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健脾补肾、祛湿泄浊法治老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祛湿泄浊法治疗老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用参苓白术散合金匮肾气丸为基础方临症加减用药50例,并与别嘌醇用药30例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老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脾补肾、祛湿泄浊法治疗老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肾病专科  肾病专科在博士生导师陈以平教授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医特色,采用现代化诊疗手段,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研究各类肾病的中医治疗规律。采用益气祛湿法治疗膜型肾炎,对尿毒症强调扶正与通腑泄浊相结合,以补肾法治疗膜型肾性贫血。首创冬虫夏草、虫草菌丝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课题,曾多次荣获上海市科研成果奖。研制的多种专科用药,临床疗效显著,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学科特色为诊治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肾性高血压、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肾…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并总结出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运用中药处方治疗痛风性肾病的文献,筛选并录入中药处方,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痛风性肾病的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治疗痛风性肾病处方共166首,涉及中药219味,得出药物用药频次,将支持度设置为24,得出常用药物组合34个,演化出核心组合43个,新处方10首。结论:CNKI中治疗痛风性肾病的处方以健脾益肾、清热祛湿化痰、泄浊化瘀为主。  相似文献   

4.
痛风性肾病为脾肾亏虚,兼夹湿浊、瘀血的虚实夹杂证,在急性期以湿热瘀血为主,稳定期以脾肾气虚为主。益肾泄浊方是我院著名肾病专家陈以平教授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验方,其根据痛风性肾病的病因病机而组方,以达益肾健脾、活血通络、化湿泄浊之效,从而有效防治痛风性肾病,提高生活质量。附现阶段临床研究结果及验案3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司马振奋  周昌 《新中医》2018,50(7):177-179
目的:观察泄化浊瘀法配合针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泄化浊瘀法中药内服配合针刀局部外治,对1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治疗10天后对关节疼痛评分、血清尿酸值等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显效4例,好转11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3.75%。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评分及血清尿酸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泄化浊瘀法配合针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中医称之为消渴肾病,通过运用清热解毒、祛瘀通络解毒、祛湿泄浊等解毒法,认为从中医之"毒"入手,是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特色之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健脾活血泄浊方治疗早期痛风性肾病的疗效。方法 86例早期痛风性肾病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别嘌醇,治疗组口服补肾健脾、活血泄浊类中药汤剂。2组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58.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能降低血尿酸(UA)、24 h尿酸,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降低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U-Alb)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健脾活血泄浊方治疗早期痛风性肾病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总结导师潘龙教授应用柴苓益肾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症的经验,认为肾病综合症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肾亏虚,湿浊内阻,从脾肾论治;治以健脾益肾,祛湿化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利湿泄浊、祛瘀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应用利湿泄浊、祛瘀止痛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结果:32例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这90.6%.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解泄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以和解泄浊法组方的中药制剂痛风胶囊,对照组口服别嘌呤片治疗,均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血尿酸水平在治疗后均显著下降,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和解泄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痛风性肾病患者 62例随机分为 2组 ,中西医组 32例予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及一般内科治疗 ,西医组30例只予一般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肾功能、尿蛋白、尿 β2 -微球蛋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 90 .6 % ,明显高于西医组 (63 .3 % ) ,两组比较P <0 .0 1 ;且中西医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肾功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降低血尿酸、尿蛋白及尿 β2 -微球蛋白方面均优于西医组。结论 在一般内科治疗基础上 ,用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关建国治疗痛风早期肾损害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关建国主任医师治疗痛风早期肾损害的经验。关老师认为,脾肾亏虚,湿浊瘀血是痛风性肾病产生的病理基础,治疗当以补虚泻实为原则,拟健脾益肾泄浊化瘀为法,遣方用药以经方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注重泄浊化湿活血药运用,参以中和尿酸之品以奏奇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性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其相关临床症状,可属中医学"肾痹"之范畴,基本病机多认为是脾肾亏虚,湿瘀互结。盖肾虚则化气行水之功失司,而酿生湿浊;脾弱则健运水谷之职乏力而蕴生痰邪。由是,肥甘厚腻不能转化为气血精微,而酿生湿热痰浊,甚或损及筋脉关节,继而久病入络。法当健脾益肾、祛湿化浊、活血通络治疗。故我师常运用益肾泄浊方,获效良多。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3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泄浊方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健脾补肾泄浊方,疗程1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蛋白(PRO)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尿RBC)、尿β2-微球蛋白(β2-M)、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为52.6%,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尿PRO定量、尿RBC排泄率、尿β2-M、UA、Scr、BUN均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补肾泄浊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痛风性肾病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肾脏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痛风性肾病的中医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陈芳  黄平 《吉林中医药》2010,30(11):939-940
痛风性肾病多以脾肾不足,湿瘀互结为发病基础,故治以清热利湿泄浊,活血化瘀止痛,益肾养肝健脾。中医辨证治疗本病有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肌酐、尿素氮、尿蛋白等功效,从而保护肾脏,对防治痛风性肾病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6.
痛风性肾病是指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发尿酸及结晶在肾组织沉积造成的肾损害。黄文政教授在中医肾病的临床与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辨治体系,在治疗痛风性肾病方面有独到之处。黄老认为痛风性肾病的治疗应以疏利少阳三焦为桥梁,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泄浊化瘀,标本兼顾,这样才能恢复正气,祛除病邪,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7.
泄浊化瘀调益脾肾法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恬 《中医药通报》2007,6(2):50-52
目的:观察泄浊化瘀调益脾肾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泄浊化瘀调益脾肾法基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24例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常规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化瘀调益脾肾法为治疗痛风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任飞  林钐 《陕西中医》2022,(7):894-896
目的:探讨固本祛湿化瘀法内服外治湿浊瘀阻型痛风性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湿浊瘀阻型痛风性肾病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非布司他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固本祛湿化瘀汤联合中药足浴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血尿酸(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黄嘌呤氧化酶(XOD)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治疗后两组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 U-TP、U-β2MG、ACR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UA、Scr、BUN、XOD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GFR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祛湿化瘀法内服外治湿浊瘀阻型痛风性肾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同时能够改善肾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泄浊除痹汤结合西药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炎性因子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泄浊除痹汤治疗,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及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ESR和CRP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泄浊除痹汤结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够有效改善炎性因子,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吕雄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吕师医案,对吕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进行梳理。结果:吕师首提"类病同治"概念,创"浊毒瘀滞"理论,重视祛湿与化瘀同用,以期取得"湿化则瘀消,血活则湿化"之功,并且结合现代人的体质特点及岭南多湿的气候特点,以祛湿化瘀为要法。结论:吕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独具匠心,疗效显著,值得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