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目的:探讨IL-13基因+2044G→A多态性与潍坊地区汉族人群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和8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 IL-13基因+2044G→A多态性进行检测,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人群IL-13基因+2044G→A多态性分布具有显著差异,GG,GA,AA基因型频率哮喘组分别为37.8%,54.4%和7.8%,对照组分别为68.3%,28.0%,3.7%(χ2=16.0,P<0.01);G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频率哮喘组为65.0%和35.0%,对照组为82.3%和17.7%(χ2=13.14,P<0.01);哮喘组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比较,携带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儿童发生支气管哮喘的相对风险明显增加,OR值分别为3.84(95%CI:3.83~14.70)(P<0.05)和2.51(95%CI:1.91~6.60)(P<0.01)。结论 IL-13基因+2044G→A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具有关联性,A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基因多态性与壮族儿童哮喘发病及血清IgE、IL-13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112名健康壮族儿童(对照组)和80例壮族哮喘患儿(哮喘组),检测其IL-13基因-1112 C/T和+2044 A/G位点多态性以及血清IgE、IL-13水平.结果 (1)哮喘组和对照组IL-13-1112C/T位点均以CC型为主,等位基因以C为主,两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13+2044A/G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哮喘组以AG型最常见,对照组以GG型最多见,哮喘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2)哮喘组、对照组组内IL-13-1112C/T、+2044A/G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血清IgE、IL-1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IL-13-1112C/T位点3种基因型患者的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IL-13-1112C/T位点3种基因型患者的IL-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IL-13+2044 A/G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血清IgE水平、IL-1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13+2044A/G位点多态性与壮族儿童哮喘发生有关,可能与血清IL-13、IgE水平升高有关,是广西壮族儿童哮喘哮喘发病的易感基因;但IL-13-1112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壮族儿童哮喘的发病无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152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贵阳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2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对照组为同期150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方法检测两组IL-17A-152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两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其与哮喘易感性的关系,采用χ2检验分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IL-17A基因-152G/A位点 AA、AG、GG 3种基因型频率在哮喘组中分别为21.4%、53.6%、25.0%,对照组中分别为11.3%、54.7%、34.0%,该位点在哮喘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32,P<0.05;χ2=6.635,P<0.05),等位基因A与哮喘相关。结论:IL-17A基因-152G/A位点多态性可能是贵阳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候选基因,AA纯合子基因型可能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27(IL-27)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和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SSP)分析385例结核病患者和391例健康对照的IL-27基因的-964A/G和2905T/G位点多态性,统计分析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IL-27基因-964位点存在A、G二态性,表现为AA纯合、GG纯合、AG杂合三种基因型,2905位点存在T、G二态性,表现为TT纯合、GG纯合、TG杂合三种基因型.IL-27基因的-964A/G位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在结核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的等位基因A频率(66.4%)明显高于对照组(59.1%)(χ2=8.80,P=0.003),结核组AA基因型频率(48.1%)明显高于对照组(38.1%)(χ2=7.83,P=0.005).-964A/G位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结核菌阳性患者组与结核菌阴性患者组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菌阳性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70.8%)明显高于结核菌阴性组(61.1%)(χ2=8.11,P=0.004).2905T/G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结核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27基因-964A/G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相关,携带-964A等位基因的人群更易患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高,而2905位T/G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高鑫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1):1296-1298
目的:通过研究TNF-α和IL-13基因的多态性为哮喘的诊断提供基础。方法:选择105例哮喘患儿和正常儿童80例。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TNF-α和IL-13基因多态性。结果:病例组等位基因TNF-αA的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3位点病例组等位基因A的分布频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NF-α和IL-13多态性可能做为确定哮喘易感人群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基因2100A/G突变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的哮喘患者共160例为哮喘组,根据民族不同分为哮喘维族组(n=47)和哮喘汉族组(n=113);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根据民族不同分为对照维族组(n=20)和对照汉族组(n=20)。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各组受试者的IL-13基因2100A/G突变位点多态性。结果哮喘组与对照组、哮喘维族组与对照维族组比较IL-13基因2100A/G突变位点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汉族组与对照汉族组比较、对照维族组与对照汉族组比较,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分布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3基因2100A/G突变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与分析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河北省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60例作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两组患者MTHFR C677T及A1298C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试验组MTHFR C677T C/T基因型频率为38.33%,对照组MTHFR C677T C/T基因型频率为21.67%,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试验组突变T等位基因频率为24%,对照组突变T等位基因频率为16%,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5)。