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胸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经右胸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工作。结果患者的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术前准备完善、术中配合度优良,手术成功,无患者死亡,术后快速房颤1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85%,经相关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在右胸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中,完善相关手术管理制度,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等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右胸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治疗护理的质量,得到了医务人员的好评,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二尖瓣置换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与微创右胸小切口对术后护理的影响。方法对术后ICU留观时间、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采用微创右胸小切口手术的患者具有手术瘢痕小、手术部位隐蔽、术后留住ICU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结论采用微创右胸小切口术后易于护理,且患者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总结38例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手术患者资料,评价微创外科技术在二尖瓣替换及成形中的治疗价值。方法27例二尖瓣狭窄及1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股动静脉插管进行体外循环,右胸第四肋间前外侧小切口,行微创外科二尖瓣替换及成形术,合并三尖瓣返流患者再行三尖瓣成形术。通过阻断时间及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方面,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0例患者无异体输血,36例患者术后抗生素应用72h,与传统手术组比较,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P〈0.01)。结论微创外科在二尖瓣替换及成形治疗中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经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资料,切口取右腋中线与第3肋的交点为上缘,腋中线与第6肋的交点为下缘,经第4或第3肋间入胸,其中房间隔缺损15例、室间隔缺损10例、二尖瓣置换 右肺中叶切除1例。结果:全组26例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其中二尖瓣置换 右肺中叶切除的患者,并同行三尖瓣DeVega环缩,术后出现高热,抗炎治疗1月后治愈。结论:经右腋下小切口径路行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的手术方式,具有损伤小,瘢痕隐蔽,不破坏胸廓完整性,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的疗效,探讨微创瓣膜手术方法及相关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38例,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合并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24例.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24例,手术切口长7.8 ~ 11.8(8.5±2.0) cm,体外循环时间42~ 105(52.5±25.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5~ 95(42.5±17.6)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6~ 12.0(4.5±5.2)h,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105~860(265±67) ml.术后残余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右膈神经麻痹3例,二次开胸止血5例,切口感染4例.随访2个月至5年,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活动能力明显改善,晚期死亡1例,死于心脏外原因,再发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再次行换瓣手术.结论 综合应用各种二尖瓣成形术,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早、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两种切口术后胸腔引流量和住院天数的比较,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右腋下小切口剖胸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疗效。方法:A组19例患者采用右腋下微创小切口,B组25例同期采用正中剖胸入路行心内直视术,术后均给予胸腔及心包、纵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结果:A组与B组的患者相比,胸腔引流量分别为A组平均130ml;B组平均448ml;术后住院天数平均9.8d、14.2d,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剖胸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较常规正中剖胸入路可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和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超声引导下的微创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的配合,探讨该手术配合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室间隔封堵术要求及手术的特点,器械护士、巡回护士与术者之间密切配合流程。结果97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发生,手术平均持续时间为1至1.5h,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加强室间隔封堵术的术中配合,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局麻)下行小切口微创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局麻下小切口微创技术手术治疗的15例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腺瘤位于右下甲状旁腺8例,左下甲状旁腺5例,2例位于甲状腺右叶背面.腺瘤均有完整包膜,直径为1.0~3.0 cm,平均(1.92±0.16)cm.10例患者手术后第1天均有不同程度的口唇及指(趾)端麻木,血钙检测降至2 mmol/L或以下,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后症状改善.病理证实均为甲状旁腺腺瘤.15例患者均收到满意的治疗、微创及美容效果.结论 对定性及定位诊断明确的甲状旁腺腺瘤患者可直接实施局麻小切口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在成人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对192例成人患者进行心脏直视手术,其中男74例,女118例,年龄18—59岁。房间隔缺损76例,室间隔缺损52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45例,其它19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出血量(190±88.9)ml,术后拔除气管时间0.5—23(中位时间3)h,放置胸管时间(38±15)h,胸腔引流总量(240±195)ml。主要并发症:再次开胸止血2例,胸腔积液7例,肺不张3例。术后住院时间(7.6±1.7)d。