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加抗痨治疗结核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2HRZE/4HR抗痨方案,手术切除瘘管及肛周结核病灶,术后每日用中药坐浴、熏洗伤1:3及利福平、异烟肼混合液换药治疗的52例结核性肛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结核性肛瘘均一次手术治愈,疗程15-30d,随访1~3年,均无复发。结论结核性肛瘘应全程抗痨治疗与手术切除结核病灶相结合,术后伤口用中药坐浴、熏洗,抗痨药物换药,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结核病灶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结核性肛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特点和规律。方法1999—2005年共收治结核性肛瘘32例,就结核性肛瘘发生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愈合时间最短19天,最长51天,平均32天。结论病理检查对结核性肛瘘的诊断意义大,早期手术切除病灶,全程、足量抗结核治疗疗效满意,术后中药熏洗和正规换药能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结核性肛瘘的诊治特点,以提高其一次性治愈率,减少误诊、误治,回顾分析2001年10月至2009年9月我科收治的2]例结核性肛瘘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21例患者均~次性治愈,创口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17~52d,平均34d。术后无肛门畸形及肛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随访1~5年,无复发。结果表明,结核性肛瘘的病理检查具有特征性改变。结核性肛瘘一次性治愈的关键,除早期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外。全程、足量、规律、联合的正规抗结核治疗亦十分重要。术后中药熏洗坐浴和利福平纱条换药,可加速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腱鞘结核所致的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观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1例术前不能明确病因的腕管综合征患者行手术治疗,广泛切除腱鞘滑膜上病灶组织,经病检确诊为结核性腱鞘滑膜炎,术后行抗痨治疗.通过随访观察症状的改善、神经肌电图的变化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11例随访6~18个月,9例术后1周神经症状缓解,1个月后麻木症状消失.术后6个月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较术前明显改善,结核未复发,手指功能恢复良好,未产生并发症.结论 结核性腱鞘滑膜炎好发于腕部屈肌腱,是引起腕管综合征病因之一.手术切除病灶,加上抗痨治疗和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4年以来共收治不典型结核性肛瘘12例 ,均经手术、全程抗痨治疗及术后换药治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中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18~ 31岁 ,平均2 5 5岁。病史 6个月~ 2年 ,平均 12 5月。其中单纯低位瘘 8例 ,高位瘘 2例 ,马蹄形瘘 2例 ,合并肺结核 5例 ,骶髂关节结核 3例 ,腰椎结核 1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术治疗 低位瘘沿瘘管方向全层切开 ,高位瘘则行切开挂线术 ,对马蹄瘘行后正中主灶切开 ,支管剔除 ,手术时需彻底清除管壁及坏死组织。2 2 抗痨治疗 一旦确诊即口服异烟肼 30 0mg ,1次 /d。利福平 4 5 0mg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46例胸壁结核病人的手术治疗经验教训,总结出完善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抗痨方案、彻底的病灶清除是手术成功的保障。结果246例病人术后伤口全部愈合,1年内复发5例,经二次手术治愈。结论胸壁结核术前需做完善的术前准备,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合适的手术时机,彻底的病灶清除,术后抗结核治疗6~9月以上,可避免或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7.
我们总结了 1992年以后收治的 8例结核性肛瘘 ,均经药物治疗而获痊愈。现将临床结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2 0~ 45岁 ,平均 32岁。病程6个月~ 3年。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和低位复杂性肛瘘各 2例 ,高位单纯性肛瘘 1例 ,高位复杂性肛瘘 3例。 1例拍胸片显示肺部有钙化影。2 治疗方法低位单纯性肛瘘行管壁全切除术 ,低位复杂性肛瘘行切开术 ,高位肛瘘行切开挂线术。患者均于手术时取瘘道管壁组织送病理检查 ,病理诊断为结核性瘘管。瘘管切开或切开挂线的换药方法 :浅显处用止血钳去除脓苔或腐肉。位置较深处 ,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慢性滑膜炎所致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22年2月至10月手术治疗7例慢性滑膜炎所致腕管综合征, 术中广泛切除滑膜病灶组织, 彻底松解腕横韧带, 切除标本送病理、细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术后予消肿、止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依据术后症状改善、滑膜炎是否复发、疼痛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病理结果均示滑膜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 术后1例证实结核性滑膜炎予抗结核治疗, 术后随访6~14个月, 正中神经卡压症状明显改善, 滑膜炎无复发, 局部无疼痛, 手指屈伸活动可。结论手术治疗慢性滑膜炎所致腕管综合征疗效满意, 术中广泛切除滑膜病灶组织, 松解正中神经是预防复发和确保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更换引流方式,探讨胸壁结核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8例胸壁结核并窦道形成患者,术前常规三联抗痨一个月后,行手术彻底切除结核病灶,术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病愈出院后继续三联抗结核6个月。结果 38例患者一次性治愈率100%,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 胸壁结核术前需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彻底行病灶清除,术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方式,并继续抗结核治疗,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术后病灶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手术切除和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58例头面部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根据恶性肿瘤手术原则,彻底切除病灶,应用原位缝合9例,游离皮片18例,局部皮瓣31例的方法进行修复。结果:本组58例,除1例皮片移植表皮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伤口二期愈合外,其余植皮及皮瓣均一期修复,供区均一期愈合,颜面部外观满意。完成随访的42例中,1例面部鳞癌经局部皮瓣修复术后1年复发,再次扩大切除行皮片移植术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其余41例均未见复发。结论:对于头面部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应早期诊断,依据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彻底切除病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可降低复发率,修复缺损应最大程度兼顾缺损区域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11.
