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复方氯霉素耳用滴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评价复方氯霉素耳用滴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方氯霉素耳用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与复方氯霉素滴耳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病原菌转阴情况,井对上述指标进行量化分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d 87.1%,7d 91.4%;对照组5d 22.9%,7d 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氧霉素耳用滴丸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滴耳液。  相似文献   

2.
复方氯霉素用滴丸的制备及临床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聚乙二醇6000,制成含氯霉素,氢化可的松的耳用滴丸,临床试用表明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3.
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春梅  梁翠茵  张念  杨红  李琳 《安徽医药》2005,9(3):167-169
目的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PEG-6000为基质,研究氯霉素耳用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对氯霉素耳用滴丸制备过程的实验,以滴丸的成型,圆整度,重量差异为筛选指标,以药液的保温温度、滴制速度、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主要考察因素,对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并讨论了影响滴丸成型,圆整度及丸重差异的其他因素.结果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1:3、药液温度为80~90℃、滴制速度为50滴/分,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按照此优化条件制备的氯霉素耳用滴丸成型率最高.结论此制备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仅适合于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也同样适合于其他滴丸产品的实验室制备及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杨继章  蒋伯良  姜秋芬 《上海医药》2001,22(11):509-510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耳用滴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证实临床应用效果,为深入研究药效提供依据。方法:以PEG等为基质制备氧氟沙星耳用滴丸,并建立质量标准;所制滴丸应用于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设对照组,观察用液对照组80例,总有效率为84.62%,结果显示P<0.05。结论:本剂型具有局部用药浓度高、作用持久、用药次数少、不流淌、携带方便等优点,可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氧氟沙星耳用滴丸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氧氟沙星耳用滴丸的制备方法。方法:以PEG等为基质制备氧氟沙星耳用滴丸,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结果:本品制备工艺可行,质控方法可行。结论:本剂型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药效时间长等优点,是治疗耳科疾病较理想的新剂型。  相似文献   

6.
呋喃唑酮耳用滴丸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华  周云喜 《中国药房》1998,9(1):22-22
呋喃唑酮(痢特灵)为广谱抗菌药,目前常用的剂型有片剂、粉剂、注射剂、膜剂等剂型。本文根据临床有的医师将呋喃唑酮片剂研磨成粉吹人中耳炎病人的耳道,达到治疗中耳炎的目的而将其制成耳用滴丸,该滴丸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溶散迅速,不阻塞外耳道,从而克服了一般滴耳液易流失、作用不持久等缺点,也避免全身用药的毒副反应。1仪器与试药UV-24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崩解时限测定仪(LB-2B型,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电子天平(德国);滴丸机(自制);呋喃唑酮(西南制药一厂,批号920523);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400…  相似文献   

7.
复方盐酸环丙沙星耳用滴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香菊  龚子东 《中国药房》2006,17(9):670-671
目的:制备复方环丙沙星耳用滴丸,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聚乙二醇为基质制备复方环丙沙星耳用滴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含量。结果:所制滴丸平均粒径0.45mm,粒重40mg;主药盐酸环丙沙星、醋酸地塞米松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0~120、4~24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RSD=0.36%)、99.5%(RSD=0.27%)。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氟罗沙星耳用滴丸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氟罗沙星耳用滴丸的制备方法.方法:以PEG等为基质制备氛罗沙星耳用滴丸,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结果:本品制备工艺可行,质控方法可靠。结论:本剂型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药效时间长等优点,是治疗耳科疾病较理想的新剂型.  相似文献   

9.
复方黄连耳用滴丸的研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道了复方黄连耳用滴丸的制备及含量测量方法,实验通过筛选,确定以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0为裁体,丙二醇为增塑剂,用滴制法制成滴丸剂。其重要差异限度,溶散时限均符合199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滴丸中盐酸不檗碱量,结果准确,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复方黄芩耳用滴丸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艳  房德敏 《天津药学》1998,10(2):88-90
介绍复方黄芩耳用滴丸的制备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滴丸中黄芩甙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制剂提供了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胡燕  张雪峰 《齐鲁药事》2011,30(9):526-527
目的制备复方妥舒沙星滴耳液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妥舒沙星含量.结果妥舒沙星在10~6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1.01%(n=9).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复方氟康唑滴耳剂,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康唑含量,单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含量)。结果:氟康唑的线性范围为60~300μg/mL,回归方程C=-0.5989±714.365△A(r=0.9999,n=6),回收率为98.18%~102.39%;替硝唑的线性范围为5~25μg/mL,回归方程C=0.049±28.128A(r=0.9999,n=6),回收率为97.50%~102.73%。结论:复方氟康唑滴耳剂制备简单,质量稳定,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13.
复方氟罗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雷  李欣  张振家  孙卫红 《中国药房》2001,12(8):468-469
目的 :研究复方氟罗沙星滴耳液的质量控制、稳定性及疗效。方法 :以氟罗沙星为滴耳液主药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氟罗沙星在2~12μg/m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r=0 9998 ,平均回收率为100 38 % ,RSD为0 39 % (n=6)。制剂质量稳定 ,疗效确切。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 ,质控方法可靠 ,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司帕沙星耳用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温坚  林三清  夏敬民 《中国药师》2010,13(7):973-975
目的:探讨司帕沙星耳用凝胶的制备及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司帕沙星为主药,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耳用凝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司帕沙星的含量,并考察制剂的稳定性.结果:在298 nm波长处,司帕沙星检测浓度在2~12 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为0.63%(n=5).室温放置2个月,样品均未发生分层,其颜色、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操作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报道氟罗沙星滴耳剂的处方、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罗沙星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0.18%,RSD为0.035%(n=4)。体外抗菌试验表明该制剂与氟罗沙星原料显示一致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报道氟罗沙星滴耳剂的处方、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罗沙星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0.18%,RSD为0.035%(n=4)。体外抗菌试验表明该制剂与氟罗沙星原料显示一致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乳酸环丙沙星耳用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卡波姆940及CMC-Na为凝胶基质制备乳酸环丙沙星耳用凝胶,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乳酸环丙沙星含量.结果:在一定条件下,乳酸环丙沙星与氢化可的松在20 min内能很好分离,线性范围为0.05~ 1.06 mg/mL,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结论:该制剂工艺合理,简单可行,质量可控,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制备盐酸莫西沙星耳用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凝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莫西沙星含量,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盐酸莫西沙星进样量在0.4μg~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0.43%,n=9).该制剂对家兔耳未见刺激性发生.结论 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易行,稳定性好,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备复方多塞平霜及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并观察其在临床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97 nm处,直接测定多塞平的含量;对243名用药2个疗程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多塞平在10~70μ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为0.6%(n=5)。临床总有效率为82.2%。结论 制剂处方合理,检测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治疗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