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是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和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其病程迁延,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患病期间的攻击行为是护理中应当警惕的问题。攻击行为是指任何形式有目的的伤害另一生物体的行为,是极端暴力行为。是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住院期间常发生的危险行为之一。给医务工作人员及住院患者带来很大的威协,也是发生护患冲突及纠纷的原因之一,为避免护患冲突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评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5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比较有、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PRS评分。结果158例患者中,有攻击行为82例(51.89%),无攻击行为76例(48.10%);两组BPRS评分比较,有攻击行为组的总分及敌对猜疑、激惹性、行为紊乱等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组(P0.01),思维障碍因子分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及时评估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早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和控制攻击行为发生,并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及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护理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住院精神病患者8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为护理评估和预警机制组(研究组)和传统护理观察和护理报告组(对照组),每组400例.对两组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发生情况、严重程度、所致损失程度及预测准确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平均每例发生次数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暴力攻击行为1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级、4级、5级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2级比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暴力攻击行为所致损失程度>50元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预测准确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护理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实施效果较好.从护理管理角度来说,其能够对护理操作进行科学规范,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及护理风险的降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分别在入院1周内、4周后评定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入院的62例对医护人员、病友有严重暴力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其应用护理干预前后行为改变的情况.结果 因精神症状支配而发生暴力行为者27例,因拒绝入院而引发攻击行为者16例,因医患关系者12例.干预后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观察量表中激惹、精神症状因子分显著低于干预前.结论 制定实施相关护理对策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子的收集与评估,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取前瞻性方法共收集48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患者,应用自编的《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相关因素评估表》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和分析。结果造成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精神症状,占65%;其次是患者拒绝住院及治疗,占39%。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攻击行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可减少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376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如患者发生攻击行为,责任护士24h内进行记录,以护理记录中记录到的攻击行为发生情况为准.结果 376例患者入院1个月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28.7%.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攻击行为史、住院次数等是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为保护因素.结论 精神科护士应高度关注反复入院、有攻击行为史、离异患者,其攻击行为发生风险高;年龄较大患者的攻击行为发生风险低.护士应通过评估,及时进行干预和控制,以减少和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暴力行为指的是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或对某一物体的严重破坏性攻击行为,是攻击行为的一部分[1]。攻击行为是任何形式有目的地伤害另一生物体而为该生物体所不愿接受的行为,是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经常发生的危险行为之一。暴力攻击行为给医护人员的安全和病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和威胁,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就暴力攻击行为的预测和护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患者特征、攻击诱因、攻击对象及攻击时间的特点,对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攻击行为时的防范措施和处理措施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改善此类患者的护理对策,减少攻击行为。方法选择本院精神中心2011年1~12月收住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攻击行为发生情况,分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入院次数、是否配合治疗及病情是否控制与攻击行为发生的关系。结果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26.81%,攻击行为的发生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入院次数、是否配合治疗及病情是否控制等影响(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入院次数、是否配合治疗及病情是否控制等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预防和护理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住院精神病患者219例次攻击行为的特点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原因、攻击方式、攻击对象等特点和发生攻击行为的患者人群特点,给临床护理提供帮助。方法:对某精神病院1年来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和护理交班报告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男性、年轻、文化程度低、病程相对较短、新发病患者等是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加强病房管理,是预防攻击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男性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探讨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加强防范攻击事件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及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收集622例男性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和临床资料,以护理记录为依据判断患者在住院1月内是否发生攻击行为,对有无攻击行为的两组精神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住院男性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约27.2%,单因素分析显示攻击行为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职业、婚姻、自知力、既往攻击行为史、病程、激动因子分等有明显的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结果显示既往攻击行为史、激动因子分是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病程、自知力是保护因素。结论年龄在30岁以下、病程短、有攻击行为史、缺乏自知力、情绪不稳易激动患者,其攻击行为发生风险较高,精神科医务人员应高度关注,应通过及时评估,实施相关对策预防和减少精神疾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董萍  徐萍 《上海护理》2012,12(2):53-55
