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7,(7):891-892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A组(常规治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39例)和B组(常规治疗,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24 h后的BNP、MAP、HR、PaO_2、PaCO_2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MAP、HR、PaO_2、PaC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A组的BNP、MAP、HR、PaCO_2水平均低于B组,PaO_2水平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间收治的8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44例),一组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并给予患儿血管活性类药物保护脏器。两组患者均采取经口腔气管插管。对照组采取常规有创性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中的PaO_2、SaO_2、PaCO_2值动态进行监测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相关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可以明显改善患儿PaO_2、SaO_2、PaCO_2等呼吸系统的相关指标,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继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对炎性因子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 IL-6、 TNF-α、 SPO_2、PaO_2、 PaCO_2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及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 IL-6、 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CRP、 IL-6、 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PaCO_2水平均降低, SPO_2、 PaO_2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的SPO_2、 PaO_2、 PaCO_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减少炎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高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高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pH、 PaO_2及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aCO_2、 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的pH、 PaO_2、 PaCO_2,以及MDA和SOD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的病死率及气管插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高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讨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病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具体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病人64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2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比较两组病人PaCO_2、PaO_2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PaCO_2和PaO_2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O_2和PaO_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88%和78.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能优化病人PaCO_2和PaO_2水平,整体治疗效果良好,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4例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措施。结果治疗后患者PaO_2、PaCO_2、SaO_2明显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p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RR、HR明显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治疗反应。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明确,临床应合理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内科ICU病房的104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不同疗法将其分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各52例,治疗A组应用有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治疗B组应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B组治疗后的SpO_2、PaO_2、pH值均高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治疗后PaCO_2值低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均优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与生命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就诊的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30 mg法舒地尔降肺动脉压,1次/12 h。两组观察时间为72 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_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PaO_2)、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肺动脉收缩压水平,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SaO_2、PaO_2升高,PaCO_2、BNP、肺动脉收缩压均下降(均P0.05)。观察组SaO_2升至(90.6±6.3)%,PaCO_2降至(45.3±5.7)mm Hg,PaO_2升至(78.3±6.9)mm Hg,BNP降至(116.3±28.2)ng/L,肺动脉收缩压降至(55.2±9.3)mm 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2.2%(P0.05)。结论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对老年肺心病伴慢性衰竭进行治疗,不仅能改善心功能,还能够强化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BiPAP无创呼吸机)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1例,对比疗效、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血氧饱和度(SpO_2)、肺功能水平、动脉氧分压(PaO_2)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RR、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在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提升肺功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危重监护室收治的70例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70例患者实施呼吸机治疗后,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52例,病死18例,抢救成功率达74.29%,病死率占25.71%。对比抢救成功患者与病死患者的PaCO_2、PaO_2、SaO_2及pH值等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抢救成功患者各项数据明显高于对病死患者。结论: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危重监护室应用呼吸机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仅应用呼吸机治疗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可以将呼吸机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帮助患者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4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左心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76例)和对照组(73例).试验组采用常规药物及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持续治疗1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pH值、脑钠肽(BNP)及心率(HR)较治疗前变化明显(均P<0.05);对照组患者的PaO2、PaCO2、SPO2、BNP及HR较治疗前变化明显(均P<0.05),pH值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PaO2、PaCO2、SPO2、pH值、BNP及HR变化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左心衰竭效果良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监测患者动脉血气(pH、PaO2、PaCO2)的变化,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63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与呼吸兴奋剂,观察治疗前、治疗2d后的血气PH、PaCO2、PaO2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d治疗组血气指标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规律性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每日上机2次,每次2h。比较上机前、上机2h、24h后动脉血气中pH值、动脉氧分压(Pa0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BiPAP治疗24h后HR,RR,PaO2,PaCO2,pH值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明星改善,有效率为81.2%(26/32)。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孟丽莉 《现代保健》2011,(28):39-40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6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2h后观察血气分析变化,比较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结果无刨呼吸机组治疗后患者PaO2和PaCO2均明显改善,常规组治疗后患者PaO2明显改善,无创组比常规组在PaO2和PaCO2方面改善明显。无创组病死率和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使左心衰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迅速提高,二氧化碳分压下降,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血气指标的影响进行调研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到本院肿瘤科接受肺癌术后出现呼吸衰竭的46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呼吸机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O2、SpO2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MVV、PEMAX、MMF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呼吸机通气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经面罩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出13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面罩无创通气(BiPAP无创正压通气).结果:治疗24h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以及呼吸频率均明显好转,P<0.05;治疗24h后的PaCO2、PaO2和呼吸频率对比,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24h后的p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3d、治疗7d后的呼吸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面罩无创通气治疗可快速缓解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换气障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舒利迭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舒利迭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对照组(单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检测应激反应指标及血气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以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以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呈负相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与其呈正相关.结论:舒利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水平,改善血气水平,且应激水平与动脉血氧分压呈负相关,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邓敏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106-106,108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在ICU应用俯卧位通气产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ICU治疗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均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应用仰卧位通气,观察组应用俯卧位通气,对两组通气24h心率、呼吸频率、动脉氧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通气24h心率、呼吸频率、动脉氧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以及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在ICU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应用俯卧位通气能够使护理效果得到提升,并使患者的呼吸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邹喜生 《现代保健》2013,(23):41-42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联合回苏灵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低流量输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回苏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R、RR、pH、PaO2、PaCO2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HR、RR、pH、PaO2、PaCO2等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R、RR、pH、PaO2、PaCO2等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呼吸机联合回苏灵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病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