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ICU夜班护士睡眠质量状况,实施睡眠干预措施,改善ICU夜班护士睡眠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20名ICU夜班护士进行实施睡眠干预措施前后的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20名ICU夜班护士PSQI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且有55%的护士存在睡眠障碍;在干预后,ICU夜班护士的睡眠质量得分低于干预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夜班护士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可通过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合理安排夜班班次以及食物及药物等多种干预措施,来减轻或降低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状态,分析倒班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抽取某三甲医院106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倒班护士为63名,非倒班护士为43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倒班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68.25%,...  相似文献   

3.
ICU护士是护士中较为特殊的群体,环境隔离,患者病情重,工作量大,对护士要求高,导致护士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甚至产生某些心理障碍。研究表明,不同的职称,不同的学历,不同的婚育情况,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有差异,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引起身心疾病,如身心耗竭综合征、工作疲惫感,焦虑等。现就影响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及对策进行综述,以改善ICU护士的心理状况,以提高ICU护士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经常上夜班的人,体内的生物钟容易发生紊乱,如不注重自我保健,身体状况会逐渐下降,从而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而我们的护理工作却赋予了我们这种特殊使命,因此我们要想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不光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使我们面对不同的患者和病情都能给  相似文献   

5.
蔡文锦 《现代保健》2010,(4):133-134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了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这样就给护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加重了护理工作强度和整体压力,特别对于夜班护士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护理工作中的慎独意识是指护理人员在无外界监督时遵守护理工作的规定,坚持服务患者的原则。晚间护理工作任务繁重,使得正常的生物节律被打破,加重护士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负担,给护士带来多方面的压力,如家庭生活,身体健康,心理压力等方面。可以通过减轻夜班护士心理和生理负担来提高护士慎独意识。如规定并延长夜班护士的休息时间,合理安排夜班,定期与夜班护士进行沟通,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提高夜班护士工作积极性,进行医德教育,进行优秀模范评定,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增加护士的信心等措施来增强夜班护士慎独意识,提高夜班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护士对夜班的应激反应和防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激反应已成为夜班护士的一种职业性危害。通过分析应激来源,寻求预防和减轻压力的方法,从而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其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诊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并进行分析,提出应对压力的对策,减轻护士心理压力。方法对本院2004—2012年60名急诊夜班护士发放问卷调查,对她们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结论急诊科护士在长期倒夜班工作下,存在很大的压力,采取有效的对策,不仅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充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护士实行固定夜班制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如何稳定临床一线护理队伍一直是困扰各医院护理部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护理工作劳动强度大,特别是要频繁轮值夜班,不少护士到了一定年龄或是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不再安心于临床一线工作而提出调换至无须上夜班的岗位甚至要求调离护理岗位的申请,从而使护理骨干不断从临床一线流失,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护理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院从1997年10月起,结合美国护理管理经  相似文献   

10.
11.
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健康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3个地区的162名ICU护士和随机抽样156名普通女性护理人员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研究。结果ICU护士SCL-90个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高于普通女性护理人员和全国常模水平,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对ICU护理人员的健康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王霞  武燕 《泰山卫生》2004,28(6):38-39
夜班护理是整个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夜班往往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却要负责全病房病员的治疗、护理、抢救等工作,还要为下一班次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所以任务是繁重的。  相似文献   

13.
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了解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护士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太原市不同医院护士600名,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职业应激水平和应对方式调查;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中的焦虑、强迫、躯体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常模水平(P<0.01);护士SCL-90问卷总均分与工作环境满意度得分及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应对方式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护士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水平,积极的应对方式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夜班护理工作对神经外科ICU年轻护士注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神经外科ICU工作超过1年的年轻护士36名.分为夜班后检测组和夜班后充分休息检测组,同时选取年龄、受教育程度相仿的18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有关注意功能的神经心理学测评,了解夜班工作对神经外科ICU年轻护士注意功能的影响。利用听觉oddball范式对被试者进行刺激,采集脑电信号后进行P300分析.比较三组被试对新异(呼吸机报警声)和靶刺激所形成的P3a、P3b的差异。结果:夜班工作后.神经外科ICU年轻护士出现明显的注意功能下降.事件相关电位P300中P3a的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而P3b的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经充分休息后,上述注意功能下降得到明显恢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班工作会引起神经外科ICU年轻护士注意功能下降。与P300的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而夜班工作后护士经过充分休息注意功能会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护士对夜班排班的意愿,为现行护士夜班排班制度的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护士夜班排班调查问卷对131名护士进行测评。结果 96.2%护士愿意按个人意愿排班,79.4%希望在一年内完成夜班总数量,工作年限>10年及年龄>35岁护士较其他低年龄及低年资护士更愿意参加白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依据病区护理人力资源情况,遵照个人意愿排班。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生理、心理、环境、管理、技术五个方面分析影响夜班工作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目的在于使各级护理人员明确夜班质量不容忽视,只有加强夜班管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注重业务建设,充分调动夜班工作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夜班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董萍 《现代保健》2010,(16):121-122
为了探析夜班护士产生的工作及心理压力,为医院各级领导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医院各级管理人员及护士自身应高度重视夜班工作压力源,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夜班护士主要的压力源包括心理负荷过重、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对自身健康的影响、社会认可度低。建议医院各级领导重视夜班护士工作压力,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缓解其工作和心理压力,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让患者得到最高质量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轮值夜班与非轮值夜班护士焦虑状况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有关护士心理的研究处于缓慢发展的过程,对护士焦虑问题的研究数量在增加,研究的方法在从经验描述逐渐走向科学实证。文献报道:护士的心里健康状态较一般人群差。护理工作实施24h连续性服务,夜班是护士职业要求和必须轮转的班次。临床护理人员普偏存在不愿意轮值夜班的问题,轮值夜班已经成为护理人员主要的职业压力源,也是临床护理人员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ICU护理工作的特点是危重病人集中,医务人员集中,仪器设备集中。ICU护士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在工作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而人在承受过大的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工作,会对工作质量以及自身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就对ICU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