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统计我院169例老年手术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低氧血症、术后疼痛、睡眠时间减少等的发生情况,对资料进行2χ检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169例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谵妄20例,发生率为11.8%。≥70岁的高龄患者、术中与术后发生低氧血症者、术后疼痛与睡眠时间减少与谵妄发生有关(P<0.01)。高龄患者、术中与术后发生低氧血症者、术后疼痛是谵妄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应给予高龄患者特别注意,围术期预防低氧血症,良好的术后镇痛及睡眠对预防术后谵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术后出现谵妄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硬膜外麻醉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8例行硬膜外麻醉手术的老年病人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谵妄的病例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发生谵妄60例,发生率11.6%,与其年龄、低氧血症、低血压、睡眠状况、疼痛和使用的药物有关。结论围术期应给予高龄患者特别关注,预防低氧血症、低血压,改善睡眠状况,良好的术后镇痛及慎用药物对预防术后谵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围手术期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90例手术患者 ,监测围手术期SpO2 的变化 ,分析其发生率及治疗措施。结果 :围手术期低氧血症发生率为 5 0 % (4 5 90 ) ,老年人及胸部手术患者易发生低氧血症。氧疗及术后镇痛能提高缺氧患者SpO2 。结论 :围术期低氧血症常见原因与患者本身情况、麻醉及手术因素等有关 ,氧疗及术后镇痛能有效治疗围术期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4.
聂玲  魏宏  奉光举  罗晓敏  吕倩茹 《海南医学》2012,23(17):151-152
目的 探讨全麻苏醒期谵妄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全麻患者苏醒期发生谵妄的临床资料,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苏醒期谵妄的发生与高龄、术前焦虑、手术创伤、术后疼痛、低氧血症、麻醉药物等因素相关.结论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纠正围术期低氧血症、减少手术创伤、优选麻醉药物、采取有效镇痛、加强监测和安全护理可以减少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降低苏醒期谵妄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胸部物理治疗和宣教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谵妄发生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并能配合肺功能测定老年患者2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23):术前3天发放物理治疗宣教手册并让患者自己获取相关信息。试验组(n=120):术前3天行胸部物理治疗和宣教并指导患者至少3次重复呼吸练习训练。术后:所有参与者都进行标准化的早期呼吸练习和下床活动。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中、术后1、2、3天行动脉血气检查并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等数值,记录术前和术后肺功能,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1、2、3天PaO2、SaO2升高,PaCO2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肺不张、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发生率降低,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更少(P 0.05),两组患者谵妄主要发生在术后前两天,试验组患者谵妄发生率降低(P 0.05)。结论术前胸部物理治疗和宣教能减少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和谵妄发生,对谵妄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老年病人术后谵妄因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麻醉手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99年8月-2001年4月的496例老年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术后谵妄58例,发生率为11.7%。其ASAⅢ级、低氧血症、术后疼痛的病例较非谵妄病例高,P<0.05。结论: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围术期充分吸氧,良好的术后镇痛对预防术后谵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低氧血症的监测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低氧血症的监测及意义。方法 选择 62例施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 ,于术前及术后 1~ 4d ,在晨间停止吸氧 3 0min后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 5 0 .0 0 % ,术后 1~ 4d动脉血氧分压较术前明显降低 (P均 <0 .0 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 6.45 %。结论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容易发生低氧血症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处理 ,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在围术期部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65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212例。入院后每日采用CAM法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术后谵妄发生与结束的诊断依据。针对术后谵妄发生的高危因素制定综合干预措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并根据CAM及DRS-R-98等方法进行评估,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谵妄严重程度、住院时间等进行记录及统计分析。结果:经综合干预后,干预组谵妄发生率为12.50%(14/112),术后谵妄持续平均时间为(2.08±0.82)d,术后谵妄严重程度得分为(9.12±3.25)分,平均住院时间为(9.80±2.15)d,较对照组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在围手术期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围术期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谵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发生谵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50例腹部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谵亡的23例(14.7%)进行谵妄评定,必要时使用吸氧,全身支持疗法,地西泮或氟哌啶醇进行治疗.结果 23例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为低氧血症、术后疼痛、睡眠障碍、手术应激反应、药物毒性作用、贫血、脱水低蛋白血症等.利用吸氧,全身支持疗法,地西泮或氟哌啶醇进行治疗后,临床效果较满意.结论 针对病因积极预防与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本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择衢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74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患者为谵妄组,198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未发生谵妄的患者为未谵妄组。对2组患者性别、既往谵妄病史、入院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助听器使用、骨折类型、术前准备不充分、吸入麻醉、手术时间、术后有无低氧血症、术后发生剧烈疼痛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显示既往谵妄病史、入院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助听器使用、骨折类型、术前准备不充分、吸入麻醉、手术时间长、术后有低氧血症、术后发生剧烈疼痛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谵妄病史、入院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助听器使用、骨折类型、术前准备不充分、吸入麻醉、手术时间长、术后有低氧血症、术后发生剧烈疼痛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既往谵妄病史、入院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助听器使用、骨折类型、术前准备不充分、吸入麻醉、手术时间长、术后有低氧血症、术后发生剧烈疼痛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重视危险因素,做好治疗和护理,预防术后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归脾汤对预防围术期老年转子间骨折术后谵妄发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后至术后第7天给予归脾汤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腹部外科高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24.0%,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腹部手术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整体护理模式可提高高龄患者手术耐受力,降低病症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关系.