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学达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2):514-514
叶天士创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治疗体系,对内科杂病证治造诣颇深,尤精于脾胃病证的论治。笔者现就《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脾胃病医案共791则,879诊次的内容,来探讨叶氏对脾胃病证治的独到经验。1 脾胃的生理特点叶氏把脾胃生理特点,概括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  相似文献   

2.
单兆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经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史锁芳  陆为民 《中医杂志》1998,39(8):461-463
单兆伟教授从事消化系病症研究30余载,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治疗颇多创见,笔者有幸侍诊案侧,受益匪浅。今就其论治经验简介于后。1 脾虚为本胃热血瘀为标脾胃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或外邪直干,均易致脾胃受损,日久即  相似文献   

3.
邵铭 《河北中医》2004,26(2):88-88
徐景藩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从医40余载,经验丰富,疗效卓著。不仅擅长治疗脾胃病,对肝胆病的诊治亦有很高的造诣。肝性胃病,中医论述极少,其病机复杂,治疗颇为困难。笔者随师学习期间整理导师经验,以冀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如慢性胃炎、慢性泄泻等脾胃病多发高发。笔者通过总结近5年脾胃病专家徐景藩教授治疗脾胃病的文献,知晓徐教授对反流性食管炎、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泄泻、残胃炎、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整理出一些特色用药如苏梗、白术及对其理论与实践的阐发,以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  相似文献   

5.
唐汉钧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唐师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要重视调治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平衡,这种整体观为乳腺疾病外病内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笔者有幸成为第四批继承人跟随唐师临诊学习,记录其在乳腺疾病方面的治疗精髓,感悟颇深。现将唐师从脾胃论治乳腺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脾胃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漫长、症状繁多、反复发作、顽固难愈等特点。何晓晖教授治疗难治性脾胃病经验丰富,认为中医哲学思维是解开疑难病治疗难题的金钥匙。笔者结合临床病案,从抓主病、抓主证、抓主症、抓主因、抓主机、抓主脉、抓主体、抓主气八个方面介绍何晓晖教授治疗难治性脾胃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何晓晖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学验俱丰,并在脾胃理论及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建树颇丰。治胃先治神理论作为其代表思想之一,临床上治疗脾胃病的疗效满意。我们跟随何晓晖教授临床学习以来,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今试将其通过调节情志以治疗脾胃病的经验简要介绍,以飨同道。1胃肠是情绪之镜脾胃居于中州,以灌四旁,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为全身气机之枢纽,调节气机的升降。气机升降逆乱  相似文献   

8.
肝为刚脏,其性属木,主疏泄,肝之为病,易累及他脏;脾胃者,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的升降功能有赖于肝之疏泄。方晓华主任医师临床中重视肝郁脾胃的关系,抑木扶土,从肝治胃。该文介绍其抑木扶土法临床运用验案5则。  相似文献   

9.
冉青珍  路洁 《陕西中医》2013,34(5):613-614
<正>国医大师路志正崇尚脾胃学说,在李杲《脾胃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70余载的行医经验,形成了在当今社会因时制宜的脾胃治疗大法,提出了调理脾胃十八字诀:"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可谓其脾胃升降学说的精髓。路师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相似文献   

10.
国医大师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经验发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是一套体系完整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笔者学习并行发挥,总结认为该法主病针对以心胃同病为主的胸痹,围绕调中理气、治阳建中的调、治脾胃核心治法,在其基础上针对以气虚、血虚为主的本虚和以寒、痰、湿、瘀为主的邪实进行辨治,可以有效指导临床,达到迅速缓解胸痹及化纳失常症状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柴可夫教授从医30余年,长期从事临床医疗及《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教研工作,对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研究较深。现将其辨治脾胃病经验浅述如下。1病机浅释柴师认为,脾胃病总属本虚标实,其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气滞及痰瘀痹阻胃络。"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主升发清气,胃主通降浊气。脾胃与肝同属中焦,其在生理病理上与肝存在密切联系,肝气无论太过与不及,都会对脾胃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肝主疏泄,调节通  相似文献   

