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水云  贝抗胜 《临床医学》2003,23(12):69-70
目的 :探讨截瘫病人骶尾坐骨部复杂性褥疮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截瘫合并骶尾坐骨部褥疮病例 ,褥疮面积最大 17cm× 11cm ,最小 8cm× 6cm ,分别应用不同皮瓣修复创面 ,做好术前术后的皮肤和心理护理 ,术后保持正确卧位、加强皮瓣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9例皮瓣完全存活 ,褥疮均在手术后半月痊愈 ,术后随访半年至 2年 ,无 1例复发。结论 :截瘫合并骶尾坐骨部褥疮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 ,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手术后应加强皮瓣的观察和护理 ,有效的皮肤护理措施是防止感染保证皮瓣存活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截瘫患者并发褥疮后进行褥疮清创和转移皮瓣术的术后护理要点 通过负压引流的护理、皮瓣的护理、预防褥疮复发的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患者皮瓣生长良好,未发生坏死和感染,未继发褥疮,住院31天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肌皮瓣移植治疗截瘫患者骶尾部深度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20例行VSD联合肌皮瓣移植治疗截瘫骶尾部深度压疮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通过7~10 d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生成健康新鲜肉芽组织,采取创面细菌培养,显示为阴性,联合肌皮瓣移植治疗,患者压疮愈合。本组均行1年随访,其中完全恢复19例,再复发入院治疗1例。结论:应用VSD技术联合肌皮瓣治疗深度压疮,加强VSD护理及皮瓣观察,能有效、快速的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褥疮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褥疮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29例患者分为VSD组14例,常规换药组15例:清创术后利用VSD治疗14例共17处臀区褥疮创面.常规换药组:用呋喃西林溶液创腔湿敷换药,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VSD组17处创面经负压封闭引流8~12 d后,符合Ⅲ期皮瓣转移修复要求,经行皮瓣修复后一次性治愈.与常规换药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褥疮手术前期创面处理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肌皮瓣治疗修复Ⅳ期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运用VSD技术联合肌皮瓣治疗修复5例Ⅳ期压疮患者,术前改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术后加强巡视观察和精心护理,保证引流通畅。结果:5例患者均14 d拆线,治愈出院。结论:应用VSD技术联合肌皮瓣治疗Ⅳ期压疮,加强负压引流护理及皮瓣观察,能有效、快速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骶尾部褥疮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9~2010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0例骶尾部褥疮患者,一期实施清创手术后进行持续负压吸引7~14天,同时进行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全身治疗,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局部炎性反应明显减轻,创面明显缩小,为二期手术提供了良好条件,再行穿支皮瓣修复,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年,褥疮无复发。结论 VSD技术可有效减少褥疮感染和渗出,提高穿支皮瓣手术成功率以及减少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臀部深筋膜局部皮瓣转移术治疗骶尾部褥疮的手术方法、效果.方法 自2008-10-2011-02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应用臀部深筋膜局部皮瓣转移治疗骶尾部褥疮15例,褥疮范围3 cm×4 cm~8 cm×9 cm,皮瓣大小5 cm×6 cm~10 cm×12 cm,其中采用右侧皮瓣修复8例,左侧皮瓣修复7例.结果 15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 a后,皮瓣质地柔软,无破溃,非截瘫患者修复区皮肤感觉情况可.结论 臀部深筋膜局部皮瓣转移术治疗骶尾部褥疮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术后外形满意,远期效果好,对于较大骶尾部褥疮的治疗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口腔鳞癌前臂皮瓣修复术后供区植皮中的应用及护理,包括对32例口腔鳞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患者供区缺损采用全厚皮片修复、创面覆盖VSD装置进行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认为保持有效负压引流,观察引流液性质,加强基础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应用于VSD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术后供区植皮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袁晓妮  李传琼  温安祝  郑金红 《现代护理》2007,13(23):2167-2167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肌皮瓣转移手术修复深度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深度压疮的截瘫患者进行VSD结合肌皮瓣转移手术,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以健康宣教、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为主;术后保持负压封闭引流通畅、加强体位护理、严密观察皮瓣血运情况,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5例深度压疮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动静脉危象等并发症。修复压疮的时间为1~4月,缩短了压疮愈合的时间。结论及时、正确、有效的护理是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肌皮瓣转移手术修复深度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例深度压疮的截瘫患者进行VSD结合肌皮瓣转移手术,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以健康宣教、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为主;术后保持负压封闭引流通畅、加强体位护理、严密观察皮瓣血运情况,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例深度压疮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动静脉危象等并发症.修复压疮的时间为1~4月,缩短了压疮愈合的时间.结论 及时、正确、有效的护理是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后供区创面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了4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术,皮瓣供区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患者,并对其进行VSD护理。 结果 通过对皮瓣供区的封闭式负压引流的专科护理,促进供区创面愈合;同时VSD的使用,减少了换药次数,便于护理操作,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结论 实施皮瓣供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及专科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创面愈合,节约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2.
