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肠间质肿瘤钡餐造影与CT扫描对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钡餐造影和CT扫描诊断小肠间质肿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肿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良性间质肿瘤4例,恶性间质肿瘤7例。以空肠最多见(6/11)。钡餐造影主要表现为黏膜变平。环状皱襞消失或破坏。肠腔偏侧性狭窄,出现钡斑或窦道样改变,腔内充盈缺损,CT检查均确诊为小肠肿瘤,主要征象为腔外不规则肿块,肿块内多灶性低密度坏死区。结论 小肠间质肿瘤并非罕见,对临床疑为此症者应首选胃肠钡剂造影。CT是明确诊断的主要影像检查技术。并可为手术治疗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肿瘤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目的:探讨钡餐造影和CT对胃肠间质肿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均行胃肠钡餐造影检查,其中11列行CT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3例中发病部位位于空肠者6例;良性间质肿瘤5例,恶性间质肿瘤8例;4例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钡餐造影表现为黏膜皱襞变平或破坏12/(12/13)例,肠腔偏侧性狭窄7(7/13)例,肿块内出现钡斑或窦道样改变4(4/13)例,CT表现为腔外不规则或分叶状肿块10(10/11)例,肿块内出现明显的多灶性低密度坏死区6(6/11)例,增强扫描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强化。结论:钡餐造影和CT是定位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沿小肠长轴发展的偏侧性肠腔狭窄、伴有多发性溃疡或(和)不规则腔外肿块内有多处低密度征象对定性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CT和双对比造影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CT和双对比造影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ST的影像及临床资料,28例均行CT检查,13例行双对比造影检查. 结果 28例GIST主要CT表现为:良性6例,肿块直径≤5 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轻度均匀性强化.恶性22例,有如下特征:(1)肿块直径≥5 cm 17例;(2)肿块内出现低密度坏死20例;(3)肿瘤实体明显强化,增强前后净增加CT值≥40 HU 18例;(4)瘤体内和瘤旁伴有成簇状或线状排列血管影15例;(5)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12例.13例胃肠造影表现为胃肠道腔内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整,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瘤周黏膜呈推移改变.本组CT定位准确性为67.86%(19/28),双对比造影为76.92%(10/13).对良、恶性的鉴别:CT准确性为78.57%(22/28),双对比造影为50%(5/10);另3例腔外型被误认为外压性改变. 结论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是检查GIST最基本的方法, CT和双对比造影结合有助于对GIST术前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及其相应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8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PET/CT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总结病灶特点,并与既往PET/CT报告及病理报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18例间质瘤,原发瘤灶均为单发,其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5例、恶性10例,3例良性病变PET显像均为阴性表现,潜在恶性及恶性间质瘤15例均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核素异常浓聚灶,CT表现3例良性间质瘤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光滑肿块影,潜在恶性及恶性间质瘤CT表现不一,多数病灶内可见坏死、囊变区,部分病灶内可见出血,少部分病灶内密度均匀,呈软组织密度;大部分病例可准确定位、定性诊断,少数病例定位诊断及病理学分型不明确。结论PET/CT在对间质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鉴别间质瘤良、恶性,且一次扫描可判断肿瘤有无转移,但对于间质瘤恶性程度分级上还有一定困难,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5.
