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在诊断小气道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临床可疑小气道病例均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进行薄层、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法(VR)重建图像分析诊断,全部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比较不同的重建技术对小气道病变显示的差别和发现病变的敏感性。结果不同重建技术中薄层和MPR发现小气道病变敏感性最高,MinIP对病变显示直观,整体感强,VR显示欠佳。结论 16层螺旋CT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小气道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是比较理想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4例患者进行了结肠充气容积扫描以及图像的二维、三维后处理重建,以探讨二维、三维重建技术的综合运用在结肠疾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容积扫描后重建得出了24例经结肠镜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CT仿真内窥镜(CTVE)以及多层面重建(MPR)图像,并将此两种图像作对照分析。结果:MPR在检出病灶的同时可显示病灶的密度、二维形态、肠壁受侵程度以及肠外情况作出准确判断。CTVE在对结肠病灶检出率以及对病灶大体形态显示方面优于MPR。结论:CTVE检出病灶后,结合MPR图像对病灶进行多方位观察,将明显提高CT结肠成像技术对结肠病变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16层螺旋CT多模式图像重建对结肠、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结肠、直肠癌患者进行全腹容积扫描,在工作站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透明法显示(Raysum)、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仿真内窥镜(CTVE)重建成像,并与结肠镜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6层螺旋CT能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大体分型,诊断符合率为100%。病变部位包括升结肠12例,盲-升结肠2例,横结肠10例,降结肠16例,乙状结肠15例,直-乙状结肠6例,直肠23例。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结肠外形,肠腔内外情况,病变的形态、范围、供血及浸润程度等细节方面价值各有不同。结论16层螺旋CT作为一种快捷、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重建时相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或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利用原始数据分别在每个R波前300ms、400ms、500ms、600ms处进行图像重建,得出不同重建时相的横断面图像,然后在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T)等方法的重建,评价不同重建时相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的图像质量等级及显示的节段数。结果:左冠状动脉主干在各个时相均显示良好,左前降支最佳重建时相为R波前400ms及500ms处,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R波前400ms处。结论:选择最佳时相进行图像重建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心脏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二维和三维成像技术在骨骼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4例骨骼疾病患者行螺旋CT扫描,且行三维重建,重建方法包括表面遮盖成像(SSD)和多平面重建(MPR)。结果 二维CT能较好地显示骨骼病变的内部结构,但只能以横断面显示,范围较为局限;SSD可以显示病变的整体形态,但对病变的内部形态不能显示,MPR可以从多个轴面显示病变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结论 以二维螺旋CT为基础,结合SSD和MPR是诊断骨骼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指导手术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结合其它后处理技术诊断结肠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结肠癌、结肠息肉和结肠憩室患者行结肠充气螺旋CT扫描,利用随机附带软件进行结肠仿真内镜、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技术等观察,并与纤维结肠镜结果比较。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结肠后处理图像,仿真内镜结合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技术,对结肠病变作出了准确的定量和定性诊断。结论: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及其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病变的显示具有与结肠镜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能提供比结肠镜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方法。材料和方法:14例正常者及32例肝胰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方法为容积显示技术三维重建,对正常和异常的门静脉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亮度及不透明度,均可获得良好的门静脉VR图像。VR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和病变组的门静脉系血管情况,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是快捷而有效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术,可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图像和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应用16层螺旋CT对结肠部位进行快速容积扫描,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即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窥镜(CTVE)以及透亮法(Raysum)显示等在结肠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不同后处理功能在诊断肋软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对63例有胸部外伤且临床高度怀疑有肋软骨骨折病人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所得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重建,并比较各种重建图像对肋软骨的显示能力.结果 63例受检者经螺旋CT扫描重建处理后发现肋软骨骨折39例.重建以MIP技术显示效果最佳,MPR、VR次之.结论 螺旋CT重建图像(MIP)是诊断肋软骨骨折的一种无创伤性最佳影像学技术.  相似文献   

10.
