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了顺利、措建新等,建立了第一株以化学物质诱发的BACB/C小鼠可移植性红白血病模型,定名为lito611。有关专家认为,这是研究红系造血、红系恶性疾病的理想模型。]i:llMll是由化学致癌剂(7,12一二甲基苯意)诱发的,与人类肿瘤病因关系密切,静脉接种102瘤细胞即可全部规律发病,动物存活时间一致,且与接种瘤细胞的数量呈直线关系。有关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还观察到,该模型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反应敏感,是来自红系恶性增生性疾患且与病毒无关。首株化学诱发红白血病模型诞生  相似文献   

2.
人胃肠肿瘤动物模型发展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肿瘤是临床最常见的肿瘤 ,死亡率高 ,预后差 ,人们为攻克这一顽症进行了几个世纪的努力。 6 0年代 Sug-im ur等 [1 ] 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诱发大鼠胃腺癌获得成功 ,开创了人类利用动物研究人类癌肿诊治的前景。 70年代人癌细胞株的建立及裸鼠移植瘤的成功 ,使肿瘤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癌变机制、肿瘤诊断、抗癌药物的筛选及治疗方法的探索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就人胃肠癌动物模型发展、应用 ,特别是裸鼠人胃肠癌模型的建立方法、类型及医学应用作一综述。1 人胃肠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1.1 动物人胃肠肿瘤动物…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是我国当今重点攻关的肿瘤之一。过去用动物诱发性肿瘤来寻找防治癌前病变及癌的药物,结果与人类肿瘤尚有一定的差距。so年代中期国内外开始应用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系接种于探鼠建立人食管癌保鼠移植瘤株,以研究人类食管癌的特征和筛选抗癌药物。但尚未直接应用人食管癌组织接种于探鼠而获得成功。而体外长期培养的细胞系,其生物学特性受体外培养过程中某些因素的影响与人原来肿瘤有一定的差异。为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该成果于1988年开始用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直接接种于探鼠,首次建立两个移植瘤株,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寻…  相似文献   

4.
动物肿瘤模型的建立及其标准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肿瘤模型,也是人类肿瘤的复制,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及肿瘤预防和治疗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动物肿瘤模型的建立应注意选择动物的种系和致癌物的类型。动物种系间的差异很大,相同的致癌物对不同种系的动物可诱发不同的肿瘤,因此要诱发出台适的动物肿瘤模型,动物种系的选择极为重要.动物肿瘤模型分为动物自发瘤模型.诱发瘤模型和移植瘤模型.而移植瘤模型为本文讨论的重点。人类肿瘤移植瘤(指移植于免疫缺陷动物)的来源有肿瘤活检组织,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和人类肿瘤细胞系。建立移植瘤的基本条件是:肿瘤标本的取材,应在无菌条件下取新鲜、无坏死、无包膜的瘤组织,手术标本的取材应在1—2个小时内完成.移植瘤受体动物(包括免疫缺陷动物)要求在4周龄左右,移植的最常用部位是背侧皮下。移植瘤建成的标准是:传代数应在15—20代(每代传3-4只动物);最终移植成瘤率为100%;自发消退率减少到虽低限度(不一定完全达到零);生长速度要稳定;宿主寿命相似(重复性强);宿主反应性低(已适应受体动物体内生长);瘤组织的组织学结构仍保持与原发瘤相似.符合以上标准即可称为移植性肿瘤模型。  相似文献   

5.
EB病毒在SCID小鼠体内诱发人B淋巴细胞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动物体内试验研究EB病毒(EBV)对人正常细胞的致瘤性,并检测我国正常人群对EBV的易感性,试图建立EBV诱发人淋巴细胞肿瘤模型。方法: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动物即SCID小鼠体内移植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每鼠腹腔接种1×108个PBL。对接种VCA/IgA阴性献血员PBL的动物,移植后1周内经腹腔注射B95-8标准株EBV悬液作为实验感染,而接种VCA/IgA阳性献血员PBL的动物不再进行实验感染。结果:在接受12名健康成人PBL移植并感染EBV的19只SCID小鼠中,肿瘤诱发率分别为91.7%(11/12名)和84.2%(16/19只鼠)。诱发瘤常见于小鼠腹腔后壁和纵隔,具有侵袭性和致死性,患瘤小鼠平均存活时间65.5天。EBV诱发瘤是结节状实体瘤,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大裂—无裂混合细胞。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病理学研究表明,肿瘤类型是人源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诱发瘤原位分子杂交显示肿瘤细胞核内存在EB病毒小核酸分子EBER-1和人类基因组Alu序列。电子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核内存在EB病毒颗粒。肿瘤细胞表达EB病毒BZLF1蛋白阳性。结论:SCID/人淋巴细胞嵌合体是研究EBV感染和致瘤性的敏感动物模型,且获得了EBV引起人类正常细胞在体内发生肿瘤的直接依据。因而证实了EBV对人类细胞的致瘤作用,进一步明确机体免疫缺陷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  相似文献   