试验组MTHFR A1298C A/A基因型频率为55.00%,对照组MTHFR A1298C A/A基因型频率为6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1,P〉0.05)。试验组MTHFR A1298C A/C基因型频率为33.33%,对照组MTHFR A1298C A/C基因型频率为2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6,P〉0.05)。试验组MTHFR A1298C C/C基因型频率为11.67%,对照组MTHFR A1298C C/C基因型频率为1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P〉0.05)。试验组突变A等位基因频率为76.1%,对照组突变A等位基因为79.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P〉0.05)。试验组突变C等位基因频率为23.9%,对照组突变C等位基因频率为21.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7,P〉0.05)。结论 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而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可作为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可将其作为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后情况的一项指标,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胱硫醚β-合酶(CBS)基因9208G>A突变在广西籍冠心病(CH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SA)技术对65例广西籍冠心病患者(CHD组)和健康65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CBS 9208 G>A的检测。结果 CHD组的CBS基因 A/A、A/G和G/G型突变频率分别为9.32%,29.23%和61.54%,对照组分别为3.08%,15.38%和81.54%。CHD组A等位基因频率为23.8%,G等位基因频率为76.15%,对照组分别为10.76%和89.23%,两组间基因型以及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提示CBS9208 G>A突变与广西籍CHD有重要相关性。 [关键词] 胱硫醚β-合酶(CBS)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中国汉族人群IL-27p28基因启动子区域一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964A>G的多态性,探讨该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360例哮喘患者和220例正常对照者IL-27p28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多态位点-964A>G的基因型,计算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对比分析两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结果IL-27p28基因启动子区域-964A>G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具有多态性,其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基因型AA、GA和GG的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0.4028、0.4205和0.1722,在对照组中分别为0.4318、0.4455和0.1227; 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74),提示该多态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哮喘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L-27p28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多态-964A>G与中国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易感性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介素10基因(IL-10)启动子区-592C/A多态性与潍坊地区汉族人群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和7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IL10基因-592C/A多态性进行检测,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人群IL-10基因-592C/A多态性分布具有明显差异,CC,CA,AA基因型频率哮喘组分别为5.7%,41.4%,52.9%,对照组分别为15.7%,54.3%,30.0%(X2=8.85,P<0.05);C和A等位基因频率哮喘组为26.4%和73.6%,对照组为42.9%和57.1%(X2=8.34,P<0.01);哮喘组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比较,携带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儿童发生支气管哮喘的相对风险明显增加,OR值分别为4.85(95%CI:1.25~18.86)(P<0.05)和2.09(95%CI:1.27 ~3.45) (P <0.01).结论 IL-10基因-592C/A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病的发生有关联,A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IL-13基因多态性位点rs20541和rs180092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联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和直接测序方法检测105例儿童哮喘患者和112名正常儿童的IL-13基因上rs20541和rs1800925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特点.结果:第4外显子中的+2044G→A(rs20541)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而-1112C→T(rs1800925)位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44G→A(rs20541)与哮喘患儿的发病具有强烈相关性.-1112C→T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800896、rs3021097和rs3024492)与哮喘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equenom MassARRAY-IPLEX SNP检测系统,分别对湖北省黄石地区汉族人群中20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和189例哮喘患者组(病例组)IL-10 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rs1800896、rs3021097和rs3024492)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两组间分布情况。用Hardy-Weinberg平衡对位点的基因型分布进行检验后,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计算,消除性别年龄因素对统计的影响,寻找出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的SNP位点,从而揭露IL-10多态性与哮喘之间的关联性。结果:①rs1800896位点存在G/G、G/A、A/A 3种基因型,其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为4.2%、57.1%、38.7%,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为0%、19.5%、8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rs3021097位点存在T/T、C/T和C/C 3种基因型,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为49.7%、40.8%和9.5%,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为46.5%、43.5%和1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45);③rs3024492位点在汉族人群中只存在T/A和A/A 2种基因型,其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为4.8%和95.2%,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为5.5%和94.5%。两组之间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7)。结论:在湖北黄石地区人群中,IL-10基因多态性与小儿哮喘易感性相关。