胃间质瘤钡餐造影检查和CT的对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消化道钡餐造影、常规CT及MSCT对胃间质瘤(GSTs)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5例经病理证实的GSTs均行钡餐造影,10例行常规CT检查,5例行MSCT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病灶位于胃体部8例,胃底部5例,胃窦角切迹处2例。影像学检查的15例GSTs中,良性8例,直径均<5cm,边界清,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恶性或潜在恶性7例,直径均>5cm,肿块内均见不规则的坏死区,5例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2例伴远处转移。5例MSCT检查中4例动脉期扫描时可见到肿块边缘及实质内散在点状、条状强化血管影,门脉期肿块实质成分持续强化。多平面重建(MPR)结合MSCTA能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和供血动脉。钡餐检查中腔内型和腔内外型11例,表现为局部黏膜皱襞隆起,腔内见圆形或类圆形充盈缺损,与正常胃壁分界清楚。7例肿块黏膜面见小龛影。4例腔外型中仅1例显示胃腔受压变形,余3例未见异常。结论:钡餐造影作为GSTs的首选方法,对腔内型和腔内外型肿块的诊断有价值,而对腔外型的诊断有限。CT特别是MSCT多期动态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和血管成像(MSCTA)对GSTs的准确定位及病灶的定性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32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15例行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肿瘤发生于胃18例,空肠4例,回肠3例,食管和肠系膜各2例,升结肠、直肠和大网膜各1例。32例CIST中,良性12例,肿瘤直径≤5.0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恶性20例,肿块直径≥7cm,肿瘤边缘有分叶,肿块内有坏死,肿瘤的溃疡大而深,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本组CT定位准确度为96.9%(31/32),CT判断恶性准确度为93.8%(30/32)。结论CT对GIS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弥补X线钡餐造影的局限性,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评价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征象。方法:对照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16例GIST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腔外生长(70%)或腔内生长(30%)的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界光滑(85%),稍毛糙(15%);密度均匀(20%)或中心可见低密度(80%)(低密度区占整个肿块的25%-90%,平均58%),2例肿块局部与肠腔相通而分别见气体和气液平;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动脉期轻中度强化(CT值增加8-28HU,平均增加16HU),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并趋于均匀(CT值进一步增加5-15HU,平均增加9HU),2例肿块内动脉期可见强化血管影。GIST中央坏死与肠腔相通形成假肠腔时,观察是否与肠腔直接相通、有无肿大淋巴结有助于与胃肠道淋巴瘤鉴别;与子宫或附件关系密切时,观察边界与比邻、强化程度、肿瘤标记物有助于与子宫肌瘤或卵巢癌鉴别;与腹腔胸膜外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鉴别困难。结论:GIST有一些特点。对于CT征象较典型的GIST,有些CT征象可帮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附16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评价CT和MRI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资料。结果:16例肿瘤均为单发,位于胃部9例,空肠3例,回肠、食管、直肠及后腹膜各1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10例。CT和MRI表现:粘膜下富血供性肿块,肿瘤倾向于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增强后良性者强化均匀,边界清楚,恶性者强化不均匀,可有邻近结构侵犯。结论:CT和MRI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判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春生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10):1053-105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的特点。结果良性9例,恶性16例。胃部18例,食管1例,空肠4例,回肠2例,均为单发病灶。CT表现:(1)平扫,表现为圆或类圆形肿块影,9例良性肿块,8例边界清晰,16例恶性中11例边界不清,7例边缘呈分叶状,2例可见小钙化。(2)增强,25例肿瘤实质可见强化,以动脉期强化明显,但静脉期强化范围较动脉期广,其中15例肿块边缘模糊。结论螺旋CT是检查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平扫结合增强检查有利于良恶性的判断,并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淋巴瘤与间质瘤的CT诊断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淋巴瘤与间质瘤的CT表现,并进一步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5例胃肠道间质瘤和11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间质瘤的主要CT特点:(1)巨大不规则肿块,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出血坏死多见(15/15);(2)8例病灶内可见气液平面,3例误诊为淋巴瘤,表现为"假肠腔征",不与周围肠管直接相通(2例),周围可见受压的肠管(1例);(3)肿瘤明显强化,2例CTA显示粗大供血动脉和瘤体内迂曲杂乱肿瘤血管.11例淋巴瘤(包括2例误诊为间质瘤)的主要CT特点:(1)肠管壁广泛增厚,边界清楚,内部积气积液形成"真肠腔征",可见与邻近正常肠管直接相通;(2)肿瘤实质部分密度较均匀,中度强化;(3)肿瘤近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5例.