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开窗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无需重建稳定性的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共15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序贯分为2组,A组行改良开窗减压手术,B组行传统全椎板减压手术,评价术前与术后的腰痛、下肢放射痛、行走耐受性和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结果A组病例总的疗效优为89%,良为11%;B组病例总的疗效优为63%,良为30%,差为7%。结论改良开窗手术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即使合并轻度的先天性腰椎管狭窄,其减压的效果也是足够充分有效的,且术后长期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可以作为治疗无术前腰椎失稳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可合并轻度先天性腰椎管狭窄)的标准手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精准椎板减压(精准组)与全椎板切除减压(全切组)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对比研究。[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7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精准组35例,全切组42例。分别统计其围手术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旁肌MRI信号改变。[结果]精准组、全切组出血量分别为(189±91)ml/节段、(245±135)ml/节段(P0.05);引流量分别为(215±106)ml/节段、(300±144)ml/节段(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5±1.6)d,(6.1±2.3)d(P0.05);术后1年腰、腿痛VAS评分与ODI均比同组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两组术后腰痛VAS评分(1.6±1.0、2.3±0.9)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术后腿痛VAS评分(1.2±0.9、1.1±0.9)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术后ODI指数[(18.0±5.6)%、(21.2±6.8%)]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1年多裂肌MRI信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椎板减压能够获得充分的减压疗效,同时保留了脊柱后柱结构的完整,维持术后椎间的稳定性。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椎旁肌损伤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选择性开窗减压术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的椎板切除减压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选择性开窗减压术23例(A组),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的椎板切除减压术20例(B组),比较和评价两种手术方法在改善患者疼痛、跛行等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结果手术情况:A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较B组长,平均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23.6±2.4)个月。症状改善情况:A组下肢疼痛和麻木症状完全消失19例(82.6%),有不同程度的缓解3例(13.1%),基本上无改善1例(4.3%);B组完全消失17例(85.0%),缓解3例(15.0%)。A组跛行症状完全消失18例(78.3%),跛行症状基本消失仅偶尔出现者4例(17.4%),完全无缓解者1例(4.3%);B组跛行症状完全消失14例(70.0%),偶尔出现者6例(3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疗效评价:A组优14例(60.9%),良7例(30.4%),可2例(8.7%),优良率为91.3%(21/23);B组优13例(65.0%),良5例(25.0%),可1例(5.0%),差1例(5.0%),优良率为90.0%(18/2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37,P=0.081)。结论选择性开窗减压术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的椎板切除减压术均为治疗腰椎管狭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术式需要综合患者自身情况及病变程度、范围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有限性椎板切除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性椎板切除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68例,经术后平均27个月的随访,优良率94.1%。文中将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分为中央性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混合性狭窄。分别采用中央开窗、潜行扩大减压,一侧或双侧扩大开窗、侧隐窝扩大,蝶形扩大减压术。作者还对有限性椎板切除术的理论依据及减压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背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如何有效使用脊柱内镜技术优势进行椎板减压治疗是目前研究的方向。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行椎板减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采用手术治疗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8例,其中32例行传统半椎板切除减压手术为开放组,46例行脊柱内镜下椎板减压手术为内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内镜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切口长度、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JOA和ODI评分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术后1个月的JOA和ODI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内镜下椎板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相比于传统半椎板切开减压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能够满足减压要求基础上,对腰椎稳定性破坏较少,更有效的保留了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微创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入路(后路内镜)不同椎板开窗减压术已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但尚未对不同后路内镜减压术的临床实用性及最佳适应证进行研究.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后路非全内镜下椎间孔内口减压术(PE-MFD)及全脊柱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Endo-LOVE)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各自...  相似文献   

7.
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长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分析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远期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随访10年以上行椎板切除术的病人102例,应用JOA评分标准计算术后改善率,对术前下肢痛时间,年龄,是否合并间盘突出,椎板切除个数,术前JOA评分,患者职业等进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术后10年优良率73.52%,改善率与术前腰腿痛持续时间及是否合并椎间盘突出有显著性相关,年龄,椎板切除个数,术前JOA评分,患者职业等与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式,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大部分病人可以得到较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腰椎后外侧融合和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1996年1月~2001年3月期间.3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平均年龄为56.3岁(36~74岁),均表现为下腰痛或下肢痛,其中27例有间歇性跛行。14例患者合并腰椎不稳,8例合并椎间盘突出。所有患者均行自体髂骨的后外侧融合和椎管减压治疗,其中23例行经椎弓根螺钉的内固定术。结果平均随访了4.3年,根据改良Brodsky标准示,临床优良率为83.3%,28例经影像学评估示融合成功(93.3%)。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是下腰痛。结论自体髂骨后外侧融合和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适于明显的下腰痛、腰椎不稳、术中关节突切除过多和相对年轻、喜爱运动的患者,后外侧融合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二个椎体节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术在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方法 选择2 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术治疗 ,随访 3年~ 4年 6个月 (平均 4 1年 ) ,测量术前、术后 1年及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的腰椎管面积 ,记录患者主观对腰腿痛的Greenough和Fraser评分 ,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术前、术后 1年及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上述数值的差异。结果 狭窄节段钛网椎管成形前横截面积为正常横截面积的 6 4 4 %± 9 8% ,术后 1年面积为 118 6 %±6 3% ,最后一次随访时为 12 1 9%± 10 1%。术前Greenough和Fraser评分为 2 6 3分± 6 9分 ,术后1年为 6 7 4分± 3 2分 ,最后一次随访时为 6 8 1分± 9 0分。