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骶化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8年7月就诊的125例L4峡部裂患者,其中59例伴有腰椎骶化。根据Castellvi分型将腰椎骶化者分为Castellvi Ⅱ型组及Castellvi Ⅲ型组。分别比较腰椎骶化组与无腰椎骶化组、Castellvi Ⅱ型组与Castellvi Ⅲ型组的滑脱率、椎间盘及终板的退变程度。[结果]腰椎骶化组与无腰椎骶化组在性别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骶化组的滑脱率为(33.32±14.42)%,明显高于无腰椎骶化组的(23.76±10.25)%(P0.05)。腰椎骶化组椎间盘改良Pfirrmann分级明显高于无腰椎骶化组(P=0.002)。Castellvi Ⅱ型组23例,Castellvi Ⅲ型组36例,两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tellvi Ⅱ型组的滑脱率为(28.42±14.28)%,明显低于Castellvi Ⅲ型组的(36.46±13.80)%(P=0.035)。两组椎间盘及终板的退变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骶化加剧了L_4峡部裂性滑脱及椎间盘退变,且骨性融合越明显,相应的滑脱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解剖学危险因素。方法:以2009年7月~2010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60例DLS患者为观察对象(滑脱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51~75岁,平均65.3±7.8岁,L4滑脱42例,L5滑脱18例。以性别和年龄匹配无DLS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对照组)。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骶骨水平角(sacral horizontalangle,SHA)及滑脱节段(对照组取相应节段)的椎体指数(lumbar index,LI)、椎间盘角度(disc angle,DA)、椎间盘高度(disc height,DH),在腰椎正位X线片上测量L5横突的长度(the length of transverse process of L5,TPL)和宽度(the width of transverse process of L5,TPW)。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退变性腰椎滑脱的解剖学危险因素。结果:滑脱组患者LLA、SHA、LI、DA、DH分别45.83°±10.42°、28.35°±11.16°、0.85±0.13、7.24°±3.83°、9.12±2.73mm;对照组分别为47.48°±10.75°、23.16°±10.68°、0.96±0.10、9.68°±5.54°、10.54±2.48mm,两组间SHA、LI、DA、DH有显著性差异(P<0.05),LLA无显著性差异(P>0.05)。滑脱组TPL、TPW分别为2.15±0.43cm、1.64±0.41cm,对照组为2.06±0.39cm、1.57±0.32cm,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LS与LI、DA有显著性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1.693、-1.406。结论:DLS患者的LI下降,DA减小,其可能是DL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与腰腿痛住院患者腰骶移行椎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因外伤史患者摄腰椎X线平片的患者2 215例(A组),发现腰骶移行椎222例(10.02%);因腰腿痛住院的患者(B组)517例,发现腰骶移行椎141例(27.27%),并进行各参数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腰骶移行椎发生率A组为10.02%,B组为27.27%,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均以CastellviⅡ型最为多见(分别占40.09%和41.13%)。A组Ⅰ型占35.14%(78/222),明显高于B组Ⅰ型的17.73%(25/1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Ⅱ型占40.09%(89/222),略少于B组的41.13%(58/141),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Ⅲ型占18.47%(41/222),低于B组的28.37%(40/1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Ⅳ型占6.31%(14/222),低于B组的12.77%(18/1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骶移行椎与腰腿痛有密切相关性,以CastellviⅡ型最为多见。CastellviⅢ型和Ⅳ型因横突与骶骨发生融合,特别是不对称融合,将增加产生腰腿痛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与非LDH腰痛人群腰骶部形态学参数之间的差异,探讨LDH患者腰骶部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107例LDH患者(LDH组)及72例腰背部疼痛人群(对照组)影像学资料。分别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并比较2组研究资料的椎间盘角(IDA)、腰椎前凸角(LLA)、腰骶前凸角(LSLA)、骶骨倾斜角(SSA)及腰骶角(LSA)。结果 LDH组患者L_4/L_5和L_5/S_1节段IDA、LLA、SSA及LS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4/L_5节段突出者的L_4/L_5节段IDA低于L_5/S_1节段突出者,而L_5/S_1节段突出者的L_5/S_1节段IDA则低于L_4/L_5节段突出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患者的LLA、SSA及LSA比正常人明显降低。LDH患者生理曲度的丢失主要由责任节段IDA的减小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矢状面形态特点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DS)进行分型,评价其在腰椎侧前方入路手术治疗DS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L4 D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22例;年龄50~67岁(58.5±9.5岁)。由3名观察者分别根据DS患者术前L4/5节段矢状面形态分为3型:(1)开口型,腰椎滑脱角(slip angle,SA)5。;(2)平行型,0°≤SA≤5°;(3)闭口型,SA0°。所有患者均采用侧前方腰椎椎间融合术(antero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LIF)治疗,术中参照患者矢状位形态分型调整手术体位摆放、cage置入位置和固定等。测量术前及术后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脊柱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评估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的腰痛和下肢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对3名观察者的分型结果进行Kappa—致性检验,并对各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名观察者之间分型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26~0.894,观察者自身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75~0.916,均高度一致。37例DS患者中开口型12例(A组),平行型17例(B组),闭口型8例(C组),术前各组间LL、PT、SS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LL、SS显著性低于其余两组(_P0.05;),各组间PI、SVA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A、B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均较术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C组PT较术前显著性降低,SS、LL显著性增加(P0.05)。术前C组患者腰痛VAS显著大于其余两组(P0.05),术后各组腰痛、腿痛VAS,ODI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其中C组腰痛VAS、0-DI和SF-36心理健康评分改善幅度均大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基于DS矢状面形态特点分型简单、方便且可信度高,根据DS不同分型制定相应的ALLIF治疗策略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经皮内镜与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治疗外伤性Ⅰ、Ⅱ度腰椎滑脱(Meyerding)的疗效。