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丹  吕安林  苑媛  李丹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3):2651-2653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6h)与延迟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QT间期离散度(QTd、QTcd)和心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AMI病人82例,按发病至到达医院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6h以内为A组,共36例行急诊PTCA,6h以后46例为B组,行延迟PTCA。观察他们的术前、随访术后不同时间的QTd、QTcd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术后6d、30d及180d,A组QTd、QTc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优于B组(P均〈0.05)。A组术后6d QTd、QTcd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均〈0.05)。B组术后6d与术前比较,有所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30d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急诊或延迟PTCA均可降低AMI病人QTd、QTcd,改善心功能,但急诊PTCA明显优于延迟PTCA;同时急诊PTCA较延迟PTCA对AMI病人QTd、QTcd的降低作用出现得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不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急诊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 46例AMI病人行急诊冠造,对其中45例的梗死相关血管行直接急诊PTCA治疗,根据冠造病变特点安放支架,术后观察胸痛症状及心电图梗死相应导联ST段持续抬高状态,于1个月后行心脏超声检查,3-6个月门诊随访。结果 冠造1例病人梗死相关血管血流TIMI2级,7h后死亡;42例PTCA成功(成功率93.33%);27例术后胸痛消失或明显减轻;8例ST段持续抬高>50%;1例于成功PTCA后2h死于心源性休克;13例术后1周心功能NYHA2级;12例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EF)<0.45;随访4-6个月,出现胸痛症状5例。结论 AMI急诊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但术后ST段持续抬高及梗死相关血管开放程度是AMI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此外微血管功能不良对AMI病人急诊介入治疗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急诊PTCA也称直接PTCA,是指不进行溶栓治疗,直接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进行PTCA,急诊PTCA是急性心梗(AMI)再灌注治疗中溶栓疗法的一种替代疗法,用于治疗ST段抬高的AMI或伴有新的或疑为新出现的LBBB、AMT。病人发病12小时内或〉12小时,但仍有缺血症状,条件是从病人到医院首次进行PTCA术的时间在90分钟以内,该院具备有PTCA较成熟的条件,且手术者技术熟练,近几年急诊PTCA在该院开展,术后患者多在ICU护理,本文就关于急诊PTCA在ICU的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院外或急诊经静脉溶栓加补救性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确诊病例分为3组,A组:溶栓+PTCA;B组:为仅行溶栓术者;C组:仅行PTCA术者。三组患者分别于AMI后第1、4周行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评价该项治疗对老龄AMI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结果:紧急溶栓加补救性PTCA组术后各观察指标第1周与第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术后第1周与第4周中,A组与B、C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均〈0.05)。B组术后第1、4周各项观察指标比较,WMSI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术后第4周较术后第1周LVEF(%)、ESVI、WMSI也有改善(P〈0.05)。结论:老龄AMI患者进行院外或急诊经静脉溶栓加补救性PTCA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改善左室重构,提高左室功能,其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溶栓术或单纯PTCA术者。  相似文献   

5.
兰建芸 《全科护理》2014,(26):2432-2433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急诊 PCI 治疗的70例AMI病人给予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70例 AMI病人行急诊介入治疗时18例出现并发症的病人均得到积极处理,病人均治愈出院,仅1例因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给予急诊PCI治疗AMI病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TCA加支架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急诊PT—CA加支架术的AMI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结果:术后患者得到全面周到的护理,20例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急诊PTCA加支架术治疗AMI患者对护理要求高。快速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是决定患者早日康复出院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PCI)可及时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恢复完全而持续的心肌再灌注^[1]。那么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究竟能多大程度上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从而终止急性心肌梗死的自然进程?国内外对此研究不多。作者观察了AMI患者接受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后心电图、心肌生化标志物和临床表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TCA加支架术的护理。方法对118例AMI行急诊PTCA+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医护密切的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 118例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均成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默契、术后细心观察和护理是保证AMI患者急诊PTCA加支架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李良玉 《天津护理》2009,17(1):14-16