结核性肛瘘2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核性肛瘘临床少见 ,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易漏诊、误诊 ,造成治疗上的困难。我院 1985—2 0 0 2年收治 112 4例肛瘘 ,其中 2 8例结核性肛瘘误诊为高位性肛瘘 ,久治不愈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2 8例中男 2 1例 ,女 7例 ;年龄 2 6~ 5 2岁 ,平均39岁。施行肛瘘手术 19例 ;激光痔疮治疗机治疗 9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术激光敷药治疗法 在鞍麻或骶麻下行瘘管切除术。术式根据瘘管的分枝及解剖部位而定。术中可借助激光对瘘道行止血治疗 ,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局部引流换药 ,也可行拔脓生肌散外敷。2 2 瘘管注射脱管治疗法 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疝补片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2例应用疝补片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60min,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手术切口无红肿,切口均甲级愈合。平均住院时间(6.2±1.6)d。术后随访3年,均无病灶复发、感染及切口疝发生。结论病灶较大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做到根治性切除;病灶切除后,可应用疝补片彻底修复较大的腹壁缺损,防止术后切口疝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肛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358例不同类型肛瘘的治疗过程,低位肛瘘一次切除,高位肛瘘低位切开,高位挂实线,窦道(支管)挂浮线;科学有效的术后治疗.结果 一次手术治愈324例,一次手术治愈率90.5%;二次手术治愈34例,13例为第一次手术病灶切除不完全,21例为手术后换药不妥而假愈合.结论 不...  相似文献   

14.
手部化脓性肉芽肿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部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误诊和治疗选择。方法:对确诊与手术治疗的35例手部化脓性肉芽肿病例,进行电讯或门诊随访。结果:确诊前35例化脓性肉芽肿均误诊为伤口感染,长期换药,经久不愈,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愈合后无复发,结论:防止化脓性肉芽肿的误诊,完整手术切除病灶能根治。  相似文献   

15.
我院肛肠科自1990~1997年收治结核性肛瘘48例,采用全程抗痨化疗、病灶清除、伤口换药及中药坐浴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42例、女性6例;年龄18~62岁,其中20~40岁34例,占7083%;病程1月~11年。低位肛瘘38例、高位肛瘘4例、粘膜下瘘4例、皮下瘘2例。合并肺结核29例,其中活动期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21例,结核性胸膜炎8例,附睾结核4例,肾结核3例。2 治疗方法21 全程化疗 我们采用2HRZE/4HR方案,即异烟肼300mg、利福平450mg、吡嗪酰胺1500mg、乙胺丁醇750mg,1次/d顿服,强化治疗2个月;利福平450mg、异烟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肛瘘的最佳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方法对206例高位复杂肛瘘行挂浮线治疗,观察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06例1次手术治愈204例,治愈率为97.9%。2例接受了2次手术,均为首次手术前误诊,术后病理确诊结核性肛瘘1例,克罗恩病1例。187例病人随访0.5~3 a,无复发、肛门狭窄变形、肛管缺损、肛门移位及黏膜外翻等后遗症。3例有轻度感觉性肛门失禁,有少许分泌物外溢,未影响肛门的正常功能。结论低位瘘管切除加高位挂浮线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种创伤小、瘤体切除彻底、术后痛苦少的甲下血管球瘤手术方式并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甲板生长情况。方法 2008年6月-2017年3月,对收治的28例甲下血管球瘤患者均采用甲板局部开窗结合显微外科手术完整摘除甲下血管球瘤,8/0可吸收线缝合甲床,原位覆盖甲板,仅于术后第3天更换纱布一次,随诊观察患者愈合情况。结果术后镇痛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2~3分,术后第3天无镇痛药物应用情况下换药,VAS评分1~2分。术后经12~20个月随访,术前疼痛症状均消失,甲板生长光滑无异常,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结论甲板局部开窗,可在最大限度内减小拔甲对正常甲床的损伤,结合显微镜直视下切开甲床、分离血管球瘤组织,具有创伤小、术中瘤体显露清楚、切除彻底优点,同时原位覆盖甲板组织可减少换药次数及换药时疼痛,故甲板局部开窗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甲下血管球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01—2014-04间收治的2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内异症患者均有下腹部手术史,其中20例继发于剖宫产术后,1例继发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发病潜伏期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P0.001)。21例患者均手术切除腹壁异位病灶,术后病理结果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随访7~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往往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即可初步确诊。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对于较大而深的病灶,适当扩大切除范围,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复发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 10例脊柱结核患者行手术治疗,4例行病灶前路清除植骨融合术,6例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10例均用三联抗痨治疗至术后9~12个月。结果 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及伤口不愈,随访2年后Frankel评分为D级2例,E级8例。后期脊柱后凸畸形2例。结论 及时正确的手术干预及规范化的抗痨治疗是提高脊柱结核治疗效果的关键。彻底的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并一期内固定术可以有效防止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结核性蹄铁形肛周脓肿合并肛瘘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院收治1例结核性肛周脓肿合并肛瘘患者,经一次手术及一次扩创,全身抗痨加局部换药,一次性治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