6.
建立实验性口腔癌模型,对于研究口腔肿瘤的病因、预防以及治疗十分重要。早在20年代,人们就试图用化学致癌剂在动物诱发口腔癌。1925年Donne 用煤焦油(Coaltar)涂抹小鼠皮肤,意外地发现小鼠口腔内生成了乳头状瘤,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小鼠舔其皮肤时吃进煤焦油的缘故。1927年Bonne 在50只小鼠的腭部,涂抹煤焦油达一年之久,诱发3例鳞状细胞癌。但是诱发口腔癌的工作,因为各种原因,一直进展缓慢.早期的工作或者由于致癌剂、实验动物选择不当,或者由于实验时间或观察时间太短,大都未获成功。直到1954年  相似文献   

7.
由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细胞病理室建立的我国第一株可移植性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癌(KMPC-83)于1984年7月28日在昆明通过鉴定。在云南省科委、省卫生厅主持下,由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山东、云南及人民解放军等17个专业科研、教学、医疗单位的22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KMPC-83不仅是我国首次建株,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属罕见。尤其是该瘤株具有定向转移特性,肿瘤细胞可经由血道向肺、腹腔内网膜、胰腺等组织浸润和转移,具  相似文献   

8.
机体免疫状态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多年来为人们重视。50年代初,用纯种小鼠移植肿瘤实验初次证明化学致癌物及病毒诱发的肿瘤具有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以来,陆续发现许多化学致癌物或致癌病毒诱发动物肿瘤及动物自发瘤皆有肿瘤相关抗原。许多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一些体内外肿瘤免疫试验提示人类肿瘤亦具有肿瘤相关抗原及针对此抗原之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两株裸大鼠人肝癌模型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研究人肝癌,我室在大鼠肝癌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裸鼠人体肝癌模型的研究。1982年建成我国第一株裸小鼠人肝癌移植模型。至今,5例人肝癌手术标本已成功移植于裸小鼠,并进行了肿瘤形态学、甲胎蛋白、铁蛋白、阳性扫描等多种研究。但裸小鼠人肝癌模型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1.所获瘤组织较少;2.所能提供的血量较少;3.裸小鼠难于施行某些外科小手术及肝内移植。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我室于1983年引入  相似文献   

10.
VX_(-2)兔肝癌模型的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肿瘤模型在基础研究方面非常重要。1938年Kidd等用Shope病毒在兔身上诱发出乳头状瘤继发恶变为鳞癌。1952年肿瘤传至73代时经免疫学检验后正式建株VX_(-2)细胞株。该细胞株可接种到兔的肌肉、肝等部位制成肿瘤模型。作者从国外引入VX_(-2)细胞株,接种到兔肝脏,制成VX_(-2)兔肝癌模型,迄今国内尚未报道,现将我们的实险方法及有关应用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1.
兔VX2肿瘤的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兔VX2肿瘤是一种来源于Shope病毒致乳头瘤恶变形成的鳞状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属于鳞状细胞癌。1940年建株保存。经72次传代培养后建立起来的仍可在兔体内种植的肿瘤细胞株。国内文献对其来源描述不统一,它可接种在兔的肝脏、肾脏、肌肉、骨骼和颅脑等处。兔VX2肿瘤广泛用于各脏器肿瘤模型的建立,现就兔VX2肿瘤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Fa Du喉咽癌原位种植瘤模型并对其CT及病理诊断进行分析。方法 Fa Du肿瘤细胞株复苏培养传代建立荷瘤裸鼠,在裸鼠喉咽部注入,建立Fa Du喉咽癌原位种植瘤模型。结果裸鼠喉咽部接种Fa Du肿瘤细胞悬液,2周后可成功建立裸鼠喉咽肿瘤模型,成瘤率100%(30/30),动物CT检查能明确发现肿瘤占位,HE染色证实肿瘤组织为中至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 Fa Du细胞悬液喉咽癌接种建立的裸鼠头颈部肿瘤模型具有建模周期短,稳定性好、易于重复、移植瘤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微血管与肿瘤侵袭过程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对TA2小鼠原位接种MA737乳腺癌的方法,动态观察不同时期原位微环境与肿瘤侵袭的变化规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定性定位分析微环境中诱发因子VEGF、第八因子相关抗原与肿瘤增殖侵袭的相关性。从而揭示肿瘤原位微环境在乳腺癌生长起始阶段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肿瘤模型 可移植性MA737乳腺癌模型引自天津医科大学实1.2 实验动物验肿瘤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所提供TA2纯系雌性小鼠,8周龄,体1 .3 实验设计重平均22g。 接种传代的MA737瘤株来自无菌条件下取得新鲜癌组织,剪成1mm3小块,置于含1640培养液平皿中,分…  相似文献   

