00%、堵塞2.00%、打折10.00%、管道相关性感染0.00%等均低于对照组30.00%、24.00%、16.00%、44.00%、6.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留置导管的肝胆胰腺手术患者建立完善的管道护理风险评估标准将有助于降低患者非计划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管道管理的意识,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门诊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PICC导管门诊行PICC置管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由PICC健康管理小组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基于网络医疗平台以电话、短信、QQ及微信等管理方式进行健康干预,对照组依据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每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记录两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留置成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应用社会支持量表、导管维护依从性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评价其社会支持程度、导管维护依从性、家庭功能,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并记录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留置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社会支持评分、导管维护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家庭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PICC导管门诊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导管维护依从性、家庭功能,延长留置时间,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率,同时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6年1~12月8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减少了机械通气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管道风险分级管理在神经外科患者留置管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5月住院的留置管道患者共927例(置管1 768例次)为对照组,施行神经外科管道的常规护理;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神经外科住院的留置管道患者共1 227例(置管2 366例次)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管道护理基础上加用管道风险分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种导管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管道的常规护理中,加用管道风险分级管理,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导管固定装置在减少肾造瘘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科2014年1月~2014年6月48例带有肾造瘘管的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4年12月62例带有肾造瘘管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胶布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导管固定装置,比较2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及舒适情况。结果对照组肾造瘘管非计划拔管率为12.49%,观察组肾造瘘管率为1.61%,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变换体位时感觉不便、牵拉痛者、担心引流管脱出的患者比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导管固定装置可在肾造瘘管固定规范使用,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同时减少患者变换体位时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可靠方法,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基础的管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失效模式和效用分析理论为基础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后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例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同管道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理论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实践中,能够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是临床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可靠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闫海花 《当代护士》2017,(8):120-123
目的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期间来本院神经外科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危重患者190例作为观察组,2014年本院患者住院期间行品管圈活动(QCC)管理,即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患者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改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另外选择2013年1~12月期间来本科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危重患者19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未接受品管圈活动(QCC)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意外拔管发生率、导管相关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意外拔管发生率为4.7%,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意外拔管发生率10.5%(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显著改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同时能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深静脉导管危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深静脉置管危重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置管依从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滑脱率、导管堵塞率、非计划性拔管率、护理纠纷率、疼痛缓解时间、肢体肿胀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危重患者行规范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置管依从性及置管成功率,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护理风险管理在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2月留置导管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管道护理模式;将2015年1~12月留置导管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管道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士专业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管道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提高护士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丁小琴  顾晓燕  吴冬琴 《全科护理》2014,(31):2943-294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留置胃管病人夜间非计划拔管的影响。[方法]将82例老年留置胃管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管道护理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实施管道安全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夜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夜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强化护理干预,实施管道安全护理,可减少留置胃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