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利娜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5):1613-1614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参与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为典型的蝶型红斑或盘状红斑的皮肤损害,并可累及各种器官,以肾脏损害最为多见。病情迁延,不易缓解,反复发作可加重病情。肾功能衰竭、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1]。本病累及男女比例之比为1:7~1:9,发病年龄以20~40岁最多见,其中育龄妇女为发病高峰,占90%~95%。老人及儿童也可以发病。SLE好发于黑人及亚洲人。我院自2005年10月-2007年3月收治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6例,男5例…  相似文献   

2.
李佳 《职业与健康》2006,22(11):877-878
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造成组织损伤。临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伤表现,如皮肤、粘膜、心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等[1]。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出现,育龄妇女为发病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SLE的两个主要临床特征[1].临床上系统性红斑狼疮除特征性皮损外,还可累及多器官和组织,同时伴有明显的免疫学和血液学改变.间质性肺病(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肺是最常被累及的器官之一。既往常常采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但检出率不高。我们对19例 SLE病人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了解SLE病人肺功能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 ,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约 7%的SLE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现肺部损害[1 ] ,多表现为肺间质病变 (ILD) ,急性狼疮肺炎 ,肺动脉高压等。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往往认为SLE患者的ILD即原发疾病的肺部表现 ,但事实与此相反 ,SLE患者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机体防御机制低下 ,容易继发各种感染 ,而某些细菌 ,病毒 ,真菌感染 ,早期粟粒性肺结核等亦可表现为ILD。狼疮肺部损害和狼疮合并结核、感染、肿瘤的治疗原则完全不同 ,误诊将造成严重后果 ,尽早明确SLE患者ILD的性质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肺是最常被累及的器官之一。既往常常采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但检出率不高。我们对19例SLE病人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了解SLE病人肺功能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学军 《健康大视野》2006,14(8):115-1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易合并多种血液学异常。本研究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8例SLE患者的血液学改变及其误诊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拟从三焦气化角度,就SLE病变机制作探讨,旨在完善中医气化理论在SLE病变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并在理论上为SLE临床用药提出参考,为中医药治疗SLE提供指导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可以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临床表现复杂,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是与SLE密切相关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二者常常伴随发生(伴发)。本文收集了85例SLE患者和28例SLE伴发S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整理分析以探讨2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谱的特点。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年轻的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1:5~10。研究提示,SLE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免疫紊乱、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SLE发病时不仅可有全身症状如疲劳、发热、关节痛等,更可以侵犯如肾脏、胃肠道、呼吸道、心血管、中枢神经和淋巴系统等全身多个系统。SLE的治  相似文献   

11.
德朗热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CdLS)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系统的先天发育异常综合征[1],主要特征有特殊面容、官内/生后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行为异常、肢体畸形及其他内脏器官受累[2].国外报道每10000~30000名活产新生儿中发生1例[3].CdLS是常染色体或X连锁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2.
刘维贞  陆芬 《工企医刊》1998,11(6):102-103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完全清楚,病情复杂,可累及多数脏器和组织,伴以多种血液学和血清学变化,常可反复自然缓解或加剧。近年来小儿发病有增多趋势,其症状不典型,尤其无典型蝶形红斑,易被误诊。根据我们诊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青年女性多见。育龄妇女占90%~95%[1]。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折,在治疗及护理上都有一定的难度。笔者统计,我院1992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折患者7例。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例。均为女性。已婚6例,未婚1例。高级工程师1人,教师2人,工人1人,护士1人,农民2人。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定的SLE诊断标准[2]。本组病例中腰椎骨折3例,股骨骨折1例,骨盆骨折1例,双跟骨骨折1例。胫骨骨折1例。致伤原因:跳楼…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一般好发于40~60岁[1].其多发生在肾周,脾、肾之间,其次可起源于肾上腺、盆腔等部位,其预后远较肢体及躯干部位差,影响预后主要因素包括脂肪肉瘤的组织学分级、大小、部位、浸润深度及外科处理方式等[2-3].由于腹膜后间隙范围广泛,解剖部位较深,组织器官结构复杂,使腹膜后脂肪肉瘤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一般症状出现较晚,未明确诊断时肿瘤体积已经较大,并常常累及腹膜后主要血管、神经及脏器,这类肿瘤临床特点主要为腹部肿块及其压迫症状[4-5].因此,诊断必须依靠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现有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红斑性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分局限于皮肤的盘状红斑性狼疮(DLE),和累及肾、心等脏器的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根据不同作者统计,女性发病率80~95%,多发生于20~40岁的生育年龄妇女。临床大量资料证实,感染、外伤、阳光暴晒、精神创伤、药物、妊娠、分娩、产褥等可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常易造成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以合并肾损害为最常见.SLE合并肾损害即诊为狼疮性肾炎(LN),LN确诊后10 a内约有20%会发展至尿毒症,其后果极为严重,需及早确诊及治疗[1].狼疮肾损害之常见可从肾活检结果得知,若对每个SLE患者均作肾活检,不论其有无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均有肾损害病理改变,也就是说肾活检能帮助SLE患者及早发现有否LN.  相似文献   

17.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 i 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 ibodies,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类起病隐匿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其中,肾累及率高达80%以上,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损害的最主要靶器官之一,且多进展迅速,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皮肤、关节、肾脏、心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损害。本病患病率为0.7~0.8/万,多见于青年女性,男女比为1:9,发病高峰在15~40岁的育龄期,育龄期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30。所以育龄妇女要特别当心系统性红斑狼疮来“咬”人。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全身多个系统,重症SLE如合并肾功能衰竭、狼疮脑病、狼疮血液危象、心肺功能衰竭等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1].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2].HHS病死率高,75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病死率不断上升[3],且常伴随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莘欣 《健康文摘》2010,(1):22-23
红斑性狼疮是以多种免疫调节功能障碍为特征,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体免疫性疾病,是最为常见的结缔组织疾病。精神障碍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之,其发生率约为17%~50%不等。甚至一些患者的临床表现。以精神障碍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