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腰骶段椎管内肿瘤术后采用俯卧位护理对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病区接受腰骶段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术后采用俯卧位护理,对照组术后采用仰卧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切口愈合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切口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脑脊液外漏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俯卧体位护理有助于减少腰骶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脑脊液漏,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谭仁林  韩琦 《广西医学》2010,32(10):1254-1255
目的总结腰椎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术后并发脑脊液漏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经治疗后,脑脊液漏停止,切口Ⅰ期愈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椎管内感染和颅内感染。经1~3年随访,脑脊液漏无复发,术前神经根症状消失,无硬脊膜囊肿形成。结论术中重视手术技巧、及时修补是防止脑脊液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的疗效.方法: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17例,均采用显微手术进行肿瘤切除,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随访半年观察预后.结果:17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者13例,大部切除者4例;患者手术后功能、症状改善13例,改善不明显3例,术后症状加重1例;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脑脊液漏2例,随访未发现颈椎不稳.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物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16例椎管内肿物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术后切口及引流管护理、预防感染,出院指导等。结果 16例脑脊液漏患者中,12例一期愈合,4例经缝合手术皮缘愈合。结论术后精心护理在防治椎管内肿物术后脑脊液漏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椎管内肿瘤术后脑脊液漏可行局部加压包扎加体位调节及药物应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或皮下引流,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13例椎管内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11例患者采取局部加压包扎,持续蛛网膜下腔的方法获得痊愈;2例患者因合并脑积水,高颅压症状,采取上述方法无效后,选择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10d漏口愈合。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合并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症状的椎管内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椎管内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31例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患者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31例患者中,出现1例脑脊液漏,通过针对性的处理后痊愈;出现2例便秘,通过有效的处理后患者的排便正常,手术切口出现1例脂肪液化,通过扩创后痊愈。结论对椎管内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确保患者手术的成功,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脊柱手术后合并脑脊液漏52例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文探讨与分析脊柱手术后脑脊液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997年1月~2002年7月发生的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5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2例脑脊液漏中除1例拔管后合并深部脓肿再次手术清创、灌洗引流,3例拔管后伤口深部积液出现肢体麻木经穿刺等处理而愈,其他病例拔管后经过正规有效的保守疗法均获治愈。结论:脑脊液漏的发生与硬膜本身病理状况和术中梗伤有关,预防的关键在于术者熟练技巧,耐心细致操作,避免损伤硬膜,一旦发现硬膜损伤应进行仔细有效的修补。处理上注重防止感染和支持治疗,头低俯卧体位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颈椎肿瘤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较多,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手术伤口经久不愈、椎管内感染、脑脊液囊肿或引起长期头痛症状。近年来,我科在经颈前路颈椎椎管内肿瘤的切除手术中,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以预防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9.
脑脊液漏是由于手术操作导致硬脊膜破裂,引起术后脑脊液通过引流管或手术切口流出体外,若处理方式不当,可导致术口不愈合、感染,甚至椎管内感染.椎管内感染是脑脊液漏的严重并发症,因脑脊液循环涉及颅内,故感染可能波及神经中枢,导致颅内感染等,McClelland等报道脊柱手术后颅内感染率为0.4%[1].脑脊液漏常见于腰、颈椎手术术后,胸椎手术脑脊液漏报道较少,我们回顾性分析36例胸椎手术且术中发现硬脊膜破裂病例,其中7例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板成形术在椎管内肿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2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椎管内肿瘤患者。根据其手术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取椎板成形术,共72例;对照组行椎板切除术,共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全切率、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术后1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根据随访记录,比较患者术后2年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椎管腔最窄处的截面积、脊柱不稳率、脊柱成角畸形发生率。结果:术中治疗组手术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16.7%)显著高于治疗组(2.8%)。随访2年后治疗组椎管腔最窄处的截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脊柱不稳率及脊柱成角畸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年治疗组脊髓神经功能有效恢复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椎板成形术开放椎管,出血量更少,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低,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应广宇 《大家健康》2013,(12):71-72
目的:探讨单侧半椎板显微手术在治疗椎管内硬膜下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于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采用单侧半椎板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椎管内硬膜下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单侧半椎板开窗显微手术切除的30例椎管内髓外膜内肿瘤,29例全切除,1例脂肪瘤患者因肿瘤与神经根关系密切行部分切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无切口感染及脑脊液漏发生。卧床时间短,恢复快。随访时间3个月至22个月,平均14个月,没有发现肿瘤复发或椎体滑移。结论:经单侧半椎板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手术创伤小,对脊柱结构破坏少,避免术中过度显暴露,术后脊柱的三柱结构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有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尤其是颈段和腰段),术后患者恢复快,适用于绝大部分椎管内硬膜下肿瘤。  相似文献   

12.