1例腓肠肌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骶部褥疮是截瘫后长期卧床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多数可选用邻近的臀大肌皮瓣或腰骶筋膜皮瓣局部转移后治愈 ,[1] 但有少数癌性褥疮或原先肌皮瓣转移术失败后造成的骶部巨大褥疮 ,因周围无合适的皮瓣可选用 ,故治疗十分困难。我科于 2 0 0 0年应用以股动、静脉为蒂的腓肠肌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患者 1例 ,皮瓣完全成活 ,疗效满意。[2 ]1 病例介绍患者男 ,5 5岁。因胸腰椎骨折截瘫 30年 ,并发骶部癌性溃疡 1年 ,于 2 0 0 0年 3月 5日入院。入院时查体 :骶部褥疮10cm× 12cm ,创缘组织硬化发黑 (患者曾多次接受放疗 )。因患者拒绝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结合交腿皮瓣修复太治疗下肢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12例下肢大面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进行VSD的患者,密切观察其皮瓣血液循环情况,并实施心理护理、训练被动体位、加强体位护理、断蒂试验及术后康复锻炼。结果 12例患者均皮瓣成活,外固定无松动,断蒂后均治愈出院。结论VSD结合小腿交腿皮瓣修复术后护士耐心、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各种皮瓣危象,积极主动的早期康复锻炼,是获得皮瓣良好修复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臀部旋转筋膜蒂皮瓣修复骶部褥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自1991年以来设计臀部筋膜蒂皮瓣进行旋转修复脊髓损伤后发生的骶部褥疮13例,全部成活,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骶部褥疮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1~61岁;骶部褥疮Ⅲ度10例,Ⅳ度3例,面积最大18cm×13cm,最小10cm×8cm;褥疮产生原因为颈椎骨折并截瘫2例,胸椎骨折并截瘫7例,腰椎骨折并截瘫4例。1.2方法①侧卧位,褥疮面积大的一侧在下,健康皮肤较多侧──供区在上。②先将褥疮清创,彻底清除褥疮内外的坏死和炎性肉芽组织及周围边缘硬化的疲痕组织,直到正常组织。③设计臀部筋膜蒂皮瓣,在褥疮旁开约3~4cm,…  相似文献   

15.
李正兰  石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738-2739
目的:报告1例高位截瘫22 a并发骶尾部巨大Ⅲ度褥疮,行臀大肌皮瓣移植术联合应用VSD治疗的护理。方法:通过创面及伤口的护理,卧位训练及护理,皮瓣观察,人工皮覆盖负压持续引流及室内环境温度的控制。结果:患者骶尾部20 cm×12 cm溃烂面愈合出院,随访1 a无复发。结论:抓住重要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研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我院骨科收治的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缺损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缩短缺损愈合时间,加速下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93年7月~1998年11月用断层臀大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褥疮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29~70岁。骶部褥疮5例,尾部褥疮3例,均为脊髓外伤截瘫所致。褥疮出现时间最短2月,最长5月,最小面积40cm×50cm,最大面积90cm×110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治疗褥疮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一2011年1月15例深度褥疮患者19处褥疮创面于清创术后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再行皮片移植或皮瓣/肌皮瓣转移术修复创面。结果19处创面经持续负压封闭引流5~18d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符合皮片移植或皮瓣修复的条件,行二期手术修复全部愈合。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褥疮创面的治疗,简便易行,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外科皮瓣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应用VSD联合外科皮瓣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2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30个月,皮瓣成活良好,28例治愈.[结论]VSD操作简便,有可重复性,可很好封闭创面,利于肉芽组织及新生毛细血管生长;转移皮瓣质地良好,避免再次形成贴骨瘢痕,VSD联合外科皮瓣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筋膜皮瓣治疗截瘫后褥疮的体会于加平,曾金鉴313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8医院截瘫患者伴发褥疮较为常见,治疗较困难,复发率高。1990年以来,我们以盘膜皮瓣转移术治疗臀部、大转子部截瘫后褥疮6例吕处,现报告如下:1治疗方法术前每日以抗生素油质纱布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