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HCV阳转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第2代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2,和逆转录聚合酶锭反应(RT-PCR),检测62例血透患者血清抗-HCV和HCVR-NA,采用ELISA2随访1995年6月~1996年12月间199例血透患者HCV阳转情况。结果 62例患者中,抗-HCVIgM阳性27例(43.6%),抗-HCVIgG阳性29例(4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HCV阳转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第2代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2,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2例血透患者血清抗HCV和HCVRNA,采用ELISA2随访1995年6月~1996年12月间199例血透患者HCV阳转情况。结果 62例患者中,抗HCVIgM阳性27例(43.6%),抗HCVIgG阳性29例(46.8%),HCVRNA阳性34例(54.8%),3项至少1项阳性37例(59.7%)。HCV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两组在性别、年龄、肾功能、HBV标志、EPO应用、CAPD史无明显差异,而在平均透时间、输血史、ALT异常、肾移植史方面有显著性差异。1995年6月抗HCV阳性率为58.7%,每隔半年的阳性率分别为53.7%、54.8%和50.0%。在18个月随访期间,31例阳转;156例随访1~6月,阳转14例(8.9%),67例随访7~12月,15例(22.4%)阳转,6例随访13~18月,2例(33.3%)阳转;2例阳转并转为肝硬化。结论 血透患者中HCV感染严重,输血为血透患者感染HCV的主要途径,但也存在医源性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4.
汪年松  廖履坦  竺艳娟 《上海医学》1999,22(10):600-602
评价血液透析病人HCV阳转率和危险因素。方法随访1995年6月-1996年12月在本院透析的199例血透病人,均未隔离抗-HCV阳性病人。采用敏感的ELISA2每隔3个月在同一实验室检测。结果1995年6月的抗-HCV阳性率为58.7%,每隔半年的阳性率分别为53.7%,54.8%和50.0%。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病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5年发现庚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Gvirus ,HGV)以来 ,国内关于庚型肝炎病毒的流行情况仅有少数研究报道[1] 。本研究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检测血液透析病人抗 HGV抗体和HGV RNA ,以了解血液透析病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并对其传播途径进行探讨。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院肾病中心 76例血液透析病人 ,其中男性 43例 ,女性33例 ,平均年龄 3 5岁。抽取全血后分离血清 ,分装后置 -70℃冰箱保存。1.2 试剂和方法1.2 .1 试剂  ①HGV抗体检测试剂盒 :北京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免疫病毒研…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状况,并分析两者阳性相关程度.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对105例血液透析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血清抗-HCV、抗HEV-IgG的检测.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抗-HCV、抗HEV-IgG感染率分别是35.2%和20%,抗-HCV和抗HEV-IgG重叠感染率为7.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输血组HCV、HEV感染率明显高于非输血组,而输血量多者又高于输血量少者.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比健康对照组有更高的丙、戊肝感染率及重叠感染率,且阳性程度与输血量的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8.
周少雄  张波  何山 《热带医学杂志》2005,5(3):327-329,323
目的探讨血透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情况及其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264例血透患者抗HGV和HGV—RNA,并同时检测抗HCV、HCV—RNA、HBsAg和抗HBc。结果血透人群HGV感染率为13.6%.其中,36例HGV阳性患者有21例与其它肝炎病毒合并感染(58.3%),6例(16.7%)与HBsAg,6例(16.7%)与抗HCV/HCV—RNA,9例(25.0%)与抗HBc/HBsAg/抗HCV。HGV—RNA与HBV、HCV合并发生率为66.7%。HGV感染以女性人群多见,与年龄、输血史、输血次数、透析时间、HBV感染及HCV感染无相关性,感染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无异常改变。结论血透人群有较高的HGV感染率,其中多数感染与HBV、HCV合并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毒症(CRF)患者血液透析、输血后与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IA和PCR法检测CRF血液透析337例患者血清中抗-HCV和HCV-RNA。结果CRF患者血透、输血次数和输血量与血清抗-HCV、HCV-RNA检出阳性率呈正比升高,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更高于健康者。结论血液透析容易感染丙肝病毒;输血则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接受异体输血的次数和量越多,感染的机率则越大,阳性检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体远  戴勇  周伯平 《广东医学》2000,21(2):123-124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合并其他肝炎病毒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感染状况。方法 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检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GV RNA,ELISA法检测乙肝对半及HCV,HDV抗体。结果 80例血透患者中,HGV阳性15例(18.7%),HCV阳性18例(22.5%),HBsAg阳性21例(26.2%),未检出HDV阳性。在15例感染HGV的患者中,7例(46.7%)同时感染其他肝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受血者输血前血清学4项检测的体会,探讨对受血前患者的相关病毒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丙肝抗体(抗-HCV)、艾滋抗体(抗-HIV)、梅毒(TPPA)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对3600个病例进行检测,丙肝(HCV)阳性有35例,占0.97%;梅毒(TPPA)阳性有68例,占1.89%;艾滋病(HIV)阳性有2例,占0.06%;乙型肝炎(HBV)阳性有520例,占14.44%。结论:通过对受血患者输血前做受血4项的检测,明确病人的健康状况,杜绝医源性经血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利益具有较大的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75例透析病人共104例血清作抗-HCV检测,并对其中16例共23份血清作HCV-RNA检测。结果显示抗-HCV阳性率为81.33%,抗-HCV阴性患者虽有56.25%HCV-RNA阳性。  相似文献   