12.
<正>《圣余医案》是由清末槐轩学派创始人刘沅(字止唐)第六子刘梖文(字子维)所著。其共收录医案二百余首,充分体现了刘门医学"先天则重肝肾,后天则重脾胃,而治病一以调和四隅之偏,同归中土为准"的学术思想,后人评价其"无案不顾厥本源,无方不以水火为根、脾胃为用"(《圣余医案诠解·序》)。笔者通览全书发现,刘梖文临证擅长大剂量应用白术以健脾益气、顾护中州。兹结合医案分析其临证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也是具有中医治疗优势的一类疾病,谢旭善主任医师是山东省名中医,业医30余年,学验俱丰,尤擅以经方治疗脾胃病。笔者有幸跟随谢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冬梅  王萍 《北京中医药》2007,26(4):240-242
祖国医学认为皮肤病虽发于外,但其绝大多数是因体内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和脏腑之间机能活动的失调所致.同时古人认识到脾胃与皮肤病关系密切,如《诸病源候论》记述:"脾主肌肉,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 [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亦体会到,一些皮肤病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如渗出性皮肤病、干燥脱屑性皮肤病、营养缺乏性皮肤病、出血性皮肤病、风邪袭表所致皮肤病等,故调理脾胃对皮肤病的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脾胃病临床很常见,其治疗方法各异,笔者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故脾胃升降为之主要轴心,理气一法运用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取重要部分。现就临床试探,粗略认识体会,不妥之处恳请斧正。1 脾胃乃升降之轴心 脾胃居中焦,诚人体气机升降的轴心。脾主升清,将水谷之精微输送四肢百骸以充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排泄糟粕。正如叶天士曰:“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主降则和……”。这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总结了董建华治疗脾胃病运用理气通降法的经验:实者,专祛其邪,主以理气通降;虚者,补虚,佐以理气通降。总以理气通降法贯彻脾胃病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甘爱萍,系湖北省知名中医,湖北省中医院综合病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载,经验颇丰。笔者有幸师从甘教授,临床跟诊过程中,对甘教授的治肝理论有些许心得,浅析如下。1疏肝理气和胃脾胃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共为调节人体气机的枢纽,升降失常、气机失调,是多数胃病病证发生的主要病机。肝在调节  相似文献   

18.
辨治重症肌无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广文 《光明中医》2003,18(3):F002-F002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出现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西医治之 ,均颇为辣手 ,且迁延难愈。笔者采用恩师云南省名中医、云南中医学院孟如教授“益气为主”之经验辨治该病 ,取得显著疗效 ,兹结合个人体会 ,将治疗该病过程中涉及到的疑点作一粗浅认识 ,尚请同道赐教。1 脾胃气虚必致肝肾不足综观重症肌无力各型的临床表现 ,其关键病机为脾胃气虚 ,但亦终至肝肾不足。脾与胃相表里 ,为后天之本 ,处中焦 ,为气血生化之源 ;职司运化 ,为气机升降之枢机。脾主肌肉、四肢 ,上下睑属脾 ,主升清 ;胃主受纳 ,主通降。若脾失健运 ,脾…  相似文献   

19.
著名老中医吉良晨从医50年,博采众长,对中医基础理论及前人的经验在理解和运用上多有独到之处,对脾胃病的治疗亦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吉良晨老师治疗脾胃病的特点概述如下. 一、纳化升降,首当其要 吉老师认为,中焦脾胃的生理功能,最重要的是纳化升降功能.纳化即生理上胃主受纳五谷;脾主运化精微,若脾虚运化失职,可影响胃的受纳,出现食少、恶心、呕吐、脘腹胀痛等症;升降是对气机而言,生理上脾主升而胃主降,若胃气不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相似文献   

20.
调治脾胃病毋忘升降论──名医魏长春调治脾胃病的经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孙徕龄(200040)关键词:脾胃疾病,魏长春书云:"脾主运化而升清,胃主受纳而降浊"。如若脾胃升降失常,疾病就会发生。我师魏长春对此很有经验,现阐述如下。治疗脾胃病毋忘从整体着手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