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Ⅰ、Ⅱ度腰椎滑脱病人155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76例,行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治疗,B组79例,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椎间盘高度、椎间孔及宽度、腰椎前凸角、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Oswestry残疾指数(ODI)、36项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并发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分别为(155.32±10.21)分钟和(35.10±8.65)ml, B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分别为(160.43±19.87)分钟和(80.10±13.9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椎间孔较小、椎间孔宽度较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前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术后3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不同入路方式的选择对术中髓核摘除量的影响及术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2011年8月—2014年12月采用腰椎侧后路微创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1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术中椎间孔镜不同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4组:A组42例采用后外侧入路(Yeung技术),B组40例采用经典椎间孔入路[经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C组43例采用改良椎间孔入路(improved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access,ITEA),D组40例采用椎板间入路。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侧别、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计算并比较4组患者髓核摘除量;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曲度指数(lumbar curvature index,LCI)和椎间隙高度等进行评估。结果 A、B、C、D组术中髓核摘除体积分别为(3.7±0.8)、(3.6±0.7)、(4.5±1.1)、(3.0±0.8)cm3,C组体积显著大于其余3组,D组体积显著小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现脑脊液漏1例,无术后椎间隙感染、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无典型术后髓核突出复发症状。术前各组间ODI评分、下腰痛VAS评分及双下肢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上述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评分改善值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各组间比较LCI及椎间隙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以及末次随访时各组间LCI变化值和椎间隙高度丢失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侧后路微创椎间孔镜术中,采用ITEA技术的手术操作范围更大,术中探查及摘除责任髓核更彻底;但需要根据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及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经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与传统开放3种椎弓根螺钉置钉方式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48例单椎、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AO分型A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经皮椎弓根置钉,67例)、B组(采用Wiltse入路置钉,45例)、C组(采用传统开放置钉,36例)。比较3组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及影像学参数。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手术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B组少于C组(P<0.05),X线透视次数A组多于B、C组(P<0.05)。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后凸Cobb角A组大于B、C组(P<0.05),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A组低于B、C组(P<0.05)。术后3个月腰痛VAS评分A、B组低于C组(P<0.05)。结论3种椎弓根螺钉置钉方式均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经皮椎弓根置钉和Wiltse入路置钉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腰部疼痛程度轻的优点,但经皮椎弓根置钉术中医患放射线曝露时间长,椎体高度恢复及后凸角度恢复略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最佳的植骨融合方式。方法 2000年6月-2009年6月,采用一期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12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为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损伤节段T11~L2;均合并不同程度脊髓神经功能损伤,Frankel分级在D级以下。将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分别辅以椎体加椎间植骨(A组)、后外侧植骨(B组)及360°环形植骨(C组)3种植骨融合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术后伤椎Cobb角以及矫正度丢失、骨性融合率、内固定失效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Frankel分级情况等的变化,评价不同植骨融合方式的疗效。结果 1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2个月,平均28个月。C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多于A、B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B组Cobb角及矫正丢失度均显著大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骨性融合率及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00%、0,B组分别为78.6%、21.4%,C组分别为97.5%、0,B组与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ODI及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B组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加椎间植骨融合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点,能获得最佳的节段性骨性融合,是一种较优的骨性融合方式;后外侧植骨不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点,内固定失效率高,不是一种适宜的植骨融合方式;360°环形植骨并未表现出最佳的骨性融合率,而且性价比低,可能并不是一种必需的植骨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腰椎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LIF)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Ⅰ度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3月56例Ⅰ度腰椎滑脱资料,其中ULIF 28例,MIS-TLIF 28例,2组年龄、性别、滑脱节段及滑脱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以及影像学参数。