结论 真假肠腔难辨是胃肠道淋巴瘤与间质瘤误诊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积累经验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15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间质病的X线征象以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资料,对其术前CT检查(12例)、常规X线造影(3例)、DSA检查(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间质瘤单发4例,多发1例(胃和小肠各有一个间质瘤),恶性间质瘤10例,均为单发。恶性肿瘤一般较良性肿瘤大。CT密度均匀性:良性肿瘤均匀3个;恶性肿瘤均匀3个,不均匀7个。CT密度:良性者与消化道壁相比密度相等3个;恶性者等密度3个,低密度3个,等低密度3个,等低高密度1个。肿瘤灶边缘:良性者3个均无分叶,界限清楚;恶性者有分叶5个,无分叶5个。CT增强后强化:良性者增强后强化均匀,恶性者增强后强化不均匀。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及肿瘤样变的MSCT特征及评价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9例经病理证实的气管肿瘤及肿瘤样变的MSCT表现,并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如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CT仿真支气管镜(VB)图像进行分析诊断。结果:根据病灶的MSCT表现分为四种类型:①管腔内窄基底息肉样结节型;②管腔内广基底结节或肿块型;③单纯沿管壁浸润增厚型;④管腔内外肿块型。29例中,良性肿瘤4例CT表现为管腔内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影,轮廓光滑,呈窄基底与管壁相连,局部管壁不增厚。低度恶性肿瘤17例表现为广基底结节或肿块或沿管壁浸润增厚为主。恶性肿瘤5例CT表现为管腔内外肿块,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此外2例炎性假瘤和1例气管硬结病患者亦具有良性病变的CT特征。结论:MSCT薄层横轴位及MPR、VR、VB图像重建技术能很好地显示气管病变的形态特征,定位准确,根据病变不同CT表现亦有助于定性诊断及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及可靠的影像学信息。MSCT是一种诊断准确性高,实用性较强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鑫  李月河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1):1490-1492
目的探讨消化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1例病理证实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的X线钡剂造影及CT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消化道间质瘤中发生于食管1例,胃15例,小肠3例及结肠2例。X线钡剂造影:6例显示黏膜变平、撑开或移位,8例表现为充盈缺损,2例显示为外压性改变。CT检查:腔内外生长之肿块密度均匀者12例,内见液化坏死区6例,肿瘤内钙化者2例。增强扫描肿块均有显著强化,17例肿瘤不均匀强化或外围性强化,3例较均匀强化。结论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中以GIST最常见,CT检查在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间叶来源胃肿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立新  杨军 《放射学实践》2006,21(6):573-576
目的:通过分析间叶来源的胃肿瘤影像表现,加深理解该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间叶来源的胃肿瘤均行钡餐造影检查,其中16例行螺旋CT平扫加增强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8例间叶来源的胃肿瘤,包括胃间质瘤12例、胃平滑肌类肿瘤4例、胃血管球瘤1例、胃脂肪瘤1例。钡餐造影表现为充盈缺损16例,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15例,出现龛影6例;CT表现为腔内肿块16例,腔外2例,肿块最大10cm×7cm,最小直径1.5cm,肿块分叶10例、肿块内钙化5例,肿块中央见溃疡5例,液化坏死4例;CT值为负值的1例,增强后明显强化12例;2例肝脏转移,1例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结论:间叶来源胃肿瘤在钡餐造影中以共性表现为主,CT不仅显示率高,且有某些特征性表现,可提供定性及分期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腮腺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腮腺良、恶性病变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腮腺病变的CT表现,其中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13例,结核4例,慢性腮腺炎6例。结果52例中,48例表现为腮腺内或腮腺区肿块,良性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占82.8%(24/29);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占76.9%(10/13);腮腺结核表现为密度不均、边界较模糊的结节或肿物,并有结节样钙化和腮腺周围淋巴结肿大,病灶及肿大淋巴结均呈环形强化;4例弥漫性炎症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密度增高;2例为局限炎症,呈形态不规则肿块状,边界不清。结论CT扫描对腮腺病变定位敏感性为100%,对各类腮腺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增强扫描可提高其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