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正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段脊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2009年陈旧性胸腰段脊后凸畸形的骨质疏松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短缩术治疗。结果后凸角平均矫正27°,腰背疼痛均明显缓解。结论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正骨质疏松患者的胸腰段后凸畸形,借助关节镜避免了脊髓损伤,上下椎改良固定,术后骨性融合率高,矫正效果可靠,是一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治疗并发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进行治疗的50例并发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及Cobb角度。结果 疼痛评分降低4.72分,Cobb角度纠正32.16%,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患者的Cobb角度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发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后凸畸形运用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或椎体截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3例患者,术后支具固定6~12个月,通过对比术前术后X线片评估患者躯干平衡和失代偿情况。结果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102°,术后为21°,3个月后为23°,所有患者外形正常,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结论对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进行后路半椎体切除或截骨椎弓根钉棒矫形可矫正和控制冠状面和矢状面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关节突V形截骨以及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对31例胸腰椎陈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行经椎弓根或经关节突截骨矫形术治疗。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35.1°(17~58°)。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D级3例,E级28例,31例均有腰背部疼痛不适。结果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0-15°,平均5°,矫正率为85.7%。术后腰痛明显缓解。结论后路经关节突V形截骨及经椎弓根截骨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术后腰背部疼痛改善良好,植骨愈合率高,是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并后凸畸形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单椎体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手术配合护理方法。方法采用一期后路经椎弓根"蛋壳"技术单椎体楔形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22例,并定期随访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腰背部疼痛、外观及后凸畸形明显改善。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36°,矫正率达80%;术后矢状面平衡距离平均7.5cm。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32个月。14例术前有神经系统症状,术后神经功能都恢复正常,随访2年以上的患者矫正无明显丢失。结论一期后路经椎弓根"蛋壳"技术单椎体截骨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恰当的手术配合能够保证该项技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幼儿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12例,手术时年龄2.5~8岁,平均5.4岁,术前侧凸Cobb角57.5°(40°~78°),后凸Cobb角42°(27°~56°)。结果通过5个月~36个月随访,术后侧凸Cobb角为15.4°,平均矫正率为73.2%,后凸Cobb角为13.1°,平均矫正率为68.8%,所有患儿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术中出现2例椎弓根螺钉切割椎体并发症。结论应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保存了脊柱的生长能力和运动节段,效果满意,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后凸畸形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治疗前的Cobb角平均为(34.21±10.39)°;,手术后为(2.91±2.68)°;,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畸形矫正成功率为87%;术后半个月的平均矫正丢失率为5.1%;术后两个月患者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者断裂情况, Frankel分级得到改善;手术中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有1例患者手术中出现硬膜撕裂,手术中采用0号丝线直接缝合。结论经椎弓根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后凸畸形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后凸Cobb角度,提高畸形矫正率,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内固定物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8.
脊柱后凸畸形是脊柱外科关注的难题。本院2004—2008年采用“蛋壳”式椎体截骨术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1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4—56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脊椎截骨术治疗小儿脊柱侧后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小儿脊柱侧后凸患者行后路全脊椎截骨、椎板植骨融合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结果对12例小儿侧后凸患者经3~36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无矫正角度丢失。结论采用全脊椎截骨、椎板植骨融合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小儿脊柱侧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杨锴  朱智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245+247-245,247
目的总结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本院2006年7月~2008年5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凸5例,平均随访2年,随访观察其功能效果,分析手术的适应证及优缺点。结果手术时间为250~390min,平均310min。术后平均随访2年,平均矫正率为68.92%。结论切除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凸畸形的半椎体,再矫正融合,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椎体新鲜性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共78例96节骨质疏松性、肿瘤性椎体新鲜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单侧经椎弓根入路单球囊58例69节椎体,双侧经椎弓根入路20例27节椎体,其中肿瘤病椎2例4节椎体,采用单球囊或双球囊扩张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术后2周、2年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测量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Cobb角.结果 经2周~2年随访,单侧组及双侧组术后2周及术后2年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减少(P<0.05).术后2周、后2年后凸Cobb角恢复率单侧组分别为51.2%、44.5%;双侧组为53.2%、47.8%.术后2周、2年椎高恢复率单侧组分别为47.2%、44.5%;双侧组分别为51.3%、47.2%.