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治疗,一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18%,常规组为70.59%,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HR和R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SPO2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在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上是可行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血气分析情况,缓解患者低氧血症,从而有效提高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SHF)患者的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ICU S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心功能、预后。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 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再次住院、心肌梗死、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抢救重症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序贯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以及相应的体测数据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24~72 h的治疗后,观察组VAP发生率、脱机成功率、病死率、白细胞计数、心率、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呼吸衰竭的抢救中,序贯性机械通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机械通气抢救、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无创式机械通气与有创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1月就诊的23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有创式机械通气治疗的1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无创式机械通气治疗的1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1、24 h患者的血气分析、呼吸频率以及心率均趋于正常(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抗生素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能够避免气管插管,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和抗生素的使用,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症左心衰实施有创机械通气的整体救治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106例急性重症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经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3 h后若无显著改善则实施研究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方案。研究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直接予以有创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治疗前、上机0.5 h、上机1 h后的呼吸、心率、动脉氧分压、平均动脉压。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治疗时间。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呼吸、心率、动脉氧分压、平均动脉压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上机0.5 h和上机1 h时上述指标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相应指标显著好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7%(P0.05)。结论重症左心衰予以早期有创机械通气可迅速显著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优化血流动力学水平,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严重肺水肿住院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监测通气前、后临床症状及pH、SaO2、PaO2、PaCO2、心率及呼吸频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40例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达到100%。有创机械通气前后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是治疗严重肺水肿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通气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与血气分析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总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均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缩短呼吸衰竭患者的总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在减少呼吸机并发症上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U呼吸衰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救治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方案临床价值.方法:选择ICU呼吸衰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救治的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随机分,就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n=40)与舒适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平均住院天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仅口鼻粘膜损伤1例,并发症率为2.5%;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1例,口鼻粘膜损伤3例,声带损伤2例,并发症率为15%,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呼吸衰竭患者在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加快病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临床安全.  相似文献   

9.
刘如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222-1222,1196
目的观察有创机械通气在治疗严重肺水肿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急诊入院的36例严重肺水肿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观察通气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有创机械通气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相关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水肿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伴有意识障碍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急救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34例重症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均在实施常规临床急救措施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体内pH值、呼吸频率、心跳频率、PaCO2以及PaO2/FiO2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34例重症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其体内pH、PaCO2、PaO2/FiO2、心率、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P〈0.05,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可取的良好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体内血气情况,有效降低其呼吸及心跳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但在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掌握此类情况适应症,不符合适应症患者仍需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急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严重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1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药物治疗及氧疗)和无创通气组.无创通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庄(MAP)、血气分析(pH、PaO2、PaCO2、SaO2)、尿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很快稳定,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结论 对急性心力衰竭,机械通气能及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的有效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所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样本。现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以及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选用仰卧位实现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选用俯卧位实现机械通气,分析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相关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明显更好,P<0.05;对照组疾病好转率为75.00%,观察组疾病好转率为58.33%。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胸片好转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应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法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疾病能够取得满意效果,该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数,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分析肺心病呼吸衰竭危重患者采取呼吸机有创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肺心病呼吸衰竭危重患者中抽选6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实验组33例,接受呼吸机有创通气治疗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3例,接受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PaCO_2、PaO_2、pH值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PaCO_2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aO_2、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心病呼吸衰竭危重患者采取呼吸机有创通气治疗效果更为迅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拟定机械通气治疗方案并应用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62例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试验对象;依据呼吸衰竭类型的不同完成分组;均拟定机械通气方案展开疾病治疗;A1组(25例):呼吸衰竭类型为Ⅰ型;A2组(37例):呼吸衰竭类型为Ⅱ型;就组间血气分析指标结果以及并发症总占比展开对比。结果治疗前,A1组PaCO2水平为(71.46±18.25)mmHg,PaO2水平为(50.45±12.23)mmHg;治疗后分别为(46.37±14.19)mmHg以及(84.35±22.26)mmHg;治疗前,A2组PaCO2水平为(70.35±12.55)mmHg,PaO2水平为(49.42±15.15)mmHg;治疗后分别为(48.83±12.45)mmHg以及(82.35±28.35)mmHg;治疗前,A1组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同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1组PaCO2水平以及PaO2水平同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总占比(8.00%)明显低于A2组(45.95%,P<0.05)。结论本次研究发现,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于临床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随着呼吸衰竭分级的增加,患者表现出并发症的概率呈现出一定程度增加,对此临床针对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需要做到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以使得患者预后显著提升,提高病情转归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诊科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呼吸机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7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治疗,针对救治1~2小时后未见好转的患者予以呼吸机治疗,研究组50例早期即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联合呼吸机治疗。统计分析组间治疗前后相关指标(HR、RR、MBP及PaO2)变化、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撤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情况以及临床有效率和气管插管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R、RR及M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肺部啰音、发绀及意识障碍症状缓解时间及撤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气管插管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早期联合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可减少气管插管,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医院急诊科抢救的7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变化、肺功能指标变化、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ICU重症感染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从2017年2月~2019年3月于本院进行ICU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100例,依照患者的治疗时间分为两组,其中前50患者为N组,后50例患者为M组。对比N组与M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危险因素、时间因素。结果:通过数据可知,N组患者的慢性病史与感染部位同M组的患者慢性病史与感染部位并无显著不同,二者对比差距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据可知,N组患者的DIC、MODS发生率、HR、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低于M组患者,二者对比差距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影响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因素发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MODS、DIC皆是影响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因素。结论:DIC、MODS发生率、HR、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为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和分析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的辅助治疗情况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自2007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29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法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采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疗效.结果 经过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RR、HR、动脉血气以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法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对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以此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取抽签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96例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给予开展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给予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放弃治疗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较于对照组同等数据明显较高,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40/48),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②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相比较于对照组改善情况较为显著,观察组心率、呼吸、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对数据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较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