脊柱爆裂性骨折及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椎管内硬脊膜下肿瘤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常伴有硬脊膜损伤或者手术需要打开硬脊膜,脑脊液漏是其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2.3~9.4%。持续脑脊液漏会影响切口的愈合,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伤口不愈合甚至感染,严重者引起椎管感染,危及生命。我科2006年1月-2008年8月对15例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平均随访1年6个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1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0例切口Ⅰ/甲愈合,脑脊液漏停止;感染1例切口Ⅰ/丙愈合,脑脊液漏停止;经过随访脑脊液漏无复发.结论 术中及术后加强预防可以有效的减少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在治疗上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熟练的手术技巧采用手术缝合方法对硬膜损坏处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4.
神经外科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神经外科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神经外科手术后脑脊液漏与手术操作不当有关,多见于儿童及有头皮下积液者。经阻断脑脊液来源、提供脑脊液去路,保证了切口在无脑脊液压力下对合,并采取避免线结反应切口烂开的措施,脑脊液漏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手术后脑脊液漏重在完善手术操作,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5.
椎管内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椎管内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减少漏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 1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行手术治疗 ,2例为椎管内硬脊膜外囊肿 ,4例为髓外硬脊膜下囊肿 ,4例为神经根袖套部囊肿 (Tarlov囊肿 )。术后 7例症状消失 ;3例好转 ,其中 1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 ,伤口二次缝合未成功 ,后经内引流后切口愈合。结论 椎管内囊肿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复杂 ,不典型 ,与椎管内肿瘤及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相似 ,易发生漏诊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CT)和磁共振成像 (MRI)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对症状及体征明显者宜施行手术治疗。手术要点是切除囊肿壁及蒂部 ,同时解除对神经根及脊髓的压迫。手术治疗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脊液漏是腰椎术后的并发症之一,持续脑脊液外漏会阻碍切口愈合,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致伤口不愈合、伤口感染、椎管内感染、甚至影响生命。因此护理人员细致的观察、正确的护理是治疗的关键。2003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共行腰椎管内手术250例,并发脑脊液漏6例,发生率2.  相似文献   

17.
颅脑行骨瓣开颅术后,发生切口皮瓣下脑脊液积液,是脑脊液漏的一种。严重影响皮瓣与骨瓣粘附,延缓切口愈合,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切口脑脊液漏、切口感染、脑膜炎、脑脓肿等,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影响其生命质量。现对42例皮下脑脊液积液患者分析其发生原因,以及采取各种治疗、护理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种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2015年间我科室120例脊柱手术致脑脊液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 EC 耳脑胶结合阔筋膜术中进行封堵,再放置明胶海绵保护硬脊膜;对照组给予直接丝线连续缝合,再用筋膜、明胶海绵覆盖保护硬脊膜。两组术后均放置伤口引流管经椎旁肌由切口旁引出,再接无菌负压引流袋低位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脑脊液漏、伤口脑脊液渗、皮下积液、头痛、伤口感染、颅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257.3±46.2)mL,拔管时间(2.75±1.13)d,均少于对照组的(524.6±83.3)mL 和(7.05±1.68)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头痛、伤口脑脊液渗、皮下积液、伤口感染、颅内感染的例数分别是2例、2例、3例、1例、1例、0例,对照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头痛、伤口脑脊液渗、皮下积液、伤口感染、颅内感染的例数分别是9例、8例、10例、3例、2例、0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EC 耳脑胶结合阔筋膜、明胶海绵术中封堵处理脊柱手术致脑脊液漏的效果优于直接丝线连续缝合+筋膜、明胶海绵覆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术后脑脊液漏继发皮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脊柱组完成手术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术中、术后发生脑脊液漏者186例,选取其中继发皮下积液且规律随访的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法依据患者脑脊液漏严重程度以及胸脊髓病恢复情况决定。采取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JOA)改良11分评分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脊髓功能,将手术前后的JO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者6例,均接受椎管后壁切除及“涵洞塌陷法”360°脊髓环形减压术,单纯黄韧带骨化行椎管后壁切除术者5例。随访时间30~131个月,平均(85±34)个月。术前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至8年,中位数18个月;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2~6 d,平均(4.2±1.1) d;围手术期出现发热患者10例,最高体温(37.3~39.7) ℃,其中高热患者2例,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10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随访发现脑脊液漏全部吸收,其中拔出引流管后加压包扎伤口者8例,局部穿刺抽液后加压包扎伤口者2例;1例患者因保守治疗无效,继发脑脊液假性囊肿而接受再次手术治疗。11例患者的JOA评分从术前的(3.8±1.6)分升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9±1.2)分,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0.8%。没有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胸椎管狭窄症术后脑脊液漏继发皮下积液者多数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只有出现脑脊液假性囊肿压迫脊髓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应用输液调节器控制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及切口愈合不良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0月经持续腰大池加输液调节器控制脑脊液引流治疗的50例术后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颅脑外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脑脊液漏20例,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下积液伴脑脊液漏20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应用持续腰大池加输液调节器控制引流脑脊液,配合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术后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一种安全、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