椎管横截面积、Greenough和Fraser评分术后 1年与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椎板切除钛网椎管成形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 ,可以实现有效减压与脊柱稳定的重建 ,并可有效防止瘢痕组织对马尾与神经根的压迫 ,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椎板部分切除和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采用椎板部分切除、黄韧带切除和椎管扩大术治疗38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本法根据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变特点,施行病变节段有限外科手术,直接切除导致狭窄的病理因素,既可获得减压作用又能保持腰椎的稳定。平均随访14个月,优良率为89.5%(34/38)。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蝶形椎板问开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蝶形椎板问开宙术治疗40例腰椎管狭窄症。减压范围包括椎板问黄韧带及其所附着的上一椎板下1/2、棘突基底部下l/2骨质和下一椎板的外上缘包括小关节突内侧1/3。结果:随访18个月一5年,平均2年4个月。根据评分标准,优28例,良9例。结论:蝶形椎板间开窗术在保持腰椎稳定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切除了腰椎管壁致狭窄病变组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节段穹顶形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多节段穹顶形开窗减压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63例,其中2节段45例,3节段14例,4节段4例。平均随访1年5个月,用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进行疗效评分,并进行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前及随访MJOA评分,平均下降18.08分,优良率达92.1%,术后CT显示椎管直径明显增加(P<0.01)。结论多节段穹顶形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椎管减压充分,对腰椎后柱结构破坏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节段开窗减压桥式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椎板间隙开窗减压桥式成形术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并摘除突出之椎间盘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共42例,其中单节段减压5例,双节段减压21例,3节段减压13例,4节段减压3例。结果42例随访6-79个月,根据JOA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24例,中4例,差2例(为发病前已有脊柱"S"形侧弯者);优良率85.7%。发生硬膜撕裂1例,脑脊液漏2例。除1例椎间盘突出复发再行手术治疗外,无腰椎滑脱发生。结论多节段开窗减压桥式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不仅对各病变节段减压彻底,而且有效保护了腰椎生物力学结构,术式合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设计交叉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42例,其中L_(4~5)椎管狭窄18例,L_(4~5)、L_5~S_1椎管狭窄12例,L_5~S_1椎管狭窄12例。手术扩大椎管4~5mm。术后随访42例,随访时间2~6年,平均2年8个月,优39例、良2例、可1例。作者详细介绍了手术设计,同时对该手术的适应证、操作要点及其优点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18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病例。其中神经根管狭窄6例,中央管狭窄179例。单节段狭窄者96例,双节段狭窄者55例,3个节段狭窄者34例。采用单纯开窗减压者6例,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70例,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109例。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腰腿痛评分系统(15分)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评价。结果 185例患者获得8~7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5个月。三种手术方法术后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7.9%、78.8%和79.5%,优45例,良120例,可20例,优良率为89.2%。术后并发脑脊液漏6例。结论根据DLSS患者病情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狭窄的部位和节段,对神经根管狭窄者,采用单纯开窗减压;对中央管狭窄者,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和/或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尤其是对于合并腰椎节段性不稳定、退变性滑脱、侧弯和后凸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Lumbar spinal stenosis is typically a degenerative condition that leads to compression of the spinal canal and lateral recess, resulting in leg pain and walking disability. Surgical management is indicated after failure of non‐surgical management or rapidly worsening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is a laminectomy with foraminotomy and partial facetectomy but a newer minimally invasive option, 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 (ULBD), seems to demonstrate the better postoperative outcomes due to its unilateral exposure. ULBD involves a midline incision, opening the thoracolumbar fascia, retracting the paravertebral muscles unilaterally, then a hemilaminectomy, flavectomy, and decompression of the spinal canal with foraminotomy or partial facetectomy. The clinical decision on which side to approach spinal stenosis with ULBD has not been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 We have come up with an algorithm to decide which side to approach for ULBD based on position of spinous process and angulation, side of maximal compression, and surgeon handednes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减压与传统开放手术减压治疗腰椎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腰椎狭窄症患者90例,其中48例行显微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A组),42例采用传统开窗减压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下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症状缓解等方面的指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伤口一期愈合,无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B组2例硬膜破裂,术中修补。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但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P<0.01)。两组术后3月至18月腰腿痛VAS评分及ODI、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显微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较传统椎管减压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开窗减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86年以来,使用开窗减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116例,106例(91.3%)得到随访,随访1~9年,优良率达97.2%,仅1例(0.9%)发生术后腰椎不稳。该手术损伤小,在较大程度上保留了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从而达到防止术后腰椎不稳和神经疤痕粘连之目的。虽然局部开窗减压范围小,但通过腰椎两侧对称性和多节段开窗,椎管可得到充分减压。临床应用表明该法较传统的椎板切除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有限减压腰椎后部结构重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泛的腰椎后部结构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后期出现医源性狭窄和腰椎失稳,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设计了“有限减压腰椎后部结构重建术”,治疗节段性腰椎管狭窄。采用腰椎后正中手术切口,剥离一侧骶棘肌,切断棘突剥离对侧椎板,保留了棘上、棘间韧带和一侧组织的完整;手术中采用椎板间孔开窗减压,尽量保留腰椎后部结构骨性组织,切除导致狭窄的病理因素,将切断的棘突复位固定,重建脊柱后部结构。术后随访20个月以上28例,本组病人共减压67个节段,平均每个患者重建2.5个节段。临床按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治疗评价标准,改善率62%~100%,X线检查未见术后腰椎失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留后柱结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及中央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在15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中,采用保留棘突腰椎板部分切除腰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症56例。结果:经2-10年临床随访,临床效果满意,未发现继发性腰椎滑脱发生。结论:保留后柱结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中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