随着螺旋CT技术的发展,各种功能性软件的开发利用,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形象化的信息,尤其是图像的后处理技术则更加丰富多彩,如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多平面重建、仿真内镜以及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重建技术等,使CT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臻完善。我科对29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行颌面部3D重建,适当提取并参考关键层面的横断面图像,提高了对颌面外伤的诊断率和全面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多层CT及后处理技术检查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价值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研究多层CT(multislice CT,MSCT)及后处理技术检查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1例可疑气管主支气管肿瘤患者进行HQ方式薄层扫描,回顾性重建原始数据后形成重建数据。在AW工作站,应用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容积再现(VR)和仿真支气管镜(VB)对重建数据行后处理技术重建得到MPVR、VR和VB图像。从肿瘤形态、沿管壁长轴累及范围和管腔狭窄程度三方面将MSCT原始图像、MPVR、VR和VB图像显示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SCT原始图像、MPVR、VR和VB图像显示气管主支气管肿瘤形态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9%、100.0%、74.2%和64.5%,以MPVR最好,MPVR与MSCT原始图像、VR、VB图像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显示肿瘤沿管壁长轴累及范围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6%、100.0%、100.0%和74.2%,MPVR和VR均佳,MPVR、VR与MSCT原始图像、VB图像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显示管腔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9%、100.0%、100.0%和0.6%,MPVR和VR也均佳,MPVR、VR与MSCT原始图像、VB图像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MSCT原始图像是基础;MPVR图像能够准确显示肿瘤形态、沿管壁长轴累及范围和管腔狭窄程度,但缺乏三维立体感;VR图像可以三维地准确显示肿瘤沿管壁长轴累及范围和管腔狭窄程度,但肿瘤形态显示较差;VB图像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将螺旋CT连续扫描的容积数据传送到工作站,通过不同的软件可分别建立CT血管造影图像,三维CT图像及仿真内窥镜图像,本收集45例病例,其中胸部19例,腹部26例。其中40例患经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结果:45例患均经图像后处理,处理后的三维图像可任意方向旋转观看及切割,使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组织的关系谐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后处理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34例骨肿瘤患者行MSCT扫描后,做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三维重建(3D),四维重建(4D)4种后处理。结果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了所有的肿瘤。MPR准确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IP及3D能立体显示骨改变;4D能立体显示骨改变及肿瘤的范围和细微结构。4种后处理图像结合横断层面原始图像能从不同方向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骨改变及骨膜反应的形态。结论MSCT后处理对病变的显示全面准确,结合横断面图像,可对骨肿瘤做出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 3D、2D重建在距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距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X线片证实有距骨骨折患者,利用三维重建(3D)和二维重建(MPR)后处理功能显示骨折,并进行比较。结果:轴位像是诊断的基础,3D像在显示骨折的空间关系上具有优势;MPR对于显示关节受累情况和显示骨折内部情况效果较好。结论: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能为距骨骨折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各种软件功能必须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功能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16层螺旋CT扫描和扫描后图像后处理,比较两者的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依据16层螺旋CT及重建图像的资料,平片漏诊2例,更正骨折分型6例。轴位图像是诊断的基础,重建图像在空间关系的显示上具有优势。结论:16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功能为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48个椎体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MSCT扫描后,将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法(VRT)成像等后处理,分析各图像显示骨折情况的能力,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SCT各种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能够准确显示...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组在距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轴位扫描、多平面重组(MPR)和三维(3D)重组图像在距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6例距骨骨折患者经X线平片检查后行螺旋CT、MPR和3D重组。着重分析骨折线走行与关节面的关系,对关节面塌陷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3D重组、MPR对关节受累情况和骨折线走行显示较好。结论螺旋CT轴位扫描、MPR和3D重组图像相结合,可更好地显示距骨骨折,能为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CT has undergone generational change that has led to true volume imaging. Interpretation of volume images require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adiologist and the volume data sets.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examine postprocessing options and the evidence in the literature for changing the process of reporting to digital volume reporting. CONCLUSION: Diagnostic confidence and the accuracy of interpretation of volume CT images have increased with improvements in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9.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多层CT诊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多层CT(MSCT)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男12例,女26例,年龄14~53岁,中位数33岁)气管支气管结核,23例经组织学证实,15例经痰菌检查结合多种其他方法临床证实.MSCT检查采用5mm、2.5mm或lmm准直螺旋扫描,结合2.5mm或lmm的薄层扫描,22例做了增强扫描,全部病例均完成了至少2种后处理;32例同期完成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例瘢痕狭窄行支架治疗,治疗前后均行CT检查.结果:38例共检出58支病变,多支受累率44.7%(17/38);支气管狭窄44例,狭窄长度2cm以上93.2%(41/44);管壁不规则增厚,有时见腔内结节;多数(35/38)伴肺内结核病灶;可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MSCT结合各种后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显示病变特征,并特别有助于支架治疗前后气道通畅性的判断.结论:MSCT结合后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显示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特征,有助于诊断,并特别有助于支架治疗前后气道狭窄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多排螺旋CT对诊断小儿支气管内异物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支气管异物的小儿均经MDCT容积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小密度投影(MinIP)技术显示。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特征,并将轴位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图像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现异物位于气管者4例,右主支气管11例,中间段支气管3例,左主支气管3例。轴位CT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3%、90%和91%。结合MPR和MinIP成像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可达到99%、100%和99%。结论 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准确判断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相应支气管的关系,并可清晰显示伴随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