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从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实施依从性干预后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观察组,将2016年1~12月该院实施依从性干预前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接受依从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项目(WHO DASⅡ)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以及家庭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和ITA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WHO DAS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出院后3个月ZB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从性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提升预后效果,减轻家庭照顾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在精神科住院诊断为酒精依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行为指导、全程健康教育,并对其家属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药物替代疗法。两组均为治愈戒断出院。出院6个月后上门随访,比较两组复饮率。结果:实验组1例,对照组2例未获随访,按实际完成处理。实验组有59例,对照组58例纳入结果分析,实验组复饮率(40.68%,24/59)低于对照组(84.48%,49/5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酒精依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行为,帮助其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复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符合CCMD-3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研究组采用家庭式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整体的健康教育干预,而对照组只采用单纯对患者本人进行健康教育,两组均进行为期8周的健康教育干预。出院后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出院1年,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疾病复发率:研究组16.98%,对照组50.94%,两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和家庭干预对酒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方法将2003-04/2004-04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戒毒科住院的戒酒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0),治疗组进行心理治疗,并对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药物替代疗法,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复饮率。结果治疗组1例、对照组4例未获随访,按实际完成处理,治疗组有32例、对照组有26例纳入结果分析。治疗组的复饮率(25%,8/32)低于对照组(77%,20/26),差异有显著性(χ2=5.371,P<0.05)。结论对酒依赖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和家庭干预可降低患者的复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健康教育方案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10月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健康教育,出院后科室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基于最佳证据的健康教育方案,按照执行进度表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1个月后服药依从性得分、抗凝知识得分、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INR达标率及定期监测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实施抗凝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当天和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抗凝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R达标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定期监测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基于最佳证据的抗凝健康教育方案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患者按所居住的社区街道入组,北塘区为干预组(41例),崇安区为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出院时予健康指导。干预组于出院转入社区后,予持续进行护理延伸服务,并建立延伸服务档案。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社会支持程度和戒酒情况,并计算复饮率。结果随访12个月末时,干预组患者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戒酒效果好于对照组(χ2=10.722),复饮率低于对照组(χ2=8.81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延伸服务能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提高戒酒效果,降低复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连续性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生活方式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6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生活方式及复发率、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改善,观察组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医嘱依从率为93.85%,高于对照组的7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复发率为8.46%,高于对照组的2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接受连续性健康教育可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善,提高医嘱依从性,降低出院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甲状腺素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2-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206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0例,出院后两组患者均按医嘱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于患者出院后1、3个月门诊复查时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定,并收集患者复查时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结果.结果 出院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TSH水平维持在推荐水平的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维持血清TSH处于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癌症患者疼痛强度、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10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疼痛强度、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疼痛强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强度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疼痛强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服药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QLQ-C30量表功能区域各因子评分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实验组QLQ-C30量表功能区域各因子评分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QLQ-C30量表症状区域各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干预后实验组QLQ-C30量表症状区域各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癌症患者接受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可更好控制其疼痛程度,增强其用药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青光眼患者随访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均等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出院后1周、1、3、6个月时的随访依从性,观察干预前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出院后1周时,观察组随访依从率为100%,对照组为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6个月时,观察组随访依从率均在90%以上,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各项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显著提高青光眼患者的随访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对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态度和依从性和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50例,其中试验组退出5例,对照组退出7例。试验组由合作小组成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6个月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对照组接受病房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态度及依从性和跌倒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的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及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患者跌倒预防的知识水平、态度以及依从性,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敖梅  谢春燕  阮舒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3):221-224
目的探讨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接受早期心脏康复,对照组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对患者的家庭康复进行干预。干预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家庭康复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家庭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的使用有利于促进慢性心力衰竭居家患者的心脏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戒酒互助小组对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科住院的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戒断症状消失、病情稳定后,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组进行戒酒互助小组辅导。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治疗态度与自知力问卷(ITAQ)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半年后复饮率。结果治疗后,干预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ITAQ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且干预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随访6个月后复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戒酒互助小组可以有效改善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态度与自知力,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复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心病日间手术患者术后阶段性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6月行冠心病日间手术的116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8例仅给予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阶段性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出院后不同时间段服药依从性、门诊复查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出院1周时服用依从性、门诊复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3个月、6个月与1年时用药依从率及门诊复查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出院1周时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6个月与1年时均高于出院1周时,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行冠心病日间手术的患者实施术后阶段性强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服用依从性、门诊复查率,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何文婷 《当代护士》2017,(11):104-106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葡萄膜炎患者出院后激素药服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本科收治的葡萄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干预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及出院护理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为其制定个体化的激素药服药执行方案,给予强化健康宣教及出院后电话回访指导。采用Morisky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服用激素药依从性变化。结果干预组出院后1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健康宣教及电话回访指导可提高患者对患病知识及激素规范用药认知,提高其激素药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通过对甲状腺手术的出院患者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 将出院的73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出院的奇偶数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用普通门诊挂号治疗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出院后采用跟踪式健康教育.出院一年后,测定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变化及复发情况,同时调查患者的社会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治疗依从性差别不大,差异无显著性;电话回访1年后对比,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复发少,社会满意度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甲状腺手术的出院患者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社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对酒依赖患者戒酒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酒依赖患者住院号末位奇偶分组,奇数为研究组、偶数为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增强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戒酒效果。结果:3个月后,研究组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焦虑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6个月复饮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酒依赖患者的自我效能可提高戒酒效果,降低复饮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化关怀照护模式在乙醇戒断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如东县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乙醇戒断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系统化关怀照护及常规护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90(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出院后2、4、10周的乙醇复饮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L-90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CL-90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39±0.54)、(3.55±0.7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P0.05);出院后2周,两组患者的乙醇复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4、10周,观察组患者的乙醇复饮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系统化关怀照护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改善乙醇戒断综合征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出院后的乙醇复饮率,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背景的自我效能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6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24例哮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出院时接受以家庭为背景的自我效能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饮食依从性、运动锻炼依从性、吸入治疗依从性、规范用药依从性及定期复诊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活动能力、临床症状、社交心理影响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以家庭为背景的自我效能干预能有效提高哮喘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与自行设计的功能锻炼执行表相结合的方式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综合干预,观察其对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6月30日本科收治的8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评估、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利用健康信念模式及自行设计功能锻炼执行表联合进行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干预。评估两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自理能力(ADL) Barthel指数评分及康复指标。结果干预组在患者入院第7天后的依从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55.0%,入院第14天后的依从率为100%,远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住院后两个星期、1个月、出院时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干预组入院第6周和出院后1个月的康复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功能锻炼执行表与健康信念模式联合干预能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