13.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美国的Simons和Linnen等学者于195年几乎同时分离出不同株庚型肝炎病毒(HGV)以来,各国学者相继建立了HGV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并运用到庚型肝炎的研究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就庚型肝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检测方法等的研究进展概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在各型肝炎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对218 例不同型别的肝炎病人血清进行TTV-DNA检测。结果:218 例不同肝炎病人中共检出72 例TTV-DNA阳性血清,总检出率为33.0%,不同民族、性别间TTV-DNA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排除非甲非戊型肝炎单纯转氨酶增高病人中TTV-DNA阳性率为53.9%,而在明确诊断为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人中TTV-DNA阳性率为26.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8,P<0.05)。结论:各型肝炎患者中存在TTV感染,非甲非戊型肝炎单纯转氨酶增高病人中TTV感染率明显高于明确病原肝炎病人。TTV感染与肝炎有关,可能是原因不明肝炎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约有3.5亿慢性HBV携带者,中国约占其中的1/3左右,居世界第1位.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方法之一,血液透析患者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和慢性肾病非透析患者.因此,探讨血液透析患者HBV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检测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透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HGV)携带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我科血透中心100 例长期血透(> 1 a)的患者及400 例非血透患者(对照组)血清中HGV核糖核酸(HGV-RNA)进行测定。结果 血透组中24% HGV-RNA阳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2% (P< 0.01);HGV阳性受血率明显增高,分别为70.8% 与51.3% (P< 0.01),但均无临床症状;检测19例HGV 阳性血透患者干超滤液,其中均未发现HGV-RNA。结论 血透患者HGV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与输血量有一定相关,病毒不通过聚砜膜。  相似文献   

17.
维持血液透析病人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感染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和PCR法检测242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HBVM、抗HCV和HCV-RNA。结果血透患者HCV阳性率33.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透患者输血组明显高于非输血组(P<0.01),血液透析患者HBVM阳性率64.7%,输血组与非输血组的乙肝病毒感染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血透易感乙肝、丙肝病毒,输血是引起血透患者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原因。接受异体输血的次数和数量越多,感染的机率越大,阳性检出率则越高。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患者输血传播病毒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TTV的感染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对 10 2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进行输血传播病毒 (TTV)抗体检测。结果 TTV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率为 18.6%。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应进行TTV检查 ,避免经血液传播  相似文献   

19.
自1993年以来,我们采纳用检测病毒抗体的方法对35列维持血液透析(CHD)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FR)患者进行甲、乙、丙、丁、成型肝病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发现病毒感染与损害与血液透析时间有关,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5例CHD患者,年龄20~72岁,平均467岁,男21例,女14例。肾功衰竭原因: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高血压病肾动脉硬化8例,糖尿病1例,遗传性肾炎2例,多囊肾2例。1.2方法每人每周透析1~3次,每次持续4~5h均使用中空纤维透析器,每只透析器均重复使用2~3次,复用的透析器和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20.
Shang Q  Yu J  Zhang G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2):1365-1368
目的 观察合并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病变中的远期作用,并探讨HGV致病性。方法 选择5年前后根据自愿原则以Menghini法行两次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的CHB患者45例,其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与抗过氧化物酶复合物(PAP)检测肝组织中HGV NS5抗原(HGV-Ag)两次均阳性的患者(合并HGV感染组)21例、两次均阴性的患者(未合并HGV感染组)24例。两组患者5年前年龄、性别、病程、血清HBV-DNA含量、肝脏损害等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治疗方法亦相同,但均未能产生持续疗效,具有可比性。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5年后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合并与未合并HGV感染组5年前肝脏损害的基本病变、炎症活动度(G1、G2、G3、G4例数分布分别为3、7、7、4;5、8、7、4)及纤维化程度(S1、S2、S3、S4分别为4、7、7、3;6、8、6、4)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5年后(G1、G2、G3、G4分别为3、5、7、6;4、6、8、6;S1、S2、S3、S4分别为3、6、5、7;4、7、5、8)差异仍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合并HGV感染并未导致CHB肝脏病变激活、加速纤维化进展。HGV感染对CHB肝脏远期病变无明显作用。HGV的肝脏致病性至多是微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