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或后十字韧带胫止点撕脱骨折错位,会使前或后十字韧带功能丧失[1];复位不佳会引起膝关节撞击征或膝关节不稳。自 1888~1996年,我们共收治十字韧带胫点撕脱骨折43例,其中38例采用带孔克氏针引导钢丝整复内固定,获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病人 38例,男 25例、女 13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52岁,平均29.6岁。左侧膝关节26例,右侧膝关节12例。前十字韧带胫止点撕脱骨折29例,后十字带胫止点撕脱骨折9例。交通事故26例,运动损伤9例,其他损伤3例。新鲜损伤31例,陈旧损伤 7…  相似文献   

2.
陈健荣  吴峰  温建强 《中外医疗》2010,29(2):62-62,65
目的探讨改良腘横纹下方稍偏内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法对应用改良切口27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行显露、复位以及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改良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切口小,解剖层次清晰,并发症少,安全实用。结论应用改良入路显露,可以很好的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经双后内侧入路治疗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虞城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均予以关节镜下经双后内侧入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恢复状况。结果术后6周,所有患者骨折均已经达到愈合标准,没有出现移位症状。术后半年随访发现有1例患者推拉试验结果呈阳性,其余患者为阴性,且伸膝时未感到任何限制,有7例患者屈膝10°~15°时存在限制。患者屈膝的平均活动度达到(138.0±5.2)°,膝关节功能分数平均(90.3±4.7)分。结论关节镜下经双后内侧入路治疗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后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损伤后直接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后交叉韧带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我院从2000年1月-2008年4月共收治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8例,采  相似文献   

5.
髌骨骨折临床上较常见,其常伴发内外侧支持带的损伤,而伴发其他损伤较为少见。本文就本院收治的一例髌骨骨折伴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60岁。因"滑倒摔伤左膝疼痛、活动受限6d"于2012年10月入院。查体:左膝关节髌前肿胀、压痛,左膝关节伸屈受限,侧方应力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阴性,后抽屉试验阳性,膝关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并用缝线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2009年对1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应用非可吸收缝线进行骨折复位及固定.根据Meyers-McKeever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分型:Ⅱ型6例,Ⅲ型5例,Ⅳ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8天,平均11 5天.术后使用支具于伸膝位制动4~6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8 2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复查示髁间嵴骨折均愈合,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伤膝关节活动度与健侧一致,关节稳定.结论:关节镜下应用非可吸收缝线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功能良好,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法对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23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行显露、复位以及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对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进行显露,并根据骨折特点进行复位固定,解剖层次清晰,并发症少,安全实用。结论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显露,并掌握骨折块特点。可以很好的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71-74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应用钛缆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间在膝关节镜下应用钛缆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患者14例,关节镜监视下对骨折块进行复位,前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钻取骨隧道,钛缆克氏针张力带固定骨块。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0.0±2.5)个月,术后复查X线示骨折块复位满意,术后3个月复查X线示骨折愈合。末次随访发现13例患者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检查均为阴性,1例患者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弱阳性,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未出现关节僵硬、关节感染。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并使用钛缆克氏针张力带固定骨折块,创伤小、恢复快,方法可靠易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无法开展关节镜条件下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新脱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通过对2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加齿状垫片固定.结果 随访1~2年,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21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 对此类骨折患者采取髌旁内侧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加齿状垫片固定可避免出现膝关节不稳、伸直受限等并发症,获得早期活动,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对8例孤立性后十字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作了切开复位钢丝或螺丝钉内固定,其中3例为新鲜损伤,5例为陈旧性损伤。所有骨折都得到愈合,根据病人的主观意见,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客观临床体征对疗效作评定。  相似文献   