其中rs1800896和rs3021097与小儿哮喘的易感性显著相关,而rs3024492与小儿哮喘的易感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动态变化,评估其判断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102例哮喘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哮喘组(42例重症哮喘患者)和轻症哮喘组(6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人作为对照组。随访1年后根据是否发生未控制哮喘发作将重症哮喘组分为控制亚组与再发亚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3、7天分别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清IL-13、MIP-1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3组研究对象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和呼气峰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治疗第7天重症哮喘患者血清IL-13、MIP-1α与FEV1、MMEF及PEF的相关性,比较重症哮喘组中控制亚组与再发亚组患者治疗第7天时血清IL-13及MIP-1α水平,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各临床指标与患者随访1年再发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患者血清IL-13和MIP-1α水平对重症哮喘患者再发作的判断价值。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重症哮喘组和轻症哮喘组患者血清IL-6、IL-13、TNF-α和MIP-1α水平逐渐降低(P<0.05),而FEV1、FEV1/FVC、MMEF和PEF逐渐增加(P<0.05);同一时间点重症哮喘组患者血清IL-6、IL-13、TNF-α和MIP-1α水平高于轻症哮喘组(P<0.05)和对照组(P<0.05),而重症哮喘组患者FEV1、FEV1/FVC、MMEF和PEF低于轻症哮喘组(P<0.05)和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重症哮喘患者血清IL-13及MIP-1α与FEV1、MMEF及PEF呈负相关关系(P<0.05)。随访1年,重症哮喘组控制亚组患者血清IL-13及MIP-1α水平低于再发亚组(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前后重症哮喘患者血清IL-13及MIP-1α水平差值为再发作危险性因素(OR=2.867,P=0.023; OR=2.135,P=0.033)。结论:重症哮喘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IL-13和MIP-1α水平降低程度能较好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及随访1年后再发作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在儿童哮喘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SSP)对30例小儿哮喘病儿(哮喘组)及26例非哮喘呼吸道疾病患儿(非哮喘组)作IL-10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两组IL-10基因型、单体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未能证实小儿哮喘易感性与IL-10基因启动子位点上多态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白细胞介素-6(IL-6)-174C/G及-572C/G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的关系及新疆地区汉族、哈萨克族(哈族)IL-6基因多态性的民族差异性.方法 分别选择新疆地区汉族、哈族NVAF对象79、78铡(汉族、哈族NVAF组),汉族、哈族非心房颤动对象75、79例(汉族、哈族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各组对象的IL-6基因-174G/C及-572C/G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IL-6-572G在NVAF组中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076,P<0.05);NVAF组和对照组IL-6基因-572G/C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19,95%CI:1.087~2.122,P<0.05),而在汉族及哈族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或等于75岁(OR=6.468,95%CI:2.427~17.240)、左心房内径(OR=1.053,95%CI:1.022~1.085),是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室射血分数(OR=0.946,95%CI:0.922~0.971)是防止房颤发生的保护因素.各组IL-6基因-174G/C位点C、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572G/C位点G等位基因是NVAF遗传易感性的危险因子,IL-6-174G/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大受阻突变系统,分别检测341例哮喘患者及392例健康对照者MDC基因启动区-469(A/G)、-721(C/T)、-942(C/T)三个基因多态性(SNPs),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DC及总IgE浓度.根据哮喘患者发病年龄特点将哮喘患者分成13岁以下组和13岁以上组.结果 校正年龄和性别后,13岁以上哮喘患者组MDC-469(A/G)SNP各基因型分布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odds radio:1.28(1.0-1.63)].在哮喘患者组及对照组均发现MDC-942(C/T)SNP各基因型间血清MD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哮喘组:P=0.035;对照组:P=0.010),在哮喘患者组MDC-942(C/T)SNP各基因型间血清总Ig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 MDC-469(A/G)SNP可能是支气管哮喘发病风险因子,MDC-942(C/T)SNP影响哮喘患者血清总IgE水平,MDC SNPs可能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的遗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7.
IL-4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重庆汉族哮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芹  钱桂生  赵志强  李淑萍 《重庆医学》2006,35(22):2055-2057
目的检测中国重庆汉族人群IL-4受体基因突变在支气管哮喘和正常人群中的频率,探讨该基因的多态性和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技术和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多态性(PCR—RFLP)对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IL-4受体弟576位和第786位基因频率和等住基因频率进行检测并与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IL-4受体第576位和第786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在哮喘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该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型频率与哮喘病情的严重程度也无相关性。结论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IL-4受体基因第576位和第786位的突变可能与哮喘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介素-4(IL-4)、白介素-13(IL-13)以及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β2)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性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06例COPD患者和72例健康对照者IL-4[-589C/T、-33C/T、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IL-13(-1111C/T、-2044G/A)以及ADRβ2(-46A/G及-79C/G)的基因多态性,同时以Taq-Man等位基因识别技术检测单倍型频率、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COPD组与对照组的ADRβ2-79C/G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2)。同时,2组间单倍型基因频率(IL4-589C/T:ADRβ2-79C/G以及IL4VNTR:ADRβ2-79C/G)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33与0.001)。结论:ADRβ2-79C/G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