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继茹 《医疗装备》2020,(6):121-12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实施胰岛素泵治疗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对照组实施胰岛素治疗联合指尖血糖监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FPG、2 h PG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试验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使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本社区医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诊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分别记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观察两组检测结果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8.92±1.83)mmol/L和(12.10±2.54)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9.25±1.74)mmol/L和(12.32±2.28)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快速血糖仪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便于携带。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中实施动态血糖仪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老年糖尿病行胰岛素泵治疗患者均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份收治患者中选择,抽选量为60例,抽选对象均通过纳入、排除标准。其中30例组成参照组,施予血糖仪指尖血糖监测;余下30例组成观察组,施予动态血糖仪监测。经医治和评测剖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接受血糖评测,组间数据计算显示P>0.05;治疗后血糖评测显示观察组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参照组有更明显的减幅,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参照组有更短的血糖达标时间、更少的胰岛素用量,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行胰岛素泵治疗患者,配合动态血糖仪监测,可更好提高治疗效果,更快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4.
李玲  房彦平  邓秀娟 《智慧健康》2022,(29):179-182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给予模拟体验式教育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T2DM患者进行干预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完成对应干预)和试验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模拟体验式教育方式完成对应干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以及自护行为能力(规律运动、饮食控制、血糖监测、遵医嘱服药、高低血糖处理、足部护理)评分。结果 干预前,试验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同参照组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规律运动、饮食控制、血糖监测、遵医嘱服药、高低血糖处理、足部护理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模拟体验式教育方式有效应用后,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水平获得显著降低,证明控糖效果明显;规律运动、饮食控制、血糖监测、遵医嘱服药、高低血糖处理、足部护理评分获得显著提高,证明自护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管理和POCT血糖仪应用对糖耐量受损患者罹患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4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中发现血糖异常,并经诊断为糖耐量受损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8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仅作常规的跟踪随访及管理;研究组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健康管理,并应用POCT血糖仪监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对2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2年后,比较2组患者罹患糖尿病的概率;并比较2组的体质量指数与餐后2 h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罹患糖尿病(4.5%)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体质指数与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耐量受损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健康管理,并通过POCT血糖仪监测血糖水平,可降低其罹患糖尿病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杭州市江干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06年2月-2011年4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6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00例,对照组2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随访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模式,时间为1年,比较和分析2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尿微量白蛋白控制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6.2±2.1)mmol/L,餐后2h血糖为(9.3±2.4)mmol/L;而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8.6±2.3)mmol/L,餐后2h血糖为(12.6±3.1)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心血管病占70.2%、糖尿病肾病占65.4%,而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86.7%、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明显提高患者血糖自我监测能力,血糖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阴虚气滞型糖尿病患者给予降糖药口服、胰岛素注射等治疗无法彻底根除病因,本研究探讨应用逍遥散合麦味地黄汤加减辅助西药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东莞市石排医院收治的62例阴虚气滞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应用逍遥散合麦味地黄汤加减辅助西药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随机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随机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虚气滞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逍遥散合麦味地黄汤加减辅助西药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还可以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配合胰岛素注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指尖血糖仪配合胰岛素注射完成治疗,观察组采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配合胰岛素注射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不同时间点血糖水平、高血糖控制情况及C肽、胰岛素水平、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早餐2 h后、午餐前、午餐2 h后、晚餐前、晚餐2 h后、睡前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C肽、餐后2h 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配合胰岛素注射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选取糖尿病患者90例(2017年8月-2019年8月),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照护模式组、医养结合模式组)各45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达标情况。结果:相比常规照护模式组,医养结合模式组患者干预后较干预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幅度均更高(P<0.05)。医养结合模式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照护模式组(P<0.05)。结论:医养结合模式较常规照护模式更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中应用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价值分析。方法纳入我院于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1例,通过抛硬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出院后采用血糖信息化系统和智能血糖仪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每月1次电话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出院3月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情况和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情况,调查患者对院外血糖监测管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离院时FPG、2hPBG及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院3月后,研究组患者FPG、2hPBG及HbA1c水平均较离院时显著降低,较同时期对照组各项指标明显偏低(P<0.05);离院3月后,研究组饮食控制、遵医用药、血糖监测、规律锻炼及预防处理高低血糖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偏高,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65.7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有效提高患者在院外的血糖控制水平及自我效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便携式血糖仪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嘱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仪进行血糖管理,研究组采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血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监测1个月、3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遵医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血糖检验中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的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次实验对象选取为到本院治疗疾病的患者92例,全部患者于入院时、治疗后均利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分别进行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检测,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浓度时,结果一致,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血糖检验中均可获得较准确的结果,两种检验方式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各具优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检验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血糖检验中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的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次实验对象选取为到本院治疗疾病的患者92例,全部患者于入院时、治疗后均利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分别进行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检测,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浓度时,结果一致,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血糖检验中均可获得较准确的结果,两种检验方式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各具优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检验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实施临床血糖监测的过程中快速血糖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收治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共包括在本院接受血糖检验的患者105例。基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分为四组。所有患者均运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这两种方法实施血糖监测,对比分析其血糖检测结果与检测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在血糖检测结果的比较上,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糖检测所需时间的比较上,快速血糖仪明显短于生化分析仪,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所需要的检测时间明显较短,且具有操作简单、体积小与方便快捷等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的血糖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便携式血糖仪检测,对比患者快速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结果。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高于快速血糖仪检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静脉血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高于快速血糖仪检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快速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检测血糖上优势更为突出,且快速血糖仪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在检测血糖上还无法取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因此,临床在检测患者血糖时,一定要进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提高老年人无症状低血糖诊断准确率,促使患者及时治疗,研究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人无症状低血糖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无症状低血糖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老年无症状低血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有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手动血糖监测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测,随后收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的血糖监测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漏测患者2例,占比为4.00%,确诊患者48例,占比为96.00%,可知观察组血糖监测准确率为96.00%,漏诊率为4.00%;对照组漏测患者7例,占比为14.00%,误测患者2例,占比为4.00%,确诊患者41例,占比为82.00%,对照组血糖监测准确率为82.00%,漏诊率为4.00%。对比监测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监测准确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监测漏测率和误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发基于智能健康管理应用程序(APP)的医患共享血糖监测仪,探究其在糖尿病患者院外血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治疗后出院的92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智能健康管理APP的医患共享血糖监测仪进行血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差值、血糖控制达标率、7 d健康饮食情况、血糖监测次数和3个月内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与出院时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和餐后2 h血糖(2h-PG)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3,t=9.189,t=8.496;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FPG和GHb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χ2=6.988;P<0.05);观察组患者7 d健康饮食天数和血糖监测次数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1,t=15.144,t=15.399;P<0.05)。结论:基于智能健康管理APP的医患共享血糖监测仪适合糖尿病患者院外自我血糖监测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在实施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胰岛素泵与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8例作为实验的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按照奇偶数法进行分组,其中接受胰岛素泵给药治疗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血糖控制效果、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给药方式的选择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