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哮喘发病率的日益升高,哮喘危重度发作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因危重发作的哮喘患者病情可迅速变化,在几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呼吸衰竭,甚至猝死。因此,积极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对危重度发作的哮喘患者非常重要。我们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抢救53例危重度发作的哮喘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以期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方法选择我院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入的哮喘住院患儿共121例,对患者发作的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等因素进行检查,以期发现影响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将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等影响因素纳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的患者反复哮喘发作率显著高于无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的患者,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与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37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重症支气管哮喘包括哮喘急性重度发作、哮喘持续状态等。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37例,通过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平喘药、积极控制感染、维持水电  相似文献   

4.
沈莉  王璞 《云南医药》2015,(1):90-91
支气管哮喘是以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为主要症状的呼吸系统疾治疗,秋冬季节最常发作。近些年来,哮喘疾病患者的接诊率在急速上升,一方面是患者的身体素质不好,造成抵抗力下降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环境污染严重,诱发许多疾病。本文通过89例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及护理,取得良好效果。资料与方法呼吸内科2014年收治89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其中男63例,女26例,年龄  相似文献   

5.
冯瑾 《药学实践杂志》2017,35(2):182-183,190
目的 探讨哮喘特殊人群治疗中的药学监护。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妊娠期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及时提出特殊患者适宜的用药建议,对患者进行妊娠期哮喘管理教育。结果 患者哮喘急性发作得到很好的控制,加强了对患者妊娠期哮喘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结论 临床药师应加强对妊娠期及备孕哮喘患者的宣教,以减少因患者缺乏妊娠期哮喘管理意识而导致的急性发作及其他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与探讨舒适护理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与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其舒适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其常规护理。利用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的哮喘症状、对刺激源反应、心理状况以及活动受限程度等4个维度。结果通过对比后可得,观察组患者其哮喘症状、活动受限程度以及心理状态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通过护理后对于刺激源的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临床疗效早已被肯定[1]。我们对2004-2005年36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在应用解痉、平喘、抗炎药物治疗的基  相似文献   

8.
<正>冬季空气寒冷而干燥,易导致哮喘、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反复发作。哮喘是由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分所参与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其反复发作引发的喘息、气促、胸闷以及咳嗽等症状,常令患者苦不堪言。而做到有效的自我管理,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哮喘控制率,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显著提高生活质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相似文献   

9.
<正>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疾病,易引起儿童身心的慢性损害,疾病的迁延不愈可引发各种疾病,1994年全国儿童哮喘研讨会上明确提出注重哮喘间歇期的治疗,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从而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步达到根治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安雪兰 《北方药学》2013,(12):111-111
目的:利用客观的肺功能监测结果探讨哮喘患者长期规范化治疗(降阶梯治疗)和不规范化治疗(发作时治疗,缓解期不治疗)的预后。方法: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对我院呼吸科诊治2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进行追踪监测,然后将结果归纳分析总结。结果:长期规范化治疗的患者肺功能逐渐好转,轻症患者肺功能恢复正常;无规范化治疗的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不同程度的减退。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遵循医嘱长期规范化治疗,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肺功能会逐渐好转,轻症可以恢复正常。否则会使哮喘反复发作,肺功能进行性减退,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平度农村地区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方法于2010年8月~2011年12月对2146名家禽养殖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5.7%的人认为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52.9%的人认为哮喘可以长期控制,而84.3%的人在哮喘发作时才用药,稳定期不用药的人达72.9%,其中90%的人认为哮喘发作一定要用消炎药。结论农民哮喘患者普遍存在对疾病认识不足,依从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矫正鼻中隔偏曲对控制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哮喘发作的疗效。方法对3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下鼻甲前端部分切除术,其中伴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4例,占38.88%。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3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21例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明显改善;13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征改善;2例无效;总有效率94.44%。对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9例术后哮喘症状明显减轻,5例哮喘症状有所减轻;有效率达100%。结论该手术安全、有效并易于操作,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伴哮喘发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柏玛丽 《哈尔滨医药》2011,31(5):381-381
哮喘让患者身心受苦,影响生活和工作;哮喘的反复发作使肺功能不断受损,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并发症。本文通过对40例哮喘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必要的行为干预,控制了哮喘发作,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它以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反复发作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几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我院成立了哮喘宣教中心,对哮喘患者进行统一管理,进行早期、有效的健康教育,使越来越多的患者能正确认识哮喘,配合医生正确地治疗,使哮喘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或不发作.减少误工、误学次数,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变应原测试阴性支气管哮喘脱敏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混合液(MI)脱敏,对照组不作脱敏治疗,时间为1年。治疗过程分为常规脱敏和维持脱敏两个阶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日均分明显降低,治疗组哮喘症状评分日均分明显低于治疗前(t=3.17,P<0.0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3.33,P<0.01)。疗程结束后患者哮喘症状改善情况自我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u=3,P<0.05)。患者年哮喘发作次数、年哮喘就诊次数、年哮喘住院天数均明显降低。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用MI对变应原测试阴性的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能减轻哮喘症状,减少发作、就诊、住院次数,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降钙素原(PCT)的联合检测,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临床价值,寻求预测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指标并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98例,其中考虑呼吸道细菌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者40例,作为A组,其余58例考虑因气候变化、接触过敏原等环境因素或病毒感染等非细菌感染诱发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作为B组,取同期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38例为正常对照C组。比较各组间FeNO及PCT水平,应用ROC曲线分析FeNO预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最佳阈值及PCT在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最佳界值。结果各组FeNO水平分别为A组(48.02±22.34)ppb、B组(51.48±20.14)ppb、C组(20.66±8.19)ppb,A组、B组均高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FeNO预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最佳阈值为27.5ppb,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84.2%;各组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A组(0.89±0.64)ng/ml、B组(0.10±0.09)ng/ml、C组(0.07±0.09)ng/ml,A组高于B组及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PCT诊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最佳界值为0.3ng/ml,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93.1%。结论 FeNO和PCT联合检测可以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诱因的鉴别,可以作为预测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指标,预防及减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指导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世界上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控制哮喘发作不但需要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更需要哮喘患者遵医嘱,合理规范用药、坚持治疗。自从利用支气管激发试验及支气管扩张试验等诊断哮喘的技术后,使许多不典型哮喘得到正确、及时的诊断;同时因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2010年1月~2011年6月160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常规解痉平喘处理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共2周。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改善来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缓解及肺功能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时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高肺功能,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对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4名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名;对照组给予基本治疗并注入糖皮质激素用于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或治疗,研究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匹多莫德;跟进所有患者出院后的记录(记录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持续时间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5.00%),二者差异显著;在出院后随访中,研究组呼吸道感染次数、哮喘发作次数等相对于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显著。结论:在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协同使用匹多莫德,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率,缓解哮喘发作,减轻不良反应,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是最常见的一种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出现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并伴有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但一般可以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1]。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末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12例,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