术后2周、2年VAS评分、后凸Cobb角及椎高恢复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术后2年较术后2周骨折均能恢复伤椎体高度、纠正后凸Cobb角并缓解疼痛.术后针对骨质疏松症、肿瘤的病因治疗可提高疗效.结论 采用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肿瘤性椎体新鲜性压缩性骨折均能恢复伤椎体高度、纠正后凸Cobb角并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6例接受PKP手术的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双侧椎弓根入路,单枚球囊依次撑开压缩的椎体,每个椎体充填骨水泥平均4.2ml。结果 26例患者腰背部疼痛在术后24h缓解并下床活动,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6°。随访6~14个月,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状况,无脊髓神经损伤、骨水泥漏、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能达到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 ,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但必须熟练掌握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经皮穿刺技术、骨水泥灌注技术及掌握手术适应证,才能保证这一技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5例,采用PVP,对照组35例,采用PKP。观察两组术后12周及1年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及1年,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VA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及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及1年,两组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VP和PKP治疗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均可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明显减轻疼痛,且PKP在纠正椎体后凸畸形及患椎前缘高度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行后路内固定术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的16例患者,平均年龄64.3岁。记录术前及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伤椎椎体注入骨水泥2.5~6.5ml,平均4.5ml。术中骨水泥向椎间隙渗漏1例,椎旁渗漏6例,但患者术后均无神经压迫症状。所有患者分别在术后1个月~2年进行随访,平均6.2个月。通过影像学测量患者伤椎高度和脊柱后凸Cobb角,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临床效果满意,有效预防了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活动障碍和后凸畸形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腰段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1995-03~2004-09手术治疗48例。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35~58°,平均41.5°,截瘫Frankel级,A级2例,B级2例,C级7例,D级20例,E级17例。均采取后入路手术方法,围脊髓减压,截骨植骨,矫形内固定。结果随访18~60个月,平均42个月。疗效:Cobb角12°±(比术后丢失4°±);截瘫康复A~E级,加重2例,无变化32例,康复增加Ⅰ级14例;腰痛症状40例得到有效改善。结论由于对胸腰段骨折早期处理方法失误,术后过早负重下床活动等,导致后期发生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采取经后入路手术方法,可有效解除脊髓压迫,矫正脊柱畸形,重建脊柱平衡,促使患者进一步康复。  相似文献   

16.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陈旧性腰胸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1998-2007年收治23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男17例,女6例,年龄17~63岁,平均36.5岁,骨折病史1.1~6.5年,平均3.5年。23例均有明显腰背痛病史,其中18例有神经损害,术前影像学检查有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后凸角度18°~42°,平均32°),脊髓压迫及不稳定征象,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前路手术15例,后路手术4例,前后路手术4例,比较分析临床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均无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腰背痛及下肢麻木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凸角度由术前平均32°矫正到术后11°,随访中未发现丢失。结论对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术前全面评估,有针对性地选择手术方式,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7.
栾广  邸军  王英民  孙常太 《河北医药》2010,32(5):528-530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CASNS)指引下经皮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73个椎体,在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指引下经皮自椎弓根向椎体内穿刺,行球囊扩张椎体,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测量计算手术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治疗效果采用Husk isson止痛视觉评分法及椎体形态、基本活动能力变化综合评价。结果45例患者2 d内缓解疼痛,21例患者停用止痛药,4例患者疼痛缓解轻微。手术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恢复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ASNS指引下经皮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精确、快捷、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将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性骨折28例,对比术前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内骨块占位情况与术后相比差异.结果 28例随访,手术结果优良.对比术前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内骨块占位情况与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可有效地矫正和防止脊柱后凸畸形,避免晚期腰背痛及迟发性神经损伤等后遗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坚强,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布带上提法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应用布带上提法结合PKP治疗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28例。术前应用布带条兜着患者椎体骨折后凸处上提,使脊柱极度过伸纠正部分脊柱后凸畸形,然后在过伸体位下行PKP,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疼痛缓解状况与骨折复位情况。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6~8h疼痛迅速缓解,术后1~2d均能下床活动。椎体高度由术前的(4.90±0.13)cm增加至术后3d的(15.20±0.25)cm,Cobb角由术前的31.00°±2.80°矫正至术后的18.20°±2.8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的(7.10±1.36)分降至术后3d的(1.20±0.90)分,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1例为椎间盘漏,1例为椎体侧方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布带上提法结合PKP治疗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较为简单、安全、损伤小的有效方法,在止痛和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方面具有肯定的效果。布带上提法能够使严重压缩的椎体部分复位,利于术中穿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