结论若选择病例合适、手术操作技术成熟,应用右胸前外侧切口进行成人心脏直视手术可安全顺利实施,且切口美观、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房间隔左房顶联合切口置换二尖瓣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分析70例二尖瓣置换术中采用房间隔左房顶联合切口显露二尖瓣并进行置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手术径路显露二尖瓣效果好,70例患者中,69例采用连续缝合技术置换二尖瓣,无左房顶及右房切口出血.69例生存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至2.5年,患者状况良好,无心动过缓及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房间隔左房顶联合切口置换二尖瓣,术野显露良好,手术径路安全,可常规应用于二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1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胸外科董爱强主任等专家日前成功完成一例经皮体外循环下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为一位40岁女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施行了二尖瓣替换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微创右胸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000-01~2002-10经右侧剖胸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270例,患者年龄(10.81±9.25)岁,体重7.5~67(28.20±16.53)kg。其中ASD修补157例,VSD修补101例,其他12例,全组中115例阻断主动脉,155例未阻断主动脉心脏跳动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合并症,平均转机时间(41.97±19.69)min,术后机械通气平均(6.07±6.63)h,平均住ICU(23.20±7.11)h。平均胸心引流量(170.91±132.88)ml。结论微创右胸切口创伤小,具有美容效果,能安全完成常见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7,(6):791-792
目的探讨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治疗漏斗胸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施行微创漏斗胸矫形术的先天性漏斗胸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60例施行传统胸骨抬高术的先天性漏斗胸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治疗漏斗胸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右腋下小切口治疗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施行经右腋下小切口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38例,其中室间隔缺损(VSD)22例,房间隔缺损(ASD)14例,VSD合并ASD 2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例, 发生右下肺不张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例,随访时间1~18个月,除1例VSD患者术后发生残余漏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经右腋下小切口治疗房室间隔缺损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简便、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左后外侧切口在再次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左后外侧剖胸切口、降主动脉肺动脉转流在再次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995-04~2003-04在本院住院的11例曾经进行过二尖瓣手术,术后复发性二尖瓣患者,采用左后外侧剖胸切口,以降主动脉肺动脉转流建立体外循环的方法实施心内操作。结果 全部病人均未阻断主动脉,平均转流时间138分,术后引流少于300ml,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术后复发性二尖瓣病进行再次手术时,应用左后外侧剖胸切口,避开了原胸骨正中切口,减少了粘连的分离,手术操作简便,术野显露满意。  相似文献   

16.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为一名65岁男性患者成功施行达芬奇机器人微创二尖瓣修复术。患者恢复“神速”.术后仅仅3天即自行上下楼梯并出院.令其他病友惊叹不已。该手术是华东地区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微创二尖瓣修复术。  相似文献   

17.
赵冰超 《现代保健》2009,(27):32-32
目的探讨单纯右胸切口手术治疗弓后食管癌的手术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1例笔者所在医院单纯右胸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技巧、并发症防治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切率100%。术后病理报告鳞癌20例,小细胞癌1例。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无死亡病例,远期吻合口狭窄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右肺不张1例。结论单纯右胸切口适合弓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较高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311例6个月~3岁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微创切口不停跳外科治疗婴幼儿先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将311例3岁以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1组190例,采用微创切口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2组121例,取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胸液引流量、住院天数。结果:微创、心脏不停跳组病人术后低心排发生率较停跳组低、胸液引流量较胸骨正中切口停跳组少(P<0.05),并且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停跳组短(P<0.05)。结论:微创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方法不但在婴幼儿心肌保护、改善术后心功能等方面优势明显,而且切口隐蔽,创伤小,是1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崔亚洲  翟波  王鹏高 《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41-141,143
目的分析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微创手术在治疗婴幼儿房室间隔缺损的优点。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有房室间隔缺损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行右腋下小切口治疗,并对术前、术中、术后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患者因顽固性低心排死亡外,其余有术后肺炎并发症的5例患者经恢复治疗也恢复正常。经过术后6个月的回访,59例婴幼儿患者心功能发育良好,无其他并发症且患儿手术伤口愈合良好。结论采取右腋下小切口术治疗婴幼儿房室间隔缺损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且有利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上腹及右胸联合切口外科治疗中段食管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8年15例中段食管癌患者经上腹及右胸联合切口外科治疗临床资料。15例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45~65岁,平均59.3岁。结果手术均顺利成功,无死亡。食管病变长度2 cm~6 cm,平均3.6 cm。术后切口感染2例,胸部及腹部各1例。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5~31 d(平均10.3 d),经口进食时间8~40 d(平均13.6 d)。结论选择经上腹及右胸联合切口外科治疗中段食管癌,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