方法 将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在围术期实施综合保温措施,对照组80例采取常规保温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低体温及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为5.0%,低体温发生率为7.5%,均低于对照组的16.3%、48.8%(P<0.05).体温≤36℃的患者SSI发生率为26.7%(12/45),高于体温>36℃患者的4.3%(5/115)(P<0.01).结论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与围术期低体温有关.综合保温措施可有效预防围术期低体温发生,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上腹部手术治疗吸入七氟醚对其围术期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均接受上腹部手术治疗,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丙泊酚吸入,试验组则给予七氟醚吸入,对比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即刻、术后6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的IL-6、CRP水平均较麻醉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IL-6、CRP水平稳定性更高(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在非心脏手术前吸入七氟醚,可以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7,(5):678-679
目的:探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精神障碍(POP)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将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476例按照术后是否出现精神障碍分为POP组(48例)和非POP组(4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手术情况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POP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策略。结果:476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48例(10.1%);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患者在年龄、合并基础病、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电解质紊乱、术后低蛋白血症、术后高血糖等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年龄、合并基础病、麻醉及术后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均是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发生PO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发生精神障碍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干预,以降低PO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我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收集建库至2013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危险因素研究文献,按纳入和剔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RevMan 5.2软件对病例对照文献进行Meta分析,对病例总结文献统计各危险因素的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病例对照8篇,病例总结8篇。病例对照文献累计病例353例、对照2 008例。老年术后谵妄各因素合并OR值(95%CI)分别为:低氧血症2.58(1.59,4.18)、合并肺部感染4.76(1.36,16.67)、合并高血压2.16(1.20,3.89)、合并冠心病1.50(0.82,2.73)、术后疼痛3.18(1.63,6.20)、全身麻醉3.64(0.94,14.11)、手术时间32.30(-37.67,102.27)、高龄(≥70岁)0.99(-0.46,2.45)。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氧血症、合并肺部感染、合并高血压、术后疼痛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病例总结文献累计病例共404例,其中低氧血症、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62.6%(253例)、55.9%(226例)。结论 术前合并高血压、肺部感染,术后低氧血症、疼痛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伯康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2):1668-1670
目的: 探讨吸入性麻醉药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缺血性心脏病且需其他部位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静脉麻醉的方式,治疗组采用吸入性麻醉的方式,比较吸入性麻醉药物和静脉麻醉药物对围手术期心脏事件和术后心肌缺血事件的影响,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发生率31.25%,低氧血症6.25%,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37.50%;对照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43.75%,低氧血症14.58%,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64.58%,2组术中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组患者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术后1、2、3 d 肌钙蛋白Ⅰ浓度异常情况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在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和第2天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吸入性麻醉药物可以降低患者术中心血管药物使用,吸入性麻醉药物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接受中危非心脏手术时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可以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麻醉策略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剂量神经安定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2—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简称全麻)下非心脏手术且手术时间>2 h的老年患者170例,年龄范围为65~85岁,ASA分级为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试验组84例,对照组86例。术中行常规麻醉监测管理,手术结束前30 min,对试验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神经安定镇痛,即缓慢静脉注射小剂量1.25 mg氟哌利多和0.025 mg枸橼酸芬太尼;对照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内的谵妄发生情况、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PACU躁动发生情况、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对照组比试验组:29.1%比11.9%,P=0.008)、PACU躁动发生率(对照组比试验组:14.3%比38.4%,P<0.001)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对照组比试验组:15.5%比40.7%,P<0.001)均显著降低,PACU停留时间[对照组比...  相似文献   

19.
曹欣琦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3965-396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道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30例老年开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及术后氧合指数(PaO2/FiO2)值。结果试验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老年患者开胸术围术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李鹏程  王楠  赵伟  王勇  张洋  陈晓春  包晓赫  潘海 《安徽医学》2021,42(11):1228-1231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术后谵妄的发生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就诊并行PFNA固定手术治疗的6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围手术期间采用ERAS理念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理念指导.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卧床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1周谵妄发生率为12.50%,术后1周VAS评分为(3.09±0.93)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卧床时间为(2.59±0.67)d,平均住院时间为(9.97±1.94)d,平均住院费用为(0.74±0.06)万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年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显著降低术后谵妄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住院时间及医疗成本,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