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牡丹皮和白芍《中国药典》均有收载。牡丹皮来源于毛茛科植物牡丹 ( Paeonia suffraticose Andr.)的干燥根皮 ,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 (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其功能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二者虽同为毛莨科植物 ,但性味功能有很大差异。在药品质量检查中发现牡丹皮饮片中有比例不一的伪品掺杂 ,经进一步鉴定为白芍饮片经人为加工而成。为辨清真伪 ,现将两者比较鉴别如下。1 试验材料与药物牡丹皮对照药材由漯河市中医院提供 ,经鉴定为《中国药典》1 995年版一部收载品种。牡丹皮饮…  相似文献   

2.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新峰  王伟  孙毓庆 《中草药》2003,34(3):271-272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 ,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鲜根皮含芍药苷 ( paeoniflorin)、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苷、丹皮酚等。芍药苷是牡丹皮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具有镇痛、镇痉、镇静、抗炎等作用。目前 ,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 和薄层扫描法[2 ,3]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 ,方法简便快捷 ,结果令人满意 ,为牡丹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1 仪器与药品毛细管电…  相似文献   

3.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iora Pall的干燥根。主要有效成分为芍药苷。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抗炎、免疫调节、抗病毒、抗氧化、保肝护肝、心血管凋节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赤芍总苷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汀  刘青云  邓英杰 《中成药》2006,28(9):1380-1383
赤芍为常用中药,来源于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o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传统医学认为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功效。  相似文献   

5.
牡丹皮与朱砂根、白鲜皮的鉴别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江 《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1):53-53
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用于治疗血瘀经闭、妇科诸症。朱砂根为柴金牛科植物朱砂根的干燥根皮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近来发现不法商贩以白鲜皮、朱砂根冒充牡丹皮的现象 ,笔者特将此三种药材的性状和组织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 ,比较如下 :1 性状特征  相似文献   

6.
紫斑牡丹皮与牡丹皮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俊文  罗兴平 《中药材》1998,21(8):395-396
牡丹皮(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常用中药。其同科属其它植物尚在各地药用,功效与牡丹皮相似。甘肃、陕西等地将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 (S.G.Haw.etlaeuner).T.Hang.et J.J.Li的根皮做牡丹皮,习称丹皮,在甘肃陇南医药部门自产自销。本文将其与牡丹皮进行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7.
近15年牡丹皮研究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牡丹皮是一味常用中药材,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noina Suffruticosa Andr.)的根皮,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牡丹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现代中药化学和药理研究表明,牡丹皮含有丹皮酚、芍药苷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镇静、镇痛、降血糖、抗过敏及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经过多年的研究,特别是近15年以来,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笔者拟从情报学的角度,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有关牡丹皮中药材文献的分布特点及研究现状,以促进对牡丹皮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Liu J  Liu CS  Wei SL  Zhang J  Zheng J 《中药材》2011,34(10):1517-1521
目的:分析中药赤芍正品及混伪品ITS序列的种内相似度及特定位点序列碱基差异,为建立中药赤芍的分子鉴别标准提供思路。方法: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市场上购得的未知来源赤芍样品S1、S2的ITS序列(包括ITS1,ITS2,5.8S)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进行BLAST比对、相似度分析、序列特异性碱基位点差异比较;用DNAMAN对GenBank上已注册的正品赤芍和混伪品赤芍的ITS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赤芍药材分子鉴别的3个指标,即根据BLAST结果定属,种内相似度缩小属内范围并定种,再通过特异性碱基位点差异最终确定并证实样品的物种;确定了样品S1来源于芍药属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样品S2来源于芍药属植物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结论:本文为赤芍的分子鉴别提供较为有效的思路与方法,同时为基于rDNA-ITS相似度及序列分析进行其他中药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赤芍中芍药苷提取参数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芍为毛莨科(Ranunculaceae)芍药属(Paeonia)植物赤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1],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具有活血化瘀、清肝泻火、抗炎解热等功效[2~3],是临床上益肝汤的主药之一[4~5]。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益肝汤炮制过程中赤芍有效  相似文献   

