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活血方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17例采用补肾调肝活血方配合小剂量西药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剂量西药人工周期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47%,优于对照组的81.03% (P<0.05);且治疗组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调肝活血方治疗卵巢早衰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高慧  夏天  韩冰  杨涓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57-1560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调冲方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补肾调冲方口服,对照组采用激素替代疗法。结果:补肾调冲方不仅可使卵巢早衰患者恢复月经周期,其月经的期、量、色、质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类围绝经期症状消失或减轻,而且可使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其疗效具有等效性,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补肾调冲方具有调节卵巢功能,治疗卵巢早衰的功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肾方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益肾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克龄蒙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90%。结论:自拟益肾方益肾调肝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12):1720-1721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内服及离子导入在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9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治疗,治疗组联合离子导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尿素氮、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个月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采用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内服及离子导入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周期疗法,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月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100例中治愈48例,占48.0%;好转52例,占52.0%。治疗组100例中治愈62例,占62%;好转38例,占38%。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调冲方联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雌二醇配合黄体酮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调冲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周期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血FSH值、FSH/LH值、E2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SH、E2、FSH/CH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怀差异(P0.05)。结论补肾调冲方汤剂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补肾活血、疏肝健脾法治疗卵巢早衰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翠霞 《河南中医》2010,30(11):1098-109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疏肝健脾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六味地黄丸口服治疗,治疗组38例,给予归肾丸加减治疗,6月后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分泌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显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兼疏肝健脾法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补肾调肝敛乳方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观察补肾调肝敛乳方对高泌乳素血症(HPRL)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补肾调肝敛乳方组(38例);溴隐亭组(22例)及对照组(12例)。结果:补肾调肝敛乳方可降低HPRL患者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对相关激素有良性调节作用,临床疗效良好,与溴隐亭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则无任何治疗作用。结论:补肾调肝敛乳方可有效治疗HPRL,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补肾平肝活血化痰方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补肾平肝活血化痰方治疗;治疗组20例,用复方利血平片1粒Tid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SBP、DB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BP、DBP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降压疗效相似。结论:补肾平肝活血化痰方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寿滢帅  吴春芳 《新中医》2024,56(1):120-124
目的:观察养血补肾调冲方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 例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8 例。对照组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 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血补肾调冲方治疗,2 组连续治疗1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 评分、性激素指标及子宫、卵巢超声检测指标,评估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 率95.83%,高于对照组81.25% (P<0.05)。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及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 素(LH)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雌二醇(E2) 及子宫三径线之和、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平均体积水 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子宫三径线之和、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平均体积及E2 水平均高于对照 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及FSH、LH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低 于对照组14.58%(P<0.05)。结论:养血补肾调冲方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疗效确 切,能够调节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及卵巢萎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肾调肝方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西药人工周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肾调肝方治疗,3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促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较治疗前降低,雌二醇(E2)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益肾调肝方治疗卵巢早衰疗效较为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补肾调肝方治疗特发性少精症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补肾调肝方治疗特发性少精症30例,同时设单纯补肾(五子衍宗丸)方治疗的20例、克罗米酚治疗的20例作对照,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精子密度、生育力及性激素改变情况。结果:补肾调肝方组总有效率为73.3%,单纯补肾方组总有效率为60.0%,克罗米酚组总有效率为35.0%;补肾调肝方组和单纯补肾方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与克罗米酚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肝方和补肾方对提高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精子数皆有明显疗效,但补肾调肝方在提高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生育力方面明显优于补肾(五子衍宗丸)方,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FSH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方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利塞膦酸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肾调肝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腰椎1-4骨密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30%,52/54) 高于对照组(83.33%,4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0,P=0.026)。治疗后,两组腰椎1-4骨密度水平有所提升,但研究组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5,P=0.006)。结论:补肾调肝方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补肾活血调脂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8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给予常规疗法联合补肾活血调脂方。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调脂方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还能改善血脂相关指标,对缓解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用补肾调肝方治疗,对照1组20例单纯用补肾方治疗,对照2组20例用克罗米芬治疗;主要观察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黄体HPS评分、血清E2、P以及卵泡和子宫内膜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1组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对照1组分别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肝方和补肾方对提高患者黄体功能均有明显疗效,但补肾调肝方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补肾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倍美力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倍美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孕酮(progesterone,P)、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_2)、垂体泌乳素(Pituitary prolactin,PRL)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PRL、LH水平下降,而E_2、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倍美力治疗卵巢早衰效果明显,可有效的调节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调肝补肾方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调肝补肾方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调肝补肾方治疗高泌乳素血症(HPRL)60例,并与溴隐亭组对照。结果:调肝补肾方治疗组PRL明显下降,P及E2值明显升高,BBT双相转化率达80%,总有效率达81.67%,且症状改善和PRL下降疗效明显优于溴隐亭。结论:调肝补肾方对HPRL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陈氏补肾活血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予陈氏补肾活血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围绝经期症状评分(Kupperman评分)及相关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和76.3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Kupperman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评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FSH、LH水平均显著降低,E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FSH、LH及E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氏补肾活血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的疗效满意,且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内服及离子导入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外周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1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药物联合组(n=90)。对照组采用苯溴马隆治疗,药物联合组采用中药汤剂温服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治疗前、后TNF-α、IL-1和IL-6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药物联合组治疗后1年疗效率为90.00%,与对照组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TNF-α、IL-1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联合组治疗后1年TNF-α、IL-1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联合组治疗后1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僵硬症状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采用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内服及离子导入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而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PTA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症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