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9年10月本院82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分为显露喉返神经组和非显露喉返神经组。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475例,喉返神经损伤4例,损伤率0.84%;非显露喉返神经组352例,喉返神经损伤17例,损伤率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保护喉返神经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意义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方法和利弊。方法 对 2148 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分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术中显露喉返神经936例,不显露喉返神经1212例。结果 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2例,损伤率为0 21%。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5例,损伤率为0 4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术中应先在甲状腺下动脉周围寻找喉返神经,然后在喉返神经入喉处或颈动脉鞘迷走神经附近寻找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预防其损伤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近5年来336例在初次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将其分为显露喉返神经组205例和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31例。根据喉返神经损伤的判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205例中有2例(0.98%)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1个月未经特殊处理后声音恢复,无永久性损伤病例。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31例中有6例(4.58%)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其中4例为暂时性损伤,2例为永久性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规范化显露并保护喉返神经可有效预防与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397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分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显露喉返神经210例,不显露187例.比较两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和低钙血症发生情况.结果 显露组喉返神经损伤率低于不显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露组暂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高于不显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露组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不显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全程显露喉返神经可减少其损伤,并可降低永久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9月至2007年9月甲状腺手术503例临床资料。结果显露组喉返神经损伤率0.65%,未显露组喉返神经损伤率3.6%,两组损伤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位置以及可能出现的变异,对预防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的显露在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间186例主动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病例资料。结果186例甲状腺癌均施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术中均成功显露双侧喉返神经,其中1例右侧非返喉下神经。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1例,暂时性损伤1例,永久损伤率为0.54%。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常规在甲状腺下动脉周围寻找喉返神经,主动显露喉返神经不仅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并可提高甲状腺癌手术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对于减少其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770例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解剖显露喉返神经430例,未解剖显露喉返神经340例.比较两组患者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显露神经组430例中2例(0.47%)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未显露组340例中有8例(2.35%)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其中6例为暂时性损伤,2例为神经永久性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时显露喉返神经可明显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方法和利弊.方法对235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分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术中显露喉返神经107例,不显露喉返神经128例.结果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率(0.93%),低于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3.9%)(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术者必须遵循规范化操作原则,紧靠甲状腺体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手术方式和喉返神经显露与神经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切除范围和喉返神经显露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214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行3744侧手术,1986侧手术显露喉返神经,1758侧未显露。结果返神经损伤20例(侧),损伤率为0.93%(20/2142),永久性损伤率为0.37%(8/2142);喉返神经显露组损伤率0.30%(6/1986)显著低于非显露组0.80%(14/1758)(P<0.05)。行甲状腺部分切除、侧叶次全切除、侧叶切除及颈淋巴结清扫者喉返神经损伤率依次增高,且非显露组高于显露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仔细地显露和辨认喉返神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或避免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对防范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01—2016-01间接受甲状腺手术的9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依据术中是否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分为2组,各49例。观察组术中对喉返神经进行解剖显露,对照组术中不解剖显露喉返神经。随访3~6个月,并复查纤维喉镜,观察比较2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6例(12.24%),其中暂时性损伤4例(8.17%),永久性损伤2例(4.08%);观察组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2例(4.08%),均为暂时性损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位置比邻和走行,术中规范操作,细心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对防范喉返神经损伤,尤其是预防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11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喉返神经显露组(60例)和未显露组(56例),比较2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显露组1例(2%)出现暂时性的声音嘶哑;未显露组4例(7%)出现神经损伤,其中2例出现暂时性的声音嘶哑,2例出现永久性的声音嘶哑。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亦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3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解剖喉返神经405例(解剖组),不解剖喉返神经378例(不解剖组),观察术后两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2例,损伤率0.49%,无永久性损伤病例。不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损伤11例,损伤率2.91%,其中永久性损伤6例,暂时性损伤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能显著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的解剖及显露的临床意义,以减少喉返神经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96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在全嘛下进行并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切除范围由病变情况决定,并对喉返神经解剖特点、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解剖显露喉返神经1052条,其中右侧721条,左侧331条,包括双侧87条;采用上方入路解剖86条,侧方661条,下方305条;右侧喉返神经位于气管食管沟内走行者461条,偏离者260条;左侧位于气管食管沟内走行者285条,偏离者46条;喉返神经入喉前有分支者687条(65.3%),未分支直接人喉者365条(34.7%);喉不返神经2条;解剖神经平均用时(6.7±0.54)min;术后神经暂时性损伤11例,永久性损伤2例,均于6个月后对侧声带代偿,嘶哑改善。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灵活运用不同的解剖入路,常规解剖显露神经,是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RLN)对预防RLN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1 7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显露RLN术式914例,共显露RLN 1 203条;行不显露RLN术式809例,共行1 013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比较术后RLN损伤情况及术后6个月声带恢复情况。结果显露组与不显露组RLN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91%(11/1 203)和2.07%(21/1 0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显露组与不显露组分别有0例和13例(61.9%,13/21)永久性RLN损伤,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术中,显露并注意保护RLN能最大程度地避免RLN损伤,尤其是永久性RLN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RLN)的解剖特点及探查方法,以减少神经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327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常规显露RLN 242例(293条),不显露RLN 85例,并对RLN解剖特点、损伤情况和预防进行分析.结果 显露RLN者暂时性损伤率为1.65%(4/242),无永久性损伤;未显露者暂时性损伤率为8.23%(7/85),永久性损损伤率为2.35%(2/85),两组暂时性损伤率之间和永久性损伤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7.23%(197/293)的RLN在入喉前分为前后两支,61.09%(179/293)的RLN位于甲状腺下动脉的深面,31.39%(92/293)位于动脉的浅面,4.09%(12/293)穿行于动脉的分叉处,4.13%(10/293)与动脉无关,"非返性喉下神经"的发生率为0.68%(2/293).结论 RLN的行程过程中解剖关系较为复杂,甲状腺手术中有计划地显露RLN可以预防其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时监测技术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再次甲状腺手术患者在全麻手术中使用喉返神经探测仪进行实时喉返神经监测(IONM),术中分离显露喉返神经,并以神经刺激探针探测证实喉返神经在甲状腺后段行程及功能状态以保护其免受损伤,评估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和声带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共探测喉返神经107条,均成功显露。4例术前已证实有单侧声带麻痹的患者,术中探查该侧喉返神经证实3例被离断,另有1例被结扎,经松解后喉返神经肌电信号恢复,术后声带功能恢复。2例(3.64%)完整显露喉返神经的病例,手术结束前肌电信号消失,术后出现暂时性声带麻痹,均于2个月内恢复。结论使用喉返神经探测仪利于显露和保护喉返神经,有助于发现导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并能较好地预测术后声带功能恢复的情况,减少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值得在再次甲状腺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喉返神经解剖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RLN)显露在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3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63例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226例手术常规不显露喉返神经。结果显露喉返神经术式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均为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占1.10%(2/182);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1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7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占5.30%(12/226)。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83例甲状腺手术病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405例,不解剖喉返神经378例,观察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2例,损伤率0.49%,无永久性损伤病例。不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损伤11例,损伤率2.91%,其中永久性损伤6例,暂时性损伤5例。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能显著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在非神经监测与神经监测下单侧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66例单侧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分为非神经监测组和神经监测组,每组各33例.非神经监测组钝性分离直接显露喉返神经,神经监测组在神经监测提示下逐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