结果与MIS-TLIF组相比,ULIF组术中出血少(P<0.001),术后腰痛VAS评分和ODI降低更多(P<0.05)。末次随访2组椎间融合率和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滑脱率和L_(1)椎体轴到S_(1)椎体的距离术后显著下降(均P<0.001),腰椎前凸角和滑脱角术后显著升高(均P<0.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MIS-TLIF,ULIF治疗Ⅰ度腰椎滑脱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术后腰痛恢复快等优势,可有效减少滑脱程度,改善腰椎矢状位平衡。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和腰骶部移行椎对腰椎间盘再突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193例,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初次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包括有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11例和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82例;对照组220例,选取同期健康查体的无症状人群;腰椎间盘再突出组33例,选取2004年4月至2010年8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再突出患者,包括有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8例和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5例。分别对三组行影像学检查,统计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和类型,观察椎间盘突出部位与腰骶部移行椎的关系。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对照组和腰椎间盘再突出组的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分别为:57.51%、51.82%和54.55%,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34,P〉0.05)。其中CastellviⅠ型的发生率分别为38.86%、45.00%和36.36%,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01,P〉0.05);Ⅱ型的发生率分别为:12.95%、4.55%和15.15%,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9.35,P〈0.01),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腰椎间盘再突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2,P〉0.05);Ⅲ型的发生率分别为5.18%,2.27%和0,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3.92,P〉0.05);Ⅳ型的发生率为0.52%、0和3.03%,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5.94,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腰骶部移行椎患者L4~5节段突出71.17%、L5~S1节段突出26.13%,分别与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L4~5节段突出48.78%、L5~S1节段突出47.56%,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10.00,P〈0.01;χ2=9.49,P〈0.01)。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Ⅰb和Ⅱa型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节段以L4~5多见,分别为30.63%和12.61%,与L5~S1节段发生率为11.71%和1.80%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11.90,P〈0.01;χ2=15.20,P〈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S1椎弓根进钉方法及临床初步应用效果。方法测量17例腰骶移行椎标本及30例正常骶骨标本的S1椎椎弓根横径、上下径、椎弓根中心轴线长度及角度,采用特定进钉点治疗15例腰骶移行椎患者。结果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椎弓根螺钉置钉点。S1椎弓根横径:腰骶移行椎(22.47±4.67)mm,正常椎(26.72±3.76)mm(P0.05)。上下径:腰骶移行椎(20.71±2.97)mm,正常椎(25.38±4.62)mm(P0.05)。椎弓根中心轴线长度:腰骶移行椎(41.27±5.65)mm,正常椎(49.83±6.72)mm(P0.05)。移行椎椎弓根A角:腰骶移行椎6.54°±1.98°,正常椎6.31°±1.72°(P0.05);B角:腰骶移行椎43.55°±11.21°,正常椎35.71°±10.63°(P0.05)。腰骶移行椎的上关节突形态与正常者相近,但双侧不对称者多见。腰骶移行椎17例中11例出现不对称,正常椎30例中2例不对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形槽形态在正常骶骨中不易见到,在腰骶移行椎中出现率为100%。结论腰骶移行椎后部横突变异,上关节突不对称率高,而V形槽出现恒定。以V形槽外缘3 mm处为纵线,以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水平线为横线,其交点作为椎弓根螺钉进钉点。角度选择A角在6°左右、B角在43°左右,长度选择35~40 mm之间,临床应用收到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下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分别采用椎弓根螺钉经伤椎固定与不经伤椎固定治疗的56例下腰椎骨折,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21~46岁,平均41.5岁。损伤部位:L3 27例,L4 16例,L5 13例。按AO分型:A1.2型6例,A3.1型29例,A3.2型9例,A3.3型12例。载荷评分5-8分,平均6-3分。脊髓神经损伤按ASIA分级:B级3例,C级4例,D级8例。采用椎弓根螺钉不经伤椎固定27例,经伤椎固定29例,两组患者均选择性进行单节段植骨融合。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和最后随访时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椎管占位情况的变化。随访过程中过程中观察植骨融合和马尾神经恢复情况。采用Den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疼痛和工作状态的恢复差异。结果:所以患者获随访12—48个月,平均25.8个月。不经伤椎固定1例于术后3个月出现棒松动,其余未出现内松动或断裂现象。在术后Cobb角矫正、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椎管占位率恢复及最后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和椎管占位保持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矫正度均存在丢失现象,不经伤椎固定组最后随访时的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固定组最后随访时的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obb角矫正度丢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经伤椎固定组植骨融合21例(78%),经伤椎固定组植骨融合27例(93%)(P〈0.05)。在局部疼痛评分上,经伤椎固定组优于不经伤椎固定组(P〈0.05),而在工作状态的恢复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O.05)。结论:相对不经伤椎固定,经伤椎固定治疗下腰椎骨折能够获得较高的植骨融合率,同时能更好的维持脊柱矫正度,是下腰椎骨折后路治疗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不同程度退变的软骨终板的影像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研究腰椎间盘不同程度退变时终板在矢状面和横断面的形态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58例L4.5椎间盘呈退行性改变的影像学资料(MRI、CT)进行研究(其中椎间盘突出者34例),分别将其矢状位MRI T2WI成像采用MRI机内Mean/Curve测量软件测量L4.5运动节段退变的椎间盘与相应节段脑脊液平均信号强度比值,判断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分组。分为3组:轻度退变组17例,中度退变组17例,重度退变组24例。同时采用正中矢状位MRI T2WI成像分别测量相应椎间(L4.5)终板于矢状面上的凹陷角。另外借助L4.5椎间CT平扫成像测量其相邻终板的最大前后径和横径,计算终板的相对曲率,分析椎间盘在不同退变程度下椎体终板凹陷角及其相对曲率的变化规律,并探讨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与其相对曲率的相关性。