精神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受精神症状、无自知力、拒绝住院等因素的影响,随时可能发生难以预料及防范的暴力冲动行为,无论对患者自身还是对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均构成威胁。而精神科护士由于与患者接触密切,更容易受到患者暴力攻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应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临床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NOSIE中激惹、精神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病史中有攻击行为者及NOSIE量表中的敌对激惹性、精神症状等预见其可能发生的攻击行为,并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其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住院精神病患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之间常产生矛盾冲突,轻者发生口头冲突,如谩骂、威胁、讥讽、嘲笑等,重者发生攻击行为,如用拳头打人、踢人、咬人、摔东西等[1-4]。上述种种情况给护理工作增加了许多不安全因素,也给患者和被攻击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为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间冲动行为的发生,确保患者及他人的安全,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作者对有冲动行为先兆的住院精神病患者采用激励法进行护理干预,并与常规劝解说服教育的患者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伤人事件的原因,为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住院精神病人攻击伤害事件登记表对攻击伤害事件进行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时间、伤害发生时间、伤害原因;受伤害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受伤部位、程度等。事件发生过程由各科室上报,再通过对事件的实际调查,对当事者、医疗、护理记载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结果5a中有30名医护人员遭遇程度不同的攻击伤害,其中3次被攻击者4人,2次被攻击者13人;实施攻击行为的患者共47人,其巾精神分裂症32人,情感性障碍9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3人,戒酒2人,神经症1人。结论严格履行各项医疗护理核心制度町以有效减少被攻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院精神病人因幻觉妄想、心理功能紊乱及客观因素等常常发生攻击行为 ,且往往难以预料 ,给医护人员的安全及病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和威胁 ,也是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 ,已引起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并对攻击行为的预测及防范做了多方面的探讨 ,现综述如下。攻击行为的定义据初步统计 ,攻击行为的定义有 2 0 0多种。从行为的范围和类型上来分[1 ] ,攻击行为包括 :躯体攻击、语言攻击、物体攻击和自身攻击。目前为多数研究者所接受的定义是Baron(1977)提出的 :攻击是任何形式的有目的伤害另一生物体而为该生物体所不愿接受的行为。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住院男性精神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根本原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发生攻击行为的87例住院男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从"人""机""物""法""环"5个方面对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生攻击行为的87例男性精神病患者,每一例均由系统、个人、环境等多个原因所致,其发生的可能性会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分析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根本原因,加强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从多方面、多渠道进行管理,才能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王佩丹  林以环 《现代护理》2005,11(7):508-509
目的 探讨半开放式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半开放式管理模式精神病院中44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组,封闭式管理模式精神病院中44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用自编的“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子评估表”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攻击行为主要及相关因素中,与患者吵架及要求得不到满足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攻击行为与住院时间的关系中,第16 d以上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发生2次以上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半开放式管理模式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鱼骨图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攻击的原因。方法通过查阅不良事件讨论登记表、病历等分析327例发生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查找暴力攻击的原因,绘制鱼骨图。结果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攻击的原因可概括为患者因素、家属因素、工作人员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其中患者因素中最高的是既往暴力攻击史,占64.5%;家属因素中最高的是家属对患者的态度生硬、冷漠,占19.6%;工作人员因素中最高的是服务态度不好、说话太生硬,占30.0%;护理管理因素中最高的是封闭式管理,占61.8%;环境因素中最高的是病房拥挤嘈杂,占30.9%。结论鱼骨图用于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攻击原因的分析简单实用,为防范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攻击提供了对策依据,为进一步实现护理安全的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0.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攻击行为并非少见,尤其是对医护人员的攻击事件时有发生,本院自1993年以来发生了20例住院患者对医护人员严重攻击事件,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1993年~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对医护人员严重攻击行为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8a~55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