总结11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心电监护、预防出血等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决定患者早日康复出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无手术禁忌症的急诊行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30例AMI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28例患者顺利完成PTCA加支架植入术,并痊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心脏破裂,1例死于急性左心衰竭.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护,积极的护理干预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急诊PTCA加支架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对直接TPCA组26例和未再灌注治疗组30例AMI患者行心电图描记,分别测量入院时、直接PT-CA后2h、24h、1周、2周的QTd值,并观察两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结果:直接PTCA组与未再灌注治疗组入院时QTd无差异(P>0.05),直接PTCA组除术后2hQTd一过性增大外,24h后明显缩小,与未再灌注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同期直接PTCA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P<0.01)。结论:AMI后直接PTCA能缩小患者QTd,并能降低急性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QTC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1例接受急诊PTCA治疗AMI患者与26例同期未做PTCA的AMI患者,分别测量入院时和发病24h的QTC。结果:PTCA组术后QTCD较术前显著缩短,未做PTCA组QTCD保持较高水平。结论:PTCA可使AMI后的QTCD显著降低,对减少心律失常、改善AMI的预后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尤其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救治十分重要。术后早期、合理、适度的体能康复,对愈后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有重要意义。1对象与方法1998年3月~2002年3月收住CCU的AMI急症PTCA术后病人16例,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38~62岁,平均50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LAD10例、RCA4例、LCX2例。本组病例均为PTCA术后24~72h,且无急性并发症。心电监护心电活动稳定,无危险心律失常发生。心电检查无心肌缺血发作,也无胸痛等缺血症状。血液动力学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对1997年1月至1999年4月行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急性心肌梗死患216例中死亡的14例病例,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并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住院期间死亡率为5.5%,死亡原因分别为心源性休克7人(3.2%),急性左心衰竭2人(0.9%), 室颤1人(0.4%),心肌梗死后2周上消化道出血死1人(0.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大出血死亡1人(0.4%)。随访期间死亡2人(0.9%),死亡原因分析为2.5月后再次心源性休克和1年后突然室颤。结论:影响接受直接PTCA术的急性心肌死患的死亡有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排列如下:梗死相关血管(IRA)术后TIMI血流(0-1级)、严重心律失常、IRA(左主干、右冠动脉和前降支)和出院前再缺血事件。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急诊介入治疗能迅速而持久地恢复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挽救濒死的心肌,改善预后。但是,由于AMI初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心肌兴奋性高,危险相对较大,易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现将1例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3h,伴有间断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室速、心室颤动,经电复律等抢救成功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危害极大的心血管急症之一,约75%~95%AMI患者在其患病1~2周内,极易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其中以心室纤颤最为严重,可引起心跳骤停,是发生生命危险的最为常见的原因。我科于2002年2月~2004年12月对36例AMI患者行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翠翠  王丽君 《全科护理》2012,(31):2921-2922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的预见性护理。[方法]对23例急性心肌梗死12h内、无手术禁忌证的病人行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同时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结果]23例病人共植入支架39枚,术后发生心律失常2例;随访6个月,病人预后均良好。[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TCA加支架植入术的预见性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促进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病人早日康复,减少或限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1995年1月~2000年10月在心内科住院行PTCA术的1192例病人,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收效良好,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995年1月~2000年10月在我科住院行PTCA术的病人1192例,其中男990例,女202例;年龄22~86岁,平均(58.5±10.1)岁;文化程度从文盲到大学研究生不等,以中等以下文化程度居多;平均住院8.35d。方法:(1)评估: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运用询问、体检、查阅病历等方法收集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直接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108例初次AMI患者分为直接PTCA组(n=65例)和择期PTCA组(n=43例)。直接PTCA组于发病后6±4.23h对梗死相关动脉行PTCA及支架术.择期PTCA组于发病后10±3.41天行PTCA及支架术。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主要终点为死亡和再梗死,次要终点为临床心功能分级、心绞痛分级、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结果:失随访5例(直接PTCA组和择期PTCA组分别为3例和2例),随访率为95.4%。直接PTCA组与择期PTCA组随访6个月内死亡、再梗死、介入治疗及精神状态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心功能分级、心绞痛分级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直接PTCA及支架术治疗AMI较择期PTCA及支架术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和提高患者自理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3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可使梗塞相关冠状动脉获得更早和更完全的再通,使各种并发症减少,死亡率降低”’。我科自1995年12月至今施行急诊PTCA30例,现报告如下。回临床资料本组3O例,男25例,女5例,年龄42~86岁(平均63.9岁)。在患者发病1.5~46h(平均11.3士12.8h)实施PTCA或PTCA十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其中PTCAI4例,PTCA十冠脉内支架安置术16例;首次AMI27例,再次3例;并发心源性休克合并Ill度房室传导阻滞(AVB)6例,并发心源性休克合并急性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