结果:①椎体终板(L4下终板,L5上终板)凹陷角均随着相应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而增大,重度退变组与中度、轻度退变组(L4下终板、L5上终板)凹陷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重度退变组与轻度退变组(L4下终板、L5上终板)相对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退变组与轻度退变组(L4下终板、L5上终板)相对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退变组与重度退变组(L4下终板、k上终板)相对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⑧终板凹陷角与其相对曲率呈正相关关系(r:0.786,0.490)。结论: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与相对曲率随着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而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是腰椎间盘退变突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重要因素,且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与其相对曲率存在着相关关系,故可以通过凹陷角的变化判断其相对曲率的改变,评估椎间盘突出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两种融合方法治疗腰椎失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腰椎失稳49例。分别采用c型植骨融合内固定(A组,25例)和椎间融合器融合内固定方法(B组,24例)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材料费用、JOA评分及融合成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JOA评分及融合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材料费用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的基础上,采用c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失稳在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方面与椎间融合器融合疗效及融合率相近,但c型植骨融合内固定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带线锚钉、锁骨钩钢板和Endobutton钢板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手术治疗90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带线锚钉组(A组)30例,锁骨钩钢板组(B组)35例,Endobutton钢板组(C组)25例。比较手术时间及疗效,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A组(45±2.6)min,B组(40±2.8)min,C组(48±3.1)min;B组短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在术后3、6个月时比较B组差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年时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在随访各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B组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A组1例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示锚钉松动,肩锁关节再次脱位,经更换锁骨钩钢板重新固定,恢复良好;B组7例术后肩部疼痛明显,肩关节外展、上举90°,术后6个月时取出内固定后症状均缓解;B组与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及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符合肩关节的生物力学环境,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CT引导下臭氧椎间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与单纯臭氧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行单纯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术(A组)及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B组),比较两组疗效及VAS评分。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B组治疗后3 d、7 dVAS评分高于A组,而6个月时则低于A组(P〈0.05)。治疗后6个月A组优良率为77.5%(31/40),B组优良率为95.0%(38/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臭氧椎间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较单纯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实验组接受经多裂肌间隙椎间融合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 d,术后2周的VAS评分及术后1个月与术后半年的O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半年植骨融合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及术后1年滑脱角、椎间隙高度及Taillard指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显著,该入路对患者的术中损伤较小,且提高了手术的疗效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选择性开窗减压术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的椎板切除减压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选择性开窗减压术23例(A组),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的椎板切除减压术20例(B组),比较和评价两种手术方法在改善患者疼痛、跛行等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结果手术情况:A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较B组长,平均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23.6±2.4)个月。症状改善情况:A组下肢疼痛和麻木症状完全消失19例(82.6%),有不同程度的缓解3例(13.1%),基本上无改善1例(4.3%);B组完全消失17例(85.0%),缓解3例(15.0%)。A组跛行症状完全消失18例(78.3%),跛行症状基本消失仅偶尔出现者4例(17.4%),完全无缓解者1例(4.3%);B组跛行症状完全消失14例(70.0%),偶尔出现者6例(3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疗效评价:A组优14例(60.9%),良7例(30.4%),可2例(8.7%),优良率为91.3%(21/23);B组优13例(65.0%),良5例(25.0%),可1例(5.0%),差1例(5.0%),优良率为90.0%(18/2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37,P=0.081)。结论选择性开窗减压术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的椎板切除减压术均为治疗腰椎管狭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术式需要综合患者自身情况及病变程度、范围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传统髓核摘除术(A组)及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B组)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0一01—2012—02收治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行单纯传统髓核摘除术52例,行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34例。结果B组末次随访VAS、ODI及JOA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用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髓核摘除术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