11.
李明  章军辉  刘华  章云峰  狄正林  何志勇 《浙江医学》2018,40(11):1259-1260,1276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胫骨双隧道缝线固定和后内侧小切口锚钉固定后交叉韧带(P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P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分型均为改良的Meyers-McKeever分级Ⅱ、III、IV型。其中采用关节镜下胫骨双隧道缝线固定20例(关节镜组),采用后内侧小切口锚钉固定20例(切开组)。比较术后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愈合情况、膝关节松弛度、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无骨不愈合、关节内感染、深静脉血栓、异常血肿等不良事件发生。切开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关节镜组除1例患者发生胫前皮肤浅表感染外其余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关节镜下胫骨双隧道缝线固定和后内侧小切口锚钉固定PCL止点撕脱骨折均能获得安全有效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喙锁韧带重建在锁骨远端骨折伴喙锁韧带锁骨止点撕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伴喙锁韧带锁骨止点撕脱的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纳入对照组,行重建喙锁韧带锁骨止点结合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术后6个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愈合时间(10.55±1.97)周短于对照组的(13.25±2.35)周(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中疼痛评分[(15.00±0)vs(11.35±4.78)分]、功能评分[(20.48±5.71)vs(17.64±4.83)分]、活动度评分[(35.24±7.52)vs(25.31±6.8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喙锁韧带锁骨止点撕脱的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重建喙锁韧带锁骨止点,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肩关节功能,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喙锁韧带重建在锁骨远端骨折伴喙锁韧带锁骨止点撕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伴喙锁韧带锁骨止点撕脱的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纳入对照组,行重建喙锁韧带锁骨止点结合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术后6个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愈合时间(10.55±1.97)周短于对照组的(13.25±2.35)周(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中疼痛评分[(15.00±0)vs(11.35±4.78)分]、功能评分[(20.48±5.71)vs(17.64±4.83)分]、活动度评分[(35.24±7.52)vs(25.31±6.8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喙锁韧带锁骨止点撕脱的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重建喙锁韧带锁骨止点,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肩关节功能,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胫骨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法对19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行膝后内侧直切口或倒“L”形切口,自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腱肌间隙进入;分别采用钢丝、强生2号线、金属螺钉、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行石膏托固定4—6周取外固定,结合中药熏蒸、CPM活动、手法等促进膝关节屈曲功能恢复。结果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3个月。优良率达94.7%。结论要认识到胫骨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危害性,做到早期、正确的诊断、治疗;膝后内侧切口显露充分、层次简单、创伤小;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关节镜下利用肩袖过线器、半月板缝合套件钻胫骨隧道、爱惜帮缝线固定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31例,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根据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法评价患膝术后疗效。结果31例患儿经3~10个月随访,患膝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无肿胀、疼痛、屈伸受限及关节不稳等。按Lysholm评分法,术前平均评分为51.2分,术后97.5分。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由于缝合技巧、隧道制作以及固定方法的改进,具有对骨骺发育的影响小、操作简便、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单纯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采用膝后内侧倒"L"形切口入路,可用钢丝、螺丝钉或可吸收钉内固定.结果 本组26例,随诊22例,时间8~24周,其中钢丝固定6例,螺钉固定4例,可吸收钉固定12例.膝关节活动无疼痛,屈伸不受限,后抽屉试验阴性,行走无旋转不稳.结论 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采用膝后内侧倒"L"形切口入路,用可吸收钉内固定能避免二次手术,且手术过程简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缝合锚钉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可行性、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采用缝合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2例.结果12例患者获得6-24个月(平均8.5个月)随访,术后骨折复位满意、骨折愈合、关节稳定性良好.结论应用缝合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简便、创伤较小、固定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爱昔邦线捆绑复位内固定方法在未成年人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间对12例未成年人ACL止点撕脱骨折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爱昔邦线捆绑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及Lachman试验来评价.结果:术后1年经X线摄片均证实骨折满意愈合,全部患者均未发生伤肢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亦无伤滕不稳的主诉,Lachman试验均阴性,但有1例患者术后遗留膝关节10°伸直障碍,有1例膝关节屈曲仅达90°,均于术后3个月在基础麻醉下予以手法松解后好转.术前Lysholm评分16~46(26.12±19.88)分,术后1年为97~100 (98.4±2.1)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Tegner评分3~5(4.21±1.4)分,术后1年7~9 (8.35±1.4)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爱昔邦线捆绑复位内固定治疗未成年人的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是一种微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对前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进行缝线栓结固定的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对28例前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行骨折解剖复位缝线固定术,其中男24例,女4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3岁。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按Meyers-McKeever分型为II型7例,III型16例,IV型5例;术前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呈阳性,Lysholm评分为(55.3±1.6)分。患者受伤后到入院的时间分别为1-48周,平均为37周。采用关节镜下骨折复位后,在前交叉韧带定位器引导下,经胫骨上段前内侧创建骨隧道,沿骨隧道将2号Ethibond缝线引入关节腔,利用肌腱线紧密打结,将撕脱骨块解剖复位固定。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骨折块松动脱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6个月。X线片检查示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个月。术后12个月复查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正常者26例,伴有轻度活动受限者2例。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为(92.5±2.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t=42.220,P=0.000)。结论 关节镜下前叉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行缝线固定的手术方法创伤小、固定可靠,有利于实现ACL胫骨止点解剖原点重建,恢复ACL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7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关节镜治疗,对照组35例进行切开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住院方面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升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其膝关节功能评分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远远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疗效明显.能够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