10.
在中药材的销售与管理当中 ,常存在一些中药材相互混淆使用现象 ,有些中药材在性状方面非常相近 ,应当加以鉴别使用。现将极易相混的几种中药材鉴别如下。1 赤芍与地榆1 .1 赤芍来源于毛莨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lfloraPall.及川赤芍 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1 .1 .1 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柱形 ,稍弯曲。表面暗棕色、粗糙 ,有多数纵皱纹及横向凸起的皮孔 ,皮松易脱落 ,俗称“糟皮”。质硬而脆 ,易折断 ,显粉性 ,粉红色 ,断面具放射线纹理 (菊花心 )及裂隙。气微香 ,味微苦涩 ,略酸。1 .1 .2 显微鉴别 芍药根横切面 :1木栓细…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典》规定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不得少于1.20%。我们参照文献方法,观察了不同牡丹皮炮制品中丹皮酚的含量。牡丹皮:经鉴定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1.炮制品制备 (1) 原药材粗粉:取适量牡丹原药材粉碎,过60  相似文献   

12.
芍药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正> 芍药是常用中药。我国使用的芍药主要是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lflora),草芍药(Paeonia obovata)和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等同属其它种植物的干燥根。根据不同来源的芍药进行加工,常将栽培的芍药(Paeonia lactiflora)根作为白芍入药,而其野生及其它种芍药皆作赤芍入药。芍药具“养血柔肝,缓中止痛”,“行瘀,凉血,消肿”之功效。。《本经》记载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  相似文献   

13.
<正>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 a Andr.)的干燥根皮,性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1-2]。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已对牡丹皮进行了包括本  相似文献   

14.
白芍、赤芍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历代本草文献的考察,认为毛莨科芍药属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ora Pall.)和草芍 药(P.obovata Maxim.)均为我国古代药用白芍与赤芍的主流品种。此外,本文还对赤、白芍的划分和 药用历史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陈建  王萍  殷若富  陈岩 《江苏中医药》2001,22(11):48-49
虽然国家对中草药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加大了管理力度 ,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伪品充斥市场 ,现将部分常见中药的正品和伪品的来源加以介绍。1 丹参正品应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根茎及根。伪品见同属植物甘肃丹参 S.przewalskii Maxim.和褐毛丹参 S. przewalskiiMaxim.var.mandarinorum(Diels) Stib.的根茎及根。2 砂仁正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 Amomum villosumLour.或海南砂 A.longiligulare T.L.Wu的果实。伪品见姜科植物山姜 Alpinia japonica(Thunb.)Miq.及华山姜 A.chiniens Rosc.的种子团。3 细辛正品应为马…  相似文献   

16.
药用芍药的栽培与白芍道地产区形成的历史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栽培品的根,经水煮去皮加工为白芍.白芍的形成与芍药的栽培密切相关,栽培芍药的药用并逐渐形成单独一味中药白芍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在唐宋时期形成了与同物种野生品为基源的赤芍完全不同的中药一白芍.道地药材亳白芍、杭白芍、川白芍名出1935年<药物出产辩>.探讨白芍的形成及其道地药材的形成,对于研究芍药野生变家种时性状和药效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为临床常用中药。目前主要的加工方法有“刮皮、硫黄薰蒸法”,“药典法”和“趁鲜切制法”,加工后的中药分别为“粉丹皮”,“原丹皮”和鲜切片”。粉丹皮是目前市埸上的主流商品,原丹皮较少见,鲜切片尚未出现。笔者试用相同实验材料,用这三种方法加工成饮片,从饮片的外观色泽和内在成分含量进行分析,以便选出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药牡丹皮,又名叫丹皮,是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根皮。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之一。在我国,牡丹皮药源分布广,蕴藏量很大。近年来,在研究和使用过程中,发现了牡丹皮的混淆代用品,以及牡丹皮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功能,因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牡丹皮的来源、化学成份、提取和分离方法、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以及丹皮酚的含量测定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不同炮制方法对牡丹皮中牡丹酚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的干燥根皮,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现代研究证明,牡丹皮具有抗菌消炎、镇静镇痛、降压抗痉挛等作用。牡丹皮的药理、临床作用之强弱与牡丹酚含量高低有直接关系,牡丹酚含量高作用强,含量低作用弱。本文对不同方法炮制的牡丹皮进行了牡丹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已从中药牡丹皮(Paeonia suffruticosa)的根皮中分离出5种新的抗氧化糖甙(命名为没食子酰氧化芍药甙,suffruticoside A,B,C和D)和一种新的丹皮酚糖甙(命名为suffruticoside E),同时还分离到抗氧化物没食子酰芍药甙。根据化学和物理化学的数据,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在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