14.
人体肿瘤的裸鼠移植瘤在深入研究人类肿瘤生物学特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体肿瘤裸鼠移植瘤性状的稳定性是人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我们曾报道了人肠粘液腺癌裸鼠移植瘤瘤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移植。该瘤株目前已传57代,历时5年多移植成活率为99.34%,是迄今国内连续传代最长的裸鼠移植瘤。我们以这一模型研究了人肠粘液腺癌移植瘤某些生物学特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蔡海英  魏龙星 《癌症》1992,(1):1-4,T000
我们将12例人食管癌手术切除组织接种于NC和BALB/C裸鼠皮下,其中2例获移植成功,裸鼠间传代达32代,历时2年余,建立了二株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分别为人食管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HEC_2)和人食管腺鳞癌裸鼠移植瘤(HEC_6)。两移植瘤具有潜伏期短、移植成功率高(100%)、荷瘤存活时间长及生物学特性稳定等特点。并在建立大鼠食管癌细胞系(RE25—3.)的基础上,建立了二株大鼠食管癌裸鼠移植瘤(RE25/N和RE66/N)。此四株人体和大鼠食管癌裸鼠移植瘤株为食管癌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裸小鼠体内人肝癌常位移植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肿瘤常位移植模型及研究肿瘤的重要方法,笔者用人肝癌裸鼠异位移植瘤株LTNM4,首先于1991年7月5日建立成功裸小鼠常位移植瘤模型。移植成功率97.8%(89/91)。该模型保持了人肝癌的组织学主分泌代谢功能。应用于抗癌物肝靶向制剂的抑瘤作用研究中,显示常位移植瘤优于异位移植瘤,解决了抗肝癌靶向制剂应用研究的难题,为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建立了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利用我室建立的TA2系小鼠可移植性B淋巴细胞型恶性淋巴瘤株。第43代瘤组织,移植于动物鼠蹊部皮下,2天后开始增殖形成瘤细胞团块。9天后在局部淋巴结边缘窦内定居繁殖形成转移灶,16天远处淋巴结内查见癌细胞。在实验晚期累及肝,肾细胞。淋巴结早期反应为副皮质明显扩大,免疫母细胞数显著增加。实验晚期生发中心扩大融合,髓索内浆细胞显著增加,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检则,发现局部移植瘤的瘤细胞DNA含量及核面  相似文献   

18.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率高达60%以上,采用化疗药灌注疗效不佳,卡介苗灌注可明显降低复发率,但副作用较严重、绿脓杆菌MSHA菌毛株菌苗(简称PA菌毛株菌苗)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基础及实验研究已证实对肿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1993年3月经过动物实验证实PA菌毛株菌苗用于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人消化道癌裸鼠移植瘤株及体外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裸鼠建立人消化道癌的移植瘤株.利用荷瘤鼠皮下移植瘤组织建立人消化道癌的细胞系.方法将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剪碎后植入BALB/C裸鼠皮下成瘤.将荷瘤鼠皮下的肿瘤组织取出剪碎后移入培养瓶中,用含15~2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进行培养,建立体外细胞系.结果建成消化道移植瘤株6株,其中直肠癌2株,结肠癌1株,直肠癌肝转移灶1株,胃癌1株,肝细胞癌1株.建成二例细胞系,分别为直肠癌细胞系(HRC-00)和肝细胞癌细胞系(HHC98).结论建成的消化道癌移植瘤株和细胞系均具有人原发癌的结构特点及生物学行为,可作为人消化道癌的体内外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0.
一、动物实验动物采用Wister普通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60~180g,8~10周龄(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所提供)。二、瘤源 Walk256瘤株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病理室引进,用移植后8~10天的腹水瘤,调整到 1×10~8ml浓度的细胞数,用0.2ml瘤细胞悬液接种于每只大鼠右侧肩胛下,定期处死大鼠,进行组织学和血液流变学检查。三、实验分组实验组分为三组,(每组10只大鼠),分别于肿瘤接种后第6、11和16天各处理一组动物.另设二组(每组10只)未接种肿瘤的大鼠作为对照,先后于实验的始末作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